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是依法保护宅基地使用权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本文分析了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新任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11财新峰会上提出,城乡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迫在眉睫,必须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先从政策上,然后再从法律上明确,农民对承包地和宅基地拥有长久的使用权。而近期四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也正式面世,通知要求,对我国农村集体土地进行确权登记发证,严格规范确认宅基地使用权主体,妥善处理农村违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国土资源部近日公布五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进程,强调要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奠定产权基础。据悉,由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从有关部门获悉,山东2015年将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确权的占全省农村集体耕地面积的67.7%,占家庭承包面积23.3%的土地已经流转。山东省农业厅厅长王金宝介绍说,截至目前,全省所有涉农县(市、区)、乡镇(街道)均开展了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76.5%的村(社区)已完成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涉及农民承包土地7586.2万亩,占全省农村集体耕地面积的67.7%。王金宝强调说,各地在工作中,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三不变,一严禁",即原有土地承包关系不变、农户承包地块不变、二轮土地承  相似文献   

5.
随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办法》的出台,切实推进石河子市土地登记工作顺利进行,本文结合实际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情况,着重的阐述了工作中产生的技巧和设想。  相似文献   

6.
目前,合村并居后农民住宅有了新气象,从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近年来,村庄合并和农村社区建设,科学规划,创新模式,和谐拆迁,推进农村住房与危房改造工作稳步展开。但是,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中国农村土地制度问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土地所有权问题或所有制问题;二是农村土地的使用权和受益权问题。《土地管理法》对包括农村土地在内的土地所有制或所有权已经加以界定,即农村土地实行集体所有制,也就是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农村集体。合村并居措施对于农村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合村并居后社区集体土地的确权登记也存在相应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办法才能进一步促进农村建设以及经济持续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记者了解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秉承根据对象不同分类操作的思路。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改革思路,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将分类试点。农村集体产权改革是重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权威人士处独家了解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将根据对象不同分类操作。针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重点是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扩大整省份推进试点范围;对非经营性资产,将重点探索  相似文献   

8.
正全国草原确权承包登记颁证工作正在试点运行,其中也发现很多棘手的问题,不但复杂、难以掌控,而且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群体事件和骚乱,这些特殊情况适用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处理方式更臻完善。为此,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及多年相关工作经验,对草原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一些特殊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现报道如下。1与确权登记颁证依据、底线相关的情况1)以各级地方政府核发的《土地使用权证书》及  相似文献   

9.
渐进决策模型是一种基于过去的经验,采用渐进的方式对现行的政策加以修改,从而逐渐实现决策目标的决策过程范式。抓紧抓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近年来中央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本文针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政策,运用渐进决策模型对其进行分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政策的发展与完善体现着渐进决策模型"按部就班"、"渐变调试"和"稳中求变"的三个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0.
作者基于近几年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项目、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项目的基础上,对于宗地(地块)的四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利用EPS2008软件平台,对利用脚本编程技术,实现了宗地四至的自动提取,为土地确权登记工作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提到"全面深化改革"。农村土地改革如何推进引发关注。围绕"农地",代表委员提出众多议案提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做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审慎开展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集体产权制度等改革试点。在政协委员温思美看来,"农地入市"能够增加农民的收益,但"不能太急"。农村土地将会如何入市?全国政协委员、农业经济学家温思美介绍称,农村土地流转涉及两方面,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土地是农村的核心问题,也是我国较为稀缺的资源之一,更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迅速,劳动力大量转移,生产要素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已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对我国目前面临的三农问题具有积极的影响。分析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村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量使用、开发农村的非农业建设用地。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这两类非农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能否流转?这些非农土地能否作为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土地?出卖农村宅基地,或者未经土地征收直接将集体建设用地建造的商品房进行出售的行为,是否符合《物权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物权法》及相关法对此是如何规定的?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关注。专家明确指出,我国实行的是房地一体化原则,也就是说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上的房屋等建筑物和附着物的所有权归属于同一人。房地产转让或抵押时,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必须同时转让,抵押,房地一体化原则也被称为"房随地走"或"地随房走",这种规定源于房屋与土地不可分离的自然属性。"小产权房"是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造的房屋,根据"地随房走"的规则,购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的房屋也相应的导致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但是,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3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规定,农村集体的土地使用权此时并不能发生流转,房与地的相互依赖性无疑导致房屋的转让违背了法律的规定,所以房屋的买主也就不可能获得房屋的真正所有权。文中专家依照《物权法》的内容及精神,就农村土地上的"小产权房"及其依附的建设用地、《物权法》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的规定、非农土地到底能否流转等敏感问题逐一进行了答疑和展望,以馔读者规避其内涵风险。  相似文献   

14.
《山东饲料》2014,(7):10
<正>做生意的寿光农民刘继永如今领到了宅基地确权的"红本本",成为山东省首批拿到集体土地使用证的农民。拿到证后,他迫不及待地去银行申请了15万元贷款,手续比原来简便了许多。刘继永所在的寿光市是山东省土地确权工作中首家通过国家级验收的县级市。今年,山东省要求半数以上农村都必须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村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量使用、开发农村的非农业建设用地。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这两类非农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能否流转?这些非农土地能否作为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土地?出卖农村宅基地,或者未经土地征收直接将集体建设用地建造的商品房进行出售的行为,是否符合《物权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物权法》及相关法对此是如何规定的?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关注。专家明确指出。我国实行的是房地一体化原则,也就是说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上的房屋等建筑物和附着物的所有权归属于同一人。房地产转让或抵押时,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必须同时转让,抵押,房地一体化原则也被称为“房随地走”或“地随房走”,这种规定源于房屋与土地不可分离的自然属性。“小产权房”是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造的房屋,根据“地随房走”的规则,购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的房屋也相应的导致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但是,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3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规定,农村集体的土地使用权此时并不能发生流转,房与地的相互依赖性无疑导致房屋的转让违背了法律的规定,所以房屋的买主也就不可能获得房屋的真正所有权。文中专家依照《物权法》的内容及精神,就农村土地上的“小产权房”及其依附的建设用地、《物权法》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的规定、非农土地到底能否流转等敏感问题逐一进行了答疑和展望,以馔读者规避其内涵风险。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尤其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村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量使用、开发农村的非农业建设用地。由此引发的问题是:农村的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这两类非农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能否流转?这些非农土地能否作为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土地?出卖农村宅基地,或者未经土地征收直接将集体建设用地建造的商品房进行出售的行为,是否符合《物权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物权法》及相关法对此是如何规定的?引起了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关注。专家明确指出。我国实行的是房地一体化原则,也就是说土地使用权和土地上的房屋等建筑物和附着物的所有权归属于同一人。房地产转让或抵押时,房屋所有权和土地使用权必须同时转让,抵押,房地一体化原则也被称为“房随地走”或“地随房走”,这种规定源于房屋与土地不可分离的自然属性。“小产权房”是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建造的房屋,根据“地随房走”的规则,购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的房屋也相应的导致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但是,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3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的规定,农村集体的土地使用权此时并不能发生流转,房与地的相互依赖性无疑导致房屋的转让违背了法律的规定,所以房屋的买主也就不可能获得房屋的真正所有权。文中专家依照《物权法》的内容及精神,就农村土地上的“小产权房”及其依附的建设用地、《物权法》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的规定、非农土地到底能否流转等敏感问题逐一进行了答疑和展望,以馔读者规避其内涵风险。  相似文献   

17.
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中,对土地权利主体的确定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和集体土地使用权主体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对现行的规程及法律规范进行解读,对各权利主体给出了明晰的概念和界定,对当前工作有很好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案情简介]:1980年,张某取得当地人民政府颁发的宅基地批准证书,与其丈夫王某在本村建成一套房屋,但是没有办理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1992年,张某死亡,其遗产一直未曾分割。1993年,王某与顾某登记结婚。不久赶上全市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土地使用权、房屋所  相似文献   

19.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工作是一项社会调查,是依法维护土地承包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妥善解决农户承包地块面积不准、四至不清及其空间位置等问题,完善承包资料档案、承包合同和登记簿,探索实现土地信息化管理的途径和方法,可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活的重要资源,很多农村家庭的主要生活来源都依靠土地,土地承担起了农村百姓生活的大部分。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农村土地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土地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因此在农村的土地管理方面,既要加强对耕地的保护,也要重视土地资源使用率的提高。这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也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指出了一些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