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1.鸭瘟鸭瘟又叫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高热、流泪、下痢、腿瘸、头肿,俗称"大头瘟"。该病以夏、秋季多发,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主要病变为全身性急性败血症,皮肤、全身的浆膜、黏膜有出血斑点或坏死灶;消化道黏膜出血或形成灰黄色假膜;实质性器官出血,肝脏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点。  相似文献   

2.
正鸭疱疹病毒性出血症是由新型疱疹病毒(鸭疱疹病毒Ⅱ型)引起的侵害各品种、各日龄鸭的传染病。各种日龄及不同品种鸭均可发病,多发于10~55日龄的鸭群,以番鸭最易感。病死鸭以口鼻流黄色液体、拉稀便、角弓反张等为特征。本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双翅羽毛管内出血及组织脏器出血或淤血。本病需与鸭瘟、鸭流感、鸭霍乱、鸭球虫病相鉴别。本文介绍可供借鉴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案。1临床症状雏鸭和青年鸭多呈急性经过,发病2~3 d后死亡。病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四川等省市出现了一种以鸭头部肿胀、流泪、眼结膜充血出血、体温升高、排草绿色稀粪等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的新鸭病.这种鸭病是由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病毒引起的鸭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养鸭生产的一种新的鸭传染病.  相似文献   

4.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al Hepatitis,DVH)是由鸭甲肝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性疫病。经典型鸭甲型病毒性肝炎可引发病鸭角弓反张等症状,剖检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主要特征,而近年来发现的胰腺炎型鸭甲型病毒性肝炎则以引起病鸭胰腺明显发黄、出血且肝脏未见出血为主要特征。本文将从基因组结构、临床特征与病理变化、诊断方法等方面对这两种不同致病型毒株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雉鸭的一种急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主要表现为肝脏肿大和出血。该病常给养禽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这种病毒首次在美国被发现,是一种雏鸭的急性疾病,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主要特征。雏  相似文献   

6.
鹅鸭瘟病是由鸭瘟病毒感染鹅的一种传染病,主要在小鹅群中以传染快,死亡率高,眼和泄殖腔出血及拉稀粪为其特征.根据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即可初步确诊此病.  相似文献   

7.
1、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鸭瘟是由鸭瘟疱疹病毒(Ⅰ型)引起的一种高死亡率的急性传染病.鸭、鹅、天鹅、雁等水禽可互相接触传染,其特征是侵害血管,组织出血,消化道粘膜糜烂,淋巴器官出现病变,实质器官有烂死灶.病鸭临床表现为畏光、流泪、眼中的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合,眼挣不开,呼吸困难,叫声嘶哑,鸭头颈肿大,俗称"大头瘟".  相似文献   

8.
鸭病毒性肠炎又称鸭瘟或大头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上以体温升高、两脚麻痹无力、腹泻、流泪、头颈肿大、消化道粘膜出血和实质脏器变性、出血、萎缩等为特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成年鸭及产蛋鸭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潜伏期一般为3~7d,传播迅速,病鸭精神委靡、食欲废绝、眼睑水肿流泪粘连、眼结膜充血、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头颈部  相似文献   

9.
杨银凤  冯敏 《农家致富》2005,(24):39-39
鸭病毒性肝炎主要侵害1-3周龄的雏鸭,其主要病变特征是肝脏肿大、出血、色泽淡红,呈红黄相间的花斑状。  相似文献   

10.
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传播迅速的急性传染病,死亡率高达90%左右。病程极短,主要病变在肝脏,其特征是肝炎、肝体积肿大并有出血斑点。1流行特点本病主要发生于雏鸭,临床上以3周龄以内的雏鸭群为多发阶段,3~5周龄的雏鸭也可感染发病,一旦发病,迅速传播,死亡率20~60%不等,个别  相似文献   

11.
鸭霍乱又名鸭巴氏杆菌病或鸭出血性败血症,是引起鸭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理特征为浆膜和粘膜上有小点出血,肝脏有大量坏死病灶,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关节炎.按病理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相似文献   

12.
广西部分地区鸭肝炎流行及防治现状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鸭肝炎(Duck hepatitis,DH)是由鸭肝炎病毒(Duckhepatitis virus,DHV)引起的雏鸭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临床病死鸭呈现角弓反张姿势及剖检病变肝肿大与出血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鸭霍乱又名鸭巴氏杆菌病或鸭出血性败血症,是引起鸭大量发病和死亡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理特征为浆膜和粘膜上有小点出血,肝脏有大量坏死病灶,慢性型主要表现为关节炎.按病理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相似文献   

14.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型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以肝脏肿大和出血斑点为病理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其中以I型鸭肝炎病毒(DHV-1)危害最大,对易感雏鸭具有高度致死性且传播迅速,1周龄以内的易感雏鸭病死率常在95%以上。我国以DHV—I流行最为严重,几乎各养鸭地区均有发生和流行,是危害我国养鸭业的主要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鸭病毒性肝炎在我国不断发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养鸭业的健康发展。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DHV)引起的一种具有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的雏鸭传染病。本病以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为特征。临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脏肿大和出血。  相似文献   

16.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小鸭的一种急性、高致病性传染病。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高、致死率高。其临床表现特点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特征为肝肿大和出血斑点,是当前危害养鸭业的  相似文献   

17.
谢进 《新农村》2000,(11):17-17
1.主要症状雏鸭病毒性肝炎由1型病毒所致,发病突然,传染迅速,主要危害25日龄的雏鸭。病鸭出现明显精神症状,角弓反张,头颈弯向背部,两脚向后痉挛地反复踢蹬为特征。 2.病理变化雏鸭肝肿、质脆、色淡或发黄,表面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点、胆囊肿大、充满胆汁、肾充血肿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鸭肠炎病毒(DEV)人工感染雏鸭引发的临床症状及解剖病变,以DEV GZ株人工感染90只15日龄健康雏鸭,分别在感染后3、6、10、18、30、48、72、96、108 h剖杀,通过观察其临床症状和解剖病变初步研究其致病机理.结果显示,感染的雏鸭48h后开始出现临床症状,72 h出现死亡,均在108 h内死亡,且随感染时间表现出精神沉郁、呼吸急促、排白色或绿色稀粪、眼部、鼻腔及口腔周围有分泌物附着等临床症状;剖杀雏鸭后发现各组织器官均18h后出现病变,且随着感染时间延长病变越发严重,主要以出血和坏死为特征.说明已成功复制了 DVE动物感染模型,明确了DEV致雏鸭临床症状及各器官解剖病变特点,为该病的诊断初步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1.鸭病毒性肝炎 鸭病毒性肝炎是小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临床表现为角弓反张,病理变化为肝炎。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以春季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20.
山东某鸭场送检了一批以神经症状、腹泻、病死率较高为特征的病死鸭,剖检可见腺胃粘膜局灶性出血、溃疡及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出血坏死。取病鸭肺脏研磨后取上清,通过接种鸡胚进行病毒增殖,取死亡鸡胚尿囊液进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进一步进行了RT-PCR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能凝集1%鸡血红细胞,并能被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鸭副粘病毒F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的一对引物,经过RT-PCR鉴定,扩增片段与目的片段大小相符,进一步证实所分离毒株为鸭副粘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