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温麦6号生育规律及其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朱云集  张三坤 《作物学报》1998,24(6):947-951
1995-1997年在超高产条件下,系统研究了小麦新品系温麦6号群,个体生长发育动态,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规律,并通过对氮肥不同基追比例,不同追氮时期等试验资料分析,初步提出了温麦6号实现9000kg.hm^-2以上产量指标,应采取精匀播种,建立高群体起点,氮肥后移,协调产量构成因素;合理调控,提高群体安全生产能力的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对山西省中部水地冬麦区,麦收后育苗移栽一茬夏玉米的栽培技术措施,生育规律及生产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山西中部盆地正常年份,水浇麦地育苗移栽一茬夏玉米可以正常成熟,并且在一定的栽培技术措施下,可望获得6000-7500kg/hm^2产量。与麦收后直不能成熟的玉米相比,育苗移栽的夏玉米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3.
水蕨的栽培     
水蕨是一种在水沟、水田及沼泽地生长的蕨类植物。其生长环境特殊,叶形多变,可作为观赏植物或净化水体的环境植物。水蕨养护简单,在水体中固定好根系即可。可种植在水缸、花坛等大型水景容器中作为绿植材料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研究冬小麦节水灌溉,明确其水分运筹规律,2014—2015年度和2015—2016年度,在冬小麦全生育期降雨量与常年相当的情况下,采取趁墒播种等技术措施,示范研究了"一水千斤"简化栽培模式。试验表明:石家庄地区近十年冬小麦全生育期平均降雨量为132.4 mm,仅占平均需水量三分之一左右;不考虑0~40 cm水分活跃层的情况,40 cm以下土层土壤含水量随土层的下降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冬小麦拔节前各土层的含水量均在萎蔫系数之上;"一水千斤"模式下全生育期冬小麦平均耗水量4404.0 m~3/hm~2,土壤平均耗水量1852.5 m~3/hm~2,全生育期耗水量与常规灌溉模式下接近;明确了冀中南地区实施"一水千斤"模式实现节水与高产相统一,冬小麦灌水量应在1200 m~3/hm~2以上,全生育总耗水量应达到4650 m~3/hm~2以上。  相似文献   

5.
2012年,山东省寿光市三木种苗有限公司从西班牙斐特种子公司引进了大、中、小粉色和红色番茄品种110份,在公司位于寿光市洛城街道办事处的育苗基地,进行了适宜北方保护地栽培的番茄品种引进适应性试验。以下将试验的具体情况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几种景天科野生植物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北京地区7种野生景天对温度、水分、光照条件的适应性研究,表明野生景天在试验地能够完成发芽、展叶、开花、结实的生长发育过程;能通过扦插及分株方法繁殖;能忍耐的土壤最低含水量为3.7%~4.1%;耐42.2℃极端高温及-16.4℃的极端低温;能够在全光照及郁闭度为0.7的林下正常生长;绿期240~260d,是北京地区园林绿化的优良野生地被植物。  相似文献   

7.
“汕优63”水直播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营农垦系统等田多、劳力少的地区,由于缺少插秧劳力,中杂高产优质新组合“汕优63”的推广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为此,我们于1986~1987年连续2年进行了“汕优63”水直播栽培技术的探讨,现将有关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通过魔芋种芋在不同海拔地区进行分级栽培,对各级别种芋进行生育性状、农艺性状、病害的发生情况、多叶发生率进行考察,对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山区不同海拔地区魔芋种植的合理栽培方法.结果表明:在海拔800m的地区以选用150g左右的种芋做商品芋栽培,经济效益好,发病率较低,在海拔1000~1200m的地区,以选用250g左右的种芋栽培最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武引1号辽东水蜡引进寒旱区武威后的物候期、抗逆性、生长状况、优良性能表现情况等方面的观测,综合分析对比评定,其非常适应干旱、寒冷、荒漠区的水土光热条件,萌芽力强,生长健壮,耐修剪,病虫害少,易于管理,适宜于孤植、丛植、片植或作绿篱,可完全满足武威寒旱灌区城镇园林不同区段、不同目标的绿化、美化需要,同时摸索总结了其繁育、造林技术,为寒旱区绿化树种选择确定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贵阳地区几种百合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  储蓉  周艳  孙超 《种子》2010,29(8)
对百合属植物进行引种栽培试验。通过对所引百合品种的种植,总结出适合在贵州栽培百合的配套技术。探讨百合保护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百合资源的引种保存和利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蒲包花“泡泡堂”系列栽培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蒲包花,花有二唇,下唇膨胀成兜状向下弯曲,上唇向前伸,故又名荷包花,由于花瓣下唇酷似拖鞋,在国外又称“拖鞋花”。花形奇特而美丽,花朵盛开时犹如无数个小荷包悬挂梢头,有“招财进宝”的吉祥之意,非常惹人喜爱。花期正值春节前后,也是很好的礼仪花卉,送上一盆鲜红的蒲包花,使节日的气氛更为浓厚。蒲包花“泡泡堂”系列与其他品种相比株型更紧凑、色彩更艳丽、开花早而整齐、适应性强、易于养护管理。有红色、黄色斑点、橙色渐变三种颜色。  相似文献   

12.
水稻半旱式栽培的基本形式,是改传统的平作为一定规格的垄沟,以垄沟中的水持续浸润垄埂的灌溉方式栽培水稻,改变了几千年来全田淹水种植水稻的传统习惯,为水稻生长创造一个优越的环境条件。1986年本县在41.8亩稻田中推广半旱式栽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1987年  相似文献   

13.
为了缓解冀中南地下水超采,充分利用灌溉水、自然降水和土壤水,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解决冬小麦高产与节水之间的矛盾,于2011—2016年在河北省中南部的石家庄、邢台、邯郸、保定等地开展了一系列节水栽培技术试验,明确了常规灌溉管理模式下冬小麦收获后可利用水分达934.05~1479.15 m3/hm2;常规灌溉管理模式下冬小麦全生育期间150 cm以下土层含水量均在16%左右,深层储水还能够供应小麦生长需要;"一水千斤"栽培模式下全生育期冬小麦平均总耗水量4404.0 m3/hm2,与常规灌溉管理模式下高产麦田总耗水量接近,土壤水消耗量平均提高了507.5 m3/hm2。探索了一套以一水两用、晚播增量、播后镇压、等行全密、春灌一水为主要技术措施的冬小麦"一水千斤"栽培模式,连续两年度进行示范,2014—2015年产量达到8074.5 kg/hm2,2015—2016年产量达到8130 kg/hm2。  相似文献   

14.
双低油菜“油研6号”栽培试验刘富久(贵州省黔南州农技站)“油研6号”是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育成的双低油菜新品种,为了探索该品种在不同种植制度及耕作水平条件下相应的栽培技术,为良种良法配套提供依据,1993年秋在福泉县凤山镇羊老村进行栽培试验。1.材料...  相似文献   

15.
系统论述了淮北地区稻棵套播麦播期提前,利于早发壮苗;群体大,高峰苗提前,利于足穗形成;幼苗发育进程提前,利于大穗形成的生育特点,及限制穗、粒、重三因素协调发展相关影响机理,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少食多餐”的平衡施肥方式、冬前保持地表土壤良好环境等配套轻型简化栽培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莲瓣兰有花赏花,无花赏叶,一生当中,花期不长,但枝叶常青。近几年,对莲瓣兰的鉴赏又上升到了较高的水平,对栽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根据近几年栽培中的疑点、难点,结合多年实践,提出优良栽培需过“四关”的粗浅看法,与兰友们交流。  相似文献   

17.
距瓣尾囊草属于毛茛科尾囊草属,为我国种子植物特有属,世界上仅存2种,分别是尾囊草和距瓣尾囊草.距瓣尾囊草仅在江油市涪江中上游有分布.1925年美国植物采集家瑞克(J.F.Rock)首次发现该物种,并采集活体植株标本(标本现在美国),在当时引起轰动:1929年该种植物被命名为Urophvsa rockii,中文译成距瓣尾囊草:2005年3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李春雨博士在江油市涪江沿岸再次发现距瓣尾囊草.  相似文献   

18.
19.
农场在双季晚稻生产中,由于规模经营面积大,加上南方稻区常出现的夏秋雨水分布不均匀,常有部分靠天田及草荒田。每年不种,造成资源浪费,种下去又怕收成不好,从而成为农场农业生产的“鸡肋”。随着农村规模经营的发展,这种情况也在不断出现。本试验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水稻覆膜栽培对比试验,取得很好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供农业单位参考。1 试验设计试验于1999年在蒋堂农场二大队二级机埠片草荒较重的靠天田里进行。设大田覆膜移栽和常规移栽两个处理,大区对比,大区面积133.3m2 。供试组合为Ⅱ优92。覆膜办法 :大田整好后 (水耕水整 ),整成1.7~1.8m的畦……  相似文献   

20.
“农大65”(综三×42—1)系北京农业大学最近攻关选育的中熟杂交玉米新组合,1989年开始引入南充地区。其株形好,抗旱力强,适应性广,千粒重高,产量表现较其他品种都有所增加,大面积平均亩产在400公斤左右,较中单二号增产20%以上。我市准备逐年增加其推广面积,但在栽培措施上还未完全把握其特性。对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