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放线菌病是人畜共患病.以牛最为常见。牛放线菌的病原体是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以2~5岁幼牛易感染。在自然环境下,牛在换牙和采食时,经口腔进入带刺的或坚硬的饲草刺伤口腔粘膜或头部皮肤被刺伤而感染。主要特征为下颌骨出现坚硬肿块,头、颈、颌间软组织局部肿胀。  相似文献   

2.
耕牛木舌症     
耕牛木舌症是由于牛采食被牛放线菌污染的植物(如稻草),舌面被割伤时病原体侵入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病.该病病程长,治疗和护理不当时,死亡率高.患牛表现为舌体坚硬,肿胀呈圆柱形,舌面布满黄色粟粒状颗粒,鼻镜干燥,不反刍,吞咽困难,不吃草,张口、流涎,颈项竖立,呼吸急促.中西药治疗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传染性病原体侵入猪体,常见的方式是经口腔吞入或呼吸道吸入。通常要引起猪的感染,呼吸比摄入所需要的病原量更少,因酸性的胃液以及肠道内正常定植的菌群可抑制入侵病原体增殖。如果传染性病原体溅进眼睛,即使更少的病原量也能引起感染。某些病原体,特别是细螺旋体,能突破嘴和唇部的黏膜引发感染。有些病原体如丹毒杆菌可通过皮肤的伤口进入动物体,造成感染,而一些细菌可在皮肤内和皮肤上感染并增殖(如引起多脂猪病的葡萄球菌)。感染也可通过精子和精液在配种时发生,或被受到  相似文献   

4.
牛拉稀主要是因牛采食了大量发霉变质的饲草,或饲草中混有大量的泥沙等杂物,饮水不洁,或因保暖不善,牛采食了过冷的饲草或饮用了过冷的饮水,导致风寒内浸寒湿伤脾,致使  相似文献   

5.
<正>肝片吸虫病又叫肝蛭病,是牛、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其病原体为肝片吸虫或大片吸虫。该病原可引起牛、羊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可导致营养障碍和全身性中毒症状。有几十种哺乳动物皆可被牛羊肝片吸虫所寄生,本病呈现世界性分布。因地域习俗,好食生肝的人群因感染肝片吸虫而使其消化道受到物理性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反刍家畜牧食行为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放牧家畜的牧食行为包括了采食(啃食、摘食)、行走、反刍、饮水、休息、嬉戏、排粪和排尿等行为,其中主要由采食和反刍行为构成,其它行为都取决于采食行为。在24h周期内,绵羊和牛的日有食周期约3次 ̄5次。牛的日采食时间大约为4h ̄9h,绵羊的采食时间大约为9h ̄11h,其中包括寻找和采食的时间,放牧家畜1d内的采食时间常受气候条件、家畜种类或品种、家畜接近被采食牧草的难易程度、,可利用牧草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由于采食时间的延长,家畜用于采食的能量支出增加,因此,能够在最短的采食时间里采食充足的饲草料是放牧率畜的最佳选择。一般来说,当牧草产量高、品质好的时候,家畜采食时间最短,而在饲草数量有限、质量差的时候,采食时间最长。当牧草数量变少,单口采食量受到限制时,家畜常常通过增加采食时间和采食速度加以补偿,从而维持饲  相似文献   

7.
牛喘病是牛在大量采食带有黑斑病的鲜甘薯或薯干、粉渣、煮熟的甘薯后所引发的一种中毒病症。多发生在春末夏初,主要发生于牛,其次是羊、猪。牛通常在采食后12~24小时发病。  相似文献   

8.
猪喘气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喘气病又叫猪霉形体肺炎,是一种慢性流行性传染病.天气骤变或营养不良时容易发生.断奶仔猪、怀孕母猪或初产母猪都易感染.病原体是猪肺炎霉形体,存在于病猪体内及分泌物中.病猪、隐性感染猪和痊愈猪是主要传染源.健康猪由于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用具、饲料、厩舍等而感染.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秋冬季节尤为多见,因此特别提醒养猪专业户注意.  相似文献   

9.
牛腹泻是牛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疾病。其中危害最严重的就是由传染性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腹泻。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都是导致牛传染性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本文在分析该病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对其防治对策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牛呼吸道疾病是由单一或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与环境因素,包括宿主自身因素相互作用而引发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病情严重的可导致死亡并给养殖场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牛感染如昏睡嗜血杆菌、溶血性曼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细菌性病原体是引发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因素,也是牛呼吸道疾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就细菌性牛呼吸道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以期对牛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感染2~4月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一、流行特点病猪及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带菌健康猪在体质变弱、抵抗力降低时,病菌会乘机繁殖导致内源性感染。健康猪采食了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或饮水等,会经消化道感病。二、症状1.急性型。发病初期或新疫区多为急性型。猪只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至41~42℃,高热不退;开始食欲时好时坏,间或呕吐,后期食欲废绝;先便秘,粪便干燥,粪球有时混有带血黏液,后腹  相似文献   

12.
<正>仔猪副伤寒,是由猪霍乱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多感染2~4月龄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常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一、流行特点病猪及带菌猪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带菌健康猪在体质变弱、抵抗力降低时,病菌会乘机繁殖导致内源性感染。健康猪采食了被病原体污染的饲料或饮水等,会经消化道感病。二、症状1.急性型。发病初期或新疫区多为急性型。猪只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至41~42℃,高热不退;开始食欲时好时坏,间或呕吐,后期食欲废绝;先便秘,粪便干燥,粪球有时混有带血黏液,后腹  相似文献   

13.
一、长草短喂俗话说:“寸草铡三刀,无料也增膘。”把饲草铡短后喂牛,比整喂节省20%左右,尤其是在整喂时采食较少或难以采食的粗、硬茎秆,如果将其铡短饲喂,便能被充分利用,且消化率也有所提高。一般应把茎秆铡成3~5厘米喂牛。二、粗草细喂用作饲草的作物秸秆,若能进行盐化、碱  相似文献   

14.
祁秀红 《油气储运》2006,(12):39-39
“寸草铡三刀,无料也增膘”把饲草铡短后喂牛,比整株饲喂节省20%左右,尤其是饲喂采食较少或难以采食的粗、硬茎秆时.如果将其铡短饲喂,便能被充分利用.提高消化率。茎秆的长度以3~5厘水为宜。  相似文献   

15.
正牛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又叫大颌病。牛放线菌引起骨骼的放线菌病,林氏放线菌引起皮肤和软组织器官(如舌、乳腺、肺等)的放线菌病。主要临床症状为下颌出现放线菌肿。本病常见于牛,尤其是幼龄牛最易患此病,呈散发性发生。当将牛放牧于低湿地时,也常有本病发生。本病的病原体、细菌存在于土壤、饮水和饲料中,并寄生于动物的口腔和上呼吸道中。当皮肤、粘膜损伤(如被禾本科植物的芒刺刺伤或划破)  相似文献   

16.
休闲垂钓塘鱼种主要为调入的二龄鱼种或商品鱼,其致病的主要原因有:一是环境不适引起死亡或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体的生存和繁殖,为病原体侵袭鱼类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造成鱼体瘦弱,抵抗病菌的能力下降或因捕捞、运输操作不当致使鱼体受伤,给病原体侵入提供了方便。因此对鱼病的预防必须从控制和消灭病原体着手,采取综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1.长草短喂。俗话说:“寸草铡三刀,无料也增膘。”把饲草铡短后喂牛,比整喂节省20%左右,尤其是在整喂时采食较少或难以采食的粗、硬茎秆,如果将其铡短饲喂,便能被充分利用。且消化率也有所提高。一般应把茎秆铡成3-5厘米喂牛。 2.粗草细喂。用作饲草的作物秸秆,若能进行盐化、碱化、氨化处理,或粉碎后拌精料喂牛,能提高饲草的利用率,增加适口性,从而节省了饲草。  相似文献   

18.
马英 《农村科技》2006,(3):47-47
创伤性网胃炎是奶牛较为常见的内科病之一,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金属异物(如铁丝、铁钉、钢片、缝针、螺丝钉等)混杂在饲料里,牛采食后落入网胃,可导致急性或慢性前胃迟缓,瘤胃反复臌胀,引起消化不良。当奶牛采食过饱,或因妊娠、分娩等使腹内压升高时,金属异物会穿透网胃,刺伤膈和腹膜,引  相似文献   

19.
家畜酒糟中毒是指家畜长期采食或一次采食过量的酒糟而引起的中毒,主要发生于猪和牛。临床上可因酒糟毒性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共同症状有腹痛、腹泻、流涎等。  相似文献   

20.
家畜酒糟中毒是指家畜长期采食或一次采食过量的酒糟而引起的中毒,主要发生于猪和牛。临床上可因酒糟毒性成分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共同症状有腹痛、腹泻、流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