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2008年7月,在河南郑州举行的全国粮食丰产科技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有幸第一次见到刘更另院士,会上他极富逻辑的脱稿发言给本刊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年后的9月,在举国同庆建国60年的日子里,实现了期待已久的,对这位为农村科技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老院士的采访。采访在刘更另院士的家中进行,80岁高龄的他身穿淡蓝色衬衫,脚穿千层底布鞋,面色红润、和蔼可亲。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农业科技通讯》编辑部 《农业科技通讯》2009,(1):1-1
现为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大豆遗传育种和数量遗传育种学家盖钧镒院士,1936年生于江苏省无锡市。他1957年从南京农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当年便到苏北农村参加劳动锻炼。于60年代初,成为马育华教授的主要助手,并攻读研究生。从此他就潜心扎根在大豆科研领域,勤奋耕耘,刻苦钻研,参与育成并推广了南京农学院第一批大豆新品种南农493—1、南农133—3、南农133—6,南农1138—2等。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在寒风呼啸树叶凋零的北方,还是在骄阳酷晒郁郁葱葱的南疆,亿万百姓四季餐桌上不乏清脆欲滴的黄瓜,让人们享受着美味与温馨.黄瓜,早已脱下黄袍由细菜变成众人常年吃得起的大路菜,实现这一历史性转变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被广大农民兄弟亲切称为黄瓜王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侯锋. 相似文献
19.
20.
<正>无论是在寒风呼啸树叶凋零的北方,还是在骄阳酷晒郁郁葱葱的南疆,亿万百姓四季餐桌上不乏清脆欲滴的黄瓜,让人们享受着美味与温馨。黄瓜,早已脱下"黄袍"由细菜变成众人常年吃得起的大路菜,实现这一历史性转变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