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蜂有较快的发展,不少西蜂饲养户纷纷改养中蜂,或中西蜂同场饲养。他们用摆放西蜂箱的模式来摆放中蜂箱,结果蜂错飞他群,死伤遍地,群势减弱,甚至飞迁,造成很大损失。西蜂认巢能力强,一般不会错投,蜂箱整齐摆放省地方,易管理。而中蜂就不同了,它们认巢能力较差,如整齐摆蜂箱,易错投,被咬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中蜂箱要错开摆放,若能用特殊标志将蜂箱人为地分割开来,虽说不好管理,但总比蜂被咬死好得多。再者中蜂箱尽量摆放到西蜂的后面,较阴暗的地方,一般可避免西蜂盗中蜂。同场养中西蜂应注意蜂箱摆放$河南西峡职专@陈学刚 $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不少西蜂养殖户纷纷改养中蜂,或中西蜂同场饲养.他们用摆放西蜂箱的模式来摆放中蜂箱,结果蜜蜂错飞他群,死伤遍地,减弱了群势,甚至飞迁,造成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梁以升 《蜜蜂杂志》2008,28(3):24-24
1 什么是中蜂乱蜂团? 中蜂乱蜂团的产生是由于一群中蜂飞跑引起多群中蜂群飞逃,严重的有十几群及几十群飞逃.逃亡群会聚集在树上及建筑物上形成一个或几个大蜂团,称为乱蜂团.  相似文献   

4.
1 什么是中蜂乱蜂团? 中蜂乱蜂团的产生是由于一群中蜂飞跑引起多群中蜂群飞逃,严重的有十几群及几十群飞逃.逃亡群会聚集在树上及建筑物上形成一个或几个大蜂团,称为乱蜂团.  相似文献   

5.
野生中蜂的收捕●杨朝环●中蜂新法饲养基础讲座之31怎样收捕自然分蜂群和迁逃群各地中蜂自然分蜂和偶然飞逃的时间差异很大,如云贵高原地区一般是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出现。无论是新法饲养、还是旧法饲养的中蜂群,大部分会发生自然分蜂和迁逃,这是收蜂养的大好时机。下...  相似文献   

6.
中华蜜蜂是我国土著的“近祖型”应激反应强的蜂种。中蜂最大的缺点是好分蜂,好飞逃。饲养中蜂在分蜂季节或蜂群有迁栖意图时,群数少有专人守候,能控制飞逃。若群数多,即使有人守候,以上情况一旦产生,养蜂人也往往会手忙足乱顾此失彼,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在分蜂季节,中蜂群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分蜂热;有病敌害会产生逃亡情绪。不经逐群检查,仔细分析,很难查觉其飞逃先兆的。蜂场中若其中一群分蜂或飞逃群飞出,其蜂群产生的信息素信号,足以带动影响其它群提前汹涌奔出,其轰鸣声加大,混乱飞舞,数群混集成一团或相互斗杀,造成难以挽救的局面。若蜂…  相似文献   

7.
分蜂是中蜂生物学物性之一,而逃群则是这一特性的另一种表现.蜂群弃旧巢飞往他处称逃蜂,也叫逃群、飞蜂、飞群,但习惯称逃蜂.土生土长的中蜂在自然生存竞争中,经过千百万年的自然选择,逐渐形成了环境良好就营巢定居,环境不佳则飞往别处繁衍生息的习性.这种逃蜂习性是有利于中蜂物种的生存.在正常情况下,蜂群基本是不会逃蜂的,在不利于蜂群的种种因子干扰下,蜂群就会逃亡,概括为如下九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中蜂实行活框饲养,人工分蜂比原自生自灭的自然分蜂优越多了。但人工分蜂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例如在原场进行人工分蜂,分出群真正闹分蜂热的青壮年蜂并没有觉察到人工为其分了群,结果都飞回原址原箱,分出群剩下的只是少量刚出房不能飞的幼蜂,造成原群蜂消极怠工,新分...  相似文献   

9.
本人反复读了《蜜蜂杂志》2004年第1期中《“蜂王之死”专题片与中蜂的保护》一文,深有同感。1995年的秋季,我中蜂场1km外来了1个安徽90群意蜂的转地蜂场,我三天没去看,结果蜂场全部被盗,近40群中蜂,飞逃的飞逃,死的死,伤的伤,于是连夜搬,但其他地区也有意蜂来访,最后搬到一个荒山上,到越冬期才保存了7个弱群。经过几十年中蜂和意蜂的饲养,我认为这两种蜂尽可能不要放在一起饲养,因为只要在检查中蜂群时,箱内蜜味散发出来,意蜂闻到就来光顾,一旦起盗就不可收拾。上海费起充先生认为:意蜂进中蜂退。而我认为只要有意蜂蜂场到来,中蜂就将彻底…  相似文献   

10.
邢汉卿 《中国蜂业》2009,60(10):48-48
以前笔者总以为只有中蜂会飞逃,而意蜂饿死也不会飞逃。但事实并非如此。2008年7月,成蜂友的同一群意蜂在1个月内飞逃了3次。前2次都因有人在场将其收了回来,最后一次因蜂场无人而逃得不知去向。  相似文献   

11.
龚老师:你好! 我是一位业余养蜂爱好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曾养12箱中蜂,后因患病而夭折.现已年届退休,为老有所爱好、有所乐趣,2007年春从农家购入中蜂5群(旧式圆桶分出).夏季分蜂7群,飞逃2群,现有蜂10群.分出群收入蜂箱,少者4框蜂,多者8框.  相似文献   

12.
徐传球 《蜜蜂杂志》2010,30(8):29-29
<正>中蜂囊状幼虫病是囊状幼虫病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蜂群感染后,群势下降快,严重时,中蜂常常飞逃,给蜂场造成损失。对中蜂囊状幼虫病,在平时的蜂  相似文献   

13.
土法养中蜂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广大的山区农村,仍习惯用土法养中蜂,土蜂蜜深受消费者所喜爱。土法养中蜂的分蜂依靠自然分蜂,虽然有许多优点,但自然分蜂的最大缺点是分蜂群飞逃,蜂群一旦飞逃难以收回。重庆市武隆区是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开展土法养中蜂防止分蜂群飞逃的研究,探索出一种土法养中蜂的分蜂收蜂装置。该收蜂装置制作简单,操作方便,男女老少皆可操作。  相似文献   

14.
夏季,长白山中蜂由蜂群增殖期向强群保持期发展。而此期是长白山地区多雨高温季节,中蜂为了维持群势的发展,随之从事的工作量增加,中蜂老化、消耗加快,更新交替较其他时期更艰难,群势衰减严重。同时,中蜂怕热导致哺育质量下降,出现"花子",容易诱发蜂病或造成中蜂大量飞逃。因此,选择优良的放蜂场地,结合本地区的蜜源、气候、群势,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才是夏季长白山中蜂保持强群、夺得中蜂高产的关键技术。现将笔者的管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养蜂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蜂群内极度缺蜜 ,群内无幼虫 ,仅有少量封盖子或全部无蜂子时 ,加之箱体较窄小 ,盗蜂危害严重 ,中蜂群常抛巢逃亡。中蜂群的逃亡多发生在新王群和弱小群 ,并且呈互诱联动趋势 ,当蜂场内有一群蜂发生逃亡后不久 ,将接二连三的多群发生逃亡。中蜂逃亡多发生在当日的 1 2时至下午 2时这段时间 ,其群体行为的外观特色貌似意蜂的自然分蜂 ,骚动的意蜂食光群内的贮蜜 ,义无反顾地倾巢涌出 ,急切腾空旋飞而去 ,而不是象蜂群试飞哪样出出进进 ,数量有限 ,许多蜂头向巢门作观察探索飞行 ,飞行的绝大多数是日龄尚轻 ,体嫩色浅乳臭未干的幼年蜂。当大…  相似文献   

16.
我的中蜂在这次四川北部地震的前一天,发生21群蜂在3个小时内不断飞逃,集体投于一处的情况。我养中蜂40年,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飞逃现象。5月11日下午2点半,我在蜂场上空看见蜂群飞行  相似文献   

17.
中蜂好飞逃具有共同的规律。然而,事物在共同的规律下各有其特殊的变化,产生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湖北鹤峰中蜂与鄂南地区中蜂相比,表现出具有更加强烈的飞逃习性。丘陵和低山地区的中蜂,产生飞逃意念后,只要迅速改变不适应的环境,就可以消除飞逃意念。鹤峰中蜂则不同,一旦产生飞逃意念,虽对不适应的环境迅速改变,调入虫脾,连续饲喂,均无济于事,最终仍然置卵虫脾于不顾,弃巢而逃。在五倍子、乌泡流蜜期,蜜粉源极其丰富的情况下,我们过箱25群,整个过箱过程都进行的很顺利,但在过箱数天后,发生飞逃13群。  相似文献   

18.
薛超雄 《蜜蜂杂志》2008,28(2):26-26
养蜂人都知道:"中蜂怕巢虫,西蜂怕螨".这就是说中蜂最怕巢虫危害.西蜂最怕大、小蜂螨危害.中蜂遭巢虫危害严重时不是飞逃,就是群势逐渐缩小,最后因老蜂慢慢死亡,又无新蜂接班而全群覆没.我对巢虫的治疗方法是:防、刮、敲、挑.  相似文献   

19.
中蜂独特生活习性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蜂在严酷的生存竞争中,逐渐形成了自身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系列生活习性,诸如人们通常熟知的飞行迅速敏捷;善于采集零星蜜源;爱咬旧脾喜新脾,好分蜂,易逃亡,常起盗;抗螨耐寒而巢虫危害严重等等。在长期饲养中蜂实践中我们还发现中蜂有别于意蜂的独特的生活习性:1.自然分蜂时蜂王离巢,外飞的临界期比意蜂提前而且随自然界条件的变化呈现波动性。2.在不良的生存环境下中蜂飞逃群易出现相互诱导的联动性,还会出现少见的自然合并现象。3.中蜂的嗅觉发达,有敏锐准确的鉴别能力和强烈的排异性。  相似文献   

20.
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 ,它们依靠群体的力量抵御敌害 ,抗御不良环境。在长期严酷的生存竞争之中 ,形成了“蜂往旺处飞”等一系列生活习性 ,加之蜜蜂种群及个体腹部存在着具有指南针功能磁性纳米粒子 ,这种磁性纳米粒子的密度及质量存在着差异而导致蜜蜂识巢能力的差异 ,蜂群在高密度摆放时 ,尤其是在诸如越冬爽身飞行 ,幼蜂试飞等特定条件下 ,蜜蜂个体向大群旺群 ,新王群 ,蜜足群飞移集中的趋势及行为 ,即所谓的蜂群偏集现象。观察表明初驯化的野生中蜂偏集性大于已驯化饲养的中蜂群 ,而中蜂群的偏集行为大于意大利等外来蜂种。蜜蜂的偏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