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鱼     
丁鱼原分布于欧洲大陆各水体中,扩展到中亚。我国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水系均有丁鱼存在,在自然水域中成熟个体重达300克~4000克。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芹菜提取液对丁鱼种生长的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不程浓度的芹菜提取液,丁鱼的相对生长率、肥满度,耐低氧力及饵料系数均优于对照组;丁鱼种饲料中芹菜提取液的理想添加量为300mg/L。  相似文献   

3.
2002年10-11月,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电泳,对我国新疆丁群体和从捷克引进的丁鱼岁群体各30尾个体的ADH、IDH、LDH、SDH、SOD、EST、MDH、ME、6PGDH、G3PDH等10种同工酶和1种肌蛋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丁鱼岁群体在EST-2、SOD、ADH和IDH等4种同工酶存在多态,捷克群体在EST-1、ADH和IDH等3种同工酶存在多态。我国新疆丁群体多态位点比例为28.57%,比捷克丁群体高(21.43%)。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061 9,也比捷克丁群体高(0.035 7)。捷克丁群体存在一定的杂合子缺失现象。因此,从遗传保护角度,应防止引入我国的捷克丁鱼岁群体进入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进行人工养殖,以免对我国丁天然资源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4.
2002年10-11月,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电泳,对我国新疆丁群体和从捷克引进的丁鱼岁群体各30尾个体的ADH、IDH、LDH、SDH、SOD、EST、MDH、ME、6PGDH、G3PDH等10种同工酶和1种肌蛋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丁鱼岁群体在EST-2、SOD、ADH和IDH等4种同工酶存在多态,捷克群体在EST-1、ADH和IDH等3种同工酶存在多态。我国新疆丁群体多态位点比例为28.57%,比捷克丁群体高(21.43%)。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061 9,也比捷克丁群体高(0.035 7)。捷克丁群体存在一定的杂合子缺失现象。因此,从遗传保护角度,应防止引入我国的捷克丁鱼岁群体进入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进行人工养殖,以免对我国丁天然资源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投喂不同饵料对丁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经过21d的试验,投喂水蚯蚓+配合饲料组的生长速度及成活率最高,而投喂蛋黄+配合饲料组的生长速度及成活率最低。丁仔鱼的最适饵料是水蚯蚓+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丁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的技术,并揭出了其繁殖过程中应注意防治的几种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7.
马诚  朱敏  李英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013-4016,4140
[目的]研究养殖丁(Tinca tinca L.)肝胰脏淀粉酶的基本性质。[方法]采用酶学分析方法研究丁肝胰脏淀粉酶的pH、温度、底物浓度、缓冲液及8种金属离子对其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影响。[结果]淀粉酶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44℃,最适底物浓度0.4%,最适缓冲液为0.2 mol/L Tris-HCl缓冲液。在设定浓度范围内(10~50 mmol/L),K+、Na+对淀粉酶活力影响具有促进作用;Ca2+、Mg2+对淀粉酶活力也有促进作用;Fe3+在低浓度(10 mmol/L)表现为促进,高浓度(20~50 mmol/L)表现为抑制作用;Al3+、Pb2+、Ag+对酶活力具有抑制作用。[结论]结果为丁鱼岁的人工养殖和饲料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鲶形目,鲿科,黄颡鱼属。俗称昂刺鱼、黄腊丁等。体长,腹平.体后部稍侧扁.头大且平扁,吻圆钝,口大,下位,上下颌均具绒毛状细齿.眼小。须4对,大多数种上颌须特别长。无鳞。背鳍和胸鳍均具发达的硬刺.刺活动时能发声。胸鳍短小.体青黄色.大多数种具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各鳍灰黑带黄色。多在湖泊静水或江河缓流中营底栖生活.尤喜生活在具有腐败物和淤泥的浅滩处。  相似文献   

9.
正丁桂鱼是一种原产于欧洲大陆古老的经济鱼类。该鱼为淡水底栖鱼类,体金黄色,杂食性,喜在静水底泥区生活,耐低溶氧,耐寒力强。生存水温0.5~41℃,适宜生长水温为22~28℃,PH值7~10。2016年6月10日,我们从四川省引进丁桂鱼5000尾,经过一年多的试养,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试养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池塘条件试验在北湾镇金山村李明山渔场7号池塘进行,池塘总面  相似文献   

10.
泥鳅     
<正>一、形态特征泥鳅(见第24页图5)体形细长,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尖,吻部向前突出。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软,具有细皱纹和小突起。眼小,上侧位。须5对,其中吻须1对、上颌和下颌各2对。鳞极细小,圆形,埋于皮下,头部无鳞。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腹部白色或浅黄色。体侧、头部和各鳍条上也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鳍基部上方有一黑色大斑,其他各鳍灰白色。二、生活习性1.底栖性泥鳅属于温水性底层鱼类,喜  相似文献   

11.
<正>一、品种介绍丁桂鱼,又称丁鱼岁、须鱼岁,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原产于欧洲,是欧洲各国的主要淡水养殖经济鱼之一,有"皇家宠鱼"之称。此鱼形态优美,体表有绿、黄、蓝、白四种表现色,体型略呈圆筒形,既是鱼中食用佳肴,又是养殖、观赏、垂钓极品。丁桂鱼为广温性的底栖鱼类,喜欢生活在水草多且具有淤泥底质的静水处,对水中含氧量变化适应能力强,能生活在鲤、鲫鱼不能忍耐的水域里,  相似文献   

12.
丁桂鱼又名欧洲丁桂鱼、金鲑鱼、丁鲑鱼、须桂鱼、丁穗鱼,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丁桂属,是我国各地近年引进养殖的重要经济鱼类之  相似文献   

13.
一、特征特性欧洲丁是原产于欧洲大陆的经济鱼类。我国于上世纪末从捷克引进该鱼并系统开展了生物学和繁养技术的研究,2002年确定为“全国重点引进新品种”。欧洲丁肉味鲜美,无肌间刺,肉质肥厚。肌肉蛋白质含量为18.85%有高含量人体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丁的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远高于本地鲤鱼、鲫鱼,有利于增强抗病力,且可作为补充钾、镁和磷的营养食物,营养价值极高,其经济价值在鳜鱼之上,而生产成本与鲤鱼相当。2003年全国各地的市场价在40 ̄80元/公斤相当于鲤鱼的10 ̄20倍。欧洲丁是鲤科雅罗鱼亚科鱼类,其习性、食性、生长和繁殖特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阐明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4雌配子体发育的超微结构特征。【方法】以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4(Beta vulgaris L.VV+1C、2n=18+1)为实验材料,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其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甜菜无融合生殖单体附加系M14为兼性无融合生殖体,二倍体孢子生殖为蝶须型(Antennaria-type)和韭型(Allium odorum-type),有性生殖为蓼型(Polygonum-type)。蝶须型为主要发育方式,超微结构特征为:雌配子体发育速度较快,从功能大孢子直到细胞化雌配子体时期,细胞器的种类与数量呈现增长趋势:细胞核核仁较大,存在核仁泡,核孔明显;核糖体数量多;线粒体的数量一直较多,从二核雌配子体出现内嵴,膜的结构变得清晰,八核雌配子体的线粒体基质呈电子透明状,细胞化后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质体的数量变化不大,形状多样,有的含淀粉粒;内质网呈分枝的管状或交织成索状分布在细胞核、液泡或细胞壁附近;高尔基体的数量相对较少,但在未退化的助细胞中十分丰富,活跃地分泌小泡;脂滴一直都存在,常与液泡及线粒体相互靠近;细胞化后期,绝大多数雌配子体的助细胞先后退化,极少数雌配子体只有一个助细胞退化,另一个宿存。韭型与蓼型雌配子体发育速度较慢,与蝶须型相比,直到单核雌配子体时期未见细胞器种类与数量发生明显变化。蝶须型与韭型、蓼型雌配子体仅在功能大孢子与单核胚囊时期通过是否有胼胝质壁加厚以及珠孔端有无退化的细胞痕迹进行区分。【结论】蝶须型、韭型、蓼型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的超微结构特征差异明显,蝶须型雌配子体从功能大孢子至细胞化时期,雌配子体体积增大,细胞器的种类与数量随之增加,呈现代谢旺盛状态。推测蝶须型雌配子体在其后的发育中占优势。单核雌配子体之前依据珠孔端是否有退化细胞痕迹以及有无胼胝质壁加厚可将蝶须型与韭型、蓼型从结构上予以区分。韭型、蓼型从功能大孢子至单核雌配子体时期,雌配子体的体积以及细胞质的成熟程度均呈缓慢增长趋势。推测在其后的发育过程中大量退化。  相似文献   

15.
杨其川  李良政 《百姓》2004,(4):17-19
工厂生产吃紧 丁是晋江陈埭江头的一家鞋厂老板,尽管在去年年底他有意扣发工人半个月工资,以期春节后工人不得不返工,然而时至2月底,仍有一半左右的工人没返工,而且回来的多半不是熟练工.对于这种情况,丁一脸不解:"这些人怎么连工钱都不要?"  相似文献   

16.
正1乌苏里拟鲿1.1形态特征乌苏里拟鲿又名乌苏里鮠、牛尾巴、黄昂子、回鳇鱼。乌苏里拟鲿身体较长,前部宽厚,后部侧扁。体表光滑无鳞,侧线完全,头扁平,头顶有皮膜覆盖,吻钝圆,口下位、横裂。前鼻孔呈短管状,与后鼻孔相距甚远。须4对,鼻须1对。背鳍刺强硬,其后缘仅具齿痕。胸鳍硬刺,后缘具锯齿。尾鳍浅凹,上片略长于下片,末端均圆钝。体背、体侧灰黄色,上部深于下部。腹部白色,背鳍、尾鳍末端为黑色。1.2生活习性苏里拟鲿广泛分布于黑龙江、乌苏里江、嫩江、  相似文献   

17.
正鳅亚科副沙鳅属,是生活在水质良好的流水或缓流水环境中的底栖鱼类,为我国特有鱼类,从黑龙江水系到珠江水系都有分布。花斑副沙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外观漂亮,经济价值较高,但天然产量很少。该品种怀卵量高、生长迅速、抗病力强,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1.形态特征。花斑副沙鳅体形长,体高较低。须3对,其中两对聚生于吻端。头小、锥形。口小、  相似文献   

18.
植物几丁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合评述了近年来植物几丁酶的结构与功能、基因表达和调节、录译后加工及分类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植物几丁酶前体均含N-端信号肽和催化区,有的还有几丁质结合区和C-端液泡导向区;植物几丁酶绝大多数可由病原物等生物因素或乙烯等非生物因素诱导,并有组织专化性,有些受发育调节;译后几丁酶前体切除N-端信号肽→脯氨酸羟基化→切除C-端信号肽而成为成熟蛋白;几丁酶的分类目前存在两个系统,分别将几丁酶分为5类(class)或将几丁酶基因分4组(group).  相似文献   

19.
丁桂鱼是鱼类的主要品种之一,原产于欧洲,具有"医生鱼"的美誉,在西方的传说中将此鱼作为具有医术之鱼,是一种别具特色的鱼种。丁桂鱼分布在欧亚大陆,隶属于丁鱥属,也是该属中的唯一品种,可见此类鱼种的宝贵性。丁桂鱼通常生活在淡水中,水流相对缓慢、柔和,其主要生活在湖泊和河流的下游。为了在山区养殖此类鱼种,本文就丁桂鱼山区池塘主要养殖技术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20.
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二)(五)作畦与密度1.作畦的标准要求是:底墒足,畦体矮,畦底宽,畦坡陡,畦面平。①底墒足:盖膜前作畦要有墒抢墒,无墒造墒,切不可无底墒起畦。②畦体矮:畦体的高度以10~12厘米为宜,过高过矮都不好。③畦底宽:因地力、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