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罚金刑是一种轻缓化的刑罚,在当前各国的刑罚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且大有取代短期自由刑的趋势。环境犯罪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许多方面有别于传统犯罪,罚金刑在惩治环境犯罪的刑罚体系中的作用同样重要。目前我国环境犯罪中虽然适用罚金刑,但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加以完善,以保证罚金刑发挥其惩治环境犯罪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4):204-205
协调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虽然我国的环境刑事立法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和修改,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犯罪刑罚制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了其打击和预防环境犯罪作用的发挥。通过分析我国环境犯罪刑罚制度,建议提高刑罚力度,完善罚金刑,增设资格刑,充分运用非刑罚措施的手段来完善环境犯罪刑罚制度。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商标犯罪立法各有其长短,主要表现在:大陆采用法典式的立法模式优越于台湾法典与附属刑法相结合的方式;台湾商标法第82条规定的犯罪几乎可以为刑法典第254条的规定所包含,其必要性值得质疑;台湾没有把销售非法制造的商标标识的行为犯罪化,是立法上的缺漏;台湾刑法将擅自使用与他人的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标识以及侵犯他人服务商标的行为也作为犯罪处理,值得大陆借鉴;台湾刑法对商标犯罪规定的带有上限要求的罚金刑比大陆所采用的无限额罚金刑合理,但这种普通罚金制易受币制改革和经济状况的影响,从完善的角度看,海峡两岸立法应  相似文献   

4.
窦义 《甘肃农业》2005,(4):54-55
罚金刑作为财产刑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得到广泛适用。本文针对罚金刑适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我国罚金刑的立法特点,对罚金刑得以广泛适用的价值目标、罚金刑易科制度以及罚金刑的裁判根据方面作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罚金刑"主要是指法院依法要求犯罪人员进行一定的金钱缴纳,实现对犯罪人惩罚的刑罚,其处罚强度较低,但是具有普遍适用性。该刑罚在我国法律发展中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推动其进一步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简要就"罚金刑"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如何推动"罚金刑"的进一步发展。以期为广大立法人员实现"罚金刑"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发案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而未成年犯罪多是一些并不十分严重的罪行,实践中对未成年人适用罚金刑比较普遍,对未成年人适用罚金刑也引起了一些争议,笔者就对未成年人是否适合适用罚金刑以及如何对未成年犯罪人适用适当的刑罚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野生动物资源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当下环境犯罪手段越来越复杂多样,亟待人们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积极应对环境犯罪。本文通过野生动物资源的刑法规制为切入点,进而提出环境犯罪在刑法适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采取优化刑事立法理念,适当扩大环境犯罪保护范围以及优化环境犯罪刑罚结构,通过这三个措施来完善环境犯罪在刑法适用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希望这三个措施能为环境犯罪在刑法适用中带来肯定和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秩序与金融秩序的逐步稳定,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界限正逐渐模糊,由此所引起的环境污染的问题在农村愈演愈烈。因此,对于在农村的生态环境的刑法保护问题进行分析是有必要的。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原因进行剖析,探讨污染环境罪保护的法益。并且在大的国际环境背景下充分汲取借鉴其他发达国家对于治理污染生态环境类犯罪的相关刑法认定规制,扬长避短,将农村水土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排放污染的行为等纳入涉及到新的相关刑事法律条文和相关司法解释,使得对于污染生态环境类犯罪的相关刑法认定规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完善,进而更好的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环境监管失职罪的国内外立法现状以及立法不足之处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针对我国关于此类犯罪的立法缺陷,借鉴吸收国外的立法经验,提出若干完善性建议:改革立法体例;扩大犯罪主体范围;增设刑法处罚种类;提高量刑标准且分档设置;用"行为犯"代替"结果犯"。旨在为我国的环境监管失职罪的立法更具时代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提供参考,为此类犯罪在司法实践中正确定罪量刑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10.
人类社会发展时至今日,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的同时环境问题愈发严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通过环境刑事立法来规范和解决环境纠纷、预防环境污染成了不二之选。针对目前我国关于环境犯罪的相关立法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环境刑事立法理念、刑罚制度和归责原则来看,遵循生态绿色发展的要求,以期实现环境犯罪立法规制的绿色变革,构建一个绿色中国。  相似文献   

11.
在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不断推进中,我国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品质的要求。然而,现实却和目标存在明显差距。法益保护问题作为环境刑法制定的基础和核心问题,需辅之以正确的视角。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折中说均已不利于环境刑法法益的保护,只有在新人类中心主义视野下把环境本身的价值涵盖于人的发展需要之中,并通过比较法研究环境刑法法益保护举措,才能找到我国特色的环境刑法法益保护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环境犯罪刑事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回顾了我国环境犯罪立法的过程,分析了环境犯罪的特殊性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从环境刑事立法体例、构成要件及处罚措施等方面,就如何完善我国环境刑事立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罪刑关系上,学界长期以来强调罪对于刑的制约作用,而忽视了刑对于罪的决定作用。刑罚对犯罪的成立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刑罚反制。刑罚反制的根据在于刑罚具有相对于犯罪的独立性、刑罚与犯罪具有相互依存性、刑罚与犯罪之间的联系具有复杂性以及刑罚目的对手段具有制约性。刑罚反制不仅体现在刑法观念中,而且体现在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中。  相似文献   

14.
欧盟环境刑事立法发展快速,继欧洲理事会于1998年11月制订<通过刑法保护环境公约>后,欧盟委员会和欧盟部长理事会又分别于2001年3月和2003年7月起草了<关于通过刑法保护环境的指令>和<关于通过刑法保护环境的框架决定>.欧盟环境刑事立法的发展呈现出"生态利益"的保护立场日益彰显,犯罪构成日趋扩张,刑罚结构更趋合理等显著特点.欧盟环境刑事立法对我国环境刑法具有借鉴意义.参11  相似文献   

15.
法的价值这一概念,一直以来人们都在不断的进行追求和探讨,在法律发展史上对法的价值一词的论证、推理、运用,都是法学家们不断追求的目标,而环境刑法学作为法学研究的一个理论分支,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那就是环境刑法的价值体系究竟应该追求一个什么样的价值理念才能够满足我们的发展需要,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完善我国环境刑法的价值体系理论,为我国环境刑法的价值体系研究做贡献。本文旨在通过明确环境刑法的价值观念,确定环境刑法的价值目标,协调环境刑法的价值内容,深化环境刑法的理论研究,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环境法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6.
<正>"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大刑事打击力度,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推动食品造假行为直接入刑,完善打击食品药品犯罪司法解释,有力发挥刑法的打击震慑作用。"近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有关负责人的这一公开表态,立即赢得了舆论的一片赞誉与掌声。"鉴于当前国家食品造假的现状,‘直接人刑'的推动具有积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表示,只有不断加大对此类犯罪的打击,极大提升犯罪成本,才能进一步减少这类犯罪行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和刑法修正案(九)的出台在刑法学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学者们的观点大体上可以分为积极化的刑法立法观和消极化的刑法立法观。通过对目前我国的刑法立法现状审视不难得出,积极化的刑法立法才是当前我国立法者所选择的立法模式。不同于部分刑法学者所推崇的风险刑法,积极化的刑法立法不是要将刑法的犯罪化推崇到极致,而是主张适度的犯罪化,符合我国当前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诚然,积极化的刑法立法所导致的犯罪圈的扩大会引起我国社会的犯罪标签化,实际上并不利于罪犯重新回归社会。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其存在的价值,而应努力提高立法用语规范化、减少象征性立法、合理划定犯罪圈、解决犯罪标签负效应,最终实现科学化的刑法立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介入环境污染控制领域主要经历了起步、形成发展及逐步完善阶段.《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六条关于污染环境罪的规定存在立法体例不科学、罪名设置不合理、犯罪构成要件引争议以及刑罚措施适用不当等缺失.应重塑污染环境罪立法体例、细化污染环境罪罪名、完善污染环境罪构成要件,并且丰富污染环境罪刑罚体系.  相似文献   

19.
《刑法修正案(十一)》第四十条对污染环境罪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回应了社会热点,引起了学界讨论。此次修改进一步扩展了污染环境罪的打击范围,尤其调整了污染环境罪的刑罚层次,提高了最高法定刑,明确了法条竞合的适用标准,增加与行政法的衔接力度。同时污染环境罪的立法也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随着人类与生态双重法益的提倡,未来污染环境罪的调整路径应以罪过形式与刑罚配置为基点,重新定位罪过形式,增设附加刑的种类,引入没收财产刑与资格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20.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我国刑法基本原则之一,不仅在刑事立法中起到了规范的作用,而且还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历史发展和在司法实践中的适应,推动罪责刑相适用理论更加趋于完善,适用于我国法治建设之中。所以,要根据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亟需不断地深化罪责刑相适原则理论,以便于更好地运用在司法实践中,保护受害人或者犯罪人的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