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茶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是一种常绿阔叶树种,具有树干粗壮、树冠卵形、可大量结果以及产量较高等特点,可为油料以及工业原料,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同时在我国大面积种植,为种植者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文章将结合实际情况对高产油茶栽培技术及效益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有效提高当前我国油茶产量。  相似文献   

2.
吕志杰 《现代园艺》2023,(10):29-31
油茶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种植历史悠久,全国分布广泛,具有适应力强、耐瘠薄、抗燃等特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为了更好地提高油茶产量,促进油茶产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油茶种植、管理技术水平。以湖南永州地区油茶种植现状为例,从油茶造林选址、整地、油茶林抚育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分析了油茶丰产栽培、经营管理等技术要点,以期能为提高油茶种植产量与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油茶是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油料经济作物。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油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目前油茶种植技术与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油茶的经济效益与产量始终无法得到提高。因此,主要针对油茶的种植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进行分析讨论,旨为提高油茶种植的产量与质量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理论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学兵 《花卉》2016,(6):44-46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也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之一。油茶树的主产品是茶油,是世界公认的优质食用油。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各地加大了开发油茶力度,产量有所提高。但从整体来看,产量仍然很低,大多数油茶林处于"老、弱、病、残、劣、荒"的状况,为了改进和完善油茶栽培技术,提高油茶的产量,本文从油茶的栽培技术着手,阐述了包括造林地选择与整地、育苗、抚育管理、成林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几方面的内容,探讨了在生产实践中提升油茶产量和品质的方法,为不断研发出适合油茶生长的、更加科学完善的栽培管理体系的同时取得更高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5.
油茶是我国农业中一大重要作物,油茶的产量与质量,与农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与油茶产业链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提高油茶产量势在必行,是油茶种植人员必须攻关和拿下的一个关键点。在油茶种植技术中,病虫害的防治占据很重要的一部分,在种植技术不断完善的现阶段,病虫害依旧是一大主要问题。本文就以油茶种植现状、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这两项的具体措施这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从油茶栽培技术角度出发,多方位地分析了油茶高产的方法,希望可以为油茶栽培提供一些建议,从而提高油茶产量。  相似文献   

7.
龙燕 《花卉》2020,(10):3-4
油茶(Camelliao leifera Abel.)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 L.)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多分布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是南方的主要经济林树种。油茶也是衡阳县传统的本土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在衡阳县广泛种植,全县各乡镇都有分布,提高油茶经营技术水平与改良尤为重要。基于此,作者对衡阳本土树种油茶经营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衡阳本土树种老油茶林的低产原因,探究衡阳本土树种老油茶林改良技术与丰产措施,从而提高油茶原料产量,提高衡阳油茶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板栗蒲、油茶蒲栽培猴头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板栗蒲、油茶蒲替代部分杂木屑栽培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菌丝生长及出菇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油茶蒲添加量为20%、40%时,猴头菌菌丝生长速度快;添加量为63%时,产量提高29.2%,显著高于对照.配方中添加板栗蒲菌丝生长速度以及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由于板栗蒲、油茶蒲较杂木屑便宜,故均可作为猴头菌栽培基质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
《花卉》2017,(22)
由于人们对茶油认识普遍提高,茶油的经济效益也日显凸现,作为生产油茶果的油茶树地位也在经济果木林中随之提高,在扩大油茶造林的同时,如何对老油茶低产林、劣质油茶林进行嫁接换冠,把长势相对旺盛,结果多的油茶树,采收穂条,对老油茶树、劣质油茶树进行稼接换冠,从而提高油茶林的产量。本文就针对油茶高枝换冠嫁接丰产技术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深入的研究,发现了采取该技术进行嫁接,苗木的成活率相对比较高,并且还有效地提高了油茶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向光凯 《现代园艺》2023,(8):14-15+18
不同类型有机肥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本研究以岑软2号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有机肥处理,分别为饼肥(F1)、腐熟猪粪肥(F2)、商品有机肥(F3)和生物有机肥(F4),研究油茶生长、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增施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油茶株高、地径和冠幅的增长量,有效提高油茶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增加单株结果数、单果重和产量。其中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油茶长势最好、光合能力最强、产量最高,是较好的施肥模式;其次是商品有机肥,可以在油茶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油茶属于我国四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在湖南省广泛种植,提升油茶栽培技术水平与质量管理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衡阳乡土油茶栽培与高效利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衡阳乡土油茶的生产情况,详细阐述衡阳乡土油茶栽培技术与高效利用措施,从而提高油茶的产量,提升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2.
《花卉》2019,(24)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增加社会经济效益发展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利用一定的栽培技术有效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不仅能帮助茶农创收,还能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从油茶林地的选择、整理、施肥、油茶的栽植和管理、油茶的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以便采用科学合理的油茶栽培技术来实现油茶的增产创收。  相似文献   

13.
油茶是我国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油料类植物,因为其具有美味、高营养价值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青昧。我国南方地区油茶的种植范围较大,想要提高油茶的产量,就需要基于其生物学的特性,并合理采取丰产栽培管理技术。本文就主要针对油茶生物学特性和丰产栽培管理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对油茶的种植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造林地的选择与林地的清理,把握好苗木选择与品种搭配,注意栽植时的技术要点以及不同树龄培养管理,能提高油茶的产量,延长油茶树的盛果期。  相似文献   

15.
《花卉》2018,(22)
油茶作为全世界油料种植作物中的重要一类,它能带来很丰厚的经济效益,故油茶的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分析油茶栽培技术中几项核心技术出发,然后探讨了油茶栽培关键技术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最终目的在于提高油茶种植质量,并实现油茶产量高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从而促进我国国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产业的不断融合发展,使得油茶产业的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该产业在现代的经济价值得到了提高。而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茶产业的经济价值,油茶的品种必须保持优良,须通过良种培育来提升油茶的产量,本文针对油茶良种培育的现状,提出相关的培育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油茶是我国农业中一大重要作物,油茶的产量与质量,与农民的收入及生活水平,与我国的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因其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用途,油茶具有极大的发展价值和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熟知了油茶的发展前景后我们就需要关注如何培养更高质量、高数量的油茶。本文以油茶的发展前景和油茶种植过程技术的几个要点,高效种植措施的研究这三个方面进行出发,为种植油茶的农户进一步提高产量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农东红  曾广宇  高凯 《食用菌》2023,(6):51-52+58
为充分利用油茶高接换冠、砍伐更新或树形修整等产生的枝干剩余物,提高油茶林地利用率,以油茶枝干及常规灵芝段木原料(枫香木、板栗木)为栽培料,接种7个灵芝菌株,筛选出一株较适宜用油茶木栽培的灵芝菌株(LZZ1);并在油茶、枫香及板栗段木油茶林下仿野生栽培LZZ1灵芝菌株,结果该菌株前两年油茶段木栽培产量显著高于枫香木及板栗木,适宜用油茶段木栽培。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富宁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油茶产量低的因素,并提出了油茶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20.
陈永迪 《花卉》2020,(22):258-259
基于推动油茶产业更好发展的目的,本文提出林下间作模式的应用策略,分析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试验结果表明,作物对油茶幼林树种的影响顺序为大豆、花生、玉米,其原因是大豆、花生属于豆科植物,根系有根瘤菌,可以起到固氮作用,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在南方夏季炎热天气大豆、花生枝叶可为土壤遮阴、保湿,对油茶幼林营养生长有促进作用。而像玉米等高杆植物,根系深,对土壤覆盖效果也不佳,反而会抑制油茶幼林生长。油茶种植实践中要做好试验分析,制定完善的种植方案,推动油茶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