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降低粮食生产成本、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保障。近年来,灵山县水稻生产在机械耕整地、机械收割、机械脱粒方面应用逐步增多,但在机械播种育秧、机械插秧等方面应用仍然较少。该文主要介绍了水稻全程机械化配套生产技术,以期为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主要是将水稻的整地耕作技术、育秧技术、插秧种植技术和水稻收割技术与相配套的农业技术结合起来,使水稻在种植过程中的整地耕作、育秧、插秧和收割均符合现代化农业的标准,从而实现水稻产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以及高校机械化栽培的目标。本文从水稻全程机械化出发,通过分析水稻机械化栽培技术在整地、育秧、插秧和收割等环节的应用来探究机械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指水稻生产过程中的田地耕整、秧苗移栽(插秧)、植保、排灌、收割乃至烘干等主要环节全部采用机械替代人畜完成生产任务。目前在植保、排灌环节机械生产所占比例较大,耕整、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舒兰市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对稳定和发展全市水稻生产、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指育插秧、耕整地、收获等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机械耕地技术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在育插秧和收获两个环节还在沿用传统的生产方式,手段相对落后、劳动强度比较大、效率低.因此,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最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业科学》2020,(1):34-3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逐年增多,杂交水稻制种的生产成本不断攀升。介绍了国内外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稻机械化制种与常规制种生产技术的优势,提出了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的技术路线和关键环节技术,总结了母本机插秧育秧、机械插秧、无人机辅助授粉、种子收割和烘干等关键环节技术。  相似文献   

6.
从水田机械化旋耕整地、水稻机械化育秧、水稻机插秧、机械化植保和机械化收割等方面,介绍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供农业生产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用工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村劳动力紧缺,造成水稻生产成本上升、种稻效益下降,对水稻生产造成极大影响。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是一项省工、节本、增产、增效的先进技术,涵盖了从浸种、催芽、播种、整地、插秧、植保、收获等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操作内容。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会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从根本上减轻劳动者的劳动强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8.
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经营已成当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发展趋势,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高,给我国粮食生产高产稳产提供了根本保证。然而在水稻全程机械化进程中.水稻栽植依然是个薄弱环节。本文围绕着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中水稻栽插环节作了分析、探讨。重点分析了当前山区机械化插秧和水稻播种两种方式存在的优缺点.并就如何推广先进适用的水稻机械化直播技术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生产资料及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增加,水稻生产成本也不断提高。而水稻机械化生产实现了浸种、催芽、播种、整地、插秧、收获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成本,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向着标准化、机械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文章针对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0.
正水稻全程机械化不但是水稻生产环节中的耕种收实行机械化,还包括机械烘干、机械加工等各个环节。机械化水平的高低能反映整个地区的农业综合发展水平,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大农业的生产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相似文献   

11.
试验结果表明,缺Zn水稻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明显降低,蛋白质合成受阻.施Zn可显著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的品质.水稻叶片RNase活性与稻株Zn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其变化早于缺Zn症状的出现及叶片含Zn量的明显变化,可用作水稻潜在性缺Zn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业牛态环境,加速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云南农业与全国相比,基础比较薄弱,生产水平落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在粳稻育种和生产上面临两大问题。一是随着品质较好的东北  相似文献   

13.
一季中晚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2008年5~10月以黄华占为试材,在博罗县麻陂镇乾兴农场进行了一季中晚稻-再生稻的不同施氮水平(再生稻每667m2促芽肥设纯N 0、5、7、和9 kg)与留桩高度(离地面20、30、40 cm)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的再生稻促芽肥对头季稻(一季中晚稻)和再生稻的穗粒结构和产量没有明显影响;留桩高度对再生稻的产量具有极显著影响,留桩高度40 cm具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增产原因是其较高节位(第3、4节)的穗数和有效穗数较多、结实率较高、千粒重较大。  相似文献   

14.
为将高效特异的启动子用于转基因水稻研究,利用PCR技术从水稻‘中花11’基因组DNA中克隆了rbcS启动子,序列分析表明,扩增片段(2 746 bp)与已报道的该基因序列相应区域的同源性达99.2%。将rbcS启动子与GUS报告基因融合构建了由rbcS启动子引导GU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经农杆菌介导法导入到水稻中。对转基因水稻植株中GU S活性的定性与定量测定结果表明,rbcS启动子可驱动GUS报告基因在转基因水稻植株叶片中的特异性表达,其表达水平高于C aMV 35S组成型启动子,而在转基因水稻植株根和种子等器官中不表达或表达活性极弱,表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水稻强化栽培适宜栽植密度探讨   总被引:6,自引:7,他引:6  
2003年试验结果表明,强化栽培条件下水稻稀植有利于个体生长优势的发挥.随着栽植密度的减少,单株分蘖数、成穗率提高,每穗粒数增加,纹枯病减轻.不同栽植密度对强化栽培水稻的单产有明显的影响,密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实现高产.产量以栽植12.0万丛/hm2处理最高,达10.050 t/hm2,分别比7.5万丛/hm2、21.0万丛/hm2、25.5万丛/hm2处理增产11.0%、11.0%和19.4%,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国外稻种资源在广东水稻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在利用国外稻种资源进行水稻优质育种和杂交稻育种中取得的主要成就:利用外选35育成梅三五2号,矮三芦占,七袋占,绿黄占,七黄占,双七占等优质抗病新品种。利用外引资源育成优质稻主栽品种七桂早25号,七山占,粳籼89和特籼占等,育成杂交稻恢复系3550,4480,广恢122,广恢128等以及育成不育系粤泰A和泰丰A。  相似文献   

17.
群体结构对杂交水稻产量和垩白粒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杂交水稻新组合Q优7号为材料,通过改变密度和窝植苗数来构建不同的群体结构,研究群体结构对个体优势、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垩白粒率的影响。增强个体优势可增加穗着粒数和千粒重,但会降低有效穗。群体优势的发挥体现在有效穗的增加,群体结构对有效穗和穗着粒数的影响较大,但二者的变化趋势相反;片面强调个体或群体都不利于群体产量提高和垩白粒率降低。  相似文献   

18.
龙川县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圃经过多年的基础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目前已成为长期、稳定、具有区域特点的稻瘟病试验点.利用该病圃服务于省区试抗病性鉴定、育种单位抗性材料筛选、龙川县主栽品种抗性监测、品种轮换、水稻安全生产等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新品种在区试中抗稻瘟病的鉴定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2003年,在南方区试和省区试中,对845份水稻品种(组合)进行了稻瘟病抗性鉴定,其中南方区试水稻品种(组合)440份,省区试水稻品种(组合)405份。结果表明,株两优02、株两优120、株两优63等45个品种表现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20.
Beggiatoa was obtained from six habitats, including four water-saturated soils from rice fields. The isolate of Beggiatoa from Bernard clay, when reinoculated into soil treatments from pure cultu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hydrogen sulfide levels in soils and increased oxygen release from rice plants. Rice plant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eggiatoa survival in flooded soils. Some hydrogen sulfide was necessary for survival of the Bernard clay isolat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hydrogen sulfide killed the Bernard clay isolate but were tolerated by a Crowley silt loam isolate from Eagle Lake, Texa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Beggiatoa may be an element of wetlands plant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