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亚麻耐渍的生理机制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渍涝胁迫下,不同耐渍型亚麻品种的株高、工艺长度、出麻率等农艺性状以及植株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初步揭示了亚麻耐渍的生理机制.试验结果表明:1、渍涝影响亚麻的农艺性状,具体表现在株高降低、工艺长度减短、出麻率下降等方面;渍涝胁迫下根部皮层通气组织的发育是衡量亚麻耐渍强弱的重要特性;2、随着渍涝胁迫时间的增加,不同耐溃型品种植株丙二醛(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非耐渍型品种的增加幅度大于耐渍型品种,说明渍涝胁迫下,耐渍型品种具有很强的抗膜脂过氧化的能力;3、随着渍涝胁迫时间的增加,不同耐渍型品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耐渍型品种的变化大于非耐渍型品种,说明在渍涝胁迫下耐渍型品种体内过氧化物酶清除活性氧的能力高于非耐渍型品种.  相似文献   

2.
亚精胺对淹水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尤东玲  张星  于康珂  李潮海  王群 《玉米科学》2016,24(1):74-80,87
以耐涝性不同的品种浚单20(XD20)和登海662(DH662)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对淹水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外施Spd增加两个玉米品种的地上部干重、株高、相对干重增长速率(RDIR)和相对含水量(RWC),降低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的积累,提高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还原性抗坏血酸(As A)含量。外施Spd也使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升高。外施Spd增强了淹水胁迫下玉米幼苗的抗氧能力和渗透调节能力,渍涝敏感品种DH662的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3.
镉胁迫对不同水稻基因型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61,自引:6,他引:61  
 以籽粒镉积累水平不同的两种品种(丙97252,低积累型;秀水63,高积累型)为材料,研究了镉胁迫对水稻植株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采用水培试验,镉处理设0.0、0.1、1.0和5.0 μmol/L 4个水平。结果表明,镉胁迫抑制植株生长和叶绿素合成,改变植株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抗氧化酶活性上,根和地上部对镉胁迫的反应存在着差异。总体上,SOD、CAT和POD活性随镉水平的提高而减少,而MDA含量则表现相反。根和地上部MDA含量随着培养液中镉浓度提高而增加,且增加幅度秀水63明显大于丙97252。与对照相比,生长在5.0 μmol/L Cd处理下的植株, SOD活性在孕穗期下降46%~52%,在分蘖期仅下降13%~19%。高浓度镉胁迫下,两品种在MDA含量的增加幅度和叶绿素含量的降低幅度上表现不同,显示出它们对镉的耐性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明确大麦品种对铝锰胁迫的生理效应,研究了不同胁迫处理对大麦生长、叶片功能和氧化胁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铝毒害导致大麦根长和根系干物质量降低,锰毒害显著降低植株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量,铝锰共存时锰加重了大麦铝毒害。铝锰胁迫降低了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铝锰复合处理下叶片功能指标下降幅度高于单独铝或锰处理。胁迫处理下叶片功能指标的下降幅度以叶绿素a含量和叶片蒸腾速率最明显。胁迫处理对铝敏感品种的生长和叶片功能毒害强于耐铝品种。铝锰胁迫引起大麦功能叶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铝敏感品种增幅更大,复合处理时两品种叶片MDA积累量及铝敏感品种POD和SOD活性增幅显著高于单独铝或锰处理。  相似文献   

5.
铝(Al)和锰(Mn)是限制酸性土壤作物生长的两大主要因素。以耐铝性差异较大的两个大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大麦生长、叶片功能和氧化胁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铝毒害导致大麦根长下降,根系干物质量降低,锰毒害显著降低植株株高和地上部干物质量,铝锰共存时锰加重大麦铝毒害。铝锰胁迫降低功能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能力,复合处理下叶片功能指标下降幅度高于单独铝或锰处理。胁迫处理下叶片功能指标的下降幅度以叶绿素a含量和叶片蒸腾速率最明显。胁迫处理对铝敏感品种的生长和叶片功能毒害强于耐铝品种。铝锰胁迫引起大麦功能叶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过氧化物酶(POD)和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增强,铝敏感品种增幅更大,复合处理时两品种叶片 MDA 积累量及铝敏感品种 POD 和 SOD 活性增幅显著高于单独铝或锰处理。  相似文献   

6.
高温胁迫对爪哇稻剑叶抗氧化酶及膜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森  于江辉  肖国樱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0):1846-1850
为了探讨耐高温能力不同的爪哇稻品种在高温胁迫条件下生理指标响应的差异,设置自然温度和高温胁迫2个处理,研究不同温度对爪哇稻剑叶抗氧化酶类活性和膜通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爪哇稻剑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耐热性不同的2个品种中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在耐热品种IRAT109中,SOD和POD活性在高温胁迫过程中一直升高,但在热敏感品种19 D中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高温处理过程中都表现为下降的趋势,热敏感品种19 D的下降幅度要大于耐热品种IRAT109。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在高温胁迫下呈现出上升的变化趋势,且热敏感品种19 D的上升幅度大于耐热品种IRAT109。丙二醛(MDA)和叶片相对电导率在高温处理过程中一直处于增加状态,耐热品种IRAT109的增加幅度小于热敏感品种19 D。推测耐热品种IRAT109的耐高温原因可能是由于产生较少的活性氧,且具有较高的抗氧化酶活性来高效地清除活性氧。  相似文献   

7.
干旱胁迫对大豆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大豆各生育时期生理指标的影响,采用胁迫系数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2个大豆品种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个大豆品种在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均下降,可溶性糖含量(WSS)升高,游离脯氨酸(Pro)含量逐渐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多数逐渐增加,过氧化物酶(POD...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对旱胁迫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宋志荣 《中国马铃薯》2004,18(6):330-332
为探讨干旱胁迫对马铃薯生理机制的影响,以抗旱性不同的马铃薯品种台湾红皮、会-2和早大白为试材,研究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质膜相对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增加,而抗坏血酸(AsA)含量降低,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抗旱性强的品种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增加的幅度较小,Pro含量增加幅度较大,AsA含量降低的幅度较小,SOD和POD的活性也较高,而抗旱性弱的品种则相反,这些指标及其变化可以作为鉴定马铃薯抗旱能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烯效唑对淹水胁迫下大豆农艺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烯效唑对大豆淹水胁迫的缓解作用,以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垦丰14(耐涝品种)和垦丰16(涝渍敏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豆始花期叶面喷施烯效唑,喷药5d后进行淹水胁迫,5d后恢复正常水分管理,调查各处理大豆农艺性状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淹水胁迫抑制大豆生长,降低大豆株高,增加茎基部茎粗,减少植株叶片、叶柄、茎、根等各部位干物质重的积累;涝渍导致大豆体内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喷施烯效唑处理能有效缓解淹水胁迫下植物干物质的降低;显著提高大豆体内抗氧化系统酶活性,降低MDA含量,诱导叶片中脯氨酸增加,提高根系中脯氨酸含量,增加根系中可溶性糖与淀粉的积累,为提高大豆耐涝性和恢复正常水分后产量积累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铅镉复合胁迫对不同耐性玉米衰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培条件下,选用2个对铅、镉不同耐性玉米品种为试材,研究镉、铅复合胁迫下玉米的衰老特性。结果表明,随铅、镉复合胁迫浓度升高,玉米幼苗叶片内丙二醛(MDA)含量增大,但耐性玉米品种增加幅度较小;铅、镉复合胁迫降低了玉米幼苗生物量干重、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敏感品种下降的幅度较大。金禾209对铅、镉复合胁迫具有较强的耐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辐射对胡麻种子的诱变作用,以800 Gy、1000 Gy和1200 Gy 3种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对6个胡麻品种(系)的种子进行辐射处理,观察其对胡麻种子萌发、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并确定胡麻的最佳辐射剂量。结果表明,60Co-γ射线辐射胡麻种子以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株高、工艺长度、每果粒数、千粒重、含油率、亚油酸、油酸和棕榈酸含量均比对照降低,有效分茎数、有效分枝数、单株果数、木酚素、亚麻酸和硬脂酸含量均比对照高。且随辐射剂量的增加,发芽势、发芽率和木酚素含量逐渐下降,根长、苗高、平均单株鲜重、油酸含量先降低再升高,株高、工艺长度、有效分枝数、单株果数、千粒重、亚麻酸、硬脂酸和棕榈酸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有效分茎数、单株果数、每果粒数、不实果数、含油率和亚油酸含量均随处理浓度的增高而升高。拐点均出现在1000 Gy,且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胡麻种子的最佳辐射剂量理论值为1029 Gy。用60Co-γ射线处理胡麻种子,出现超亲材料的几率约为10%~21%,且木酚素含量出现超亲材料的几率最大,其次是亚麻酸含量,最后是含油率。高剂量(1200 Gy)有利于含油率和亚麻酸的变异,而低剂量(800 Gy)有利于木酚素的变异。研究结果为胡麻辐射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钙对铬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含有CrCl3及CaCl2的培养液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钙和铬处理对玉米幼苗的叶片、株高、根长、鲜重、含水量、叶绿素、保护酶系统(SOD、POD、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铬处理,随着铬浓度增加,玉米植株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株高、根长、鲜重、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以及CAT活性下降,SOD、POD活性上升,MDA含量增加。单一钙处理,当浓度小于160 mg/L时,明显促进植株生长,株高、根长、鲜重、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增加,CAT活性上升,POD活性和MDA含量下降;当钙浓度大于160 mg/L时促进效果则开始下降。钙、铬混合处理,一定浓度的钙有抑制或者缓解铬毒害的作用,减轻铬胁迫对株高、根长、鲜重和含水量的抑制,提高叶绿素含量和CAT活性,降低SOD、POD活性和MDA含量。  相似文献   

13.
模拟阴坡鱼腥草对梯度水分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重度干旱、中度干旱、轻度干旱、轻度湿润、中度湿润、重度湿润、水淹及对照8个水分梯度,研究模拟自然阴坡环境土壤水分梯度对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生长和生理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度干旱显著抑制鱼腥草茎叶含水量、生物量,但明显提高根冠比;重度干旱和中度干旱明显降低根状茎和根的含水量、株高、根长和叶面积指数,根数增加;水淹时,显著提高茎叶含水量,根数减少,根长增加。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对水分变化响应不明显,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具有较显著的敏感性,水分的增加或减少均显著提高SOD活性。中等程度以上的干旱或湿润均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除轻度湿润组外,叶绿素含量随干旱或湿润胁迫程度的加剧明显依次下降,显著响应梯度水分变化。重度湿润时,MDA含量、相对膜伤害率、抗氧化酶活性最高,且叶绿素含量较低,表明其受到了严重水渍胁迫。综上所述,模拟阴坡条件下,轻度干旱和中度湿润之间的水分条件更加适宜于鱼腥草的栽培。  相似文献   

14.
磷胁迫对澳洲坚果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a生澳洲坚果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在磷胁迫条件下植株生长,叶片SOD、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磷胁迫条件下,植株的叶面积、株高和生长量受抑制,叶片的SOD和POD活性下降,MDA含量升高;高磷胁迫下叶片的SOD活性下降,POD活性上升,MDA含量升高但与常磷差异不显著。说明澳洲坚果叶片对低磷胁迫较敏感,具有一定的耐高磷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5.
鲜食玉米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产量对淹水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华美甜168和华美糯7号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在苗期、拔节期和抽雄吐丝期进行淹水处理,对淹水后两个鲜食玉米品种的形态特征、叶片理化特性及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淹水历时的延长,两个鲜食玉米品种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产量变化的幅度增大。淹水降低鲜玉米的产量,穗行粒数减少是产量降低的主要因素。华美甜168以拔节期淹水减产最为严重;华美糯7号以抽雄吐丝期淹水影响最大。淹水使玉米株高增长率、新叶生长率下降,叶片中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不同时期淹水后华美糯7号株高变化量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ro、MDA含量和SOD酶活性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甘蓝型油菜耐湿性的遗传差异鉴定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9个不同遗传背景的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在室内进行发芽种子水淹和春季田间模拟湿害条件下,研究油菜对湿害胁迫的耐湿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系)对湿害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发芽种子湿害胁迫后,耐湿品种中双8号和中双9号等品系(种)具有较强的耐湿性,表现为发芽湿害处理后活力指数、成苗率、相对苗长、相对根长和相对苗重等显著较高,田间湿害后单株有效果数、每角粒数和单株粒重的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而且千粒重显著提高,含油量和蛋白质变化不显著。不耐湿的品种如GH01等活力指数、相对苗长、相对苗重、单株粒重、每角粒数含油量等显著降低,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相关分析表明,发芽种子耐湿活力指数与花期田间湿害后的产量性状耐湿指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淹水对糯玉米耐涝性差异近等基因系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涝性不同的Zz-R和Zz-S为试材,采用盆栽淹水试验,研究淹水胁迫下玉米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耐涝系Zz-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酶(APX)活性与对照相比有所增加,且Zz-R增加幅度大于Zz-S。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Zz-R与对照相比仍表现为增加趋势;淹水胁迫8 d时,Zz-S与对照相比有所下降。淹水胁迫下,Zz-R和Zz-S的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且Zz-S增加幅度大于Zz-R;Zz-R和Zz-S的脯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且Zz-R增加幅度大于Zz-S。近等基因系间耐涝性的差异与其抵御活性氧自由基(ROS)损伤能力的强弱、渗透调节能力的强弱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8.
高温胁迫对不同热敏型玉米品种雌雄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郑单958(ZD958)和先玉335(XY335)为材料,模拟增温处理,探索玉米穗发育对高温逆境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玉米雄穗、雌穗抗氧化生理在品种及处理间均有较大差异,雄穗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升-降-升的变化,ZD958雄穗上部小穗SOD活性低于下部小穗,XY335雄穗上部小穗SOD活性高于下部小穗。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高温处理初期下降,而后持续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高温胁迫初期增加,而后下降甚至低于对照;丙二醛(MAD)含量均呈增加趋势。ZD958雄穗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较高,XY335雄穗中可溶性蛋白含量较高。XY335雌穗SOD、POD和CAT酶活性降低或显著降低,MDA含量较高;ZD958雌穗SOD、POD和CAT酶活性升高或显著升高,MDA含量较低。随高温胁迫持续,ZD958和XY335雌穗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均呈增加趋势,ZD958雌穗具有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较高的花丝水势和p H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