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麻城黑山羊选育效果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麻城黑山羊的生产性能。[方法]选用四川简阳大耳黑山羊公羊和麻城黑山羊母羊进行1次杂交,对杂交后代进行自群繁育时,建立1个育种核心场与几个育种场,形成育种繁育体系,2006年对经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的生产性能指标进行观测。[结果]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公、母羊初生、3月龄、12月龄各阶段的平均体重分别比选育前提高了6.29%、7.78%、9.57%和5.71%、9.23%、8.97%,体尺指标也有提高;产羔性能十分突出,产双羔以上母羊比例高达82.30%,平均年产羔率达到346%;经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12月龄屠宰率为51.4%、净肉率为34.8%、肉骨比为3.88,与选育前相比,屠宰率有明显提高(P<0.05);繁殖性能也得到了改善。[结论]选育后的麻城黑山羊的各项生产性能均得到提高,选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晴隆县从2001年起,先后引进46只纯种波尔山羊、54只南江黄羊,实行科学选配,纯种繁育,进行三元(纯种波尔山羊×南江黄羊×黑山羊)杂交组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三元杂交,培育出了适合晴隆县县情的优秀杂交品种,生产出的杂交羊,集中了双亲优点,具有肉质细嫩、膻味轻、出肉率高、生长快、抗病力强等特点。母羊可年产2胎,双羔率达80%,成活率高。初生重3.8kg,是黑山羊的3.17倍;2月龄的体重12.23kg,是黑山羊的3.10倍;5月龄的体重21.85kg,是黑山羊的2.13倍;8月龄体重约40kg,是黑山羊的2.23倍;2岁羊体重100kg左右,是黑山羊的2.86倍。  相似文献   

3.
麻城黑山羊与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麻城黑山羊与波尔山羊进行育成杂交,通过对杂种羊体型外貌、生长发育状况、繁殖性能、育肥性能进行观察及测定,并与麻城黑山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波麻杂交一代(F1)毛色与波尔羊特征相近,杂交二代(F2)出现毛色分离现象,杂种后代羊在基本繁殖规律上与麻城黑山羊趋于一致,但生长速度、繁殖成活率、屠宰率和净肉率等方面优于麻城黑山羊,杂交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大足黑山羊是我国优秀的地方山羊品种,其多胎性能十分突出,但是生长速度较慢、成年体重小。为了提高大足黑山羊生长速度并充分利用其优良繁殖性能,以大足黑山羊为母本、以黑色波尔山羊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验,并对杂交后代体重变化与同年龄纯种大足黑山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杂交后代1~9月龄的体重一直高于纯种大足黑山羊后代,并且杂交母羊的日增重也一直高于大足黑山羊母羊的日增重,而杂交公羊除5~6月龄和7~9月龄外,日增重一直高于大足黑山羊公羊。因此,引进波尔山羊杂交改良大足黑山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正>黑山羊肉质好、膻味小,深受消费者欢迎。初春时节,正是黑山羊的产羔旺季,但此时天气寒冷,不利于羔羊成活。现将提高黑山羊羔羊成活率的综合措施介绍如下:一、加强妊娠母羊饲养管理1.科学选种科学实施母羊选种工作,筛选体型、外貌符合品种特征要求,体重、屠宰率、繁殖力、泌乳力等生产性能高,后代性能表现好,血统来源清晰的黑山羊留作种用。通过选种选配、纯种繁育、杂交改良等措施,繁育优良的黑山羊后代。  相似文献   

6.
正她是全国黑山羊养殖的领头人,是黑山羊行业中大名鼎鼎的人物。她养殖的黑山羊走进了全国11个省市。她被誉为湖南省"养殖女状元"。她就是湖南省常德市养殖行业响当当的女中豪杰——伟艳黑山羊繁育基地总经理唐佳艳。唐佳艳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女。1982年,她嫁到湖南省常德市沧山乡彭家桥村。当时,家里条件差,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改变现状,唐佳艳思索着,盘算着。终于有一天,她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家边有成千上万  相似文献   

7.
波尔山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波尔山羊与贵州黑山羊杂交对其后代生长性能的影响,以及在人工草地和荒山放牧饲养方式下的生长变化,以波尔山羊为父本(♂)与贵州黑山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贵州纯种黑山羊为对照),对其初生重、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羊的体重、体尺等生长性能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1)杂交F1代羔羊的体重较贵州纯种黑山羊后代的平均体重增加53.89%,3月龄、6月龄和12月龄的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均得到明显提高,综合性能得到很好改善。2)通过比较人工草地放牧与荒山放牧饲养方式下的改良效果发现,在人工草地上的杂交优势更为明显。说明,杂交优势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与饲养方式密切相关,在饲草较为丰富、活动相对受限的人工草地放牧饲养方式下,波尔山羊与贵州黑山羊的杂交优势更明显。  相似文献   

8.
张年  索效军  熊琪  李晓锋  杨前平  刘洋  陈明新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667-4669,4673
通过分析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肌肉的化学成分,旨在探讨杂交改良对麻城黑山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麻城黑山羊,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简称:波麻F1),波麻F1×波麻F1(波麻F2)3个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饲养,试验结束时每组选取12只屠宰并进行肌肉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间常规营养成分差异均不显著(P>...  相似文献   

9.
在舍饲饲养管理条件下,用黑色波尔山羊、努比亚山羊、简阳大耳羊、金堂黑山羊为父本,大足黑山羊、云南黑山羊为母本,设计4个杂交组合,对其生长性能开展研究,并与对照群体本土大足黑山羊群体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4种杂交改良模式的F1代群体在生长性能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黑色波尔山羊与云南黑山羊杂交模式改良效果最明显;不同杂交组合模式下在4月龄至6月龄间生长速度均大幅变缓,结合重庆当地市场需求,设计了杂交仔羊4月龄适龄冬季出栏的模式,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为当地扶贫工作提供新的参考模式。本研究根据观察研究和调研情况,提出在西南地区重视回归放牧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养殖模式参与生产,不可单一追求经济效益而影响环境,违背生物生存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的胴体品质与肉质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胴体品质与肉质特性,探讨麻城黑山羊的改良和新品系选育。选用麻城黑山羊(Ⅰ,对照组)、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Ⅱ)、麻城黑山羊×波麻F1(Ⅲ)、波麻F1×波麻F1(Ⅳ)和波尔山羊×波麻F1(Ⅴ)5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育肥,试验期90d,于试验始日及第90天称量,试验结束时于每个组选取12只屠宰并分析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的肥育性能较麻城黑山羊组均有所提高,其中Ⅱ、Ⅲ、Ⅴ组的日增量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杂交后代的胴体性状较麻城黑山羊有较大提高,其中Ⅱ、Ⅴ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显著、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P<0.01),Ⅱ、Ⅳ组的肉骨比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Ⅱ、Ⅴ组的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各组间主要肉质性状除麻城黑山羊宰后24h的pH显著高于Ⅱ、Ⅳ组(P<0.05)外,其余差异均不显著(P>0.05);Ⅲ组的Fe含量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杂交后代肌肉的氨基酸组分完全,且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麻城黑山羊。结果显示,Ⅱ组是肉羊生产理想的杂交组合,Ⅴ组可用于进一步培育麻城黑山羊新品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麻城黑山羊原称"土灰羊"、"麻羊"、"青灰羊".1982~1986年,麻城市福田河镇畜牧兽医站提名为"福田河黑山羊";1987~1994年,湖北农学院刘长森教授一行在福田河、木子店、龟山等乡镇开展品种改良工作时,作了深入调查,称为"麻城黑山羊";1995~2001年,湖北省畜牧局继续支持黑山羊的提纯及扩繁工作,并正式命名为--麻城黑山羊.  相似文献   

12.
10年前,作为科技特派员的西南大学教授张家骅及团队,对重庆市大足区仅存的4000余只“大足黑山羊”进行普查的基础上,提出了保种和选育方案。10年后,大足黑山羊达到6万多只。光是黑山羊的买卖收入就有1亿元,计划到“十二五”末期。大足区每年生产种羊20万只,收入增至5亿元。  相似文献   

13.
采用努比山羊(♂)与浏阳黑山羊(♀)进行杂交,获得杂交浏阳黑山羊,为探讨杂交后代的机能代谢状况,测定了杂交一代和亲本浏阳黑山羊的19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两组间RBC,Hb,GOT,GPT,AKP,TL,Tch,Glu,TP,A,G,Na^ ,Ca^2 ,Pi和Cl^-等15项指标值基本相近:WBC,AMY,K^ 和Mg^2 等4项指标,两组间虽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其变化幅度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14.
海南黑山羊是地方特色山羊品种,是海南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其产品深受当地、两广及东南亚地区消费者喜爱。近来年,由于近亲繁育,海南黑山羊品种退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增加,其价格不断上涨。本文综述了海南黑山羊的产业现状、研究进展、初步提出了产业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选用麻城黑山羊(Ⅰ)为对照组,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Ⅱ),麻城黑山羊×波麻F1(Ⅲ),波麻F1×波麻F1(Ⅳ),波尔山羊×波麻F1(Ⅴ)5个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育肥,试验期90d,期间于第0、90d称重,试验结束时于每个组选择12头屠宰并进行胴体性能和肉质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①杂交后代的日增重较麻城黑山羊组均有所提高,其中Ⅱ、Ⅲ、Ⅴ组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②杂交后代的胴体性状较麻城黑山羊有了较大提高,其中Ⅱ、Ⅴ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显著、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P0.01),Ⅱ、Ⅳ组的肉骨比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Ⅱ、Ⅴ组的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③各组间主要肉质性能除麻城黑山羊的pH24显著高于Ⅱ、Ⅳ组(P0.05)外,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Ⅱ组是肉羊生产理想的杂交组合,Ⅴ组可用于进一步培育麻城黑山羊新品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测定并比较海南黑山羊、萨能奶山羊及其F1B和F1W的体质量与体高、体斜长、胸深、胸宽、胸围、腰角宽等体尺指标,并对海南黑山羊与F1B和F1W的产奶性能做了比较。结果表明:F1B和F1W的体质量分别比海南黑山羊提高5.24%和29.80%,杂交效果显著;与海南黑山羊相比,F1B除体高外其余体尺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F1W各体尺指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除体斜长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指标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程度;F1W的产奶性能与海南黑山羊相比有较大幅度提高,杂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前场镇利用山区丘林地发展黑山羊养殖,随着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给农户带来了养殖产业新机遇.前场镇山区大量养殖黑山羊促进了农户家庭经济发展,但也要解决观念落后、科技意识淡薄等制约因素,完善良种繁育体系,扩大养殖规模,健全防疫机制,以保障黑山羊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马山县位于广西中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该县就开始养殖黑山羊,并被称为"中国黑山羊之乡"。马山黑山羊是引进外地品种与本地品种杂交,经过多年精选出来的品种,因其全身黑毛、生长发育快、板肉厚满、皮毛质软细小、瘦肉率高、肉质鲜嫩、膻气少、香甜可口、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及港澳台地区享有较高声誉。在放牧条件受限的地区,养殖户进  相似文献   

19.
一、优良品种杂交.用波尔山羊与黑山羊进行杂交,产生杂交一代,然后将杂交一代母本与波尔公羊杂交,产生的第二代杂种具有明显的优势:4月龄体重可达25千克~35千克.相当于本地羊的成年体重;在放牧条件下,10月龄杂种羊产肉量为12.5千克,是本地品种同龄羊的2倍.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团逐步引进卡拉库尔羊进行繁育,卡拉库尔羊能适应干旱、炎热的自然条件,生长繁育种群发育良好,目前存栏羊97%属高代杂交的卡拉库尔羊。经过反复试验,选定麦盖提羊做为首选,利用多胎性、繁育率高、适应性强、个体大、生长速度快、性成熟早的特点,与当地的优势种群卡拉库尔羊进行杂交,逐步改善和提高当地品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