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东半岛是花生的重要产区,为充分利用花生的下脚料,笔者进行了花生壳掺棉子壳栽平菇试验.(一)试验材料 先将花生壳置2%的石灰水浸24小时,捞出在清水中洗净.配方:花生壳60kg,棉子壳20kg,麸皮20kg,石膏1kg,生石灰2kg,2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g,含水量60%~70%.菌种为新平1012.(二)栽培方法 先将原料堆积发酵,温度达60℃时翻堆,复堆后当温度再次达60℃时,摊料降温至30℃以下时装袋.袋规格为25×50cm的聚乙烯塑料筒,菌种分四层播入袋的两端和中部,边装料边压实,  相似文献   

2.
为了广开料源,探索成本低的代用料,笔者从1986年起对当地盛产玉米、黄豆的副产品玉米芯和黄豆秆,在小区实验的基础上,作了配伍性生产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简报如下:(一)培养料配方先将玉米芯、黄豆秆用粉碎机粉碎(筛孔直径为1厘米),设四个配方。①玉米芯粉90%、棉籽饼粉10%;②黄豆秆粉90%、棉籽饼粉  相似文献   

3.
猴头菇是一种著名的食用菌,其营养丰富,不仅是佳肴美菜,还具有药用价值.用玉米芯栽培猴头,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投资少、见效快、栽培方法简单等优点,其栽培过程如下:(一)栽培料制备配方A.玉米芯(粉碎成黄豆大小)78%,麸皮(或米糠)20%,石膏粉1%,白糖1%;配方B.玉米芯58%,阔叶树木屑30%,麸皮(米糠)10%,石膏粉1%,白糖1%.将新鲜、干燥、无霉变的玉米芯,粉碎成黄豆大小,白糖先溶化在水里,其它原料先拌匀,然后再加水拌匀,含水量65%左右(用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但不下滴为宜),pH值6.拌匀后闷堆1小时,再检查调节含水量,含水量合  相似文献   

4.
我地栽培平菇已有十余年历史,年产量达10000t,目前玉米芯、豆秸等原料价格上涨,且不易购买,而玉米棒皮即包裹玉米棒的皮,却未被充分利用。为此我们用它栽培平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菌种准备 选用中、广温型菌种,如薛平18、强丰88(本地选育)较易获得高产。母种培养基为加富PDA;原种培养基为玉米芯78%,麸皮10%,玉米面10%,石灰2%。加水拌匀后装瓶、袋,灭菌后接母种或原种,30天后菌丝长满即可使用。 2 配方与发酵 玉米棒皮质地松软易吸水,使用时应注意用水不可过大。先将玉米棒皮用铡刀铡成5~10cm长,配方为玉米棒皮55%,玉米芯(粉碎)30%,麸皮7%,玉米面5%,生石灰3%,水65%~70%。原料先干拌两遍后加水,半小时后再翻一遍,堆成高0.8m、宽1m、长不限的梯形堆,用木棒扎数个透气孔后盖薄膜,当温度升到40℃时翻堆,复堆后温度升到60~70℃时维持2~3天即可装袋播种。 3 装袋播种 早秋、早春和晚秋、深冬播种时分别用22×45cm及30×55cm的低压聚乙烯袋,按4层菌种  相似文献   

5.
目前栽培金针菇一般都用棉子壳和木屑。为了广辟培养料资源,笔者进行了玉米芯、大豆秸混合料栽培金针菇试验,1991年1月投料300kg,用500g 容量的罐头瓶栽培3000瓶到3月30日为止,共收鲜菇302.5kg,生物效率达100%。现将本项技术介绍如下。(一)配料和发酵玉米芯40%(粉碎成10mm 大的颗粒),大豆秸粉30%,麸皮23%,石膏粉2%,生石灰3%,白糖1%,硫酸镁1%,水150%。拌匀后堆成圆柱形,覆塑料薄膜,发酵,当料温达60℃时翻堆,复堆后升高到60℃时就可以散堆装瓶。  相似文献   

6.
笔者于1988年秋后对感染杂菌的培养料进行发酵和添加少许麦秸栽培平菇,取得较好效果。(一)原料处理将感染杂菌的棉子壳料摊于水泥地面曝晒3天,按每百公斤料加4公斤石灰粉拌匀,装入塑料袋内扎口备用。麦秸切成3厘米长的小段。(二)拌料发酵将棉子壳与麦秸分开拌料。污染料配方为基料70公斤,加石膏2%、石灰2.5%、过磷酸钙3%、多菌灵0.1%、磷酸二氢钾0.5%,料水比1:1.2~1.4。麦秸料配方为麦秸35公斤,另加麸皮16%、过磷酸钙1.5%、石膏1%、石灰2%、高锰酸钾0.1%,料水比为1:1.5。将污染料及麦秸料按配方各自拌匀后再混合均匀,在洁净的地上堆成1.2米高的馒头形,覆盖薄膜,上插温度计。当料温升到50℃时,揭开薄膜并在其上每隔40厘米用木棒打一到底的通气孔,再覆膜一天,次日开始翻堆,翻堆时先将表层料放在一边,再将堆心料翻于其上,以后每隔2天翻堆一次。  相似文献   

7.
玉米田发酵料栽培榆黄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北方目前人工栽培榆黄蘑一般都是在室内进行,栽培面积有限,成本高.为了扩大种植面积,降低栽培成本,我们从1988~1989年用发酵料在玉米地里栽培榆黄蘑,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一)选地备料栽培地选择在近水源,保水力强,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的向阳地块.栽培料按猪粪20公斤、杂木屑50公斤、豆秆30公斤、硝酸铵1.5公斤、石灰1公斤、多菌灵200克的比例调配,每亩用料2500~3000公斤.于4月下旬拌料做堆发酵,料含水量为55~60%,堆高约1.3米,长度不限,堆向与风向平行,每隔1.5米设一个排气管(或草把),覆盖塑料薄膜.当料堆温度达70℃时要行翻堆,约7~8天翻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平菇立体高产栽培技术,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提高单产,笔者在多年的栽培实践中摸索出一种平菇高产、低耗、简便的座袋填土栽培法.(一)配料装袋配方为棉子壳98%、石灰粉1.5%、复合肥0.5%,含量40%的多菌灵乳剂0.2%,水125~135%.先将石灰粉和多菌灵放水中,复合肥用温水浸开后倒入水中搅匀后拌入棉子壳,拌好后堆放10小时,pH值8~9,装袋时再倒一次堆,用28×55cm的塑料薄膜简,将袋用缝纫机打微孔后将一头用线扎好,先放菌种再装料,共4层种3层料,扎好袋口,放入发菌室.从多年试验看,菌种以中疏10号最好.  相似文献   

9.
1 播种  鸡腿菇是中温性品种 ,其菌丝在 1 0~ 2 8℃均能生长 ,以 2 3℃左右为最好 ,出菇温度在 1 0~2 8℃ ,2 0℃左右最好。所以 ,我市春季播种在 2~4月份为宜 ,秋播在 7~ 1 0月份较好。2 原科配方  适合栽培鸡腿菇的原料很多 ,棉籽壳、杂木屑、玉米芯及稻草、麦草等多种农作物秸秆都可以用作栽培原料。辅料一般用麦麸、米糠、玉米粉等 ,常用的栽培料配方如下 :  ⑴棉籽壳 88%、玉米粉 8%、过磷酸钙 2 %、石灰 2 % ;⑵稻草 (或麦草 ) 6 5 %、黄豆秆、麦麸1 2 %、磷肥 1 %、石灰 2 %。  以上配方按料比水为 1∶1 .2左右混匀 ,…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初春至2008年6月,笔者在海拔800余米的福建省宁德市虎贝乡,用发酵料栽培竹荪获得增产增收,现将这一技术总结如下。1菌种选择选用长裙竹荪D1,其子实体洁白,菌柄粗,易栽培且产量高。栽培种选用菌丝体白色,呈粗线状或羽毛状,无黄水,冬季在自然条件下生长菌龄为65~75天,在23℃的温室内栽培35~40天即可的菌种。2原料配方竹荪栽培原料来源广,配方可选用40%香菇菌糠、30%竹制品下脚料、20%竹木枝或竹制品下脚料及10%杂木屑。竹木枝条须破碎或切成3~10cm的小片,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每平方米用量为35kg,在建堆发酵前备足晒干。3建堆、发酵长裙竹荪菌丝在5~29℃下均能生长,但子实体形成温度须为16~30℃。建堆选择在当地气温回升到16℃之时的前两个月进行,建堆采用边加水边堆料的方式,堆成高100cm,底宽180cm,面宽120cm的梯形堆,长度视栽培面积而定,堆完后用湿麻袋或稻草覆盖以保温保湿。待料温升到60℃后保持2天,之后翻第1次堆,如果此时含水量不足60%则要在翻堆时补水,使其含水量达到60%~65%,之后每2~3天翻堆一次。翻堆时间视气温而定,气温高时每隔2天翻堆一次;低时则每隔3天翻...  相似文献   

11.
夏季用发酵料通气袋栽平菇,料温平稳、不污染、出菇快而齐、产量高。笔者于1990年8月中旬投料500kg,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配料配方为棉子壳98%,石灰粉2%,料水比1:1.3。先将石灰粉加入水中搅匀,然后边泼水边翻料,最后用扫帚揉搓1~2遍,使棉子壳含水均匀。(二)发酵将拌好的料做成高宽各1米的长堆,  相似文献   

12.
用玉米芯栽培平菇操作简单易行,省时省工,从玉米收获以后均可栽培,生物效率高。根据笔者几年来的栽培经验,下面介绍用生料袋栽和畦栽两种方法。 (一)选料和处理 选干燥、无霉变、无虫蛀的当年或上一年秋季收获保存的玉米芯,因玉米芯含糖量较高,较易污染发霉,所以收获后的玉米芯必须及时收藏,防止雨淋。使用前必须粉碎,一般可用去掉筛底的打草机粉碎成指头尖或豆粒状碎块为宜。粉碎块太大,装袋后孔隙大,料易干,发菌困难,产量低;粉碎得太细,料内通气性差,发菌慢,产量也不高。 (二)拌料和建堆 粉碎后的玉米芯,放在干净水泥地上,加3%~5%的石灰水,边拌料边洒石灰水,边用脚踩,踩后再翻,翻了再踩,一般翻拌3~4次即可拌透。然后建堆,用铁铣轻轻拍平,此后每天上午和下午各翻堆一次,翻前先用3%~5%的石灰水再洒一遍,石灰水用量以手握料见指缝有1~2滴水为宜,晚上加盖薄膜。一般堆2~3天,翻堆4~6次,当较大块玉米芯断面已无白心时,表明料已浸透水。在最后一次翻堆  相似文献   

13.
为回收利用生产银翘片废弃药渣,以毛头鬼伞为供试菌株,发酵处理银翘药渣;建堆配料设计原则为控制总料C/N接近40∶1,以玉米芯为主料(配合添加奶牛粪、尿素),逐渐增大银翘药渣用量,以替代玉米芯;堆料共采用4个配方,配方A(CK):玉米芯200kg,牛粪100kg,尿素3.5kg,辅料6%(生石灰2%、石膏2%、过磷酸钙2%);配方B:玉米芯100kg,银翘药渣50kg,牛粪50kg,尿素1.0kg,辅料6%;配方C:玉米芯75kg,银翘药渣100kg,牛粪50kg,辅料6%;配方D:玉米芯50kg,银翘药渣150kg,牛粪50kg,辅料6%。4个配方堆料总干质量均在200kg以上,依墙建堆成半圆锥形(h≥1.0m,r≥1.4m);发酵升温14d(4-3-3-2-2)、经4次翻堆后,摊料降温装袋接种,待菌丝满袋后脱袋覆土出菇。结果表明:以配方C的产出率为最高,其相应生产指标为,初始C/N为41.66、终点C/N为23.71、腐熟度T为0.569、接种满袋率93.7%、菌袋平均产量381.9g·kg~(-1)、生物学效率41.0%。经HPLC检测,配方C发酵料中绿原酸、牛蒡苷含量分别为5.20~5.40、4.49~5.30μg·g~(-1),其栽培所得子实体中绿原酸、牛蒡苷含量分别为0.40~0.45、3.81~4.27μg·g~(-1),其中牛蒡苷从栽培料到子实体的迁移率达84.93%。  相似文献   

14.
用大袋小棚栽培平菇,是根据微孔增氧和菌袋能周身出菇的原理,并结合覆土来夺取高产的一项栽培技术,尤其是在晚秋、早春采用此法更有利于发挥其栽培优势,克服低温对发菌的不利影响,生物转化率稳定在150%以上。现将其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一)备料发酵 培养料可就地取材,这里介绍两个配方:①棉子皮97%,鼓皮3%,石灰2%,复合肥1%,多菌灵0.1%。②粉碎的玉米芯95%,麸皮5%,尿素0.5%,复合肥2%,多菌灵0.2%。料水比为1:1.4,料充分拌均后即可堆垛发酵,垛高1m、宽1.2m,长度随料多少而定,在堆的上部、两侧及底部打若干个直径为3~5cm的通气孔,最后覆膜、盖草帘进行保湿保温。当料温达65℃时进行翻堆,整个发酵过程要翻堆2~3次。  相似文献   

15.
玉米芯栽培香菇配方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升厚  王常仕 《食用菌》1998,20(1):23-23
目前,香菇栽培均以木屑为主料,辅以麸皮,但在非林区木屑资源有限,适合香菇栽培的优良树种如柞树、楸树就更匮乏。为了使香菇在广大平原地区也能得到发展,我们尝试用玉米芯来部分或全部替代木屑栽培香菇。本文主要报道高产配方的筛选。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配方 ①木屑80%,麸皮20%,石膏2%;②玉米芯80%,麸皮20%,石膏2%;③木屑16%,玉米芯64%,麸皮20%,石膏2%;④木屑32%,玉米芯48%,麸皮20%,石膏2%;⑤木屑40%,玉米芯40%,麸皮20%,石膏2%;⑥木屑56%,玉米芯24%,麸皮20%,石膏2%。各配方水均为60%~65%。按配方备料,常规拌料、装袋。每个配方20袋,每袋装干料400g,共154袋,将所有料袋装入高压锅内,在1.05kg/cm~2压力下灭菌2小时。 1.2 接种培养 灭菌的料袋冷却到30℃以下在无菌操作台上接种。每个配方接两个品种。其中Cr02为75袋,Cr04为79袋。接种后将菌袋放在干净的室内,恒温(25℃)发菌。每个配方取2袋观察菌丝生长情况,每  相似文献   

16.
用碗豆草种植草菇效果较好,现简介如下。 1.原料配制:选头年碗豆草(无霉烂)在草场曝晒,用时粉碎至2—3cm,用pH14的石灰水浸泡一昼夜,以棉籽壳85%、碗豆草15%、石灰5%的比例翻拌均匀。然后堆起高1.5m。宽1.5m的长堆,打洞并稍拍紧,覆膜发酵,当料温升至55—60℃时,翻堆一次,当料温再次升至55℃,pH10—11,湿度保持在用手紧握有1—2滴水滴下时,进行播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们借鉴香菇生产技术 ,将有关技术利用到平菇生产中 ,总结出机灌袋栽平菇新技术 ,现介绍如下 :1 菌袋制备配方 棉籽壳 88% ,麦麸 10 % ,石膏 2 % ,每kg干料加水 1 1~ 1 2kg。用香菇生产的专用灌袋机把料灌进 5 5cm× 15cm× 0 0 0 4cm的低压聚乙烯塑料袋里 ,每袋装料湿重 2 1~ 2 3kg。然后 ,把料袋装进灭菌灶灭菌 ,温度上升到 10 0℃后 ,保持 10~12h ,趁热运至遮荫大棚内 ;待料温降到 30℃以下时 ,放到接种箱内接种 ,袋面打孔接种 4穴。2 发菌阶段管理在棚内地面撒一薄层生石灰 ,将接好种的料袋按堆柴式排放 ,堆高 6层 ,接…  相似文献   

18.
用发酵料栽培金针菇,它集熟料和生料两种栽培方法的优点,不仅操作简便,还能促进料中的营养物质分解转化,有利于金针菇菌丝的吸收利用。笔者自1991年开始用棉子壳料试验,成功率在95%以上,生物效率达80%~99%。 (一)季节选择 秋季气温降至25℃时开始栽培。 (二)制备培养料 选新鲜、无霉变的棉子壳,先曝晒2天,按棉子壳97%、石灰2%,磷肥1%配料,另加0.1%甲醛拌料。含水量为70%,做成1.5m宽的长条形堆,覆农膜进行发酵。当堆温达40C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复堆后堆温达60~7℃时每天翻一次堆连续7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2017,(6)
对柠檬渣的部分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了用不同柠檬渣配方培养料袋栽平菇的菌丝生长和出菇情况。结果表明:柠檬渣中粗蛋白含量为5.375%,含水量7.76%,含碳量40.7%,含氮量0.86%,pH3.0,碳氮比为47.3。袋栽,将柠檬渣剪切成黄豆粒大小的颗粒,并用水预浸泡2 h较佳;栽培料配方为柠檬渣10%,棉子壳40%,玉米芯30%,麸皮15%,石膏1%时,平菇菌丝生长最快,菌丝长速为9.74 mm/d,菌丝洁白、粗壮、长势旺,前两潮菇的生物学效率为95.7%。  相似文献   

20.
张沿江 《食用菌》2003,25(5):34-34
笔者多年来用罐头瓶栽培猴头菇 ,容器易得 ,且可重复使用 ,成本低。以玉米芯为原料 ,采用塑料膜封口取代棉塞 ,操作简便 ,灭菌彻底 ,成品率高。1 原料配方 以玉米芯为主料 ,选择色正、无污染的玉米芯 ,用筛片口径为 12cm的粉碎机粉碎 ,颗粒有花生粒大小。配方 :①玉米芯 83%,玉米面 15 %,过石 1%,豆粕 (或豆饼粉 )1%。②玉米芯 83%,麦麸 15 %,石膏 1%,磷酸二氢钾 1%。2 拌料装瓶灭菌 按上述比例称取原料 ,料水比为 1∶2 ,边浇水边翻堆 4~ 5次 ,充分拌匀 ,pH值自然即可。玉米芯持水性差 ,拌好料后焖 1小时 ,促进原料吸透水 ,并且多余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