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联趣闻     
《河北农业科技》2010,(1):62-62
在我国农村,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有贴春联的习惯,家门上贴上了大红春联,更能体现出浓浓的年节气氛。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相似文献   

2.
春联集锦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相似文献   

3.
正春联,是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它不仅有上下两联,而且还有横批。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  相似文献   

4.
正贴春联贴春联在宋代开始盛行,自此形成每到过年时家家贴春联的习俗。春联,又称"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称春联。春联普及始于明代,这与明太祖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史料记载,有一年春节前,朱元璋下令百姓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最初,春联是题写在桃木板上的,后来改写在了纸上。因桃木的颜色为红色,红色又有吉祥、避邪之意,所以后来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相似文献   

5.
角落 《新农村》2015,(2):47
<正>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表示对新的一年最美好的祝愿。古往今来,不少名人都曾挥毫撰写楹联,留下了许多趣闻轶事。五代时,后蜀皇帝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亲笔写下这样一副对联:"新春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联语对偶工整,含义明白,而且首尾二字连起来便是"新春",很适合春节的气氛。据考证,这是我国第一副春联。"书圣"王羲之的字,人见人爱。有一年除夕,他贴了两次春联都被人揭了,他怕再写又被人  相似文献   

6.
春节快要到了,春联是中国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说到春联,大家就再熟悉不过了,但"立体发光镭射系列春联"却与众不同。"立体发光镭射系列春联"不仅是春联产品的重大革命,而且堪称春联产品的王中之王。该产品  相似文献   

7.
春联源考     
<正> 贴春联是春节的主要风俗之一。它可以给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是我国人民十分喜爱的春节活动之一,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文学色彩的娱乐活动。春联,古称“桃符”和“门贴”。它的起源还有一段神话故事传说。据古书《山海经》记载,传说上古时代有两位神将兄弟,一名曰神茶,一名曰郁垒。他们住在  相似文献   

8.
春节快要到了,春联是中国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说到春联,大家就再熟悉不过了,但"立体发光镭射系列春联"却与众不同。"立体发光镭射系列春联"不仅是春联产品的重大革命,而且堪称春联产品的王中之王。该产品新颖独特字体隆起,色彩斑斓,豪华气派,给人以仙境般的奇特幻觉和强烈的镭射光  相似文献   

9.
我与春联     
正春联总是与年联系在一起。在我记忆中的老家扬泰地区,不管如何贫贱,饭可以吃得差一些,衣可以穿得旧一点,可春联是不能不贴的。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名胜古迹,庙堂之中,以及开业庆典,红白喜事,都能见到对联的身影。但它们都不叫春联,过年贴的对联才叫春联。有人考证后说,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应该是:"回回故往,逐吉新来;年年多庆,月月无灾。"有人不同意,说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  相似文献   

10.
宋朝有位学识渊博的宰相吕蒙正,在他没有发迹之前,家境贫寒.有一年春节,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摆酒宴.但吕蒙正家里缺衣少食,很是冷清,他便在自家门前贴了这样一副春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额是"南北".  相似文献   

11.
春节快要到了,春联是中国人过春节必不可少的一样东西。说到春联,大家就再熟悉不过了,但立体发光镭射系列春联却与众不同。立体发光镭射系列春联不仅是春联产品的重大革命,而且堪称春联产品的王中之王。该产品  相似文献   

12.
正相传很久前,宝庆府(今邵阳市)城步苗乡山寨有个以卖柴为生的老汉很会唱山歌,但他从没进过学堂门,每年过春节要写春联总求助于村里惟一的那位秀才,送钱送物不算,还要受一肚子的窝囊气。有一年,老汉决定不请秀才写春联了,自己裁了两条红纸,贴在自家的门楹上。秀才得知后,极为不满。他跑到樵夫家指  相似文献   

13.
李芳 《新农村》2012,(1):47
最早的春联春节贴春联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神像可辟邪"之说。唐代以后,渐有书写对偶吉语的桃木板出现。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五代后蜀主孟昶。据宋人张唐英《蜀祷杌》  相似文献   

14.
幽默     
《新农业》2017,(2)
<正>【春节】现代社会通行的贺年卡在我国古代已经实行。早在宋代,皇亲贵族士大夫的家族与亲族之间已使用专门拜年的贺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贴"。它是把梅花笺纸裁成约二寸宽、三寸长的卡片,上面写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门上粘一红纸袋,称为"门簿",其上写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贴)。拜者投名刺(名贴)于门簿,即表示拜年,其意义与现代贺年卡一样。  相似文献   

15.
一、项目简介   春节即将来临,家家户户挂春联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春联的市场需求量惊人,如果全部由大型设备生产,则设备投资巨大,同时也导致成本提高.新一代多功能春联印刷机,集制版、印刷、烫金于一体,可生产印制各类春联,具有操作要求简单、设备投资少、市场风险小、制作成本低、经济效益高、生产规模可大可小等特点,特别适合家庭或小型工厂经营 .……  相似文献   

16.
<正>"机器一响,黄金万两",尽管春节已经过去,在农村,这幅表达了农民朋友美好愿望的春联仍然贴在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身上。农用拖拉机被人们形象地称之成为"电驴子",可见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今天,"电驴子"的称号已经不仅仅单指农用拖拉机了,当前农村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耕地机器、播种机、收割机等都可以算作里面.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上升为全国"两减免三补贴"重要的惠农支农政策,中央财政安排了购机补贴专项资金7000万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4.1亿元,引导农民投入购机资金20多亿元,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十分明显,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热情空前高涨。2005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加大了对农机购置专项补贴的投入力度,预计补贴资金将达11亿。农业机械,在国家政策开路、资金护航的情况下,就这样发动了开往春天的马达。  相似文献   

17.
我从《农村新技术》里学会了“手工生产烫金春联技术”后,2002年春节期间印制烫金春联赚了3.5万元,走上了致富路。在此基础上我认为发展丝印工艺前途光明,于是决定向此方向发展。 经半年多的反复实践,我的丝印工艺日益成熟,基本上可以承印很多  相似文献   

18.
我与《农村新技术》结下不解之缘已有8年光景。它印刷精美、内容丰富、技术实用性强,第一次看到它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期期购买。我印刷、批发春联已有3年,平均每年有3000多元净收入。看了2001年第1期《手工生产烫金春联技术》一文使我心里一亮,心想春节将至,卖春联肯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话说"一日之际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过本文的"春"不是"春天",而是"春节"。对于农村市场,谁在春节市场上占得先机谁就可以取得全年的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20.
漫话春联     
白雪 《新农村》2010,(2):47-47
春联亦称“对联”、“楹联”、“门对”、“对子”、“春贴”。春联以其上下联字数相等、节奏相同、平仄协调、对仗工整、文字精巧,以其能描绘时代的背景,能抒发美好的愿望,被誉为最短小精悍的文学形式,也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文学色彩的文娱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