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家庭养兰     
一、上盆及安放盆土可用排水良好的腐殖质加山土拌成,比例为1:1,拌好后置日光下晒成干白色,再放铁锅内炒一遍,待冷却后备用。pH值以5.5—6.5为宜。兰盆可用高18—20厘米、口径20厘米的桶形瓦盆。盆底孔用小瓦片盖住,并加扣一只小瓦盆(高8—10厘米,口径8-10厘米),上盆前均需洗净,吸足水分。然后加入培养土,盖满扣盆,略摇或拍几下,使土壤沉实,再将土加高至距扣盆底1.5—2.5厘米处,随即把修整好的兰花以手理开根系,呈龙爪状轻轻放入,使根系沿小瓦盆外缘插入土中,而后加土盖没假鳞茎,从盆边轻轻加压,再用手拍打盆外,使土沉实,兰根部土要加成丘形。栽后  相似文献   

2.
2001年初夏朋友送我3苗墨兰。传统栽兰花都用深筒盆,我一时找不到,便在旧盆堆中找到一个口径20厘米、高13厘米的紫砂浅盆栽种,效果也不错。我先用高锰酸钾溶液将盆浸泡消毒,栽培基质用松针土(别人丢弃的养杜鹃的松针土).事先用刚烧开的水烫泡消毒,密封杀菌,自然冷却后摊开稍晾,至手握成团而不滴水时用。兰花苗剪去枯根、枯叶,用1000倍高锰酸钾消毒根部,再用清水洗净晾干,找些烧过的蜂窝煤灰块做最下部的垫层,盆底孔盖一层旧塑料窗纱。上盆把蜂窝煤灰块敲碎,挑2盘~3厘米大小的块在盆底铺一层,上面撒一层薄薄的松针土。将兰苗放人,有新芽的放中间,没有叶片的假鳞茎放盆边,给新兰苗留出生长空间,将根分散开,让其自然舒展。取松针土上盆,一边填土一边拍打花盆,让土深入根际,轻轻  相似文献   

3.
1.选盆:刺梨根系深,直根发达,宜用口径30~40厘米、高40~50厘米的瓦盆、木盆或塑料盆。 2.盆土:刺梨耐瘠薄,适应性强,一般栽培两年后便可开花结果。盆栽最好用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以微酸性为好)。 3.上盆:宜在1~3月上盆,此时刺梨的地上部处于休眠状态,一旦温度回升,根系开始活动,有利于先生根后发芽,提高成活率。换盆宜在休眠期进行。  相似文献   

4.
如是扦插小苗,栽种前应轻轻弹掉扦插基质,将过筛细土撒在根系上,使根系便于伸展开,也便于和盆土紧密结合。上盆时用两片碎盆片交叉覆盖排水孔,底部先垫一层较粗的土粒,上面再填一层细土,将苗置于中央,根须舒展开来,覆土2厘米左右,至根颈为止,然后沿盆壁四周按实,将盆墩几下,使土面平整紧实。盆土填到盆沿下2厘米左右,备浇灌之  相似文献   

5.
一、兰盆兰花用盆多种多样。北方通常用瓦盆,透气好而不美观;江浙一带多用宜兴紫砂盆,样式考究,保水力强,但透气性较差。这两类盆均矮而宽,兰花根系在其中有较大的活动范围,适于用培养土(腐叶土)养兰,是我国传统的兰花用盆。近年台湾受日本的影响,多使用细而高的兰盆。一般说,以看花为主的兰花,为使其根系及植株充分生长发育,开好花,最好用较大的盆来栽培;而以赏叶为主的兰花,为促使其叶发生变异,必须抑制生长,宜用小、高而窄的盆。  相似文献   

6.
二、上盆定植 1.用盆与盆土依品种株型大小,多用15~18厘米的瓦盆或14~20厘米的塑料盆定植。盆土用优质园土或堆肥土,加入1/5的腐熟木屑或麦秸等,再加1/10的腐熟鸡粪及45%高浓复合肥1千克/立方米。如用旧盆土,应拌入60~80克/立方米的50%多菌灵消毒。配制盆土的原料至少要提前半年准备好,至上盆前20天配制好。  相似文献   

7.
北方土壤碱性大,兰花不好养,但也并不是绝对养不好。下面介绍一点自己的经验。 1.选好土和盆:首先要选用透气性良好的瓦盆和朱砂盆,大小根据兰苗大小而定。盆土可用腐叶土加沙,也可用高温消毒后的锯末加少量腐叶土。笔者用后一种土养植的兰花根系发达,病虫害少,长势茁壮。 2.上盆:兰花分株上盆一  相似文献   

8.
兰科石斛兰属石斛,原产于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热带雨林中,附生于树干及岩石上。性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旱耐寒,喜半荫半阳,忌强光曝晒。 1984年春末,我们将树叉上附生的石斛兰,大胆地用于盆栽莳养,获得了可喜的成果。86年夏天开出了美丽的花朵,现枝繁叶茂、生机盎然,年年开花不断。现将莳养方法介绍如下: 1.用盆用土采用透气良好的瓦盆和朱砂盆,盆径的大小视株棵大小而定。最好用新盆,若用旧盆,盆壁山外要涮洗干净,并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用朽木渣(颗粒0.5~1厘米)、炭渣(0.5厘米)、锯末和腐叶土按4:3:1:2的比例配制成培养上,用前一周  相似文献   

9.
我在楼房养花多年,不断摸索改善阳台环境的路子,成功地采用了“湿养法”。具体做法是,制作3~5厘米高的白铁盘,置放阳台一侧,如莳养数量少,也可用瓷盘(碗)等搪、陶器皿。里面铺1厘米左右厚的粗沙,上放盆栽花卉。每隔3~5天或稍长时间(酌情而定)向盘内注水一次,保持盆土长期不干。实践证明此法养花生长极佳。下面就“湿养法”再作些解释:  相似文献   

10.
杜鹃花繁似锦,广受欢迎,但许多人养不好。原因之一就是选盆不当,这点容易被忽视。特别是初养者,多选用较大的瓦盆,以为土越多营养越充足,盆花自然也长得越好,然而多半事与愿违。杜鹃是浅根性植物,无主根,须根密集,细如发丝,多集中分布在盆土上中层,形成毡团状,不易扎入深层。故盆土多也无益,反而会因土量多,浇水不易干而经常处于潮湿状态,影响根系呼吸与生长。稍严重点,还会导致部分根系窒息死亡,使植株出现落叶、黄化、新梢生长停滞等现象。  相似文献   

11.
选择品种:宜选用枝干挺拔坚韧、节间密集、叶型小巧、花密柄短、花朵直径在二厘米左右、颜色淡雅的小菊品种。扦插育苗:采用扦插脚芽的方法。在十一、二月,选择出土3一4厘米长势茁壮的脚芽,用细砂土或没有肥的旧盆土在小瓦盆中培植,插入土中一厘米,插好后浇透水,  相似文献   

12.
1.盆土是基础。应疏松、透气、肥沃,有较好的保水保肥性能,可用菜园土4份、腐叶泥2份、红壤土1份及煤渣、细砂和饼肥(或厩肥)各1份配制,堆放发酵后使用。用盆以大些的瓦盆和陶盆为佳,上盆后宜置于泥土地面上,等生长正常再搬上阳台。盆土板结后及时换盆换土,换盆时应修剪根部。 2.肥水管理是关键。阳台盆桔最易因干旱而落叶落果,因此要保持盆土经常湿润,见干就浇,浇即浇透。夏秋干旱期每天浇水一次,还可进行叶面喷雾。夏秋高温期将盆桔移至北向阳台为宜,若是朝南  相似文献   

13.
很早就听花友讲鹤望兰难养,称不管用什么方法,鹤望兰总是处于“一年发一片新叶,枯一片老叶”的不死不活状态。每当此时我总是把从报刊杂志上看到的鹤望兰莳养方法介绍给他们,可他们却说不管用。前年一位朋友把他莳养4~5年的鹤望兰搬到我这里,让我养养,看能否恢复生机。这盆鹤望兰从莳养时间上看应为成龄植株,但从未开过花,几十片叶子,一半呈卷筒状,一半呈劈开的竹筒般的深勺状。栽植用盆为8寸瓦盆。我首先给它换上口径1.2尺的瓦盆。考虑到鹤望兰为肉质根,怕水湿,要特别注意根部的通透,于是我选用煤渣和发酵过的锯末各半混合作栽培用土,并在盆底填入15厘米厚的花生壳做透水层,以解决因  相似文献   

14.
兰是喜干恶湿的半气生根植物,具有嗜气的生理特性。因此养兰基质我选择质轻、蓄水、保湿性能好,易消毒的木炭、蛭石、草炭等。配比为木炭70%,蛭石20%、草炭土10%。基质使用前进行筛选、去杂。其粒度分为1—3毫米和3—5毫米两级。为了改善兰盆的透气性还必须加大瓦盆排水孔的直径,根据盆的大小,每盆的排水孔1—5个。直径3—5厘米。栽植前对基质、兰株和花盆进行消毒。消毒方法是用自来水冲洗,去掉基质中的泥土,再用水煮(80—100℃)半个小时,处理后凉于待用。兰  相似文献   

15.
地涌金莲原产我国云南,属热带植物,在我地尚未见引种栽培的报道。1991年4月,笔者从云南购进一株地涌金莲小苗,经数年精心莳养,已灿然放花,光彩夺目,引起了花友的浓厚兴趣。为此,笔者将莳养经验简介于下: 花苗邮来时,株高不足20厘米,茎干3厘米,无叶,根很少。先洗净根际泥土,晾一天,用过筛的不加肥的素沙土作基质,栽入一口径20厘米的瓦盆内,盆底垫粗煤渣,墩实,浇透水,放于室外通风避雨、无直射光的走廊下。过两日,待盆土水分不大时,用小木棒支撑,外罩一个透明塑料袋,连盆扎紧,  相似文献   

16.
本人原来在家里阳台上养的君子兰、仙客来、小露兜、琴叶喜林芋等花卉,使用的都是瓦盆,选用的都是自己配制的盆土。后来为了美观,将瓦盆换成了瓷盆和塑料盆。虽然在土中加大了砂石、珍珠岩等透气利水材料的比例,但还是不尽人意。水浇多了几天不干,易烂根;水浇少了影响生长,叶子易干尖。有一次浇多了水,很快就死了两盆,差一点  相似文献   

17.
盆栽朱砂根     
朱砂根(也叫富贵籽)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观果盆栽,作为中高档盆栽颇受人们喜爱,也许您家中也恰有一盆呢!如何养植才能使它像刚买回时一样果实茂盛呢?我教您几招。盆土疏松肥沃,透气透水、富含有机质,可用腐叶土、菜园土、河沙按4:4:2的比例配制,也可从花卉市场直接购买配好的营养土。种植在早春2~3月种植或换盆,根据苗木大小选择花盆,一般大苗用口径30~50厘米的,中苗用25~30厘米的,小苗用20厘米以下的。种前先在盆底垫几块瓦片,撒一层粗沙。种好后盆土宜低于盆面0.5~1厘米,并在表层铺一层青苔或谷壳,  相似文献   

18.
<正>国兰除露地栽培外,为了便于管理和欣赏,一般用专用兰盆作养兰器具。兰盆种类繁多,可谓五花八门,艺兰者可根据其特性和养兰植料的不同灵活选用。兰盆种类瓦盆瓦盆是最常用、最普通的兰花用盆,是用一般黏土坯烧制而成。在烧制时没有印过水的为红色,质地松脆,用久了盆体表层时常自然驳蚀,牢固性较差。在烧制时印过水的,盆体呈灰黑色,质地比红色的坚实。瓦盆的最大特点是透气性强,吸湿性大,排水良好,  相似文献   

19.
去年的一天,天气格外晴朗,看着一大盆朝气蓬勃的文竹,我高兴极了。心想,将它们分株吧,说干就干。我先将文竹盆四周细拍,再将盆倒立,用手托着文竹取出盆外,接着慢慢除去所有的老土,但尽量少伤及它的须根。而后随手拿了一把小刀,找好分割的位置将其切开,一共分了3株。切开之后,我立即找到花盆,换上壤土和沙土混配的培养土,将分株的新老植株分别栽了下去。待培养土稍压紧后,立即浇了定根水,将3盆文竹放到阴蔽处缓苗。5天之后,没有任何动静,无新芽发出,无新叶长出。第8天,各盆文竹顶梢开始慢慢变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发黄部位逐渐下移。我想,大  相似文献   

20.
盆栽月季越冬,一是放冷处冬存,使花安静休眠,来春生育健壮;二是放暖处冬养,春节前后开花。入冬前,株高30厘米以上的当年生苗,剪去上部2/3,不足30厘米的剪去1/2。两年以上的大株,强壮枝条基部以上留20厘米剪去,较弱的留15厘米,共留3~4个新壮的主枝,使营养集中。修剪后,把盆面清理干净,用澄清白灰水洒布,灭虫防病。在盆土冻实前入室。冬存期间禁肥、控水、保潮、防风干。当室温在0℃左右时,置阴暗处最安全。月季能耐冷冻,但怕风干。无冷室条件的,可在庭院背风无直射光处,把盆集中浇透水,待盆土冻实,在盆上盖10厘米厚一层潮土,周围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