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夏日墨香     
张宏宇 《中国林业》2013,(14):58-58
春困秋乏,读书不免贪睡,冬季严寒.读书效率也不高。唯有夏天,清展早早便会醒来,夜晚燥热又常常不能入眠,自然也就多出了许多读书时间,夏天实乃是读书的“黄金时节”。到了烈日炎炎的夏天,心烦气躁,我常以闲书消夏.品书中滋味,听萦耳蝉鸣,是夏日里难得的享受,沉迷于书中,平和心绪,从而也增添了不少清凉。  相似文献   

2.
读书有感     
2014年2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索契二十二届冬奥会上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  相似文献   

3.
怀念母校     
每当听见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我便想起我人生起点的母校。几间破旧低矮的土房,坐落在偏僻小镇一座石头山脚下,没有院落,没有标志,如果不是时时传出朗朗的读书声,你很难认出这里是一所学校,它便是我的母校。  相似文献   

4.
深爱热土情系母校王林和当我呱呱坠地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扎下了根。作为时代的幸运儿,我发奋读书,渴望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1966年初中毕业,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的...  相似文献   

5.
我自己觉得,读书比读网络更为深入人心,它有一个细细思考和慢慢消化的过程。如今,书如烟海,有钱谁都可以出书。但我可以坦言,将近一半以上的书籍,没有什么阅读价值,只能算做文化垃圾。  相似文献   

6.
父爱     
父亲在虚岁18时,我爷爷就去世了。所以说,父亲比我们缺少父爱。但他却养育了4儿3女,倾注了自己一生的父爱。从我记事不久,我奶奶又去世了。父亲和母亲年复一年的劳动所得,除供我们果腹遮体外,所剩无几。然而,生活的窘迫并未冲淡他对儿女们所施的父爱。父亲所给予我们的是一颗心、一份爱、一种情、一种亲。父亲生活中有两大嗜好。一是爱读书。他虽只念过4年书,但由于勤奋好学,识的字比我多。《四书》、《五经》中许多句子至今还能背出。父亲读书喜欢诵读,有时读到兴奋处还要朗诵;《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他曾通读过两遍;当年…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遗产     
父亲喜欢读书,如痴如醉,忘人忘己。 记忆中,和父亲有关的第一幅人生影像,就是父亲捧着一本书,读得忘我。而我则在一旁,满脸疑惑,不知那些毫无生命的书,为何会得到父亲如此青睐?  相似文献   

8.
自从女儿薄晓婧去两千里以外的大学读书后,我每天下班一进家门.少了女儿的一声问候:“爸爸,回来啦?”我又习惯地到女儿的房间转转,小屋依旧……  相似文献   

9.
高林庄园     
高林庄园早在读书时代,我就立下志愿要为人类的环保事业做些贡献,可是,由于我的特殊身份,我在这方面所能做的似乎并不太多,不过,多种些花草树木总还是可以的。1980年,我买下了一处名为“高林庄园”(HighgroveEstate)的庄园。当我把它接过来的...  相似文献   

10.
我生长在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这一“林家大院”,父母都是林业技术人员。小时候,父母经常出“外业”,离开昆明到全省各地深山老林中从事野外林业工作,一去就大多是几个月。父母一走,家中就只剩下我、年幼的妹妹和多病的奶奶。很多时候,我一边读书,一边负责操持家务。日子一长,心中就生出一份责怪,怪父母狠心,撇下我们和奶奶不管。  相似文献   

11.
我是如何跨入“林家大院”、走向林海的呢?这其中既有情感上的渊源,也有偶然因素的引导。渊源是我成长于江南水乡,受绿树烟雨的熏陶,自小就喜爱在山溪花木中读书游玩。导因是20世纪50年代初,当我正准备报考大学时,读到新中国第一任林业部部长梁希教授写的文章,  相似文献   

12.
徐学平 《中国林业》2013,(14):59-59
夏日的黄昏,搬来一张老旧的躺椅,摇上一把蓝布边的蒲扇,让自己静静地埋进小巷的幽深处,然后捧起一本厚厚的书本来读,那是我学生时代暑假生活中无法摆脱的一份喜好。夕阳缓缓西下了,任微风串巷而过,任书香扑面袭来……真可谓是读书、纳凉两不误。  相似文献   

13.
丁香写意     
夜来得一梦,校园里,丁香树下,我披一身丁香花瓣,吐纳丁香之馥郁,在花间徜徉,徜徉……我对丁香倾慕已久。塞外小城,也能寻至丁香的芳踪。就在我居所的窗下,植有数丛丁香,当春姑娘的脚步刚刚来临,它就已经在春风里摇曳。有时,灯下读书,东方既白之时,推开窗扉,...  相似文献   

14.
秋林诗贝     
秋林诗贝于汛一阵秋风掠过,森林寂静如磐。在这如磐的寂静中,我飞扬的思绪如婉转的山雀恣意地翱翔……走出森林是自身的超越吗?那么回归森林该是理性深层的觉醒。皎洁的游丝在林间轻轻萦绕,我被一种纯净和温馨弥漫。流浪的心不再流浪了……于是,我融进森林,于是,森...  相似文献   

15.
八小时之外的休闲时光,芸芸众生,各异其趣。只要愿意,富人尽可声色犬马,夜夜笙歌;网虫也可鼠标在手,通宵达旦。我乃上班一族,薪水薄凉,赡养父母在前,供子求学于后,自不敢随意撒欢。我的业余爱好就是寄情文字,把读书当作休闲的A角,且也逸兴遄飞,意趣盎然。  相似文献   

16.
以青年毛泽东读书学习为切入点,通过追寻一代伟人毛泽东青年时代读书学习的足迹,探求毛泽东走向成功的内在驱动力.毛泽东一生嗜书如命,读书是他成为世界伟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文中对青年毛泽东为什么选择社会科学作为主攻方向,这与他的成功有什么关系等问题作了有价值的理性思考,给人启迪.阐述了青年毛泽东读书学习的两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明确了读书目的,解决了"为什么读书"的问题;第二种境界解决了"读什么书"才能实现目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听家乡的一位老师说,母校快要迁走了,新的校舍正在修建之中,不久将要交付使用。听到这个消息,对当地政府和人民关心、支持、重视教育事业,为改善山区办学条件不惜资金和人力,我十分感激。对未来的儿孙们能在宽敞、明亮、环境优美的校园里读书、学习,我更替他们高兴。  相似文献   

18.
举家深居苗山。我是一位女“教书匠”,丈夫是一家国营林场的营林工,兼做几家报社的通讯员。门户称不上“书香门弟”,但全家大小却爱读书看报。出现了书报充盈四壁,深夜人静泛舟书海的情景。书报似一垛“挡风墙”乃致“牌风”、“麻风”难度“玉门关”;书报如同烟酒糖果,致使我一家人“上了腐”。常有夫读、我读、患女也读的“动人镜头”。丈夫除了完成场里生产组安排的任务外,不是读书就是写文。曾有人讥笑问他:“读书当得饭菜么?”他却并不介意的答道:“书比饭菜还抱饥!”夫不言假,你看1他在寒冷的冬夜,窗外北风呼啸,他从书…  相似文献   

19.
桃花沟情缘     
深深体会了那份无奈与惊俱,原来在我们的生存空间里还有这样恶劣的环境……几天的访问中,我认识了菊,一位18岁的农村姑娘。到她家时,她的弟妹成群地躲在阁楼上,因为没有可以穿着出来见人的最起码整齐的衣裳。而菊像是很大方的样子出来接待了我们。她说家里兄妹7人,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地就靠她带着弟妹们照料,弟妹渴望读书,渴望生活得好一点……从她的话语中我听出了生活的重负,对以后生活的无奈与企望。这个比我仅小两岁的姑娘,为什么要比我多承受那么多的不幸呢?从菊家出来时,我真的没什么给她,便从背包里取出爹妈临…  相似文献   

20.
少帅与兰花     
少帅与兰花陈伟华张学良将军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声名显赫和极富传奇色彩的爱国人物。张学良平生雅趣甚多,如爱好体育运动,爱金石书画,爱读书,爱唱京剧等。到了晚年,他又爱上了养花,尤其酷爱兰花。在台北市北投复兴岗张家宅院内,张学良和夫人赵一荻精心培育了几百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