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满明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202-6203
从农产品供需关系以及农户决策行为理论入手,分析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内在原因;并从信息、成本、流通、国际贸易几个角度探究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外部因素。最后,在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提出了缓解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价格是市场引导资源配置的指标器。农户从众行为会损害信息加总的效率,导致市场运行低效。构建了描述农产品市场价格的平均预期模型和波动模型,应用计算实验经济学方法,模拟了农户从众行为对农产品价格波动以及市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轻度从众行为区间,农产品价格呈现轻微的周期性波动;在中度从众行为区间,农产品价格在经历一段时期的阻尼式波动后收敛于均衡价格,且存在最优的从众行为,促使农产品价格以最快的速度恢复至市场均衡;在轻度和中度从众行为区间,伴随农户从众行为程度的提高,市场效率先上升后下降;而在高度从众行为区间,农产品价格发生大幅度、周期性的波动,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失效,市场无效率。  相似文献   

3.
根据吉林、黑龙江两省玉米种植户的调研结果,探讨了影响玉米预期价格形成的因素,发现玉米上一年的预期价格、实际价格以及临时收储价格对农户形成当年预期价格起到了主要的参考作用;分析了玉米的预期价格等因素对玉米种植户种植决策的影响,发现玉米预期价格是受访农户扩大或维持玉米种植规模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说明通过引导农户形成"合理"的玉米预期价格,从而实现东北地区玉米有序生产的设想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结合我国下一阶段农业发展目标,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完善现有的临时收储价格政策,使得政策的"隐性"补贴能够更好地同玉米的产量相挂钩,促使农户的种粮积极性和利益得到更切实的保证和保障;加快东北地区农产品价格信息传播渠道的建设和完善工作,向农户介绍并推广获取农产品价格信息的现代技术和方法,从而为农户形成合理的玉米预期价格提供基础性帮助。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价格波动是导致农户收益不稳定的重要因素。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 ,分析了民族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价格风险的特点;揭示了民族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价格风险的生成机理,最后从完善市场体系、加强信息服务、发展订单农业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更好的促进民族贫困地区特色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前农产品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产量与价格的剧烈波动,导致农产品丰产不丰收,严重打击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对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主要有:建立有效的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平台和基层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收集制度、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组织。  相似文献   

6.
目前农产品市场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直接导致了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产量与价格的剧烈波动,导致农产品丰产不丰收,严重打击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对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主要有:建立有效的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平台和基层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收集制度、大力发展农村经纪人组织。  相似文献   

7.
测算了2001—2015年马铃薯价格波动的农户生产福利效应、消费福利效应和总福利效应,并构建TVPSV-VAR模型来探究马铃薯种植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马铃薯生产价格、产量对农户生产福利的影响有结构性突变,货币流动性和马铃薯贸易对农户生产福利产生正影响,农产品期货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户生产福利产生负影响;货币流动性对农户消费福利的影响具有结构性突变,马铃薯产量、人均消费支出和农产品期货对农户消费福利表现为正影响,马铃薯销售价格和马铃薯贸易对农户消费福利产生负影响;马铃薯产量、货币流动性、农产品期货及贸易对农户总福利影响的时变性显著,生产价格、产量和销售价格对农户总福利的影响都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突变,货币流动性、人均消费支出和马铃薯贸易对农户总福利表现为正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产品期货对农户总福利表现为负影响。因此,提出加大产业扶植力度,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发展马铃薯期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方法,构建了收购商与农户之间关于农产品交易价格的讨价还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得出双方达成协议与否主要取决于双方的折算系数、成本价格以及对对方成交价格预期的估计,并提出了提高农产品市场透明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 兰州市农业科技信息传播中凸现的问题 农民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需求,小农户生产与大商品市场之间的矛盾突现,生产动态、新品种、价格、供求等农业信息由于传递速度慢,不能及时到达农户手里,往往成为"事后诸葛".  相似文献   

10.
王翠  解心江  黄芳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2):312-317
针对区域性时令农产品价格波动过大的问题,探讨构建区域性时令农产品价格实时预警系统的方案,设计开发基于全球广域网(world wide web,简称web)的区域性时令农产品价格实时预警系统,以山东省济南市的生姜为例,通过动态收集生产数据并结合已有数据,预测生姜的价格并进行预警。该系统包含4个模块,分别具有如下功能:数据采集模块收集农户的基本信息和生产数据(如预种植面积、预期收益等);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规范性和有效性检验;价格预警模块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价格的预测并进行预警,作为农户最终决策的依据;系统维护模块主要进行后期数据的修改和导入。系统旨在为农户提供高可靠性的生产前期预测,为组织生产提供决策依据,引导农户合理安排生产活动,有效缓和"扎堆种植"引起的价格波动,避免"价低伤农"现象的发生,进而保障区域内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1.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农产品销售难题日益凸显。为促进农产品销售,政府和电商平台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村播计划”“政企合作,直播助农”等农产品电商直播系列活动帮扶成效显著,直播带货成为推动农产品上行及助农脱贫的营销新形态。本研究基于农户收入视角,首先从农产品供给结构、农产品销售成本、丰收悖论3个层面分析了传统电商制约农户增收的主要难题。接着采用信息不对称理论、需求第三定理、特征价格理论探讨了农产品电商直播在缓解农户增收难题上的作用机理,提出了促进农户增收的路径。最后,本文提出了促进农户增收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贫困山区农户有效获取农业科技信息提供政策参考,对重庆秦巴山区8个区县1520名农户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调研数据,分析农户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状况,并构建农户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影响因素模型,分析农户对种植技术信息和优良品种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涉及种植技术、养殖技术、优良品种、农产品市场供求、农业政策、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气象与灾害预报防治7类信息,集中于种植、养殖技术信息。不同特征农户对农业科技信息的需求存在差异,但总体需求程度较高。农户的种植技术信息需求受个人文化水平、家庭规模、务农收入的影响,而农户对优良品种信息的需求受到信息交流、技术共享、总收入、生产规模等的影响;二者均受到农户个人文化水平、农产品价格、政策优惠和政府务农补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明晰市场驱动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对提高黑土地保护技术应用效率、实现黑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三江平原典型县市农户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s-ISM模型探讨市场驱动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影响及其层次结构。结果表明:有84.47%的农户采用了黑土地保护技术,技术采纳程度均值为2.663;预期当年农产品价格、黑土地保护技术服务市场供给程度、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及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程度对农户采用黑土地保护技术及其采纳程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农资信息获取便利程度仅对农户采用黑土地保护技术具有正向显著影响,上年农产品价格及农户对黑土地保护技术服务主体的信任程度仅对农户黑土地保护技术采纳程度具有正向显著影响;市场驱动因素对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的发生机制表现为两条路径及三个直接驱动,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受市场供求因素影响,主要通过市场价格及风险因素的间接影响,又受市场竞争及风险因素的直接影响;市场驱动对经营规模较大及经营旱田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影响更为显著。因此,为促进农户黑土地保护行为,政府需大力培育黑土地保护社会化服务组织,显化黑土地农产品价值,提高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及针对不同类型农户实施差异化市场驱动策略。  相似文献   

14.
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全农产品供给是农户以利润最大风险最小为经济目标农户的理性行为,它既受到农产品价格、农产品成本、风险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又受到政策法规、中介组织、社会舆论等社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5.
交易的不确定性对于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社意愿具有重要影响,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87团制种玉米种植农户为调查对象,采用计量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实证方法,探讨交易不确定性对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社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个体差异、种植规模、是否了解农产品往年价格、对了解农产品信息渠道的信任程度等交易不确定因素对制种玉米种植户参与合作社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合作社可以从加工环节和销售渠道有效避免农户市场信息的不对称,降低交易不确定性对农户交易成本带来的冲击;合作社利用技术、资源、市场优势,可以有效降低种植规模扩大而带来的交易成本,提升农户对合作社的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农户模型的粮食补贴政策绩效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粮食主产区安徽省塘溪村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数学规划方法,构建农户模型,并根据调查地区的现实状况,设置补贴强度、农资要素价格、农产品价格以及土地经营规模变化等情景条件,模拟研究粮食补贴政策在不同情景条件下对农户粮食生产和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粮食补贴政策的增产增收效应与农产品价格变化呈现出正比关系,但与要素价格变化呈现反比关系,且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的负面影响明显超过粮食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有助于发挥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增产和家庭增收的乘数效应。建议提高粮食补贴标准,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建立粮食补贴与农产品价格、尤其是生产要素价格的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企业与农民的交易方式,通常是在租赁土地后,反聘农户进行种植或养殖,企业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种畜、饲料等,并签署"农产品收购协议"以锁定收购价格。想要以此与农户建立起独家的、稳定的供应关系。但是常常事与愿违。由于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大,农民往往在农产品价格高时卖给出价更高的买家,而在价格低迷时要求企业履行协议以保证其收益。相关法律手段很难对违约农户进行有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价格预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艳  刘军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2976-2978
根据农业价格指数构建了农产品价格数据仓库,充分利用长期积累的大量反映价格指标的历史和现在数据资源,并结合径向基函数(RBF)人工神经网络建模,揭示农产品价格与畜牧业、林业与渔业等相关因素价格的动态关系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以白菜为例的农产品价格,实现农产品区域供求平衡,并为政府和农户提供结构调整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信息》2012,(21):44-45
我国农业信息困境:小农户VS大市场随着我国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产品流通市场逐渐形成了小农户VS大市场的格局,即各个主要消费地之间的物流网络已经联通,形成了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格局,对于单个农产品品种而言,消费区域、消费人群、消费规模都飞速发展,但供应一方却仍然是千家万户的小农业格局,因此造成了近几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以"蒜你狠"、"姜你军"、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农民的生产行为入手,研究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结果显示,农产品作为必需品本身的特性是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根源,对农产品价格的预期,引起农民、消费者、投机者对农产品的储存和抛售行为加剧了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合理的农产品储备制度会加剧农产品价格的波动,选择合适的收购或抛售时机并考虑这些行为对农户生产和对社会储存或抛售的影响,才能起到抑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作用,农业信息化能够提高农民预测的准确性和农民对其之间相互影响的认识,达到抑制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