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罗布麻花、果实黄酮类含量为最佳采收期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确定不同时期罗布麻花、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吉林省左家地区不同时期罗布麻花、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7月上旬罗布麻花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高,9月中旬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探究番石榴不同成熟期果实香气组成,旨在为番石榴果实适时采收、品质评价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水蜜、珍珠、本地、西瓜、红宝石5个番石榴品种始熟期、成熟期及完熟期的果实进行香气组分分析.结果表明,从水蜜始熟果、成熟果、完熟果中分别鉴定出19、12、8种化合物,珍珠鉴定出22、11、5种化合物,本地鉴定出14、11、11种化合物,西瓜鉴定出17、11、5种化合物,红宝石鉴定出21、19、12种化合物.各品种果实香气成分种类均随成熟度增加而下降,始熟果均以萜烯类物质为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范围为77.13%~94.85%,红宝石含量最高;完熟果均以醛类物质为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范围为82.56%~96.79%,珍珠含量最高.从始熟期至成熟期,白肉型品种(水蜜、珍珠、本地)的果实醛类物质含量大幅增加,萜烯类含量急剧下降;红肉型品种(西瓜、红宝石)的果实萜类、醛类含量变化趋势较缓.各品种始熟果中萜烯类物质均由单萜类和倍半萜类组成,倍半萜类种类较丰富,白肉型品种始熟果中倍半萜类物质总含量远高于单萜类,红肉型两者差异不大;始熟果的单萜类主成分为β-罗勒烯,倍半萜类主成分为石竹烯,白肉型品种石竹烯含量高于β-罗勒烯,红肉型品种反之.完熟果中醛类物质主要成分为己醛或3-己烯醛.  相似文献   

3.
草果中含有多种挥发性物质,使用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仪(ISQ GC-MS)对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不同海拔地区的草果果实、茎段、叶片3个不同部位挥发性物质的组分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地区的挥发性成分相似,但含量占比存在差异;不同部位的挥发性成分含量占比也存在差异。各个部位中占比最高的均为桉叶油醇。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叶片中醇类物质占比最多,茎秆中烯类物质占比最多,果实中占比最多的是烯类。其中卯照村(1 627 m)叶片和茎秆中醇类物质占比高于其他地区,卯照村(1 627 m)果实中烯类物质占比高于其他地区。选取含量较高的4个挥发性成分与5个地区草果样品的海拔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发现海拔对草果叶片与茎秆中桉叶油醇影响最大,对果实中β-蒎烯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为探明秃叶黄檗新鲜果实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组成及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对秃叶黄檗新鲜果实挥发性成分进行萃取和富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和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秃叶黄檗果实挥发性化学成分共鉴定出45种化合物,占秃叶黄檗新鲜果实挥发油化学成分的99.95%,其中β-月桂烯(66.9%)、β-榄香烯(14.5%)、大根香叶烯D(6.8%)为主要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收集鱼鳞云杉健康木和被害木干部挥发性物质,利用GC-MS方法对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两者之间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差异,分析鱼鳞云杉干部挥发性成分与云杉大黑天牛寄主选择的关系。结果表明:健康鱼鳞云杉干部挥发性物质共42种成分,其中相对质量分数最大的是神圣亚麻三烯(16.04%),其次是α-葑烯(14.24%);被害鱼鳞云杉干部挥发性物质共43种,其中相对质量分数最大的成分是β-蒎烯(18.07%),其次是α-蒎烯(12.39%)。在健康木和被害木的挥发性成分中,烯萜类化合物均占70%以上。鱼鳞云杉树势由健康向衰弱转变时,主要烯萜类化合物含量发生变化,3-蒈烯、异柠檬烯、β-蒎烯、4-蒈烯、α-蒎烯等含量显著上升,而神圣亚麻三烯、α-葑烯、β-月桂烯、β-水芹烯等含量下降,这些烯萜类化合物的变化,为云杉大黑天牛定位选择适宜寄生的鱼鳞云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莽山野柑果实特异香味形成机制,揭示果实发育过程中挥发性物质代谢规律,对莽山野柑(Citrus nobilis Lauriro)5个发育时期果实黄皮层挥发性物质代谢谱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莽山野柑果皮中检测到14类共94种挥发性成分,单萜及其衍生物、倍半萜及其衍生物各有40种;发育过程中挥发性物质代谢谱变化较大,有21种成分在不同发育时期低于检测限;成熟期挥发性物质总量仅为峰值期的76.93%,花后105 d(DAF105)到达峰值,DAF135最低;单萜烯含量占总量的86.10%~95.21%,橙皮内酯、倍半萜烯和二萜烯仅占0.11%~11.00%。单萜烯中以D-柠檬烯和β-月桂烯为主;单萜及其衍生物在DAF105前呈上升趋势,之后逐渐降低,与倍半萜类物质在含量变化上的趋势大体相反。  相似文献   

7.
以波姬红无花果为试材,比较了3个不同成熟时期果实品质及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9月成熟的波姬红单果质量最大,为68.82 g,10月成熟的波姬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8.5%;经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分析可知,8月成熟果实中挥发性成分有34种,9月成熟果实中挥发性成分有28种,10月成熟果实中挥发性成分有25种,8、9、10月成熟果实中苯衍生物相对含量均最高。研究结果可为无花果品质调控及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萃取食用菊花花朵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分析,并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出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51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烯类、酯类、醇类,还有少量酸、杂环类和烷类物质,其中主要成分为单萜类化合物α-蒎烯、β-月桂烯、α-松油烯、β-蒎烯、γ-松油烯等,相对含量分别为74.04%、5.24%、3.96%、3.44%、2.01%,共占总相对含量的88.69%。  相似文献   

9.
【目的】测定不同采摘时期的木姜子果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以5、6和7月蒙自清香木姜子果为材料,采用油浸提(热浸提和冷浸提)、超声波辅助浸提和水蒸气蒸馏法3种方法提取木姜子果精油;采用顶空进样法加热提取木姜子挥发性成分,并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筛选出制备木姜子精油的最佳工艺为:水蒸气蒸馏法,时间3 h,料液比1∶4 (g∶mL)。采用该方法从5、6和7月木姜子果中分别分离和鉴定出化合物32、49和98种,分别占检出总量的78.36%、87.49%和98.04%。其中,5月果萜烯类和醇类成分和含量较多,分别占总百分含量的45.97%和26.14%;6月果萜烯类和醛类成分和含量较多,分别占总量的33.29%和34.39%;7月果主要挥发性成分是醛类,占总量的53.74%。【结论】5、6和7月木姜子果提取的精油所含挥发性化学成分和含量不同。5月果主要挥发性化学成分是萜烯类;6月果主要挥发性成分是萜烯类及醛类;7月果主要挥发性成分是醛类,且倍半萜类化合物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样曲采集季节对干小蓬草精油挥发性组分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水蒸气蒸馏分别提取的7月、8月和10月采集的小蓬草精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干小蓬草精油挥发性共有组分主要是萜类化合物,且挥发性组分种类逐渐减少。共有丰成分中柠檬烯相对含最最高,相对含龟最高可达50.13%,非共有化合物相对含龟较低(0.26%-1.91%)。采样季节对干小蓬草精油的挥发性主要组分(柠檬烯、反式-α-佛手柑油烯、α-姜黄烯)的影响较小。富含萜类化合物的干小蓬草精油在化妆品上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于山西的侯马、长治、交城、祁县、太原,在Steiner诱捕器内加T,Cue,Me诱剂诱集各种实蝇,监测山西境内实蝇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三点棍腹实蝇(Dacus(Callantra)trimacula(wang))和具条实蝇(Bactrocera(Zeugodacus)scutelltat(Hendel))是山西的优势实蝇种群,各诱集点两种实蝇种群动态基本一致,每年的6月底7月初由南到北相继发生,高峰期出现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种群消退结束于9月底到10月上旬。两种实蝇一年发生一代,种群羽化整齐。  相似文献   

12.
齐口裂腹鱼鳃表面结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扫描电镜观察齐口裂腹鱼鳃表面结构 ,发现齐口裂腹鱼鳃的鳃弓、鳃丝、鳃小片上皮细胞表面均具有隆起的微脊 ;微脊形态特征随在鳃上分布部位不同而不同 ,与其他硬骨鱼比较有较大差异 ;鳃小片上皮细胞表面结构与其呼吸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对太行菊和芙蓉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行菊和芙蓉菊减数分裂过程基本正常,为同时型胞质分裂.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基本构型为9个二价体,其中太行菊和芙蓉菊每个花粉母细胞(PMC)平均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005Ⅰ+892Ⅱ+003Ⅳ和004Ⅰ+861Ⅱ+002Ⅲ+017Ⅳ;部分花粉母细胞后期Ⅰ和后期Ⅱ及末期Ⅰ和末期Ⅱ发现有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微核及不同步分裂等减数分裂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4.
采用田间施药方法,研究了施用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4-dimethylpyrazolephosphate,DMPP)对冰箱贮藏条件下小青菜可食部分硝酸盐、维生素C(Vc)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施与不施DMPP2种处理小青菜硝酸盐含量呈现先降低后略有升高的趋势,Vc含量呈降低的趋势;DMPP在贮藏前期能够有效地降低硝酸盐含量,延缓Vc含量的降低。贮藏2d后,DMPP处理小青菜硝酸盐、Vc含量分别降低了74.4和9mg·kg-1,而对照处理分别降低了54.4和50mg·kg-1,处理间硝酸盐、Vc降幅差异均达5%显著水平。贮藏2~4d中,DMPP处理硝酸盐、Vc含量分别降低了20.1和91mg·kg-1,而对照处理分别降低了144.7和84mg·kg-1,处理间硝酸盐含量降幅差异达5%显著水平。贮藏4~6d中,对照处理硝酸盐含量升高了60.6mg·kg-1,DMPP处理升高了76.2mg·kg-1,Vc含量分别降低23和117mg·kg-1,且处理间降幅差异达5%显著水平。蔬菜贮藏时间不要过长,以不超过4d为宜。  相似文献   

15.
在观察叶甲科昆虫生物学特性的工作中,我们曾发现过鸡血藤黄叶甲 Gonioctena fulva(Mots)伪胎生的生殖方式,即每次生殖时,常先产一粒卵,再胎生出幼虫。1984年初夏,又发现同一属的十三星角胫叶甲 Gonioctena tredecimmaculata(Jacoby)营胎生生殖,这种生殖方式在叶甲科中是少见的。为此,我们于1984—1985年对其生物学特性作了较系统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脱落酸(Abscisic acid, ABA)对映异构体的生物活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方法精制脱落酸(ABA)异构体试样,改变以往靠光学离析法分离racemic型(SR)-(±)-ABA,提高了(S)-(+)-ABA与(R)-(-)-ABA两镜像体纯度。抑制生长试验和残留量分析结果表明:天然型(S)-(+)-ABA活性,显着高于非天然型(R)-(-)-ABA或(SR)-(±)-ABA活性。抑制莴苣种子发芽50%的活性强度(S)-(+)-ABA约是(R)-(-)-ABA的5倍,(SR)-(±)-ABA介于二者之间。抑制萝卜下胚轴生长试验,最显着有效期2~6天,(6天后差异渐小,8日甚微),生理作用期约为一周,(S)-(+)-ABA活性是(R)-(-)-ABA的3.6倍。差异原因可能是两异构体分子立体结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7.
茶园小绿叶蝉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茶园中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发现,小绿叶蝉是茶园主要害虫。小绿叶蝉在4、7月份有两个发生高峰。根据该虫害的生物学习性,采取了强采及植物源药剂相结合等方法,起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北五味子栽培区域无霜期短的特点,把秋季施肥由过去果实采收后(9月中下旬)提前到采果前(8月中下旬)进行,并实行腐熟有机肥和速效性氮钾肥合理配比混合施用,使翌年的结果株率由过去的39.68%~55.56%提高到88.89%~96.43%,产量提高了1.5~2.2倍。秋季施肥技术的改进,在实现丰产稳定目标的同时,也取得缩短果园管理周期,减少田间管理用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快速冷凝Al_(47)Cu_(25)Fe_8Mg_(20)合金粉末。在淬火态粉末中,发现并确定了四个晶体相,在800℃热处理的粉末中,观察到了F型二十面体准晶相。  相似文献   

20.
方静  周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5,13(2):218-220,T001
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齐口裂腹鱼肠粘膜上皮的超微结构,并对肠粘膜上皮 的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的形态作了较为 详细的描述,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