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前沉重的村级债务已成为严重制约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一些债务数额较大的村,债务包袱严重困扰着村干部,村干部整天忙于应付村级债务问题,没有精力创新路、求发展。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县政府在农村财务管理方面,强化措施,严格管理,确实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有些村集体支出仍然过大.入不敷出.财务赤字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农村百事通》2011,(9):82-83
案情:2005年8月30日,甲作为村干部向乙借款5000元,并声明这钱是村委会借用,乙表示如果是村委会借钱我不放心,但如果由甲个人借钱可以。于是甲就以个人名义立下欠据一张,并约定利息千分之三。甲随后将借来的5000元入了村集体经济账目。后来村干部交替,村集体迟迟未能归还这笔债务。就这笔债务乙也多次向甲索要,均无结果,遂具状诉至法院,请求判令还款。  相似文献   

3.
当前,沉重的村级债务,已成为严重制约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尤其是一些债务数额较大的村,债务包袱严重困扰着村干部,村干部整天忙于应付村级债务问题,没有精力创新路、求发展。沉重的债务也使村集体经济组织对生产公益事业投入减少,无法进一步改善条件、优化发展环境,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从债务形成的原因出发,探析化解债务途径,是实现化解村级债务工作较为有效的选择。一、村级债务形成的原因(一)为完成上级的各项税费任务而举债。由于村级领导班子力度不强,宣传工作不到位,加之有些村民思想意识淡薄,拒交各项…  相似文献   

4.
<正> 村级集体债务沉重是当前农村的一个突出问题。认真分析村级集体债务形成的原因,积极寻求探索化解村级债务的有效途径,已成为当前亟需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一、村级债务的现状据调查,滦县共有12个镇1个办事处,507个行政村,有债务的村415个,占总村数的82%,债务总额为11608万元,共涉及农  相似文献   

5.
1 村级债权债务情况 截止2004年末统计,长春市共有村1697个,农业人口412万,集体总收入7.6亿元,集体总支出6.3亿元.全市村级债务24.7亿元,债权17.8亿元,净负债6.9亿元.村均债务145万元,村均债权105万元,村均净负债40万元.  相似文献   

6.
<正> 南漳县委、县政府把化解村级债务作为保农村社会稳定,促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截止2001年12月底,全县已化解村级债务2210万元,占15.5%,村平减轻债务4.22万元。 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化债目标。近几年来,由于村级经济发展不快,加之管理不善,致使村级负债剧增 全县524个村,有441个村负债,负债总额达1.4299亿元。因村集体经济组织负债,引发的民间纠纷频频不断,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对此,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多次召开化债专题会议,研究化解债务的方法措施。一是制定了《全县清理化解农村集体债务实施方案》,确立指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彻底解决好农村集体债务问题,湖北省老河口市从市直部办委局抽调近800名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于2000年10月17日进驻全市有债务的220个村,广泛宣传农村不良债务的危害性和化解农村集体债务的重要性,采取八项措施,全面开展化债工作。截止今年3月上旬,  相似文献   

8.
应该讲,我国农村村级债务形成的原因很多,并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集体经济积累机制不完善造成村集体成了“空袋子”;村级集体财务管理混乱造成村集体成了“漏袋子”;一些村不切实际兴办企业致使村集体背上沉重债务;为完成一些名目繁多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因税费、集资转嫁过来而使村形成债务;管理费用逐年增大,入不敷出等等。  相似文献   

9.
《当代农业》2011,(4):54-54
【案例】甲作为村干部向乙借款,并声明是村委会借用,乙表示如果是村委会借钱不放心,但如果由甲个人借钱可以,于是甲就以个人名义立下欠据一张,甲随后将借来的钱入了村集体经济帐目,后因村干部交替,村集体迟迟未能归还这笔债务。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村级债务问题日趋严重,并逐步暴露出来,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乃至农村政权和社会的稳定。龙山镇党委、政府在摸清村集体债权、债务的基础上,剖析债务特点及成因,采取措施减债,巩固和发展了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11.
一是财务收入无计划、开支无节制,造成经营亏损。2005年闽清县村集体经营亏损面达46.86%,村均亏损金额3万多元。二是违纪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滥发奖金补贴、公款吃喝、公费旅游等现象依然存在,如享受固定补贴的村干部人数、报酬金额以及公款征订报刊均超越《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暂行规定》的标准。三是资金投向不合理,非生产性开支巨大。如2005年池园镇村均管理费支出5.927元,是生产性经营支出的17倍多,挤占了生产经营的投入,影响集体经济发展。四是财务事项决策不民主、办事不公开,以及盲目举债、随意对外捐赠等,造成损失浪费。以上问题的存在,致使村集体资产流失、不良债务增加,损害了村民群众的利益,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  相似文献   

12.
【案例】甲作为村干部向乙借款,并声明是村委会借用,乙表示如果是村委会借钱不放心,但如果由甲个人借钱可以,于是甲就以个人名义立下欠据一张,甲随后将借来的钱入了村集体经济帐目,后因村干部交替,村集体迟迟未能归还这笔债务。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部分村集体经济组织不顾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盲目向单位、个人举债,主要用于兴办企业和非生产性支出,使村级不良债务大量增加,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因此清理整顿村级不良债务,不仅是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改善农村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社会稳定、提高集体资产的质量、建立健全集体资产运营机制的重要措施。烟台市近期对全市村级债务进行了清查清理,以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一.清偿旧债的方法 1.因地制宜,分类化解债务。首先,对村级债务进行分类。即对村直接借贷形成的债务。凡不属为民办实事的,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落实债务人;对确属用于集体生产公益事业、借贷手续齐备、使用开支合理的。应制定用村集体经济收入逐步偿还计划;对村办企业所形成的债务。实行村企分开,由企业承担,企业破产、倒闭的,债权债务按《企业法》、《破产法》等规定处理。其次,对不正常的高息要按国家规定的同期利率重新计算利息,减少村集体不合理的利息负担。再次,对少数干部贪占挪用提留款的,坚决追回,情节严重的还应追究行政、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正>1村级债务的形成1.1集体经济积累机制的不完善造成村集体成了“空袋子”。农村现行的经营体制弱化了村集体组织生产销售和收益分配统一部署决定的功能,使集体积累长期得不到补充和发展。由于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己承包到户,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销售什么、销售多少都不再由村集体统一计划按排,而是由农户自个决定,  相似文献   

16.
村级债务成因复杂,而且累积时间长。截止2011年末,我市154个村有140个村债务缠身,债务总额高达13,296.6万元,有债务村村均负债95万元,总债务中欠个人款7,045.7万元,占债务总额的53%;尾欠利息3,227.3万元,有债务的村村均23万元。资不低债的村45个,占总村数的29%。其中为农民代缴税费形成债务高达3,148万元,占债务总额的24%。我市目前村级债务数额巨大,村级组织已经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如此之高的村级债务不仅影响了村级  相似文献   

17.
正免税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后,受到免税政策的影响村集体管理工作中村干部的职能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村集体管理工作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因此在对村干部职能进行研究和分析的过程中,有必要从免税环境下的职能变化入手,对村干部职能进行重新定位,进而为村集体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意见参照。1免税环境下村干部职能的明确定位受到免税环境的影响,在对村干部职能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对村干部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明确工作  相似文献   

18.
李权 《新农业》2010,(11):61-61
<正>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三提五统,村集体收入剧减,村级债务问题逐渐显现,困扰农村基层干部,影响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到过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红河镇清泉村的人,都称赞这里村风正、民风好,党支部班子有凝聚力、战斗力,更称赞这个村有一位深得民心的党支部书记——吴经三。 1992年走上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的吴经三,没有热衷于搞“泡沫政绩”,而是与村“两委”一班人认真地、客观地分析:这个70年代在全县名噪一时的红旗单位,为什么会债务累累、问题成堆,甚至出现党员、群众集体联名上访等问题呢?究其原因就是原村干部私心重,办事不公道,引起了群众的强烈不满。查到症结后,吴经三在村党支部会上言辞掷地有声:“我们这届村干部,要不轻贫,不欺下,不附贵,不媚上,不循私情,要秉公办事,给老少爷们一个新形象” 清泉村从1983年包干到1993年秋  相似文献   

20.
绥中县高岭经济开发区1997年前18个村有15个村不同程度地负债,负债总额489万元。使村集体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严重地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状大,影响了基层政权的巩固和农村社会稳定。从1998年开始,这个区党委和政府采取化解与防治并举的办法,解决村级债务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