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普洱茶健康性及科学饮用要素的论述,阐明普洱茶科学饮用是获得健康的基础及前提,要做到科学饮用必须做到了解茶叶特性,因时、因地、因人饮用普洱茶。  相似文献   

2.
普洱茶的后发酵工艺是其形成独特的色、香、味和越陈越香品质的关键所在,大量的真菌参与其中。本文通过综合阐述普洱茶中的真菌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关于普洱茶饮用安全性研究及评估,并对普洱茶的安全性生产提出构想,为推动普洱茶的可持续发展做铺垫。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饮用普洱茶及正确引导普洱茶消费提供参考,结合感官品质审评对普洱茶(生、熟)两个紧压茶样,采用5 min3、min1、min和100℃、90℃、80℃水等不同冲泡处理的水浸出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对普洱茶冲泡条件与水浸出物浸出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普洱茶在不同冲泡条件下其浸出物浸出规律均表现为:相同条件下,水温越高冲泡时间越长,水浸出物浸出量越多,水浸出物浸出速度越快;第1泡的水浸出物含量较高,随着泡次的增加而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人工接种黑曲霉、青霉、酵母3种真菌固态发酵普洱熟茶的饮用安全性,以普洱生茶、自然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为对照,采用茶汤灌胃昆明种小鼠法分别对3个茶样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实验测得普洱生茶、自然渥堆发酵的普洱熟茶、人工接种真菌固态发酵的普洱熟茶的LD50分别为:12.21,13.99,12.58 g/kg体重;对应的LD50的95%可信限分别为14.06~10.61,15.80~12.39,14.32~ 11.00 g/kg体重.从食品毒理学的标准来看,3个茶样都属于实际无毒范围的物质.上述结果表明:人工接种真菌固态发酵的普洱熟茶具有很高的饮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万秀锋 《农业考古》2012,(5):314-319
满族作为我国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饮食习惯以肉食为主,故需要茶叶解腥去腻,茶叶成为满族人的生活必需品。在清宫众多的茶叶品种中,从清代才逐步成为贡茶的普洱茶因其独特的功用受到清宫的青睐。清宫的普洱茶除了日常饮用外,还大量用于赏赐、祭祀及药用。本文结合故宫博物院现存的普洱茶实物,结合相关史料,对普洱茶在清宫内的使用情况进行阐述,以为抛砖之用。  相似文献   

6.
从文献结果看,国内对普洱茶的急性毒性研究较多,样品主要包括配方普洱茶和多个年份产的普洱茶。配方普洱茶和标准普洱茶的LD50在10 g·kg^-1左右,说明普洱茶提取物属无毒和无致突变作用产品。普洱茶中的铝和其他元素含量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的浓度限量。普洱茶发酵过程中,存在曲霉、青霉、根霉、木霉、酵母、乳酸菌、放线菌等微生物类群。致病菌-大肠杆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由此可见,普洱茶在急性毒性、重金属、致病菌等方面具有一定的饮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云南普洱茶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普洱茶饮用的安全性,以不同种类的普洱茶为原料,绿茶为对照,采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分别测定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测得普洱熟茶、普洱生茶、曲茗绿茶的LD50分别为:9.6 g/kg,8.7 g/kg,6.2 g/kg。结果表明,普洱茶的急性毒性要比绿茶较低。从食品毒理学的标准来看,3个茶样都属于实际无毒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分别对普洱茶进行不同程度的冲泡处理,将处理前的普洱茶样品和处理后的茶渣样品进行检测水浸出物、茶多酚和茶褐素指标;综合三项指标来看,日常饮用普洱茶冲泡10泡左右是较为科学的,11泡以后可通过延长冲泡时间来获取较多的内含物质;且通过冲泡,普洱茶中的主要内含成分茶褐素的获取率高于茶多酚。  相似文献   

9.
为初步了解云南普洱茶中吡虫啉残留状况,从茶叶市场中随机选取了30份样品(10份生茶20份熟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吡虫啉残留量。结果显示,4份普洱生茶检测出吡虫啉,占总样品数的13.3%,但含量均未超出国家规定MRL0.5 mg/kg。普洱熟茶中未检出吡虫啉。为了进一步研究分析吡虫啉在茶汤中的浸出规律,用蒸馏水对这4份普洱茶样进行提取、测定,结果显示,随着浸提时间的延长,茶叶中的吡虫啉浸出率呈现递增的趋势,但浸出率都很低,浸提45 min后,其最高浸出率为6.59%。本研究为普洱茶的生产和健康饮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分别对普洱茶进行不同程度的冲泡处理,对处理前的普洱茶样品和处理后的茶渣样品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和茶褐素指标检测。结果表明,综合3项指标来看,日常饮用普洱茶冲泡10泡左右是较为科学的,11泡以后可通过延长冲泡时间来获取较多的内含物质;且通过冲泡,普洱茶中的主要内含成分茶褐素的获取率高于茶多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