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部,地跨陕西省太白县、眉县、周至三县,总面积56325公顷。1965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太白山自然保护区。1986年7月国务院批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45年的发展历程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得到各级政府和当地群众的关心与支持,各项工作得以全面开展,森林防火工作更是取得了连续45年无森林火灾的好成绩,为太白山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成立了"陕西太白山国  相似文献   

2.
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典型的暖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自然历史遗迹和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综合性保护区,保护区地处暖温带到亚热带过渡地区,为我国南北生物的过渡地带,是秦岭地区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界,是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A级保护区,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行动区之一。一、太白山保护区的区位优势太白山保护区位于秦岭山脉的中段,周至、太白和眉县的交界处,总面积56325公顷,主峰拔仙台海拔3767.2米,  相似文献   

3.
一、生态旅游现状分析(一)独立经营,未形成区域联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旅游活动始于80年代,90年代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建立,使太白山的旅游活动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后,当地政府在太白山东部和北部又相继建起了黑河、红河谷、青峰峡森林公园。这样,围绕太白山开展旅游活动的5家单位,其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隶属于省林业厅,其他4家则隶属于西安的周至、宝鸡的眉县和太白县,还有宝鸡市自领一  相似文献   

4.
王文利 《陕西林业》2011,(Z1):42-43
一、综合研究1、第一次综考。1982-1985年,开展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取得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气候气象、地质地貌、冰川地貌、森林资源、资源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等诸多学科的系统资料,编辑出版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论文集》,录制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植被景观及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概貌录像带各一套,太白  相似文献   

5.
在总结分析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活动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从挖掘景观特色,做好生态旅游整合与规划,建立协调运行机制,创新旅游产品等方面提出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提到大秦岭,自然会想到秦岭主峰太白山,而太白山保护区,正是以保护太白山56325公顷的森林生态系统和自然历史遗迹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太白山保护区位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的核心位置,向南可以俯瞰黄柏塬、老县城、佛坪、长青自然保护区,东边是"周保"、观音山、天华山、皇冠山、平河梁、鹰嘴石自然保护区,西边是牛尾河、桑园和摩天岭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7.
林业信息化是现代林业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不断发展壮大,保护区的信息化管理越来越要求实现科学化和现代化。文章针对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信息化建设现状,提出了建立OA办公与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视频会议室、建立综合数据库、对太白山网站进行改版升级和利用红外相机开展野生动物监测工作等措施,以提高自然保护区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自然保护区合理开发是实现自然保护区事业和当地社区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自然保护区基本特征,在分析太白山保护区开发面临的问题、产生的影响及成因基础上,提出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太白山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探讨,分析了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太白山自安然保护区GEF项目实施自然与管护背景,保护工作面临的威胁,比较了实施编制《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计划》,调整机构设置和功能区划,改善办公与防护条件,开展社区共管项目,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等GEF项目主要内容前后发生的变化,总结提出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工实施GEF项目,在实现保护生物多样性、自然景观、第四纪冰川遗迹、古文化遗产和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等项目目标的同时,从保护任务、内容、方法等方面逐步进入科学、合理、系统、全面轨道,机构管护能力提升,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当地社区保护意识增强,经济收入增加,自我管理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秦岭生物资源的形成及变化规律,探索保护、利用及开发资源的途径,1982年省林业局主持,由有关林业教学、科研、林勘设计等单位以及西北大学、陕西师大、省动物研究所、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组成陕西省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队,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2.
张书怀 《陕西林业》2011,(Z1):17-18
"生态旅游"的概念,对于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来说,最早源于1996年的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的GEF项目,由当时的澳大利亚籍世行中心官员玛格丽特提出,几经讨论,"生态旅游"的概念最终为保护区大部分专业人员所接受,并一直延续至今。一、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历史及其现状1、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历史1981-1983年的太白山综合考  相似文献   

13.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存威胁因素与保护对策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显示,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共有大熊猫16只左右,数量虽不多,但它们却是秦岭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缘。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的发现和种群数量的稳定,以及大熊猫栖息地不断得到保护,在动物地理演化分布上具有重要科学价值。本文分析了威胁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存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今后保护管理对策,为更有效保护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大熊猫及其栖息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历年来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游客不了解路况、缺乏野外生存经验、高山区通讯设施不健全、野外救援难度大.提出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保护自然资源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任务,开发旅游是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经营性产业之一。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自然保护区普遍面临的问题。只有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才有利于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从大的方面上看,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发旅游,应在保护的前提下,优先考虑生态效益和持续效益,不宜急功近利式地盲目开发旅游。在此,笔者以太白山保护区为例展开论述,来探索解决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这一对矛盾的有效途径。1 概况太白山保护区是1965年9月经原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的,1986年7月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5年…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介绍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及任务,并对生态旅游进行分析,以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介绍太白山保护区生态旅游优势及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于1965年9月,是我国首批、陕西省第一个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地处陕西太白县、眉县、周至县三县交界处,东西长45千米,南北宽35千米,总面积56325公顷。它是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自然历史遗迹和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主峰拔仙台海拔3771.2米,是中国大陆中东部的第一高峰。  相似文献   

18.
项目活动     
陕西GEF项目简介 陕西秦岭保护区群是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管理示范项目之一,包括陕西省太白山、佛坪、周至、牛背梁、长青国家自然保护区,是陕西乃至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地区之一,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该项目自1996年起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共分两大部分:一是秦岭自然保护区项目(即太白山、佛坪、周至、朱保护站),其任务是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  相似文献   

19.
自然保护区是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首要目标的特殊地域,太白山保护区位于秦岭山脉中部,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保护区之一,是秦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地区。本文阐述了太白山生物多样性,分析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威胁因素,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对同类型保护区的保护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林海短讯     
<正>《秦岭解密》培训班教学实习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举行由省委组织部主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学基地承办的处级干部自主选学培训班—《秦岭解密》,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举行。两期培训班学员分别于4月29日、5月14日到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蒿坪保护站、点兵场、中山寺一带进行教学实习。通过现场教学实习,培训班学员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多关注林业,支持林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