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畜牧业的发展在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个人收入水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养殖规模扩大以及养殖密度的提高,疫病的发生也越加频繁。其中,布鲁氏菌病对牛羊的繁殖性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广大养殖户必须要重视该病的防控。本文分析了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并提出了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对外购牛羊采取严格且正规的检疫等防控措施,避免患有该病的牛羊混入现有的健康牛羊群,一旦发现患病牛羊及时进行隔离或捕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延平区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及防控情况,对延平区所有牛羊养殖场(户)和牛羊养殖散户开展抽样调查,采集牛羊血清进行检测并填写调查问卷。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布鲁氏菌病抗体均为阴性;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牛场的防控意识和措施要显著强于羊场和牛羊散养户。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属于人畜共患病,严重危害到畜牧业健康发展和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对牛羊布鲁氏菌病发生现状进行全面了解,下文针对牛羊布鲁氏菌病,进行流行病学检查调查工作,并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控措施,希望可以促进畜牧业长期稳定发展,提升养殖户效益,保证畜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伴随牛羊养殖业的迅速发展,人畜间布病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该病有效的防控与净化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布鲁氏病又称布氏杆菌病和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属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病,可感染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其特征是侵害生殖系统和关节,妊娠发生流产、胎衣不下、生殖器官、胎膜发炎及睾丸炎,引起不育和各种组织的局部病灶.牛羊是引起人感染布氏杆菌病的主要传染源,常引起波浪热,关节痛等症状,若呈慢性感染则浑身无力和不孕不育等,可导致巨大经济损失和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近年来,国内外人畜的布病疫情均呈现回升势头,出现新的流行病学特征,其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6.
用病原学分离与血清学鉴定的方法,对青海省2009—2011年全省畜间牛羊布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近几年,我省畜间布病防控工作总体逐年见效,除种公牛外,其他畜种布病发病数和阳性率都有所下降,其中羊布病发病数和阳性率下降明显;牛布病感染阳性率(1.07%)高于羊(0.81%),奶牛最低(0.28%);种畜布病感染阳性率高于同种其他牲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防控:全面实施"检疫、监测、效果考核、消毒、免疫、扑杀"等综合防控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增加资金投入,落实扑杀补助,扩大监测范围,坚持自繁自养。同时,加强布病防控知识宣传和技术推广,群防群治。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牛羊养殖业正在快速发展,同时布鲁氏菌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在此严重形势下,本文针对此病提出了科学的防控和净化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问卷形式调查张家川县养殖农户和畜牧兽医从业人员对布鲁氏菌病及其防护措施的知晓率.结果表明:布鲁氏菌病防控总体知晓率为82.25%~92.04%,畜间具体症状表现、防控手段、消毒防护措施的知晓率为62.04%~66.94%,人间高险人群、患者症状、行为干预和认知程度知晓率为31.02%~60.90%.  相似文献   

9.
于新友  李天芝 《猪业科学》2019,36(12):92-94
猪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慢性细菌性传染病。仔猪和老龄猪对该病具有一定抵抗力,症状表现不明显,性成熟期猪易感性增高,母猪表现为流产、死胎、不孕等,公猪表现为睾丸炎、腱鞘炎和关节炎等。文章主要从猪布鲁氏菌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及防控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收集安徽省统计局牛羊生产数据以及兽医卫生综合信息平台、公共卫生数据,分析当前安徽省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现状。2020年,安徽省淮北地区牛羊饲养量占全省81.25%、江淮之间约占16.59%、江南地区约占2.16%。2016—2019年牛羊布病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05%、0.09%、0.14%、0.59%,呈小幅上升趋势;2015—2019年全省人间布病发病数分别是76、78、146、156、136人,病例数呈上升趋势。经调查发现:当前牛羊布病防控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基层动物防疫力量薄弱,牛羊调运监管存在漏洞;畜间布病流行状况底数不清;饲养方式落后,防疫意识淡薄。由此提出应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经费保障,夯实基层防控队伍,积极推进布病净化工作,以保障养殖业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1.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常见的牛羊等动物源传染性疾病,人与动物均可感染,属于人畜共患病,多发生于牧区,不仅会对牛羊造成极大的危害,还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且感染率较高,对牛羊养殖业经济效益造成严重威胁。对此,相关养殖场应全面了解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掌握诊断方法并根据当地疾病感染的情况,积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加强对该种疾病的管理。本文详细阐述了牛羊布鲁氏菌的诊断与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牛羊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牛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加,在满足消费者对牛羊肉制品需求的同时,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概率也呈现增加趋势。该病是牛羊的一种常见慢性传染病,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和感染率高的特点,不仅对牛羊养殖业构成威胁,对人类健康和食品安全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应该全面了解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发病特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防止该病的传播和扩散,推动牛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来源于动物的重要人畜共患传染病,随着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畜感染布病病例逐渐增多.2017年以来,泰安市开展了布病防控净化工作,本文总结了开展布病防控净化的重要意义、策略、主要工作措施、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推进动物布病防控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威海市规模养殖场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对其提供科学的防控依据,2015年底对全市53个规模牛场、46个规模羊场进行了布鲁氏菌病抽样检测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检测出阳性牛场1个、阳性羊场3个,牛羊群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率分别为1.89%和6.52%。调查结果表明,威海市的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率较低,疫情处于稳定控制状态,暴发的风险较低,但应加强对布鲁氏菌病的监测,落实消毒灭源、调运监管、流行病学调查等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师自1955~1988年,通过对布病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布病阳性率控制到羊0.86%、牛0.78%(1988年动物疫病普查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了解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流行和防控情况,本文以2015年兰州市布病防控情况为基础数据,对该市所辖八县区2016~2020年牛羊布病检测情况、免疫情况、检疫监管情况、经费支持情况、宣传培训情况和近期现场抽检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下一步的防控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保山市2018—2022年畜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显示,牛、羊、猪中布鲁氏菌病阳性检出率较高,畜间点状散发疫情频繁发生,人感染病例不断增加。对当前保山市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以期引起同行的高度重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增加投入、加强培训、加强监管、加强监测、加强队伍建设的防控对策,为兽医人员及广大养殖场(户)防控布鲁氏菌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牛羊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又名布鲁菌)引起的人兽共患病.家畜患布鲁氏杆菌病后易引起母畜流产、空怀、不孕,使母畜繁殖成活率降低,直接影响畜牧业的生产发展.近年来,青海省互助县采取有效措施,使得布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牛、羊布氏杆菌病阳性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3.27%和12%下降到2001年的0.094%和0.124%.至今为止,再未发现阳性牛羊.  相似文献   

19.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B类动物疫病.病牛可通过其产品和代谢产物排出病原菌,感染人和其他动物,引起其他动物发病.国家对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近年来,不断有人感染布病的报道出现.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体会,对当前我国奶牛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做了现状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布鲁氏菌病是人畜共患病,不只危害牛羊健康,还威胁人类健康,应对该病高度重视。虽然布鲁氏菌病的致死率不高,但其病程漫长,对牛羊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因此,饲养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养殖场的环境卫生,提高防疫水平和饲养技术,减少牛羊患病的概率,保障牛羊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