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梨黑星菌接种体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保存10个月后仍有70%以上的分生孢子具有萌发力。在干燥条件下,低温有利于黑星菌接种体的保存。-18——20℃和3—5℃保存的分生孢子萌发率分别为72.43%和71.02%,而室温保存的分生孢子萌发率为0。离体接种和田间接种表明,在接种点上,低温干燥保存的梨黑星菌接种体分生孢子与新鲜孢子一样具有侵染力。而且在田间接种下,接种16天后均引起接种部位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梨黑星菌的产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①梨黑星菌分生孢子单生于菌丝顶端或分枝顶端膨大的细胞上,产孢细胞作拟单轴式延伸。孢子脱落后孢子梗上留下明显的孢痕。②不同光照对黑星菌产孢的效用各异。以先黑暗后黑光产孢最多,自然散射光次之。③梨黑星菌分生孢子在16℃产生较多。尤以先20℃培养再移至16℃下更好。④梨黑星菌产孢在PDA和麦芽汁琼脂上较好。  相似文献   

3.
中国梨黑星菌(Venturia nashicola)致病性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我国梨产区河北、江苏、浙江、台湾和四川等地不同梨品种上分离到的12个梨黑星菌(Venturia nashicola)的单孢菌株,采用田间抗病性不同的品种接种、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寄生在我国栽培梨上的黑星菌存在生理分化,供试的12个单孢菌株,初步划分为5个不同的致病类型。  相似文献   

4.
梨品种对黑星病的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不同的梨品种对黑星病的抗病性差异很大,西洋梨不感染,日本梨较中国梨抗病。黑星菌以侵染钉直接穿透叶片角质层侵入。幼叶感病,当达到成熟叶龄后,即使人工接种也不发病。免疫或抗病品种均不同程度地抑制其叶片上分生孢子的萌发和附着胞形成。虽然穿透作用仍能发生在免疫品种上,但接种后三天其叶内游离酚含量显著增加,抑制了侵入菌丝在体内的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5.
番木瓜胶孢炭疽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引起番木瓜(Carica papaya)炭疽病的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rioides Penz.)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5~28℃,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10~40℃,最适温度为28~30℃;该菌在pH 3~11的范围内均可生长,菌丝生长的最适pH为6,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为5;分生孢子萌发对相对湿度要求严格,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该菌在完全黑暗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葡萄糖、乳糖、果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能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和形成;该菌的致死温度为55℃10 min.  相似文献   

6.
1.对疮痂病菌(Cladosporium carpophilum)的生物学特性作了研究。其结果:(1)分生孢子荫发的最适温度为25℃;(2)分生孢子在黑暗中萌发率最高,其次是在黑光中;(3)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6;(4)分生孢子只能在水滴中萌发;(5)分生孢子萌发与营养条件有关。在蒸馏水中萌发率为52%,在葡萄糖液中为90%。在2%梅煎中汁中孢子萌发后芽管迅速发展成菌丝;(6)分生孢子寿命在25℃干燥的条件下为15天。 2.田间药剂防治以50%多菌灵700倍液最好,对感病品种的果实防效可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7.
梨抗黑星病的遗传育种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鸭梨、早酥等8个品种15个杂交组合的F1群体对黑星病的抗性表现为质量性状的遗传。抗病性对感病性为显性。80%以上的供试组合F1对黑星病的抗感分离比可用4对基因控制的抗病性来解释。亲本品种的抗性对杂交后代的影响较大,且品种间有差异。佳白梨、五九香梨是梨抗黑星病育种的良好亲本。西洋梨及其杂种在梨抗黑星病育种中作一亲或双亲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实验选用中国白梨(鸭梨、金花)和日本砂梨(新世纪、明月)的四个品种。通过对叶片接种梨黑星病菌(Venturia nashicola)分生孢子后,分期测定各品种的总酚。结果表明:总酚特别是OD酚与抗梨黑星病相关。但在两个梨系统中表现不尽相同。白梨系统中、抗病品种固有含酚量高于感病品种,接种后两者含酚量均增加,而抗病品种的酚尤其是OD酚含量增加明显。砂梨系统中感病品种固有含酚量高于抗病品种,接种后感病品种的含酚量最初下降,以后才上升;而抗病品种则相反开始便增加,OD酚持续增加至第10天。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温度、pH及光照对梨黑星病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梨黑星病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产孢pH为6.0;将梨黑星病菌分别接于pH为6.0的PDA和LP'培养基上,20℃下培养14d后,经黑光—黑暗各12h的光照周期培养72h,菌丝生长较快,产孢量较高。孢子萌发试验表明,分离一年后的梨黑星病菌分生孢子在1%葡萄糖液中萌发率可达55%,对任何时候进行室内生物药效测定试验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梨黑星病分生孢子相对侵染量动态预测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闷罐车”技术,组建了梨黑星病分生孢子侵染动态预测模型(PSCIM)。PSCIM能以3min为一个步长计算梨黑星病菌分生孢子的侵染量,可以预测梨黑星病菌分生孢子在一个降雨过程中的相对侵染量。PSCIM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程序包括主窗体、驱动变量输入窗体和计算单元3个模块,能以图形和数据列表两种方式显示结果。PSCIM在Delphi 6.0实现编译,程序的结构清新自然,能较好地再现梨黑星病分生孢子的侵染过程。  相似文献   

11.
试验用单人背腹式按摩采精法收集纯净的鸭精液。对不同稀释液(1%NaCl液、Lake液、pH 7.1Lake缓冲液BPSE和BNP—2)(精液:稀释液,v/v)稀释的鸭精液在不同温度(2—5℃、8—10℃和25℃)下的保存效果和以pH 7.1Lake缓冲液按不同稀释比例(1:1、1:2、1:3、1:4、1:5、1:6、1:7、1:8、1:9和1:10)稀释的鸭精液在2—5℃温度下的保存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鸭精液液态保存的最适温度为2—5℃;以PH 7.1Lake缓冲液的稀释保存效果最佳;按1:2、1:3、1:4和1:5稀释比例稀释鸭精液均可取得良好的保存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草莓炭疽病潜伏侵染条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离体条件下通过调控室内温湿度对草莓炭疽病的发病情况及侵染特性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湿度组合处理25℃/85%、20℃/80%、15℃/80%、10℃/80%、15℃/75%、10℃/75%在接种7天后均能发病,处理10℃/70%接种后28天才轻微发病。侵染特性差异性研究表明,处理25℃/85%,接种6 h,25%的分生孢子开始萌发;接种12 h,附着孢开始形成,形成率为16%,接种48 h,叶片开始出现零星病斑;接种7天,叶片组织细孢大量腐烂崩解,病指为39.07。处理10℃/70%,接种1天,2.88%分生孢子开始萌发;直至接种24天,分生孢子萌发率达到100%,附着孢开始形成,形成率为8.83%;接种28天,叶片开始出现零星病斑,病指仅为1.85;接种42天,叶片组织大面积腐烂,形成典型的炭疽病斑。得出处理10℃/70%接近该病害发病的底线温湿度条件,此条件下的潜伏期能够达到28天。  相似文献   

13.
苹果贮藏期间炭疽病菌侵染过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苹果炭疽病菌配成不同浓度孢子悬浮液接种至处于贮藏期的苹果上 ,在 2 0℃恒温下暗光培养 ,对病菌侵染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针刺接种秦冠苹果 ,病斑接种成功率随接种孢子浓度增大而增大 ,当接种浓度在 1× 10 5个孢子 /ml以上时 ,接种成功率为 10 0 % ;病菌潜伏期和潜育期与接种浓度呈显著负相关 ;潜育期至潜伏期所需的有效积温和产孢时病斑直径在不同浓度接种间差异不显著 ,其值分别为 99.2℃和 19.6mm ;病斑扩展速率在接种浓度 1× 10 4 ~ 1× 10 5个孢子 /ml范围内最大。  相似文献   

14.
试验考察了在舍饲条件下饲喂混合精料和干草时补硫对山羊硒代谢的影响。风干基础日粮含硒0.03ppm,补硒使各组风干日粮含硒均为0.23ppm,风干基础日粮含硫0.07%,各组风干日粮补硫量分别为0、0.20、0.40、0.60、1.00%。结果表明:采食量在日粮含硫量为0.47%时显著提高,并随日粮硫水平的增加而上升。补硫对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血硒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毛硒含量和日粮硫水平显著负相关(γ=-0.876)。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活性随日粮硫水平增加而上升,但上升的幅度从日粮硫含量为0.47%以后增大。由此可见,考虑山羊硒需要量时,风干日粮含硫量不宜超过0.47%。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室内测定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MZ041016菌株不同浓度孢子及与不同农药混配对甘蓝蚜(Brevicoryne brassicaeL)的毒力,探讨球孢白僵菌的致病力及其开发潜力。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在9.2×108,9.2×107,9.2×106,9.2×105,9.2×104和9.2×103个/mL 6种浓度梯度下对甘蓝蚜具有致病作用,其中,浓度为9.2×108和9.2×107个/mL悬浮液对甘蓝蚜有较高致死率,其第7天死亡率达到100%;浓度为9.2×103个/mL死亡率最低为48.61%。生测结果表明,9.2×108个/mL悬浮液与不同农药混配对甘蓝蚜均具有较强的毒力,其中稀释10倍,以乐斯本的死亡率为最高,第5天可达100%;其次是灭多威、阿维菌素,吡虫啉死亡率最低,第6天仅达78.16%;稀释100倍,仍以乐斯本的死亡率最高,第5天达到73.41%,其次是灭多威、阿维菌素,吡虫啉死亡率为最低,第6天达54.57%。  相似文献   

16.
对自然感病的桃蚜幼虫上获得的顶孢霉菌株(Acremonium hansfordii)的最适培养条件及对甘蓝蚜的致病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顶孢霉菌生长和产孢的最佳碳源为木糖,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分别为1.806 mg/mL和7.061×106个孢子/mL;最佳氮源为尿素,其菌丝体含量和产孢量分别为0.242 mg/mL和54.07×106个孢子/mL;最适于顶孢霉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C/N为10∶1.液体培养至6-7 d时,菌丝生物量和产孢量均达到高峰,因此液体发酵终止时间应选择在接种后6-7 d.在接种后的第6 d,顶孢霉菌对甘蓝蚜的LC50为1.650×106个孢子/mL.  相似文献   

17.
小麦抗赤霉病的一些生理生化特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了小麦品种苏麦3号(抗病)和凡_6(感病)穗部受赤霉病菌(Fusariumgraminearum)侵染后,病穗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木质素,和酚类物质含最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小麦抗、感赤霉病品种受侵染后,PAL酶活均升高,但在受侵染的前中期,抗病品种苏麦3号病穗中的PAL酶活增加速度高于感病品种凡_6。木质素在病穗和健德颖壳内的含量均表现为抗病的苏麦高于感病凡6,其含量随接种后日数增加而增加。酚类物质含量在抗、感品种的颖壳内,均表现为病穗高于健穗,但抗、感病品种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增长速度不同。因此,从侵染的前中期,抗病苏麦病穗中的PAL酶活和酚类含量增加速度稍快于感病的凡6这一特点,可以认为它们在侵染的早期对抗病起着一定作用。而木质素的含量则与小麦品种抗赤霉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用7种培养基培养的结果,在麦芽汁培养基(MEA)上(23℃)得到最大产孢量(4.7×109分生孢子/皿);用6种谷物的固体培养基试验中,大米粒培养基最适宜产孢,发酵培养10d得到最大产孢量1.5×109分生孢子/g,孢子萌发率95.14% 。3种储藏条件试验的结果,以4℃冰箱中黑暗下6个月的孢子萌发率最高(91.47%)。  相似文献   

19.
氨基酸维生素对绿僵菌液生分生孢子形成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对金龟子绿僵菌在不同氨基酸为氮源、不同维生素为生长辅助因子的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长和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进行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氨基酸和维生素对金龟子绿僵菌的生长及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影响极显著 .以天门冬酰胺和 L -丙氨酸为氮源的培养液有利于绿僵菌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 .产孢量达 5.1× 1 0 9和 4.7× 1 0 9个孢子·L-1.在培养液中添加适宜的生长辅助因子能有效刺激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 . VB6+ VH或复合维生素 B能使绿僵菌获得较高的液生分生孢子产量 (产孢量高达 1 7.8× 1 0 9和 1 6.4× 1 0 9个孢子· L-1) .同时 ,试验还显示 :液生分生孢子的产量与培养基氮源的性质有关 ,复杂的氮源比简单的氮源更有利于液生分生孢子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