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建省每年因草鱼出血病给养鱼生产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983年,福建省科委和省水产厅把治疗草鱼出血病列为攻关课题,组成草鱼出血病防治技术研究课题组,在福州、三明、闽侯、建阳、邵武、南平等地的鱼塘中,经过三年的反复试验研究,用一种  相似文献   

2.
《内陆水产》1990,(3):18-18
草鱼是鱼类养殖中的主要品种之一,草鱼病则是提高草鱼产量的最大障碍,而草鱼出血病则是草鱼病中危害最大的病,此病流行广、潜伏期长、难治疗、死亡率高。多年来,此病的防治工作一直是生产者的难题和科研单位的课题。近两年。湖南省水产研究所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防治草鱼出血病的新技术——浸泡免疫。为尽快推广普及这项新技术,湖南农业杂志社和湖南省水产研究所联合举办草鱼出血病防治新技术函授班。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草鱼是池塘主养鱼类之一,它具有生长快、产量高等优点,但池养草鱼易患疾病,特别是草鱼“三病”的烂鳃、肠炎、赤皮病,常常给养鱼生产造成极大损害,是养鱼生产者十分棘手而担心的疾病。笔者在今年的生产实践中,着意用菖蒲、艾、雄黄制成  相似文献   

4.
草鱼因对饵料要求低,生长迅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在其养殖过程中,常受到肠炎病的困扰,发病后可致草鱼大量死亡。作者根据近年来防病体会记述了草鱼肠炎病自然发病症状,分析了病害发生原因,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期为养殖生产者防治此病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 草鱼“三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并发症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有重新抬头的趋势,必须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避免给水产养殖造成损失。笔者总结各地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介绍防治草鱼“三病”并发症的二十种有效方法,供生产者参考应用。1 每50kg草鱼,每天用90%晶体敌百虫50g,乐  相似文献   

6.
适时轮捕,是提高精养池塘鱼产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白鲢和草鱼作为一般精养池塘混养的主体鱼类,被绝大多数养鱼生产者列为轮捕对象。鉴于白鲢和草鱼属于水体中、上层鱼类,而且其性情较躁,在水中受惊后善逃,笔者通过实践,摸索出一种池塘赶拦联合的轮捕渔法,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耗费人力少,鱼获量较多等优点。现将操作方法简述如下,以供养鱼生产者参考。 一、拦鱼下网 准备一口有囊兜的地曳网作为拦鱼网,要求:拦  相似文献   

7.
王占山 《水产科学》2006,25(1):32-33
我县地处闽西山区,池塘养鱼水源引自山泉汇集而成的山涧水或溪河水,水质清瘦,但水陆生草资源丰富,适宜养殖草鱼。草鱼生长快,饲料来源方便,养殖投入成本小,作为传统的养殖品种,目前在闽西山区仍具有良好的养殖效益,是养殖生产者的首选品种。笔者与养殖户合作利用山塘主养草鱼及  相似文献   

8.
一、发展草食性鱼类养殖前景广阔 我省养殖的草食性鱼类主要有草鱼和团头鲂,以草鱼为多。这两种鱼生长速度快,饲料低廉、来源广、成本低、效益高,肉味鲜美,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发展前景广阔。 1、饵料成本低,经济效益高。草食性鱼类以水、旱草为主要饵料,我省主要商品鱼基地多在沿黄背河洼地,土地资源比较丰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无公害、健康、生态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利用山溪泉水作为全程养殖用水,并投喂草料、而不投喂任何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流水养殖草鱼,养殖出来的草鱼,正符合无公害、健康、生态水产品的要求,但是还要对养殖用药进行控制、筛选,并要对养殖病害进行无公害的防控,我们经过多年对山溪泉水流水生态养殖草鱼实践的思考和探索,发现白酒在山溪泉水流水生态养鱼病害的无公害防控中有独特的功效,现介绍如下,以供广大读者和水产养殖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草鱼“三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并发症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有重新抬头的趋势,必须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避免给水产养殖生产造成损失。笔者总结各地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介绍防治草鱼“三病”并发症的10种有效方法,供生产者参考应用。1.用90%晶体敌百虫50g,乐果乳剂100g,漂白粉250g,食盐500g,加少量水,按顺序拌和后,每50kg草鱼,拌入饲料1.5kg,投于食台上,连喂2—3天。  相似文献   

11.
如何有效地治疗草鱼“三病”并发症,减少损失,已成为广大养鱼生产者共同关心的问题,近两年,江苏省金湖县一些养鱼生产单位和养鱼户,参照外地经验,综合本地实际,对治疗草鱼“三病”并发症进行了一些摸索,取得了一些经验,现将几种疗效较好,使用方便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鱼病是渔业生产的大敌,尤其是草鱼极易患传染性鱼病,流行季节长,发病率高,往往造成大批死亡。严重地影响了生产者的经济效益。笔者经过多年的试验观察,探索出用次氯酸钠防治鱼病方法:  相似文献   

13.
草鱼是淡水养殖鱼类中一种生长迅速,饵料广范、肉味鲜美,深受群众欢迎的品种之一。但是,草鱼病多,且防治方法还没有被人们完全认识和掌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草鱼往往死亡率高,成活率低,在群众有着“草鱼无来头,只能是搭头”的说法。1975年5月,我所由于对草鱼病防治措施不力,在28亩咸鱼精养塘中,草鱼出现严重死亡现象,我们及时采用了敌百虫、乐果、漂白粉、食盐等混合药物治疗,草鱼才停止死亡。1976年,进一步总结经验,全面采用上述办法,在3亩以草鱼为主的高产塘,草鱼成活率达90.6%;28亩精养塘、草鱼成活率达86.3%。今年,在七口成鱼塘,80亩水面中,共产成鱼405担,年初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日粮中添加饲料桑粉是否能够促进草鱼生长以及激活草鱼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本试验通过在草鱼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饲料桑粉以及饲料桑鲜叶饲喂草鱼90 d。称取各组草鱼初始重量计算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分别于饲喂后0、15、30、45、60、75、90 d尾静脉采血并收集血清检测草鱼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试验结果显示,在草鱼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饲料桑粉或投喂饲料桑鲜叶均能不同程度地促进草鱼生长,但以添加量为6%的试验组效果最好,添加量为9%的试验组次之;对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检测发现,草鱼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补体C3的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血清杀菌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以添加量为6%和9%的试验组效果较好。结果说明在草鱼日粮中添加饲料桑粉能够有效地促进草鱼生长,提高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可用于实际生产,且在生产中建议添加比例为9%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杰 《河南水产》2006,66(1):34-35
草鱼以其饲料来源广,肉质好,脂肪含量低,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易于进行规模化养殖等特点,成为我国渔业生产中历史悠久的重要淡水传统养殖品种之一,与青鱼和花白鲢统称“四大家鱼”,深受广大养殖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廉价的草食性  相似文献   

16.
草鱼在我区池塘养殖中历来广为饲养,其放养量占放养总量的40~60%,草鱼产量在总产量中占主导地位。但是,草鱼的不足之处是易患病。在我区每年有40%左右的池塘发生草鱼病,其危害最严重的是草鱼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出血病。为了控制草鱼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正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在我国的淡水养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淡水养殖业最大宗的养殖品种。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引起的草鱼出血病,严重威胁我国草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该病主要室危害1~2龄草鱼鱼种,感染此病的草鱼死亡率达到60%~90%。有效的防治措施可以显著减少草鱼养殖过程中因草鱼出血病导致的经济损失,对草鱼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现针对草鱼出血病的疫苗、免疫增强剂、抗病毒药物及生态防控产品和技术等进行比较和分析,以  相似文献   

18.
沸石粉作草鱼饲料矿物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草鱼饲料中添加5%的沸石粉,使草鱼成活率提高,生长加快,饵料消耗降低。草鱼肠道蛋白酶活性提高27%,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不受影响。对血液中 BUN、GPT、CR、TG 等生化指标及草鱼肌肉的品质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区域中,随着养鱼的日益发展,草鱼作为四大家鱼之一,因其生长迅速,饲料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而越来越受到养鱼户的青睐,在目前推广的放养模式中,草鱼也越来越处于主要的地位。然而草鱼的“三病”(草鱼烂鳃病、草鱼赤皮病、草鱼肠炎)也日益困扰着养鱼户,是制约着养鱼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处于同一时期但养殖条件不同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鱼体规格与发育状态间是否具有一致性,观察压塘3月龄草鱼与普通3月龄草鱼头肾、中肾、肠道和脾脏的显微结构,并对压塘3月龄草鱼与普通3月龄草鱼进行腹腔注射疫苗处理,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免疫7 d后、14 d后各期草鱼头肾、中肾、肠道和脾脏中IgM与MHCⅠ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压塘3月龄草鱼各组织发育较普通3月龄草鱼迟缓。压塘3月龄草鱼与普通3月龄草鱼在免疫后,头肾、中肾、肠道与脾脏中IgM和MHCⅠ的表达量均有上升,且IgM与MHCⅠ的相对表达量峰值均出现在普通3月龄草鱼免疫14 d后的中肾中(IgM为74.51倍;MHCⅠ为56.02倍。结果表明,草鱼出血病活疫苗可以增强草鱼头肾、中肾、肠道和脾脏中IgM和MHCⅠ的表达,且在3月龄时期进行注射免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