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MS)对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共检测到73种化合物。生、熟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主要体现在醛类物质、酮类物质,以及醇类物质的含量上。通过与生、熟牛肉样品风味物质进行对比,初步判定酱牛肉的特征风味物质为α-蒎烯、β-蒎烯、间异丙基甲苯、3-羟基-2-丁酮、芳樟醇、萜烯醇、对丙烯基茴香醚、2-甲基-5-(甲基硫代)呋喃以及1,8-桉树脑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格蓬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出81种成分,主要成分分别为β-蒎烯(34.88%)、3-蒈烯(16.48%)、α-蒎烯(12.18%)、2-侧柏烯(5.79%)、δ-杜松烯(3.35%)、月桂烯(3.24%)、α-依兰烯(2.64%),其中烃类物质最多有46种,百分含量为91.65%。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SPME-GC/MS-MS)对酱牛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共检测到73种化合物。生、熟牛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差异主要体现在醛类物质、酮类物质,以及醇类物质的含量上。通过与生、熟牛肉样品风味物质进行对比,初步判定酱牛肉的特征风味物质为α-蒎烯、β-蒎烯、间异丙基甲苯、3-羟基-2-丁酮、芳樟醇、萜烯醇、对丙烯基茴香醚、2-甲基-5-(甲基硫代)呋喃以及1,8-桉树脑等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和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的开发利用问题,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了2种植物精油,并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从2种入侵植物精油中共鉴定出66种化合物,2种植物精油中都能检测到3-己烯-1-醇、α-蒎烯、莰烯、β-蒎烯、α-松油烯、柠檬烯、异松油烯、α-胡椒烯、β-波旁烯、β-石竹烯、7-甲氧基-2,2-二甲基-2H-1-苯并吡喃、大香叶烯D、荜澄茄油烯醇、榄香醇、橙花叔醇、大香叶烯D-4-醇、石竹烯氧化物、库贝醇和Tau-杜松醇。2种入侵植物精油中分离出的多种成分在医药领域均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热烫处理方式(微波处理1,3,6,9 min,水蒸气处理1,3,6,9 min,100℃水处理1,3,6,9min)对胡椒主要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热烫处理方式随着处理时间延长,胡椒中胡椒碱、蛋白质、VC含量损失越严重,而总酚含量增加。然而就3种热处理方式来说,微波对胡椒中各物质的损失相对来说最小,水蒸气次之,100℃水处理损失最大;胡椒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3-蒈烯、石竹烯、D-柠檬烯、δ-榄香烯、β-蒎烯、α-水芹烯和α-蒎烯。最终确定较好的胡椒热烫处理为微波处理1 min,水蒸气6 min,100℃水3 min。  相似文献   

6.
收集3个不同产地的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ndet Wils)种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种子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目的是评价基因和环境因素对厚朴种子挥发性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种子样品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为α-蒎烯、莰烯、β-蒎烯、对异丙基甲苯、1-柠檬烯、芳樟醇、龙脑、α-松油醇、龙脑乙酯、反-α-佛手柑油稀、β-石竹稀、α-石竹稀、没药烯、2-[4-(1-甲基-2-丙烯基)苯基]丙醛、石竹稀氧化物、3-乙基-2,5-二甲基-l,3-己二烯、β-桉叶油醇,且含量的差异不显著;种子挥发精油的含量差异显著.这一结果暗示了种子作为繁衍的遗传生命体,有高度的遗传特性,挥发性成分代谢累积过程中可能受到遗传因素支配,而生长环境条件差异,使代谢产物生源合成过程中酶的表达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挥发精油产率表现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研究分析比较漳州地区产的蕲艾(Artemisia argyi var. argyi ‘Qiai’)、五月艾(Artemisia indica)及黄金艾(Artemisia vulgaris)挥发性成分。运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技术分别进行挥发性成分测定,并对测定成分进行比较。经GC-MS分析得知,蕲艾含3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占91.40%,倍半萜类化合物占2.02%,含量较多的为桉叶油醇(73.56%)、邻伞花烃(4.94%)、樟脑(3.65%)、α-蒎烯(3.41%)、樟烯(2.66%)、侧柏醇(2.41%)、4-己烯基乙酸酯(1.95%)、石竹烯(1.83%)、β-蒎烯(1.49%)及异松油烯(1.15%)。五月艾含17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占68.91%,倍半萜类化合物占31.22%,含量较多的为蒿酮(50.29%)、石竹烯(15.56%)、大根香叶烯D(9.05%)、α-蒎烯(7.57%)、蒿醇(3.75%)、侧柏酮(3.49%)、4-己烯基乙酸酯(2.29%)及β-长叶蒎烯(1.60%)。黄金艾含14种挥发性成分,其中单萜类化合物占77...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比较不同加工方法的白柠檬油中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分析,并通过质谱库检索,结合保留指数验证,从蒸馏白柠檬油和冷榨白柠檬油中分别鉴定出85和79个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蒸馏白柠檬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30.628%),γ-松油烯(11.414%),α-松油醇(7.939%),萜品油烯(7.540%),对伞花烃(4.543%),α-松油烯(3.140%),1,4-桉叶素(3.123%),β-蒎烯(2.598%),β-没药烯(2.286%),γ-松油醇(1.559%),1,8-桉叶素(1.541%)等化合物;冷榨白柠檬油主要成分为柠檬烯(34.469%),β-蒎烯(15.423%),γ-松油烯(10.847%),α-蒎烯(3.676%),β-没药烯(3.457%),桧烯(3.418%),(E)-α-香柠檬烯(2.400%),(E,E)-α-金合欢烯(1.973%),β-石竹烯(1.623%),月桂烯(1.546%),对伞花烃(1.541%),白柠檬素(1.035%)等化合物。两种不同加工方法的白柠檬油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临界CO_2流体对刺柏果中挥发性成分进行制备提取,得率为2.17%,利用GC-MS仪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共鉴定出64种成分,刺柏果中挥发性组分主要为α-蒎烯(29.46%)、β-月桂烯(8.80%)、柠檬烯(8.46%)等成分,其中烃类物质最多有39种,百分含量为87.42%,醇类和酯类物质分别为20种和5种,百分含量分别为8.34%,4.12%。  相似文献   

10.
窦宏涛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132-136
本文以美国样品为对照,用GC-MS法分析了陕西甘泉、麟游、旬邑、千阳及长安库峪、石砭峪、冯三等不同海拔高度地区椒样薄荷精油的组成成分及相对含量,分别鉴定出38种化学成分,其含量分别占组分总量的96%以上。它们的主要组成成分相同,均为薄荷酮、薄荷呋喃、乙酸薄荷酯、薄荷醇、α-蒎烯、β-蒎烯、苧烯、1、8-桉叶油素、3-辛醇、水烩烯、异薄荷酮、新薄荷醇、石竹烯、胡薄荷酮、大根香叶烯、胡椒醇、绿花醇等,但其含量有较大的差别,从而使精油香气品质产生了很大的差异。陕西甘泉、麟游、旬邑、千阳、库峪、石砭峪等较高海拔(1000~1500m)地区精油主要成分的含量与美国样品接近,各香气成分比例协调、和谐,香气圆韵、温和,清甜纯正,香气品质优,达到国际优质标准,可完全与目前世界公认的优等精油产品美国精油媲美;而长安冯三等较低海拔地区精油由于薄荷酮含量过高而薄荷醇含量过低,精油的特征香气不明显,香味较淡,稳定性差,香气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