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德地区早稻优质组区试品种产量稳定性研究杨炎官(宁德地区农科所)宁德地区近年引进和选育一批优质早稻新品种(系人进行早稻良种(组合)区域试验。笔者就早晚优质组的汇总结果,对9个参试品种的产量稳定性进行探讨。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有优质早制品种6个,早糯品种...  相似文献   

2.
351A/9279是安徽省早稻新品种选育协作组用351A与恢复系R9279配组而成的杂交早稻中熟组合。该组合1995~1997年参加安徽省早稻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熟期早,优势强,抗病性好,米质较优。1998年5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  相似文献   

3.
湘北高蛋白饲料早稻新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6年高蛋白饲料早稻品种(组合)筛选基础上,1997年又比较研究了省内外征集的高产早稻新品种(组合)。结果表明,95早鉴25,WH07,中早18,湘早籼24号,威优56,96早鉴112产量优势明显,蛋白质含量高,生育期适宜,经济性状好,可作为饲料稻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高抗的常规超级早稻新品种。诸暨市于2009年引入进行试验示范,表现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好、增产潜力大的特点,成为全市早稻主推品种。经2011-2013连续3年的直播精确定量栽培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完善了中早39直播精确定量栽培单产超600 kg/667 m2的配套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1996年高蛋白饲料早稻品种(组合)筛选基础上,1997年又比较研究了省内外征集的高产早稻新品种(组合)。结果表明,95早鉴25,WH07,中早18,湘早籼24号,威优56,96早鉴112产量优势明显,蛋白质含量高,生育期适宜,经济性状好,可作为饲料稻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中早25系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中选181为母本、中早18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熟期早、产量高、适应性广、抗稻瘟病等特点。2006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13个早稻品种的田间对比试验,筛选出生育期适中、抗病虫能力较强、结实率与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的中早35、中早25、中嘉早17、中早39、中两优206等品种,可作为常德市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8.
早稻新品种对比试验初报王玲,郑金贵,陈金铨,高诚(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福州350019)为了筛选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的早稻新品种,经多年的选育,现将几个表现较好的新品系进行对比试验。材料与方法1.参试品系556—108,556—51,凡196—1...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产量高、抗性强的早稻新品种、今年早季,从省农科院稻麦所引进“N548”等早稻新品系,与县主要当家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分述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田设在金谷乡金东村、海拔90米、土壤类型灰泥田,前作小麦、肥力中等。 2.参试品种(系):“N548”、“358”、“756”、“171”、“496”、“8802-5",“79106” (CK)、“汕优64” (CK)。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适宜在金华地区规模种植的生育期短、抗性好、稳产高产的早稻品种.[方法]采用直播栽培模式,进行不同早稻品种的对比试验,了解不同早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情况.[结果]金早09生育期适中,成穗率高,有效穗数足,但结实率偏低;中早39产量高,但生育期偏长,应适期早播或机插栽培以提高产量;中组143全生育期最短,有...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合连江县种植的优质早稻新品种,促进连江县种植业结构调整,连江县良种场从省内外引进了8个优质早稻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早22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常规超级早稻品种,2006年被引入诸暨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目前已成为诸暨市早稻当家品种之一。经2006~2007两年的直播栽培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完善了中早22直播栽培单产超600kg/667m^2的配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早4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由中86-44品种系统选育而成的早籼新品种,1996年已通过浙江省生产试验鉴定。1994年引入金华市试种,参加市早稻区域和生产试验,1996年在义乌、东阳、金华等县(市)扩大示范1000hm2。经三年试种示范,表现全生育期与浙733相仿,分蘖力强,结实率高,耐肥高产,米质中上,后期转色好,青秆黄熟。现将其在本市的生育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中早4号的生育特性1.熟期适中,抗性较强1994、1995年金华市区域试验,中早4号平均全生育期104.2天和113.5天,1996年生产试验为105.7天,分别比对照品种浙733…  相似文献   

14.
上杭县杂交早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5年选择4个杂交早稻新品种,以T78优2155作对照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早稻新品种夷优266和民优5338表现生育期适中、产量高、综合性状较好,可在上杭县扩大示范。介绍了各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15.
廖毅敏 《作物研究》1994,8(2):43-43
早熟早籼新品种89早229示范情况及栽培技术廖毅敏(湖南省宁乡县种子公司410600)宁乡县于1991年冬引进89早229。1992年全县设4个点进行早稻品比和示范,折合平均产量为6082.5kg/hm2,比对照浙辐802增产2.5%,居5个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16.
厉惠江  赵一君 《中国稻米》2012,18(4):54+56-54,56
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从嘉育253/中组3号杂交组合中经多代选育而成的中熟早籼新品种,2009年10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浙审稻2009039),适宜浙江省作早稻种植。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品种在东阳市的试种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杂交水稻》2017,(2):47-50
以株两优211和中早39为供试材料,采用分期播种、同期机插对比试验,探索了机插对双季早稻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机插双季早稻秧苗素质、生育期、分蘖能力、经济性状及产量等均有一定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株两优211和中早39作双季早稻机插栽培时,播期以3月20—25日最佳。在试验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季早稻机插品种选择的几点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衢县优质稻米生产示范基地硕果喜人。2001年种植的 6个早稻新品种,每667m2平均产量高达 423. 6 kg/667m2,比所在村早稻平均单产 375 kg/667m2高出 13%。 为进一步探索适合衢县种植的早稻优质高产新品种,提高种粮效益,为粮农寻求增收之路,衢县粮食局、浙江良兴米业有限公司、衢县农业局、衢县安仁镇政府和中国水稻研究所,2001年联合在该县的安仁镇湖西村建立了新品种示范基地,其中早稻连片种植了中选972、中98-18、早20-20等6个新品种。经过农技人员精心指导,种植户做…  相似文献   

19.
七月上中旬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水稻专业组成员的专家,教授和农业技术干部等15人,对我省早稻新品种(组合)进行现场考察鉴定。专家们考察了省稻麦所,三明、莆田、漳州、龙海等五个市县农科所,沙县、南平、莆田、同安等四县(市)国营良种场和七个县12个乡镇的新品种和杂交稻新组合的试种田、对比田和示范田。这次考察鉴定的重点是经过省二年区域试验和抗病鉴定,表现增产显著的新品种惠农早一号、金早六号、闽科早一号、将科三号等四个品种,鉴定结果认为: 惠农早一号是由惠安县农科所用不落籼糯与红410杂交选育而成的中熟早籼品种,全  相似文献   

20.
湖南早稻生产状况分析及育种技术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庆国  伏军 《作物研究》1995,9(1):25-27
通过对湖南1980~1993年水稻倦早稻的总产,单产及播种面积的变化状况,早稻当家品种(组合)、主体品种(组合)与审定品种的变化与应用状况等的分析,找出了湖南早稻生产滑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今后早稻育种的目标应是以高产为主,加强早熟与中熟偏早类型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