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63年中国首次比古巴引种加勒比松古巴变种,10a后又从危地马拉引种加勒比松洪都拉斯变种和加勒比松巴哈马变种,而变种与种源结合进行的多点试验却始1983年。加勒比松3个变种已进入系统的种源与子代测定阶段。目前,应用多嫩体育种策略建立复合实生育种种子园,这种途径不仅能把遗传测定,选择育种和种子生产结合起来,而且也考虑到基因保存和未来的长期育种需求,可能是当前加勒比松引种改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
1963年中国首次从古巴引种加勒比松古巴变种,10a后又从危地马拉引种加勒比松洪都拉斯变种和加勒比松巴哈马变种,而变种与种源结合进行的多点试验却始于1983年。加勒比松3个变种现已进入系统的种源与子代测定阶段。目前,应用多群体育种策略建立复合实生育种种子园,这种途径不仅能把遗传测定、选择育种和种子生产结合起来,而且也考虑到基因保存和未来的长期育种需求,可能是当前加勒比松引种改良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惠来县南海农林场对6个国外松种源进行试验,用合浦湿地松作对照,经对18年生种源试验林生长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极其显著优于对照(合浦湿地松)的种源是伯利兹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湛江古巴加勒比松、合浦古巴加勒比松,它们的材积分别比对照增加116.6%、86.2%、50.8%、41.8%,这4个种源的抗风力明显强于其他树种,保存率也比较高。这4个种源基本适应于固定沙地生长。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杂交松在广西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杂交松(Pinus elliottii×Pinus caribaea)引种区域对比试验表明,杂交松能适应广西的自然条件,并表现出优良的速生丰产性状。杂交松的生长优于马尾松、湿地松和加勒比松,其平均公顷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湿地松和加勒比松大34.93%、82.44%和174.98%。杂交松年均树高和年均胸径生长量都超过了广西马尾松速丰林生长指标,适于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20年生加勒比松种源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4年在广东雷州半岛遂溪进行加勒比松种源试验,共有3个变种,9个种源,用当地湿地松作对照。20年生种源试验林生长结果表明,正种加勒比松可在我国热带及南亚热带沿海地区发展,它生长快,保存率高,干形通直,无严重病虫害,抗风力较强,适宜在沿海贫瘠沙地及砖红壤上生长。洪都拉斯加勒比松不适合在我国热带沿海地区发展,其幼树病虫害严重,20年生保存率仅19%,抗风力也较差,但采用生长较快、表现较好的波布顿种源,可在热带及南亚热带内陆地区发展,其中生长快的优良单株,可选用作杂交松的亲本。巴哈马加勒比松生长与正种加勒比松相似,干形通直,但原产巴哈马珊瑚岛上,为浅根性树种,抗风力差,只能在我国南亚热带少台风地区的中性土壤发展。湿地松生长远较加勒比松差,但抗风力强,干形通直,木材密度高,可用作杂交松的亲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对在台拉登印度林研所“新森林”(New Forest)所进行的各种实验栽培的国外松不同树种及其种源长势的评价。在树种中,就高生长和径生长来说,加勒比松是最佳树种,其次是湿地松。存活率最高者是湿地松,最低者是卵果松。株行距等于或超过2.5m×2.5m,对加勒比松巴哈马变种的径生长最有利。在加勒比松中,来自危地马拉波普通—佩腾、尼加拉瓜阿未米坎巴的加勒比巴哈马变种的种源和来自安德罗斯岛的加勒比松巴哈马变种的种源比其他种源的长势好。卵果松不同种源之间的各种参数都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不同种源及育苗基质的马尾松容器苗培育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滇东南、滇中广大区域引种马尾松收到较好效果的前提下,开展了不同种源及育苗基质的马尾松容器苗育苗试验。通过试验评选出广西田阳、宁明两个较佳的马尾松种源,用这两种源的种子培育出的1年生马尾松容器苗,其苗高超过其他参试种源的23.1%~71.2%;通过试验还评选出了天然菌根土这一较佳的马尾松容器苗的育苗基质。其0.5年生苗木的生长量提高5%以上。以此得出了优良种源和优质育苗基质相结合培育马尾松容器苗的较佳组合。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60年代开始引种本种加勒比松,70年代又相继引种加勒比松洪都拉斯变种和巴哈马变种,现已成为湛江等地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为在林业生产上引进优质、高产、稳产的种源和收集加勒比松基因资源。于1984年秋开始了加勒比松地理种源试验。现将3年的试验情况小结如后。一、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北纬21°25′,东经110°15′的遂溪县林业试验场西埇。地势平坦,土壤为砖红壤,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年≥10℃的积温达8350℃,年平均气温为22.8℃;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15.2℃;7月份气温最高,  相似文献   

9.
加勒比松杂交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我国引种加勒比松的情况及其杂种的生长表现,并探讨了未来发展的对策。加勒比松杂交育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广东湛江进行的古巴加勒比松×湿地松的杂交育种试验结果表明,杂种15年生的材积是亲本材积的1.66 2.88倍,杂种的木材基本密度和纤维长度介于两个亲本之间。20世纪90年代初在福建、广东、广西和湖南等省建立了更多的杂种对比试验林,在试验中用作对照的澳大利亚杂种松生长最快,但易受风害。杂交组合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和古巴加勒比松×巴哈马加勒比松的杂种比组合湿地松×古巴加勒比松和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古巴加勒比松的杂种生长迅速,杂种种子的发芽率很低(<30%),而且家系之间变异很大。广东台山的试验结果表明,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杂种的树高和材积增长为35.8%和244.6%,湿地松×古巴加松的增长为40.8%和210.9%,同时也进行了杂交配合力的分析。无性繁殖试验表明生根率可达85%,但生根率在家系之间变异很大。  相似文献   

10.
湿地松和加勒此松分别产于北美洲东南海岸(主要是美国东南部的南卡罗来纳州、佛罗里达州及路易西安那州)、古巴、洪都拉斯等地。生于炎热多雨的海洋性气候及潮湿的土壤环境,是两种热带、亚热带速生树种。两者均为高大的常绿乔木,高达30多米,胸径近1米,是当地重要的用材及采脂树种。与原产地自然条件相比較,湿地松可在我国馬尾松自然分布稍南地区引种,加勒比松可于較热地区(如广东、广西、云南等省) 引种。1930年,广东省首先引种湿地松,1947年江西、江苏、广东等7省,較大批引种湿地松;1948年广西引种加勒比松。解放后,各地陆續引种这两种树种,經过比較認眞的培育,已初步取得較好的成績。  相似文献   

11.
以加勒比松(Pinus caribaea)16个种源、湿地松(P.elliottii)4个种源2.5 a生营养袋苗木为材料,定期开展生长调查,于2016年7—8月、2017年2月开展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分析加勒比松、湿地松针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对树种、种源、不同测量时间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加勒比松/湿地松的株高、地径生长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测量时间与树种对最大PSⅡ的光能转换效率(Fv/Fm)有显著影响(P<0.01),二者互作效应不显著,与7、8月相比,测量值均在第2年2月显著提高;两个树种的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光化学淬灭(qP)与表观量子传递速率(ETR)对测量时间的响应模式相反;加勒比松与湿地松叶绿素荧光参数受种源影响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加勒比松与湿地松的株高和地径生长与2月Fv/Fm、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测量值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高光强抑制了湿地松、加勒比松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但抑制效果与生长无明显相关关系;低温造成的胁迫主要抑制了加勒比松的光化学反应,并与其生长表现有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可考虑将2月份测量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作为加勒比松耐寒个体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12.
巴哈马加勒比松种源选择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其树高和胸径生长早晚期生长相关显著,表现最优的7号种源与最差的1号种源相比,其树高和胸径在分别大20.09%和20.78%,巴哈马加勒比松的生长优于马尾松和洪都拉斯加勒比松。  相似文献   

13.
在光辉的九十年代即将来临的时候,广西的树木引种栽培又传喜讯,来自加勒比海地区的加勒比松和来自美国东南部的火炬松在广西引种栽培获得成功。于1989年12月21日通过技术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广西林业科研和生产单位对这两个优良树种的研究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地位,为国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了纬度,年均温和年均降水量具个与外引松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因子,运用模糊相似优先比的方法对研究区引种外引松进行了气候适宜性的研究,进而将研究区区划为火炬松区,温地松与巴哈马加勒比松区,巴哈马加勒比松与湿地松区,正种加勒比松与巴哈马加勒比松区等4个气候适宜区。  相似文献   

15.
加勒比松种源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广东遂溪进行的加勒比松种源试验表明,3个加勒比松变种及种源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在雷州半岛正种加勒比松干形通直,生长迅速,病虫害少,抗风力强,湛江林木良种场种子园生产的正种加勒比松子代,其生长及干形有较大改善,可在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广泛造林使用,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幼林阶段病虫害发生比较严重,不适宜在雷州半岛种植;巴哈马加勒比松可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16.
对2003年从加拿大引种黑云杉种源10个进行育苗试验,从黑云杉S2-1型苗期数据表明,大兴安岭南部地区可以引种黑云杉。其次10个种源中有3个种源在苗高上比对照的乡土树种红皮云杉高出2倍多,另外6个种源均高出51%;地径与乡土树种红皮云杉差异不显著,但所有种源都大于对照,并没有发现冻害现象,适应性较好,在3年的育苗阶段,综合苗木形态指标,引种的黑云杉,1号、10号、3号种源表现优于其它种源,可作为今后引种的优选种源。  相似文献   

17.
28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遗传变异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8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为对象,探讨了马尾松种源遗传变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生长性状中,并强烈受到遗传因素控制。以树高、胸径、材积构建马尾松种源及单株选择指数方程,选择出12个马尾松优良种源和33株优良单株。这些优良种源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34.75%,优良单株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141.48%,选择效果明显。对比早期选择结果发现,广西岑溪及江西崇义种源速生性具有稳定性,福建种源速生性在后期能完全表现。  相似文献   

18.
以26年生加勒比松巴哈马(Pinus caribaea var.bahamensis)变种种源试验林为材料,开展产脂能力评价研究。通过分析种源间产脂能力变异情况,研究该变种加勒比松的产脂改良潜力,并选择适于在广西南部种植的高产脂材料。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种源在产脂力及胸径指标上存在极显著差异,在树高上存在显著差异,具有较大的改良潜力。巴哈马变种产脂力平均值为8.82 g/d,高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对照47.63%,是一种优质的高产脂树种。根据分析结果,初步评价出材脂兼用优良种源By fields与优良家系Crdwell;并选择出3株高产脂优树,实际改良增益可达46.92%。  相似文献   

19.
以樟子松7个种子源的种子和长白松,赤松和黑松的种子在北京地区做引种试验,并以油松做对照。试验结果表明,长白松生长的表现较好,优于油松。赤松和黑松表现一致,不如油松。樟子松生长表现更差。但从樟子松不同种源来看,呼伦贝尔、大兴安岭南部和小兴安岭的种源生长表现要优于大兴安岭北部的种源。  相似文献   

20.
介绍湿地松、火炬松、加勒比松树种及种源选择的研究,结果认为:在我国热带一北亚热带发展三种主要国外松,应根据各地区的地理位置、气温、雨量乃至海拔高度、立地条件,选择适地、适树、适种源进行引种。同时提出在我国热带及南亚热带沿海发展杂交秘,应采用正种加勒比松为母本和湿地松杂交组合;在中亚热带以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湿地松×洪加松杂交组会为宜。此外,也应针对我国不同气候区及立地选出适合各地发展的优良杂交松,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