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现代微生物技术在环境微生物检测和治理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微生物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业废水处理、农药残留控制、环境净化等领域的应用,以及在环境保护中作用原理及在未来环境保护中的发展前景展开阐述,旨在为微生物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全球性环境问题正在日益加剧,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土地沙漠化等等,环境恶化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常规方法已经很多了,本文主要介绍了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起的重要的作用以及微生物在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及微生物除臭、生物修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全球性环境恶化已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沙漠化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吞食着地表土壤,所以说环境保护不容怠慢,常规的方法已经很多了,本文主要介绍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及微生物在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及微生物除臭、生物修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介绍微生物自身的特点、功能及生态系统的功能,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指出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及意义,进而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微生物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全球性环境恶化已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全球气候正在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沙漠化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吞食着地表土壤,所以说环境保护不容怠慢,常规的方法已经很多了,本文主要介绍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及微生物在水污染冶理、大气污染冶理及微生物除臭、生物修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农业微生物资源在国家经济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微生物在农作物种植业,畜禽饲养业,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农业环境保护及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收集,整理,保藏工作是重要的科技基础性工作,与国家经济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在科技体制改革中菌种资源工作将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微生物技术在环保中的作用为课题展开研究,对环境保护方面的微生物技术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希望能通过本文的研究,为我国发展微生物技术,提高环保技术水平提供有益的推动。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在煤炭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微生物脱除煤中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本文综述了微生物在煤炭脱硫中应用的优势及其在能源工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应用的意义。分析了微生物脱硫的原理,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并对微生物脱硫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探讨了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分析了微生物治理环境污染的优点,简述了微生物在环境污染治理上的应用,展望了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上的应用前景,为环保工作者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化学肥料对于提升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化学肥料也会造成土壤板结,严重影响土壤恢复能力,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违背现代环境保护理念。微生物肥料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新型肥料,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保水能力。不仅如此,微生物肥料也可以发展绿色农业,有助于环境保护。基于此,本文总结了微生物肥料特点,同时梳理其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矿区与非矿区艾蒿根部微生物数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矿区和非矿区不同地域艾蒿根部不同部位的微生物数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艾蒿根际土壤的微生物数量要比非根际和根内的多,而且同种微生物数量矿区比非矿区的多,微生物数量和艾蒿的生长状况成正相关,因此将艾蒿和微生物两者结合起来治理矸石山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侯金丽  段永兰 《农技服务》2009,26(11):31-32,47
叙述了土壤解磷微生物的种类和作用机理;土壤解磷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土壤解磷微生物肥料的生产;土壤解磷微生物肥料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解磷微生物肥料的肥效。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河北衡水湖湿地芦苇、长苞香蒲、水葱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分布。结果表明,异养细菌是湿地土壤中的主要微生物。在三种植物的根际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均比非根际中多,说明微生物的根际效应明显。植物的根际效应对微生物影响的程度为,异养细菌硝酸细菌亚硝酸细菌好氧性纤维素分解菌反硝化细菌放线菌真菌。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黄牛瘤胃中影响多不饱和脂肪酸氢化的因素,通过体外模拟瘤胃发酵的方法,研究不同补充料、瘤胃微生物、培养时间对瘤胃氢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培养时间所引起的变异占NH3-N总变异的64.20%,是引起NH3-N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补充料、微生物区系和培养时间对挥发性脂肪酸(VFA)各组分的影响有显著差异;微生物培养时间与微生物区系的互作对丙酸、异丁酸和丁酸具有显著影响(V微生物×时间分别为43.32**,1.56**和2.87**);乙酸、异戊酸、戊酸不受微生物区系、培养时间、不同补充料的影响;以膨化大豆为补充料时,NH3\|N的含量最高(19.49 mg/mL)且显著高于焙烤大豆;不同的原料和培养时间及其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将对硬脂酸含量产生显著的影响(三者引起的变异占硬脂酸总变异的77.76%),而瘤胃微生物区系只在特定的培养时间才对硬脂酸含量产生显著影响;亚油酸(C18∶2)浓度只受到不同的瘤胃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的原料、培养时间和瘤胃微生物区系间的互作对反式油酸(C18∶1)浓度、亚麻酸(C18∶3)浓度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体吸附于矿物表面后,其活性将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土壤中与生物和生物分子相关的一系列土壤过程,如矿物形成与演化、土壤结构体稳定性、土壤养分有效性、土壤污染物质的毒性以及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等。因此,研究土壤矿物、微生物相互作用,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土壤微生物过程,而且对评估和预测土壤体系中有机污染物降解和转化的特点与动态,进而提高污染物的修复效率等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江云 《北京农业》2011,(27):33-34
抗生素是治疗动物疫病的有力武器,但使用不当或滥用会造成畜禽的体内微生物态不平衡,给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7.
高压处理对鲜切果蔬品质与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杰  叶志华 《中国农业科学》2014,47(21):4328-4340
综述了高压处理对鲜切果蔬质量与安全影响的研究进展,涉及鲜切果蔬的感官品质与营养品质、抗氧化能力、与品质变化有关的酶、微生物及细胞结构等内容,并对鲜切果蔬高压处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高压处理是一种采用50-1 000 MPa压力处理食品的非热加工技术。适宜的高压处理能够改善鲜切果蔬的口感,但过高的压力(>200 MPa)会对感官品质产生不良影响;高压下鲜切果蔬营养品质的变化与原料及处理条件有关,低压处理可以提高鲜切果蔬的抗氧化能力,压力过高则导致抗氧化能力下降;与鲜切果蔬品质有关的大多数酶在相对低的压力下受到的影响不大,甚至还有被激活的现象,但随着压力升高,如达到400 MPa以上,一些酶活性明显下降,而有些酶甚至需要600 MPa以上的压力才能失活;高压下微生物失活的程度取决于微生物类型、压力大小、处理温度与时间等,高压处理后鲜切果蔬上的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失活,但如果采用的高压条件不能完全杀灭鲜切果蔬上的微生物,则会面临很大风险,即使在4℃下贮存,也不能阻止微生物增长。总的来看,相对低的压力处理(<300 MPa)不能完全灭活鲜切果蔬上的微生物,尽管这还取决于果蔬种类及初始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但高压在鲜切果蔬产品安全控制上面临挑战,因为过高的压力会导致鲜切果蔬产品的品质不被接受,因而寻找联合而非单一高压处理技术可能是一种解决方案。超过100 MPa的压力会对果蔬细胞结构产生影响,高压下鲜切果蔬产品的品质及微生物数量变化与高压下细胞结构的改变有关。因此,选择适宜的耐高压的原料品种,采用更有效的联合高压技术及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管理,是实现高压技术在鲜切果蔬加工生产应用的前提,也是保障鲜切果蔬高压产品品质与安全的有效措施。未来鲜切果蔬高压研究将面向数字化模拟高压对果蔬细胞结构的影响、高压下鲜切果蔬风味的控制、联合高压技术开发及适宜高压加工的鲜切果蔬原料品种的选择等。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是治疗动物疫病的有力武器,但使用不当或滥用会造成畜禽的体内微生物态不平衡,给公共卫生造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鲁伦文 《北京农业》2011,(3):155+158
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中对食品产生污染的危害与防范,采用生产环境的监控,人员管理防止人为污染等方法控制危害,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必要的措施防止食品生产的污染,保证食品产品的卫生。只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和提高卫生质量,才能保证保证食品产品的卫生。  相似文献   

20.
经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初步确定黄河三角洲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物种达70种,其中外来入侵有害动物15种、有害病原微生物7种、有害植物48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这些外来入侵物种的地理分布,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