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花生与秋花生种子活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温贮藏条件下的18个春花生品种及其对应的秋花生品种为材料进行种子活力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经过常温干燥贮藏至第二年春播时,秋花生种子活力各项指标显著高于春花生,秋花生种子的鲜重、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是春花生的4.009倍、1.812倍、1.600倍、2.602倍和9.433倍;(2)无论春花生或秋花生,活力指数各项指标品种间均有显著差异;(3)春花生与秋花生两者间活力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秋花生种子脂肪含量较春花生少,其含淀粉和蛋白质则较多,近年来市场需求较大。该文结合生产经验,初步总结出适应福建晋江市秋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可为提高秋花生生产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3.
秋花生种子脂肪含量较春花生少,其含淀粉和蛋白质则较多,近年来市场需求较大。该文结合生产经验,初步总结出适应福建晋江市秋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可为提高秋花生生产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花生用地结构优化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飞 《花生学报》2006,35(4):15-19
以市场需求结合用地现状,对福建花生用地规模与布局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015年福建省春花生用地需求为147.6 khm2,秋花生用地需求为36.9 khm2。优化后的花生用地形成闽东南沿海春花生用地区与闽东南沿海、闽西秋花生用地区域布局。并提出了福建省花生用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不同前茬作物的收获时间,对秋延迟鲜食花生生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山东省胶东半岛地区,秋延迟鲜食花生7月中旬或下旬播种,产量在3067.35~3250.05kg/hm2,纯收入在5554.32~90250.20元/hm2.探讨了秋延迟鲜食花生的几种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电白县羊角公社爱群大队为了探索花生高产规律,一九七八年搞秋花生高产试验田一点三四一亩,经省农科院、湛江地区农业局、湛江地区花生攻关会议代表、电白县科委、县农业局、羊角分社党委、公社农科站等单位代表前后五次验收,共收湿豆二千○三十六斤三两,干豆为一千○九十七斤二两,平均亩产八百一十八斤二两,创湛江地区秋花生亩产最高纪录。七七年秋花生种植时雨多,推迟了种  相似文献   

7.
花生是我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5万多亩,其中春花生14万多亩,秋花生约1万亩。常受锈病为害,尤以秋花生为重,品质降低,产量减少,是秋花生种植的一大障碍。近年来,我们曾用多种农药进行防治试验,但防效较差。1986年,我们从省农科院植保所引进新型除锈剂百科(Baycor 300EC乳油)进行防治花生锈病和叶斑病的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百科对春花生锈病防效达75.99—98.34%,对叶斑病防效达31.4—55.4%;产量比对照增产10.5—46.6%,对秋花生锈病的防效  相似文献   

8.
一 广西邕宁县坛洛公社武康大队历年花生种植面积在八百至一千亩,是该县种植花生较多的大队之一。随着“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深入开展,广大贫下中农在大队党支部的领导下,胸怀“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的雄心壮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积极试种秋花生,用秋花生作春植种子,约占春植花生面积的百分之六十。随着秋植花生留种面积逐年增加,耕作技术不断改进,促进春植花生单产不断提高。如圩中生产队从一九六五年以后逐年扩大秋花生面积,由一九六五年试种四亩,扩大到一  相似文献   

9.
“翻秋留种”是直生型春植花生全苗增产的有效措施,但是,各地多数为留种而种植秋花生,每因它的面积少,不把它当作一造来抓,种植与管理均较粗放,造成向来低产,且种子饱满度也普遍低于春植,使之长期存在秋植种子出苗虽较齐快,而普遍不及春植种子出苗健壮。 然而,从广东秋季光温条件来看,秋花生产量不应亚于春植;尤其中至南部地区,秋季光温条件特别优异,秋花生产量应高于春植。就台山地区近二十二年平均气温和光照来说:秋植花生苗期在8月份,平均气温在27.4℃,有利于早生快长;中期在9至10月、平均气温24℃,且  相似文献   

10.
用代号为9011和9013两种药剂分别处理春花生种子,进行密闭贮藏早春播种后继续进行非密闭贮藏,翌年在实验和田间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处理的种子出苗率比未处理的高,与秋花生种子相当,产量高于没有药剂处理的春花生种子和秋花生种子;药剂处理时间越长,与对照比较效果越显著;药剂处理密闭贮藏的春花生种子经一段时间后进行非密闭贮藏,仍能有效保持种活力;秋花生种子早季播种发芽率高,但以后种子活力下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