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对湘北平湖区机械直播早稻硕丰2号高产配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1)芽谷丸化剂包衣机械直播秧苗质量高;(2)适宜大田施氮量为165kg/hm^2;(3)适宜直播播种量为75kg/hm^2;(4)直播后18d内用5%稻杰悬浮剂750mL/hm。加10%千斤乳油600mL/hm^2,防除稻田杂草90%以上,能有效控制草害;(5)示范平均产量7.28t/hm^2。水稻机械直播解决了人工撒播出苗、除草、倒伏难题,有利于实现水稻机械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杂交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初步研究了油菜免耕直播栽培的播种量、播种方式及施肥量,认为油菜免耕直播栽培的适宜播种量为3.75 kg/hm2,施肥量为750~900kg/hm2缓释包膜肥,播种方式为撒播.  相似文献   

3.
以优质常规稻黄华占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量和施氮量对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施氮量及其互作对直播稻产量有极显著影响.播种量57.5kg/hm2时产量最高,比播种量为22.5kg/hm2和52.5kg/hm2的处理极显著增产;施氮量和产量呈抛物线关系,210kg/hm2时产量最高;播种量增加,应适当...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种量对直播杂交稻产量及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直播杂交稻在不同播种量下的生长与产量表现,以杂交稻隆两优1212、隆两优华占、晶两优华占为材料,采用人工撒播栽培方式进行不同播种量(11.25,22.50,33.75 kg/hm~2)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3个品种的产量和成熟期干物重表现为增加趋势;不同播种量主要通过调节有效穗、每穗总粒数来影响产量。与中播种量处理相比,高播种量处理产量增加幅度较小,而用种量大幅增加,综合产量和种子成本,杂交稻直播栽培的播种量以22.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5.
试验表明,杂交晚粳稻八优52在杭州市免耕直播栽培,6月初至6月中旬播种,播种越早,产量越高;播种量在19.5-25.5kg/hm^2范围内,播种量越少,产量越高。八优52在杭州市免耕直播栽培,播种期安排在6月上旬,播种量控制在19.5-22.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控缓释基肥与播种量最佳配置方案,并且保证产量同时尽量降低农业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生态效益,为直播稻未来在滨海稻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控缓释基肥与播种量配置对滨海稻区水稻旱直播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产量最高的是675 kg/hm2控缓释基肥与150 kg/hm2播种量配置的处理5,其次是540 kg/hm2控缓释基肥与195 kg/hm2播种量为配置的处理3,处理5比处理3增产4.41%。综上,合理的控缓释基肥与播种量配置能够满足水稻各时期生长发育对肥的需要,同时有效调节群体数量,大大提高了水稻机械旱直播产量。  相似文献   

7.
早稻直播栽培的大田生长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2年在江西进行的早稻直播栽培试验示范表明,早稻直播具有省工、省本、高产的特点。分析了早稻直播栽培的大田生长特性,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双季稻机插育秧适宜播种量,以早稻品种淦鑫202、晚稻品种五丰优T025为材料,通过秧盘育秧试验和大田机插试验,研究了播种量对双季稻机插秧苗素质、机插质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对秧苗素质、漏插率及产量影响显著。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高度、单株根数、假茎宽、百苗干物质质量及成秧率下降,秧苗个体素质降低,但单位面积秧苗数增加,秧苗成毯性增强,漏插率降低,机插质量提高,大田基本苗及有效穗数增加。产量则表现出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双季早、晚稻实际产量均以100 g/盘(干谷)处理最高。综合来看,机插双季稻适宜播种量(干谷)早稻为100~120 g/盘、晚稻80~100 g/盘。  相似文献   

9.
为了完善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保证产量米质同时尽量降低农业成本、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为直播稻未来在滨海稻区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播种量对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产量、米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索滨海稻区水稻机械旱直播最佳播种量。结果表明,播种量为97.5 kg/hm2机械旱直播产量最高,加工品质较好,但稻米营养品质及食味值略低于播种量为120 kg/hm2;水稻机械旱直播比机插秧分别减产2.13 t/hm2、1.76 t/hm2、2.05 t/hm2,但效益比机插秧分别增加了0.144万元/hm2、0.218万元/hm2、0.118万元/hm2,处理2比处理1、3分别增加0.074万元/hm2、0.100万元/hm2。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直播稻用种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于2009年在沅江草尾镇进行了早晚稻直播不同类型品种用种量研究,初步摸索出了洞庭湖区双季稻直播适宜的用种量,其中早稻直播中熟常规品种适宜用种量为120~150 kg/hm2,中熟早杂品种适宜用种量为37.5~45 kg/hm2;晚稻直播常规中熟早稻品种适宜用种量为105~127.5 kg/hm2,晚稻直播中熟早杂品种适宜用种量为45~52.5 kg/hm2。  相似文献   

11.
玉米DUS测试性状在春播与夏播间的表达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4个玉米品种进行春播与夏播两种方式种植,研究春播与夏播两种播种方式对玉米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有关性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的果穗形状、果穗子粒颜色数量、果穗子粒排列形式和叶鞘花青甙显色强度4个性状表达不受播种方式的影响;抽丝期、散粉期、叶片宽度和果穗长度等4个性状表达受播种方式的影响明显;叶片弯曲程度等8个性状表达受播种方式的一定影响;雄穗花药花青甙显色强度等8个性状表达基本不受播种方式的影响。播种方式对玉米品种DUS测试性状表达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水稻直播试验表明:哈98-86、龙选9707、空育131是比较好的直播水稻品种;5月11日前是获得高产的最佳播种期;空育131的播种量(芽种)控制在10kg/m~2为宜。提出了直播的灭草方法、注意事项及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水稻直播经济效益比插秧水稻增加收入100元/667m~2以上,说明水稻直播在北方稻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甜菜播种机械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阐述了甜菜的播种方法、播种时间的确定、播种机的类型以及播种机的使用调整等技术,对提高甜菜机械化播种技术水平,促进甜菜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给小麦新品种中麦895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2013-2015在关中中部灌区,采用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播期与播量对中麦895产量及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显著影响中麦895的产量,其高产适宜的播期为10月12日-19日,适宜的播量为170.2 kg·hm-2~206.5 kg·hm-2。不同处理之间成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差异极显著,穗粒数差异显著。播量为185.5 kg·hm-2时,达到最高产量的适宜播期为10月14日-22日;播期为10月14日时,达到最高产量适宜的播量为130.5 kg·hm-2~207.3 kg·hm-2。播期和播量可显著影响中麦895的蛋白质含量和容重,对加工品质和拉伸品质没有显著影响;适期偏晚播种有利于提高中麦895的成穗数和千粒重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明确浙北稻区直播单晚水稻的适宜播期和播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常规中熟晚粳秀水09为试材,在桐乡市龙翔街道和乌镇针对不同播期和播量开展研究,分析播期和播量对生育特性、穗粒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播期和播量对苗峰出现期、齐穗期、成熟期以及株高、总叶龄均有明显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和播量的增加,有效穗数增加,每穗总粒数和实粒数显著减少,千粒重也略有降低,产量下降明显。[结论】秀水09作当地直播单晚栽培的最佳播期为5月底至6月初,最佳播量为30.0~37.5kg/hm^2。  相似文献   

16.
播期和播量对冬小麦尧麦16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确定高产小麦尧麦16的适宜播期和播量,采用田间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播期和播量对该品种群体性状、产量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小麦营养生长期缩短,成熟期却不推迟。同一播期下,播量对小麦生育进程无影响;早播增加冬前至拔节期总茎数,而对生育后期总茎数无影响。增加播量可显著增加各生育时期总茎数;随着播期推迟,同一播量水平的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降低。相同播期下,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随播量的增加而递增;相同播量下,随着播期的推迟叶面积指数降低。小麦叶面积指数随生育时期的推进先升高后下降,在抽穗期达到最大。随着播量增加,产量和有效穗数逐渐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下降趋势;与播量相比,播期对尧麦16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较大。尧麦16的最佳播期为10月7日,播量为300×10~4粒·hm~(-2);9月27日至10月2日播种,播量为225×10~4粒·hm~(-2),10月12日至10月17日播种,播量为375×10~4粒·hm~(-2),也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为给宁麦19高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对该小麦品种播种期与播种量对其群体结构、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抽穗期、成熟期也相应推迟,全生育期缩短,倒伏面积逐渐增加;同时,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质量均有降低的趋势,但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有效穗数逐渐增加,各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故在迟播的条件下,通过加大播种量,宁麦19仍然可以获得较理想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能源型甜高粱分期播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甜高粱品种辽甜1号和辽甜3号为试验品种,在南宁地区进行种植,对其不同播期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茎秆汁液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4月底播期,辽甜1号、辽甜3号的茎秆产量和汁液锤度在各播期里最高,分别达4 329.11 kg/亩(1亩=666.7 m2,下同)、5 340.28 kg/亩和21.18%、18.27%,是这2个品种在南宁地区的最佳种植时期。3月到8月播期,茎秆产量、籽粒产量及汁液锤度都表现良好,是这2个品种在南宁地区的适宜种植时期。  相似文献   

19.
通径分析法在腰果播种中的应用——兼论通径分析的SAS实施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以腰果播种试验为例阐明通径分析的SAS过程,并通过标准化回归系数的方法计算通径系数。之后,进一步阐明相关系数分解为直接通径系数与间接通径系数之和。最后,对通径分析的结果作出全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一批适于小量播种的品种.并确定其适宜播量,2001—2003年,以13个品种为材料进行了小量播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品种中,DS1号、临抗1号、冀麦30、鲁麦21和京411适于小量播种。适宜播种量为22.5kg/hm^2。试验中,这些品种生长发育正常,有较强的单株分蘖能力,主茎和大分蘖的穗分化能同步完成,均具有较高的单株穗数。在22.5kg/hm^2播量条件下,5个品种的产量为6652.5~8537.7kg/hm^2。在2002—2003试验年度中,京411、鲁麦21、临抗1号、DS1号的最高产量分别达到10005.0、8704.35、7553.85、7503.75kg/hm^2。在高产的基础上,一些品质性状表现也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