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为了改变因经营不善而造成的杉木林低产状况,自1986年以来,在杉木幼林中套种红瓜子,效益十分显著,不仅使杉木幼林实现速生丰产,而且获得短期经济收益。1 套种林地概况贺县黄洞林场地处中亚热带南缘,位于东经111°42′~111°51′,北纬24°20′~24°34′,地貌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400m,年均气温19.9℃,年降水量1535.4mm,土壤为山地红壤和黄红壤,pH值4.5~6.0。林地为杉木低产林经皆伐炼山后全垦更新的杉木当年和第2年的幼林地。  相似文献   

2.
我场地处桂南低丘陵地区,东经107°58′-108°34′,北纬22°32′-22°50′,属亚热带气候.从1953年以来,营造了杉木用材林6万余亩,植后8年左右开始郁闭成林,需要进行抚育间伐.为了摸索杉木林抚育间伐的合理强度,以便为今后大面积的间伐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65年设置了间伐标准地3组共9块,进行不同强度的对比试验.现将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用森草净10%水悬剂对马尾松、湿地松及杉木造林地进行化学除草试验表明,森草净用于马尾松、湿地松幼林抚育除草效果好,比较安全。施用量以有效量412.59/hm2即可。森草净用于杉木幼林地除草对杉木危害明显,不宜使用。  相似文献   

4.
用森草净10%水悬剂对马尾松、湿地松及杉木造林地进行化学除草试验表明,森草净用于马尾松、湿地松幼林抚育除草效果好,比较安全。施用量以有效量412.5g/hm^2即可。森草净用于杉木幼林地除草对杉木危害明显,不宜作用。  相似文献   

5.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具有极强的萌蘖特性,其实生幼林往往从根际附近萌发出大量的枝条,这不仅防碍主干的生长,而且对抚育管理也带来麻烦。为了找出杉木萌蘖特性和防止办法,本站在板坑、长隆等幼林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和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 一、影响杉木萌蘖的因素引起杉木萌蘖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表明:1-3年生杉木幼林地禁止饲放山羊,因山羊取食3年生杉木 林技叶次数占总次数的75.75%,特别是取食杉木顶梢后,对杉木幼林的高生长,成材有极大影响。山羊取食杉木幼林侧枝叶,对杉木幼林的高径生长及成材影响差异性不显著。4年生以后的杉木幼林地内及林缘可饲放山羊。  相似文献   

7.
杉木林地免耕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传统火烧炼山方法处理采伐迹地进行更新造林 ,若山地的坡度大 ,不仅难以作业 ,且较为危害 ,同时炼山除杂整地是全山铲草抚育 ,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土壤肥力受破坏 ,造林成本相对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 ,我场进行了免耕营林的试验研究 ,本文是对 6年生杉木林免耕造林抚育法和效果的初步总结。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广东省西部象牙山林场符竹工区 ,地理座标为 2 2°5 2′~2 2°5 3′N ,111°5 0′~ 111°5 2′E ,林地坡度 30~ 32° ,年降雨量 16 0 0~ 2 0 0 0mm ,年均气温 2 1~ 2 2℃ ,土壤多为页岩及砂岩发育而成的赤红壤 ,杉木林…  相似文献   

8.
在杉木幼林初期,采用不同的抚育方式,对杉木幼林生长的影响效果不同。几种不同抚育方式的对比试验表明,全垦抚育效果最好,带垦抚育次之,刀砍抚育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9.
根据5个林地植被类型的湿地松幼林抚育试验,对不同立地植被类型,不同抚育次数与湿地松幼林成活率及其生长的影响关系进行研究分析,针对湿地松较典型的幼林地植被类型,提出了经济合理的幼林抚育措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杉木幼林地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4个坡度级的山场上建立12个径流小区,连续4年对炼山的杉木幼林地定位观测,分析了杉木幼林从炼山起至郁闭止,林地的水、土、肥流失的季节和年度的变化规律,划分了水土流失时期,分析坡度与流失的关系。结果指出,炼山后第一年水、土、肥流失最严重,泥沙冲刷量达24.81t·ha~(-1),以后逐年递减,至第4年趋于稳定,与不炼山的接近。常规幼林抚育措施加剧了林地水土流失,建议调整幼林抚育方式和季节,并采取必要的生物措施。  相似文献   

11.
幼林抚育人工松土除草,用工多,劳动强度大,与采茶等农事活动掩时间、争劳力,往往影响抚育任务按时按质完成。祁门县1993、1994年在胥岭、大洪岭林场等地使用草甘膦除草剂进行幼林地化学除草试验,1995年在大洪岭林场、安凌站办林场等幼林地进行大田化学除草示范推广,面积3000余亩,节约幼林抚育资金4.2万多元,减少幼抚工日1.5万个。今年又购进10%草甘膦除草剂10吨,计划完成幼林地化学除草面积1.5万亩。  相似文献   

12.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鼓舞下,我省以杉木为主的大片用材林基地更加蓬勃发展。杉木幼林及时除草抚育,是巩固造林成果的重要环节。为解决林区劳动缺乏难以及时抚育的问题,我们将化学除草剂在杉木幼林中进行了试验示范,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指出了为了发挥生态效益,福建省从2010年全面推广不炼山造林技术。由于不炼山造林后杂草、杂竹、灌木等生长旺盛,苗木前期生长较慢,林分郁闭推迟,因此科学合理的抚育技术是提高成活率和促进幼林生长最重要的环节。以不炼山造林小班的杉木幼林(1~3年)的抚育技术为研究对象,试验1采用常规设计的"221"抚育模式,试验2采用改进设计的"321"抚育模式,对1~3年杉木幼林的抚育技术进行了研究调查分析,为不炼山造林的幼林提供科学合理的抚育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林业资源管理》2017,(1):43-49
以5a(幼林)、12a(中龄林)、18a(近熟林)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抚育间伐与对照(不抚育)2种处理,分别于2013年底和2015年底对样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抚育间伐促进了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年平均胸径生长量的增加值抚育比对照幼林多44.4%、中龄林多25.0%、近熟林多14.3%,年平均单株材积生长量的增加值抚育比对照幼林多59.3%、中龄林多31.0%、近熟林多19.9%,上述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抚育间伐对树高生长有促进作用,但与对照比,其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抚育明显改善了杉木幼、中龄林的健康状况,健康等级抚育样地普遍比对照样地高一级;抚育提高了林下植被种类的丰度、高度和盖度,抚育样地植被的垂直结构明显;总体而言,抚育间伐对杉木生长、林下植物生长和林分健康的促进作用幼林好于中龄林,好于近熟林。试验结果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抚育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草甘磷进行云杉幼林抚育的试验报告牛世兴,宋战友(三岔子林业局景山苗圃)今年夏季,我们采用化学除草的方式,对鱼鳞松幼林地进行透光抚育收到了明显效果,现将试验报告如下:1试验地与设计试验地设在三岔子林业局景山苗圃西部鱼鳞松幼林地、树龄为5年生,栽植时间...  相似文献   

16.
我场栽植杉木已有20年历史,但大面积的杉木造林,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后,而加强杉木的抚育管理,则是从1970年开始的。目前,全场杉木总面积7500亩,其中已经成林的100亩,已经郁闭的幼林近1000亩,大面积尚处于未郁闭前的幼林阶段。为了总结茅山地区杉木能否发展,能否速生丰产,我们在南海底工区调查了几个样点,现将调查情况(表1)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吴县临太湖之滨,位于北纬30°51′—31°33′,东经119°55′—120°54′,是杉木分布的北缘地区。解放后特别是七十年代我县共发展杉木林1.7万亩,目前保存面积1.5万亩。现10年生的杉木林平均高7.4米,平均胸径9.7厘米,每亩蓄积达7立方米左右。为了促进现有杉木林的生长和提早成材,探讨本地区培养中径材的途径,我们于1981年开展了杉木抚育间伐强度的试验。现将四年来的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一、林地概况  相似文献   

18.
所谓幼林化学除草是指用化学除草剂来防除杂草和灌木 ,达到抚育幼林的目的 ,提高幼林保存率 ,促进林木速生丰产。陈国海受安徽滁州济丰木业有限公司的邀请于 1999年度在该公司管辖的湿地松、马尾松幼林地进行系统的化学除草田间药效试验 ,现把试验报告如下 :1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设在滁州市南谯区和定远县境内 ,地貌属大别山体向东扩展的丘陵岗地 ,最高海拔 399m ,一般海拔为 50~ 10 0m ,坡度在 5~15° ,地势平缓 ,岗冲相间 ,林地土壤大多为千枚岩、角斑岩、花岗岩发育而成的普通黄棕壤。土层厚度不等 ,一般在 4 0~ 80cm ,pH值…  相似文献   

19.
我场位于安远县城郊北面,是个人多田少的丘陵地区,原荒山较多,土质较瘠薄。自1963年办场以来,共造林57,534亩,其中营造杉木林36,875亩。数万亩杉木营造后,如何使其速生丰产,尽快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多的优质木材,这就是摆在抚育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课题。建场初,由于我们对杉木生长特性不够了解,对杉木到底应采取什么方法抚育较好?是没有底的。以后,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发现土壤较疏松的山场,杉木幼林就长得好;板结的土壤,杉木就长得差,还往往成“小老头”。  相似文献   

20.
杉木幼林抚育技术的综合评价和决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全面分析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生长、群体结构、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水土流失和抚育成本的影响基础上,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对不同抚育技术进行多目标决策,结果表明: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并促进杉木幼林的生长;抚育技术对杉木群体树高和地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地径结构;全垦抚育的成本最大,不抚育最小,块状抚育居中;块状抚育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林分结构和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的提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块状抚育是南方林区较好的杉木幼林抚育方式,它既能有效地减少林地植被对杉木的竞争,保持杉木的正常生长,又能降低抚育成本和保持地力及物种多样性。这对今后指导杉木幼林抚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