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的稻蝗种类及其分布曾有过研究报道,茅晓渊(1990)经过多年调查认为湖北稻蝗以日本稻蝗[Qxya japonica (Thunberg)]为优势种。作者于1991—1992年对湖北中部丘陵平原稻区稻田土蝗种类进行了调查,摸清了该区域稻田土蝗的主要种类及优势种。  相似文献   

2.
中华稻蝗犤Oxyachinensis(Thunberg)犦是汉中稻区主要害虫之一,但一直没有可以参考的监测预报方法,造成了对该虫的监测资料的积累、汇总及发生趋势的预测预报困难。为此,笔者从1997年起,在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中华稻蝗发生规律调查研究结果犤1~3犦及测报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制定了中华稻蝗监测调查及预测预报方法,经汉中市各县区植保部门近年的应用和不断完善,反映效果较好,能及时准确地发布预报,指导大田防治。1调查内容和方法1.1越冬卵块密度调查于中华稻蝗终见期后(10月中、下旬)进行。选不同生态条件的区域各2~3个,每区域在田埂沟渠…  相似文献   

3.
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是山西省稻田蝗虫的优势种。1988~1993年,我们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得知,中华稻蝗各虫态均有天敌侵害,天敌种类计十余种,以食卵(寄生、捕食)者对稻蝗抑制作用明显。天敌种群数量及对中华稻蝗抑制作用因年际间变幅...  相似文献   

4.
稻蝗俗称蚂蚱、蚱蜢,在我市发生的主要是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Thunb.),属直翅目蝗科,1958年前在我市慈化、水江、新坊、南庙、温汤、洪江等山区乡镇发生为害较重。由于大面积使用有机氯农药,对稻蝗防治效果好,1959~1984年轻发生。当有机氯农药停止使用后,稻蝗又开始回升。1985年在温汤、新坊、洪江等乡镇局部稻田发生,1988年全市扩大到333hm2,1989年达3333hm2。1990~1995年发生面积1200~3600hm2,少数田块暴发成灾,禾叶被吃光,枝梗被咬断,造成严重减产,成为我市水稻生产上的一种主要害虫。为了有效地防治此虫,我们于1…  相似文献   

5.
陈伯刚 《植物保护》1991,17(3):21-22
中华稻蝗 Oxya chinensis(Thunb.)近年在湖区稻田发生呈上升趋势,人们多偏重化学防治,而稻蝗危害水稻的暴食期,正是抗药性最强的成虫阶段,如能利用天敌等自然控制因素,辅之施药,可取得更好效果。稻蝗与狡蛛有同步发生与上升现象。为此我们进  相似文献   

6.
土蝗是非迁移性蝗虫的统称,我国已知约有800种。在北方农区,频繁为害农作物的土蝗优势种,主要有大垫尖翅蝗、黄胫小车蝗、笨蝗、短星翅蝗、中华稻蝗、宽翅曲背蝗、日本黄脊蝗等。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受气候及农田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和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等,致使北方农区土蝗的危害逐年加重。近几年北方7省、市的土蝗发生面积每年均在6000万亩以上。由于土蝗具有高密度、突发为害的习性,所以化学农药防治乃是消除危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水稻上的主要害虫有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稻蝗、粘虫、稻蛀茎夜蛾(大螟)、稻蝽象和稻杆蝇等,而对当阳市水稻生产威胁最大的是水稻螟虫类。  相似文献   

8.
目前稻蝗发生量的预报均采用查卵的方法进行测报,此法故然有效,但不够简单,且误差也大,而根据上年田间该成虫产卵前期的残留量来预报翌年蝗蝻密度(简称 SNI 测报(1)),不仅简捷,而且准确,变异系数比查卵减小了65.03个百分点,相关系数增加了0.3896;预测式是:(?)=1.6781X+29.8665。稻蝗自1984年以来在陕南稻区危害逐年加重,并有日趋加剧之势。目前稻蝗发生量不  相似文献   

9.
稻蝗的识别     
稻蝗是水稻的大害虫之一,近年来,它的发生面积日渐扩大,危害程度日益加重,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对此,已引起广大群众的高度重视。为尽快解决这一问题,第一步工作就是必须正确地对它们加以鉴别。一、稻蝗的主要形态特征稻蝗是一个属,包括着许多种类,它们的主要共同特征是:触角丝状;前胸腹板具有明显的前胸腹板突,呈圆锥形,其顶端圆形或略尖,但不具齿;中胸腹板侧叶全长较宽地分开,其中隔的宽度通常较短于其长度;前,后翅发达,在缩短的种类中,在背部也相互毗  相似文献   

10.
作者于1989—1993年进行调查,在219.5万亩范围的2.8万个样点上,采集上蝗成虫3万多头,根据调查资料分析,提出沂蒙山区海拔50—200米湖洼地,200—250米平原,和250—500米山丘3种地带各自的土蝗种类,并提出笨蝗、大垫尖翅蝗、花胫绿纹蝗,短额负蝗、中华稻蝗和长翅黑背蝗为全区常发性伏势种群,并对主要种群的地理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中华稻蝗在东北富裕县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裕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嫩江、乌裕尔河流过境内。草原面积大,且大都处于江河两岸。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在富裕县每年都有发生,但近年发生危害十分严重,对农业和牧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中华稻蝗在富裕县每年发生1代,主要危害玉米、水稻等禾谷类作物及禾本  相似文献   

12.
中华稻蝗胚胎发育形态、卵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形态特征,中华稻蝗胚胎发育过程分为10个阶段,本文对各阶段做了描述,绘制了形态图。利用4个不同温度的恒温箱对陕西汉中及长安两地区中华稻蝗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进行了测定。中华稻蝗卵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在汉中稻田分别为16.7℃和238日度;长安县稻田为15.7℃和234日度;室内饲养所收集的卵囊(长安种群)为16.1℃和296日度。  相似文献   

13.
(二)稻蝗亚科 Oxyinae该亚科在我国已知有13属,广西仅知其中之9属.稻蝗亚科分属检索表1(4)前胸腹板突为横片状,其顶端一般平直或呈齿状,或中央突出.  相似文献   

14.
中华稻蝗为害影响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通径分析孙运达,孙从法,王信远(山东临沂地区植保站276001)根据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Thunb)不同虫口密度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不同产量损失率的关系,应用通径分析,测定中华稻蝗危害对产...  相似文献   

15.
白洋淀地区土蝗发生严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春光 《植物保护》1989,15(5):58-58
近年来,东亚飞蝗在逐步得到控制或略有回升的情况下,白洋淀周围的安新、任丘、高阳、雄县、徐水、清苑、容城等7市县的黄胫小车蝗、短星翅蝗、中华稻蝗、大垫尖  相似文献   

16.
非稻区中华稻蝗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属斑腿蝗科,为滨州市的优势蝗种.滨州市无水稻栽培,但芦苇面积偏大,为中华稻蝗提供了极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密度30-40头/m2,最高达100头/m2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中华稻蝗 Oxya chinensis Thunberg 从若虫期开始向农田扩散转移,以获取种群生存发展所需更好的食料和空间。待到性成熟卵粒成熟之前,又举行群飞扩散,以寻找适宜的产卵场所。在具有类似天气条件的广大地区几乎具有同期行动的特征。一、1988、1989年的观察纪实本县在历年灯光诱测中,每年总有一二个晚上稻蝗突增。1988年8月17~18日,1989年8月27日及30日,赣榆和江苏各地几乎在同时出现了3次中华稻蝗的大规模飞翔扩散活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稻蝗是山西省土蝗种群中的一个优势种,但人们在防治中对稻蝗若虫龄期的鉴别常有失误。为了较准确地鉴别若虫龄期,笔者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稻蝗在个体发育中,若虫(蝗蝻)与成虫的形态、生活习性基本相同。若虫龄期的大小标志着昆虫个体的大小,同时与田间为害程度及抗药性关系密切。对若虫龄期的鉴别准确与否,在防治上有重要意义。若虫(蝗蝻)历期52~70 d,平均59.6 d,孵化前,卵由黄色变为深绿色。  相似文献   

19.
在用微孢子虫或胃毒性药物治蝗时常采用麦麸制成毒饵撒施,蝗蝻对麦麸的接受性和在饵料有效期间的取食量是决定防效的关键,为此,我们于1990年进行了几种蝗蝻对麦麸的接受性比较试验。 材料和方法 供试蝗种有:东亚飞蝗、黄胫小车蝗、稻蝗、短星翅蝗、亚洲小车蝗、小翅雏蝗、红胫戟纹蝗、西伯利亚蝗和意大利蝗。前6种系1989年从天津、北京和内蒙古采集怀卵雌蝗饲养,产下的卵块于北京自然低温下越冬,  相似文献   

20.
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在山西忻州地区为害水稻相当严重,5万亩水稻年损失率均在10%左右。调查得知;稻蝗从卵到成虫均有天敌寄生、捕食。现简述如下: 1.蝗噬霉菌(Entomophthora grylli Fres.),又名蝗虫霉,以分生孢子在田间传播,使蝗虫致病而死。在8~9月份高温高湿季节寄生率可达20~30%,对后期蝗虫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