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吉林省农林天敌昆虫区系及多样性的研究(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吉林省农林天敌昆虫膜翅目的 2 4科 ,即小蜂科、蚁蜂科、巨胸小蜂科、广肩小蜂科、金小蜂科、姬小蜂科、跳小蜂科、平腹小蜂科、赤眼蜂科、柄腹金小蜂科、蚜小蜂科、长尾小蜂科、姬蜂科、茧蜂科、蚜茧蜂科、黑卵蜂科、青蜂科、土蜂科、蜾赢科、马蜂科、胡蜂科、螯蜂科、泥蜂科、蚁科 ,共 35 2种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饲养9种农业害虫和黑光灯诱集,观察记录了29种寄生性昆虫天敌和玉米螟微孢子虫病等3种微生物天敌.在甘肃记录的姬小蜂科、蚜小蜂科为2个新科;在甘肃鉴定到种的有大螟瘦姬蜂、具瘤爱姬蜂、日本黄茧蜂、折肛短须寄蝇等4种,鉴定到属的有派姬蜂、梨大长尾瘤姬蜂、细鄂姬蜂、拟瘦姬蜂、瘦姬蜂、绒茧蜂、距茧蜂、距茧蜂、长尾小蜂、腹柄姬小蜂、金小蜂、梨圆蚧蚜小蜂、多胚跳小蜂、蓝绿跳小蜂、卷蛾寄蝇等16种,鉴定到科的有茧蜂、金小蜂、跳小蜂等3种,共计23个省内新种.  相似文献   

3.
蜂类天敌昆虫有蚜茧蜂类、蚜小蜂类、环腹蜂类、蚜虫金小蜂类等,它们寄生于蚜虫体内使蚜虫死亡。现介绍一下它们的生活习性与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4.
昆明地区红蜡蚧的生活史及其天敌昆虫种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红蜡蚧(Ceroplastes rubens Maskell)是多种果树、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昆明地区1年发生1代。5月上中旬为1龄若虫高蜂。8月底进入成虫期,以受精雌成虫越冬。红蜡蚧的捕食性天敌昆虫有4种,隶属于鞘翅目的瓢虫科和脉翅目的草蛉科。寄生性天敌昆虫有17种。隶属于膜翅目小蜂总科的姬小蜂科、跳小蜂科、金小蜂科、蚜小蜂科和旋小蜂科。其中蜡蚧啮小蜂(Te-trastichus ceroplasteae Girault)为红蜡蚧的主要寄生蜂。其数量占寄生蜂总数的42.55%,其次为黑灰蚧长盾金小蜂[Anysis saisteti-ae(Ashmead))]和花角跳小蜂(Blastothrix sp.),分别占寄生蜂总数的20.33%和14.63%。以上3种寄生蜂的数量变化将影响寄主的整体消长变化。  相似文献   

5.
统计了目前蜘蛛寄生蜂9科(跳小蜂科、姬小蜂科、广肩小蜂科、蚁科、姬蜂科、蛛蜂科、金小蜂科、缘腹细蜂科和泥蜂科)约294种,其中我国记载蜘蛛寄生蜂4科(姬小蜂科、姬蜂科、金小蜂科和缘腹细蜂科)14种。对狼蛛科(Lycosidae)5种蜘蛛[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Boes.Str.)、星豹蛛P.astrigera C.L.Koch、保山豹蛛P.baoshanensis WangQiu、小雾豹蛛P.mionebulosa Yin et al.和大理娲蛛Wadicosa daliensis Yin,PengZhang]的卵囊进行了孵化研究,共发现3种寄生蜂:姬蜂科1种(Hidryta sp.),缘腹细蜂科2种(Idris sp.1和Idris sp.2),其中缘腹细蜂科为我国蜘蛛寄生蜂新纪录科;拟环纹豹蛛、保山豹蛛、小雾豹蛛和大理娲蛛为首次发现寄生蜂寄生现象。  相似文献   

6.
蚜茧蜂种类调查初报刘丽娟(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蚜茧蜂属于膜翅目(Hymenoptera),姬蜂总科(Ichneumoniuea),蚜茧蜂科(Aphidiidea)。蚜茧蜂在蚜虫(Aphidinea)体内产卵,并靠其体内的营养来完成从卵到蛹的生长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黄板在设施黄瓜上的使用技术,研究黄板不同悬挂高度对诱集害虫及其天敌的影响。[方法]在设施黄瓜温室内,采取5点取样法调查在不同悬挂高度下黄板诱集昆虫的种类和数量,并对昆虫各种群数量及益害比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设施黄瓜内诱集昆虫属7个目18个科,其中害虫主要有蚜科与蓟马科,捕食性昆虫中食蚜蝇科个体数量最多;寄生性昆虫中蚜茧蜂科与蚜小蜂科为优势种;黄板不同悬挂高度对昆虫数量的时序动态与空间格局产生显著影响;且黄板不同悬挂高度的益害比随植株生长均呈降低趋势。[结论]黄板诱虫技术适宜在设施黄瓜结果后期使用,还应避免在益害比较高的悬挂高度下使用。  相似文献   

8.
龟蜡蚧的生物学及其寄生性天敌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龟蜡蚧 Ceroplastes floridensis Comstock 是柑桔等多种经济植物的重要害虫。福建沙县一年发生二代,第一代自3月至7月,第二代从7月到翌年3月.以雌成虫和少数三龄若虫越冬.多年观察,未曾发现雄虫.行孤雌生殖。每雌平均产卵500多粒。龟蜡蚧与日本蜡蚧 Ceroplastesjapouicus Green 易于混淆,对这两种蜡蚧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上的区别作了讨论.考查得龟蜡蚧寄生性天敌8种,隶属于小蜂总科 Chalcidoidea 的蚜小蜂科 Aphelinldae、跳小蜂科 Encyrtidae、姬小蜂科 Eulophidae 和金小蜂科 Pferomalidae  相似文献   

9.
在安徽茶区采获茶园害虫寄生性天敌昆虫107种,鉴定了66种,分属于2目15科。主要有茧蜂、小蜂、缘腹卵蜂和寄蝇等类,均对害虫具有较大的自然控制效应。茶园山林植被繁杂,有利于多种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存繁衍;大量施用农药,则对天敌昆虫威胁很大。作者认为应发展生物防治,建立良好的茶园生态系,充分发挥寄生性天敌昆虫对茶园害虫的制约效应。  相似文献   

10.
新疆马铃薯叶甲发生地寄生蜂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外来入侵害虫马铃薯叶甲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Say)的寄生蜂资源进行探究。【方法】2012~2013年间,在新疆伊犁、乌鲁木齐周边、东疆等害虫发生地进行寄生蜂资源网扫采集、挑拣、鉴定,并进行Simpson优势度C指数检测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姬小蜂科Eulophidae,金小蜂科Pteromalidae,茧蜂科Braconidae以及缘腹细蜂科Scelionidae优势度最为丰盛,优势度C分别为0.495 2、0.003 1、0.002 4、0.001 9。【结论】姬小蜂科和缘腹细蜂科不仅丰盛度高,且与害虫马铃薯叶甲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很有可能是该害虫的寄生蜂。对马铃薯地中寄生蜂资源进行了报道,并对寄生蜂与寄主关系进行了探讨,缩小了寄生蜂范围,为马铃薯叶甲的生物防治提供了数据支持,并为马铃薯叶甲的寄生蜂资源提供了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们对南昌地区豌豆潜蝇 Phytomyza horiticola Gourea 的寄生蜂种类进行了较仔细的采集、饲养和鉴定,共发现寄生蜂20种以上,已鉴定的有17种。其中有姬蜂总科的茧蜂科1种;小蜂总科的金小蜂科4种,寡节小蜂科12种,其中有9种为中国新记录。现将形态特征、寄主等简述如下,标本均存于本系标本室。  相似文献   

12.
红花指管蚜及其天敌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而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这些昆虫种群的发生有高峰期明显和全株分布的特点。红花指管蚜的时动空间生态位宽度与种群密度相关显著;天敌中七星瓢虫和草间小黑蛛的时间×空间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它们发生期较长、活动范围较广;大草蛉、龟纹瓢虫、蚜茧蜂、食蚜蝇、草间小黑蛛和七星瓢虫与红花指管蚜时间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均较大。蚜茧蜂、大草蛉、龟纹瓢虫、食蚜蝇和七星瓢虫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指数和相似性指数均较大,与红花指管蚜的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大草蛉、龟纹瓢虫、蚜茧蜂、食蚜蝇、七星瓢虫和草间小黑蛛显著较大。红花指管蚜数量与天敌数量的关联度:龟纹瓢虫>草间小黑蛛>七星瓢虫>大草蛉>蚜茧蜂>食蚜蝇>小花蝽>八斑球腹蛛>黑襟毛瓢虫>三突花蛛>异色瓢虫。根据天敌与红花指管蚜时间生态位重叠度、空间生态位重叠度、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关联度总积分排序结果为:龟纹瓢虫=大草蛉>蚜茧蜂>七星瓢虫>食蚜蝇>草间小黑蛛>黑襟毛瓢虫>八斑球腹蛛=三突花蛛>小花蝽>异色瓢虫。  相似文献   

13.
桃蚜茧蜂繁殖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桃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的大量繁殖及大棚应用技术.结果表明,(24±1)℃条件下,在盆栽萝卜植株上,1头成桃蚜(Myzus persicae)经10d可繁殖270头蚜虫,每头雌蜂平均产卵160~200粒,平均寄生桃蚜130.4头,可获得僵蚜102.1~141.6头,收集的僵蚜经低温处理后羽化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桃蚜茧蜂的大量繁殖采用5室繁蜂法,每10d理论上可生产蚜茧蜂近万头,用于繁蜂的萝卜每株可获得僵蚜657~1895头,平均每株1182.6头.大棚释放蚜茧蜂后,寄生率从放蜂前的0.05%上升到97.3%,平均每株蚜量从放蜂前的36.7头下降到1.36头,有蚜株率从放蜂前的34%下降到7%,基本控制了蚜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新疆农林害虫主要寄生蜂资源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新疆寄生蜂资源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和总结近年来在农林害虫主要寄生蜂资源研究与应用取得的主要成果.[结果](1)研究在国内外确立并报道了赤眼蜂科、缨小蜂科和蚜小蜂科中国新纪录属3个、新种41个;赤眼蜂科、缨小蜂科、蚜小蜂科和茧蜂科中国新纪录种32个、新疆新纪录种125个.(2)确立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蚜蝇姬蜂资源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共记述了6个属23个新种,中国新记录3种和新疆新记录4种.(2)确立并提出了符合新疆农林生产实际和生态特点的螟黄赤眼蜂、丽蚜小峰、和麦蛾柔茧蜂的人工繁殖工艺技术,确立丽蚜小峰“四室繁蜂法”繁殖技术,提高了繁蜂效率,缩短了生产繁殖周期,降低了繁蜂成本.(3)建立了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设施和设备条件最为完善的寄生蜂天敌繁育研发和生产基地.(4)确立并提出了一整套符合新疆以及我国西北荒漠绿洲生态区干旱、高温特点的赤眼蜂、丽蚜小蜂防治不同农田、果园和设施蔬菜,不同靶标害虫的田间释放技术和综合配套技术.(5)该技术成果在新疆13个县市农田和果园进行大规模田间推广示范,为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农产品和果品绿 色、有机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结论]丰富了我国在农林害虫要寄生蜂资源研究与应用,为新疆农林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保护利用天敌控制麦蚜为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东控制麦蚜的天敌优势种有七星瓢虫、异色瓢虫、大灰食蚜蝇、黑带食蚜蝇、燕麦蚜茧蜂、烟蚜茧蜂。天敌利用指标为:麦蚜盛发期百株蚜量500~600头,瓢、蝇有效虫态数量之和与蚜量之比为1:80以下,三日蚜变系数为1以下;或蚜茧蜂寄生的僵蚜率20%左右,三日内蚜量趋于下降。改善种植结构、使用选择性药剂、改进用药技术,保护利用天敌控制麦蚜为害,示范面积100万亩,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记述蚜茧蜂科的孔蚜茧蜂Fovephedrus新属和该属分布于中国的6个种。其中长鞘蚜茧蜂Fovephedrus longus,皱蚜茧蜂F.rugosus,辐脊蚜茧蜂F.radiatus和横脊蚜茧蜂F.tratzsversus等4种为新种。钝鞘蚜茧蜂F.palaestinensis(Mackauer)系中国分布的首次记录。该属全世界的6个种主要特征列入检索表中,并附电子显微镜扫描图照加以说明。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寄生蜂标本室。  相似文献   

17.
对蚜茧蜂科 Aphidiidae 蚜外茧蜂亚科 Prainae 蚜外茧蜂属 Praon Haliday 的分类情况作了简要的概述,并描述了该属分布于湖北省神农架的一新种—湖北蚜外茧蜂 Praon hubeiensis Chen & Shi.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业大学益虫研究室.  相似文献   

18.
对蚜茧蜂科Aphidiidae蚜外茧蜂亚科Prainae蚜外茧蜂属PraonHaliday的分类情况作了简要的概述,并描述了该属分布于湖北省神农架的一新种-湖北蚜外茧蜂PraonhubeiensisChen&Shi。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业大学益虫研究室 。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茉莉花瘿蚊天敌10种,分属3目5科。它们是结颊长盾金小蜂、狭腹长盾金小蜂、黑色长盾金小蜂、蓝绿长盾金小蜂、瘿蚊广腹细蜂,大草蛉、中华草蛉、龟蚊瓢虫、黑背毛瓢虫和黄色小蚂蚁。文中描述了5种寄生性天敌的形态和简单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20.
 分瓣臀凹盾蚧(Phenacaspis kentiae Kuwana)是茶花、桂花的重要害虫。其捕食性天敌昆虫4种, 隶属于鞘翅目的瓢虫科、方头甲科和草蛉科,其中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 niponicus Endrby-Yonge)为主要捕食性天敌; 寄生性天敌昆虫有4种,隶属于膜翅目小蜂总科的跳小蜂科和蚜小蜂科,其中糠片蚧恩蚜小蜂[Encarsia inquirenda (Silvestri)]为分瓣臀凹盾蚧的主要寄生蜂,其数量占寄生蜂总数的95.3%,其数量的变化也反映了寄生蜂的整体数量的消长变化。寄生蜂对分瓣臀凹盾蚧的自然寄生率为10.1%,捕食性天敌对分瓣臀凹盾蚧的自然控制率为78%。自然条件下,天敌昆虫对分瓣臀凹盾蚧的种群数量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