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日本锦鲤业简史及上品鱼育成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锦鲤业于1804年发端于新县山古志村。历经百数十年的科学研究与养殖实践确立了初产亲鱼筛选、稚鱼选育和体色强化为要点的配套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2.
王爱敏 《内陆水产》2001,26(6):39-41
锦鲤的原始品种是红色鲤鱼,早在近200年前,日本人发现了这种鲤鱼的色彩变异种,经过人为地培育改良,逐步形成极富观赏价值的大型鱼类。锦鲤因其体色鲜艳,斑纹灿烂,游姿高雅,体态优美,躯干雄健而颇受人们的喜爱。养鱼爱好者非常希望能繁育出优良珍贵品种,因此了解和掌握锦鲤的繁殖及苗种培育等技术是很重要的。1 亲鱼选择1.1 锦鲤的雌雄鉴别锦鲤在繁殖季节易于鉴别,在非繁殖季节,只有有经验的人才能从其形态、游姿等方面鉴别雌雄,见表1。1.2 亲鱼的选择时间及条件在华北地区,上一年留作亲鱼的锦鲤在室内越冬后,于当年3月下旬(…  相似文献   

3.
在自然条件下,锦鲤排精、产卵不太同步,受精卵的孵化率及苗种成活率极低,导致大批量人工养殖时苗种不足。我们经过两年的摸索、研究,通过人工催产,加强苗种培育,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1 人工催产1.1 亲鱼的选择 一般是在干池并塘过冬之前进行,选择身体健壮、无伤病、鳞片完整、体色鲜艳的锦鲤作为亲本,也可按照各种锦鲤的颜色特征选择。雄鱼要求2龄以上,雌鱼要求3龄以上,雌雄比例1:2。操作时动作要轻快,不可使鱼体受伤,选好的亲鱼应立即放回亲鱼池,不宜困箱,雌、雄亲鱼要分开饲养,防止发生流产。…  相似文献   

4.
<正>锦鲤的观赏指标主要是体型和体色,由杂交选育而来的,性状极不稳定,且经过连续多年的人工繁殖,近交而导致群体遗传多样性降低,具优良体形与体色的子代出现率也非常低~([1])。因此,改进锦鲤杂交繁殖技术,提高子代优品率,选育新颖个体,提高锦鲤养殖效益是促进锦鲤养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培育出体色与体型性状新颖的锦鲤  相似文献   

5.
连金珠 《内陆水产》2007,32(9):21-22
锦鲤体色艳丽、姿态优雅,被誉为"水中活宝石",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观赏鱼类,市场前景广阔。笔者于2006年5月至2007年2月在水口电站太平镇库区库湾进行锦鲤的网箱试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日本锦鲤是人工将鲤鱼通过选择、杂交、培育成的一种名贵大型观赏鱼类,其体色晶莹华丽、游姿潇洒优美,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行情看好,养殖趋热。生产中水泥池单养日本锦鲤成本较高,利用现有的池塘条件,土池套养日本锦鲤,替代原有的鲤鱼品种,其效益明显提高。2004年江苏省溧水县渔技站选择10口塘计100亩水面,进行常规鱼套养日本锦鲤试验,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锦鲤体色艳丽、姿态优雅,被誉为"水中活宝石",是深受人们喜爱的观赏鱼类,市场前景广阔.笔者于2006年5月至2007年2月在水口电站太平镇库区库湾进行锦鲤的网箱试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养殖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其中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益智健体的闲情雅趣之事,便是养殖锦鲤.锦鲤因其体色艳丽多姿、五彩缤纷而深受人们的欢迎,而目前市面上销售的锦鲤品种较单一,体形及鳍条短小而影响观赏效果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锦鲤属于鲤形目、鲤科、鲤属,是鲤鱼的一个杂交变异品种,是由于养殖环境变化引起的体色突变,通过长期的人工选育和杂交而培育出来,成为名贵大型观赏鱼类之一。截止目前,锦鲤品种可分13大类,100多种。从颜色上,可分为单色、双色和三色,主流品种有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观光旅游业的发展,锦鲤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不断提升,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苗种供应日趋紧张。本文就锦鲤的人工  相似文献   

10.
金万昆 《淡水渔业》2005,35(1):10-12
墨龙鲤是由几个锦鲤品种混合交配繁殖,将其后代中出现的4尾黑色个体留下建立自交系,再从自交系繁殖的黑色个体后代中采用混合选择技术逐代选育至F-6,而育成的一个鲤鱼新品种.墨龙鲤体披全鳞,全身(包括各鳍)均为黑色,腹部灰白色,体纺锤型,稍粗短,可食用也可观赏,已试验推广养殖,深受养殖户欢迎.锦鲤源于中国、兴于日本,其养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目前,锦鲤的体色、鳞被和体型等表现极为多样,尤以体色和斑纹变异大.在分类学上锦鲤与鲤鱼属同一种,但其色彩花纹已有十三个品系百余个品种,如红白锦鲤、大正三色锦鲤、别光锦鲤、乌鲤、浅黄及秋翠、衣锦鲤变种、黄金鲤、光写锦鲤、金银鳞锦鲤、丹顶锦鲤等.日本对锦鲤体色、斑纹、体型、性状的遗传学研究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但至今还未选育出一个体色遗传相对稳定的品种.我国对锦鲤的研究时间较短,目前,国内外还未见有关黑色鲤鱼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选育的墨龙鲤是经连续6代定向选育的一个食用、观赏两用的新品种,其黑体色遗传稳定性达87%以上.现将选育结果报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锦鲤因寓意美好、观赏性强,且较易饲养,近年来颇受观赏鱼养殖者的喜爱.一尾优质锦鲤的长成,鱼苗的培育及多次挑选起着关键的作用.济南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08年引进高品质锦鲤成鱼,多年来系统地研究了锦鲤的亲鱼培育、繁殖、苗种培育及挑选、成鱼的养殖等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随着锦鲤养殖的发展,原有的养殖技术及挑选标准已不...  相似文献   

12.
锦鲤为鲤科鱼类,是由我国的红鲤传人日本后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的一种名贵观赏鱼,现有13大类120多个品种,其游姿高雅,体型优美,色彩艳丽,斑纹灿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誉。日本锦鲤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到我国以来,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养殖和欣赏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品位的不断提高,锦鲤进人了千家万户,成为观赏鱼的一个大类,其需求量大,养殖效益好,各地不断有养殖户兴办锦鲤养殖场,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为了给锦鲤养殖生产者提供参考,现结合本地近十年来大面积发展锦鲤特色养殖的经验,将锦鲤池塘养殖与选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赵文翰 《内陆水产》2003,28(1):46-46
锦鲤为鲤科鱼类,它具有鲜艳似锦的色采,变幻多姿的斑纹,是一种大型的观赏鱼类,享有“水中活宝石”的美誉。锦鲤源于中国,制种改良于日本,历经多年的杂交选育,目前已形成了极具系统特色的锦鲤。锦鲤养殖以其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倍受人们重视。日本锦鲤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到我国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增强和鉴赏水平的提高,目前已在全国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锦鲤养殖,并成为效益很好的出口创汇产品。现将锦鲤的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池塘的选择锦鲤作为一种观赏鱼,在养殖过程中除了考虑它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锦鲤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有欣赏价值的观赏鱼类之一,具有“观赏鱼之王”的美称,是一种高贵的大型观赏鱼,它以其艳丽的体色、灿烂的斑纹、高雅优美的游姿、雄健英武的风度,博得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广大养鱼爱好者的喜爱。笔者从2003年起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欣观赏鱼养殖场合作,从香港引进锦鲤鱼苗进行水库网箱养殖。水库网箱养殖是近几年兴起的锦鲤养殖方式,由于养殖环境为开放式,受环境因子影响大,因此出现的病害也较多,现将笔者在养殖中常见的几种病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日本锦鲤具有体色艳丽、游姿潇洒、斑纹华丽、风度雄健等优点,颇具观赏价值,倍受爱好者的青睐。2005年至今的连续几年中,我们进行了日本锦鲤人工繁殖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人工繁殖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一、池塘条件亲鱼培育池长方形,面积600~800米2为宜,水  相似文献   

16.
正在观赏类水产动物中,锦鲤以其多彩的花色和矫健的游姿赢得人们的喜爱,是广大观赏鱼爱好者最为欣赏且养殖持续时间最长的品种之一,养殖锦鲤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014年许昌水产技术推广站科技人员在长葛百祥水产养殖场进行锦鲤鱼苗培育、疾病预防与治疗工作,取得较成功的经验,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1池塘准备1.1池塘条件采用泥底池塘是锦鲤鱼苗培养中最为重要的选择之一,为了方便池塘水质的调节和养殖初期阶段  相似文献   

17.
锦鲤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16年我们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扬中基地进行锦鲤的苗种繁育及成鱼养殖技术试验初探,初获成功,为今后大面积人工养殖锦鲤苗种和成鱼提供了技术参考和依据。一、锦鲤的苗种繁育1.池塘条件(1)亲鱼培育池:亲鱼培育池共4个,其中室外池塘2个,长方形,面积为1.5亩;温室内亲鱼暂养池2个,正方形,面积36米2,池深1.8米,水深1米,具加温设施。(2)产卵池:条件相同的产卵池9个,正方形,面积均为4米2,池深1米,水深80厘米,产  相似文献   

18.
锦鲤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河口水库渔场2015年4月引进锦鲤进行试验研究,取得较成功的经验。本文总结了锦鲤鱼培育、人工繁殖、鱼苗培育、成鱼养殖等各个环节养殖技术,重点介绍了强化亲鱼培育、肥水下塘、水质调控、日常管理、病害防治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观赏类水产动物中,锦鲤以其多彩的花色和矫健的游姿赢得人们的喜爱,是广大观赏鱼爱好者最为欣赏且养殖持续时间最长的品种之一。该鱼与传统鲤鱼最大的差异在于其独特的体色,这也是决定其市场价格最为主要的因素,因此,如何培育色泽鲜艳的锦鲤是养殖该品种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美化环境和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对锦鲤这一高档次观赏鱼类的需求亦与日俱增,市场潜力巨大。2011年初,由宜春市特种水产科学研究所引进锦鲤雌亲鱼42尾,雄亲鱼70尾,经过亲鱼强化培育,分三批进行了人工催情繁殖试验,均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