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博乐市自种植机采棉以来,机采棉采净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广大棉农的切身利益,是秋收期间矛盾的焦点,也是棉农最关心的根本问题。几年来,博乐市通过对机采棉新技术的反复试验和推广,在提高机采棉采净率和生产效率上已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为今后机采棉新技术的运用,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我团从2008年开始试验种植机采棉,随着机采棉面积的不断扩大,机采棉采净率的高低成了我团首要解决的问题。一、影响机采棉采净率的原因1.棉花品种通过几年大田调查,结铃集中、吐絮集中、含絮  相似文献   

3.
一、品种选择选择抗枯黄萎病、抗逆性强、吐絮集中、含絮适中、不夹壳、不脱落、株形相对紧凑、叶片小而上举、结铃性强、苗期生长快、不宜倒伏、生育期123天左右的丰产性好的早熟品种。  相似文献   

4.
南疆团场经过几十年发展,一直以棉花为主导产业.该文分析了影响机采棉采净率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选好品种、做好春耕、确定播种时间、减少碱斑面积、科学田间管理、选择好采棉机和驾驶员、加强教育培训和引导、田间指导等优化措施,以期提高棉花采净率和棉花单产,实现职工增收,壮大兵团综合实力,对实现边疆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不同密度条件下单双行配置对机采棉产量与含杂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长势强的高产、优质杂交棉品系博杂13号,分别设置4.5万、9.0万、13.5万、18.0万、22.5万、27.0万株/hm~2 6个密度处理,每个处理分设单行、双行2种栽培模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降低机采棉种植密度和单行配置模式,可改善棉花群体结构,在影响棉花单产较少的前提下,降低含杂率,改善纤维品质,提高国产机采棉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1996年,兵团农一师先后引进美国新型采棉机6台,辅以国产清理加工设备.通过4年的试验,对机采棉的种植、采摘、清理和加工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令人满意的经济效果.当前,就兵团农场的经济实力和棉花栽培技术而言,大力推广机采棉技术的各项条件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田间试验,探明机采棉种植模式下氮肥运筹技术模式,研究不同产量水平下机采棉各生育期吸收N、P、K的量与比例及其区别,以期明确土壤-棉花体系养分吸收利用特征,指导机采棉模式下高效施肥.[方法]在田间不同施氮策略处理下,对机采棉各生育期定点采集植株样品并测产,统计分析N、P、K含量和产量的相关关系.[结果]随着氮肥基施比例由0提高到40;,在机采棉模式下,可形成7 667.15 kg/hm2超高产,7 376.12 kg/hm2的中高产,7 212.33 kg/hm2的一般产量三种水平;机采棉在苗-蕾期对氮素的吸收是占主要的,占棉花这时期吸收养分总量的34.57; ~48.52;.蕾期-花铃期对养分的需求量最大,吸收N占棉花整个生育期吸收总N的66.14;~83.22;、吸收P2O5占总P2O5的52.39; ~73.07;、吸收K2O占总K2O的75.57; ~79.08;.机采棉种植模式下棉花对养分的需求表现出对氮需求较早,且量也较大;对磷的需求稍晚,但需求持续时间长;对钾的需求时间和强度处于氮、磷之间.[结论]机采棉种植模式下,通过氮肥的基追比例运筹,能够调控棉花达到不同的产量水平.机采棉超高产棉花单位面积上吸收N、P2O5、K2O的量高于一般产量和中高产棉花的吸收量,并且对K2O吸收的绝对量最大.不同产量水平下棉花对N、P2O5、K2O养分吸收比值总体上是相近的,但在各生育期养分吸收比值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不同机采棉配置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不同机采棉配置模式对棉花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的差异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置四种机采棉配置处理,分析不同处理的冠层结构及产量性状。【结果】同配置对棉花叶面积指数有较大影响,盛铃期一膜六行叶面积指数最高,其次为为一膜三行与一膜四行,一膜五行最低;叶倾角大小依次为一膜三行一膜六行一膜五行一膜四行,一膜四行与其他三个处理存在显著差异;透光系数盛花期一膜四行、一膜六行表现较大差异,一膜六行透光系数最大。盛铃期,一膜三行、一膜六行与一膜四行、一膜五行存在显著差异,一膜五行透光系数最大,一膜六行最小;一膜六行具有较高的群体优势,籽棉产量及皮棉产量在各处理中最高。【结论】一膜六行能够保持较高的光能利用率,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冠层结构,具有较优的冠层结构,有利于实现棉花高产。  相似文献   

9.
机采棉加工质量的高低关系着机采棉的推广进度,加快实现机采棉加工全程机械化、自动化。对棉花加工企业而言,还需要不断探索总结,才能加工出优质的产品,为企业创造出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机采棉采收、收购、存储、完善机采棉加工工艺和调整棉花加工设备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水肥运筹对机采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适宜的机采棉水肥运筹方式,采用裂区设计,以第一水灌溉时间(6月1日、6月5日和6月10日)为主区,施肥方式(常规施肥、试验施肥)为副区,分析其对机采棉生育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灌第一水和试验施肥方式有缩短棉花全生育期的作用;适期早灌第一水能够显著增产,2a最佳的第一水灌溉时间为6月5日,分别较第一水常规灌水时间处理增产8.9%和11.6%;试验施肥方式2a分别较常规施肥方式显著增产6.9%和11.5%,其增产效应主要是由单位面积有效铃数决定;而不同水肥运筹方式对产量没有显著的互作效应;此外,不同水肥运筹方式对棉花纤维主要品质指标均无显著效应,其中试验施肥方式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和断裂比强度均稍优于常规施肥方式,而马克隆值和伸长率的结果则相反。  相似文献   

11.
株行距配置对机采棉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分析机采棉适宜的种植方式。【方法】在同一密度(18×104株/hm2)下设置3种株行距配置方式:一膜三行(76 cm+76 cm+76 cm等行距,株距7 cm);一膜四行(76 cm +66 cm +10 cm +76 cm,平均行距57 cm,株距10 cm);一膜六行(66 cm +10 cm,平均行距38 cm,株距14.6 cm),分析不同株行距配置对棉花农艺性状、叶面积指数、棉铃时空分布、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一膜三行模式下的棉花株高、果枝始节高度均优于其他模式;叶面积指数在盛铃期达到峰值,其中一膜三行处理叶面积指数较一膜四行、一膜六行处理分别高出11.57%、4.50%。产量以一膜三行处理最高,为6 269.46 kg/hm2,较一膜四行、一膜六行分别高出4.06%、4.85%,各处理间棉花纤维品质基本无差异。【结论】一膜三行等行距种植模式更适合作为机采棉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2.
采取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了硫肥对机采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节剂(含18%的硫肥)、氨基酸(含6%的硫肥)较空白对照分别增产21.85%、14.41%。  相似文献   

13.
兵团机采棉推广现状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到新疆拾棉花挣钱去!”,从上世纪90年代起至今,新疆已经成为甘肃、河南、四川、青海、宁夏等省区农民秋季外出的普遍去向。资料显示,近几年每年到兵团的外地拾花工约40万人,仅拾花费用一项,兵团每年就支出约12亿元。尽管如此,在棉花收获的高峰期,兵团各产棉区还是不同程度地面临人手不足的压力,无法及时采摘的棉花仍为数不少,“拾花难”成为阻碍兵团棉花产业发展的“瓶颈”。兵团棉花迫切需要摆脱生产量对劳力数量的依存关系,全面推广采棉机械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精细化水氮运筹对机采棉个体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机采棉种植模式下水氮运筹对棉花塑型的影响,采用机采棉种植模式(66cm+10cm)田间试验,在总灌溉量和总施肥量相同条件下,研究不同生育期灌溉量(W1、W2、W3)和追氮量(N1、N2、N3)对棉花个体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与氮肥处理对棉花7个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差异显著,其中,高产处理W1N2的株高79.9cm、株宽42.4cm、茎粗9.67mm、每株果枝数9.1、单铃质量5.90g、单株有效铃数5.8、籽棉产量7 845.88kg/hm2。精细化水(W)氮(N)运筹对棉株内围铃、外围铃的构成比例以及上、中、下部棉铃分布比例影响不显著,高产处理W1N2的下、中、上部棉铃分配比例达到36%、33%、31%。通过机采棉膜下滴灌精细化水肥运筹,可对棉花植株农艺性状进行有效调控,实现优化棉花产量结构,增加籽棉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16.
不同种植密度对南疆机采棉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新疆南疆机采棉适宜的种植密度,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机采(66 cm+10 cm)一膜六行种植模式下设置9(P1)、12(P2)、15(P3)、18(P4)、21(P5)和24万株/hm2(P6)6个种植密度,以'中棉所88号'为供试材料,测定不同种植密度处理机采棉叶片的光合特性及产量指标.结果 表...  相似文献   

17.
筛选鉴定早熟机采棉(Gossypium spp)新的品系、品种,以确保机采棉花品质、产量稳定提高。通过对早熟机采棉新品种农艺性状的研究,掌握机采棉性状的关键技术参数,为棉花产业发展奠定基础。2019和2020年在新疆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进行品种试验,对12个品种机采性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2个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在123~133 d,有5个品种比对照(陆新早61)生育期短。吐絮期整齐度在2~3级;第一果铃高度≥18.0 cm的有10个品种。各品种机采性状综合分析可知,石大棉268表现最佳,生育期为123 d,第一果铃高度20.4 cm,衣分率43.2%,纤维长度33.5 mm,断裂比强度32.9 N/tex,纺纱均匀指数182,皮棉增产20.9%;其次是金早1号,生育期为126 d,第一果铃高度20.7 cm,衣分率41.82%,纤维长度32.9 mm,断裂比强度31.9 N/tex,纺纱均匀指数180,皮棉增产8.9%;第三名是金垦1861,生育期为126 d,第一果铃高度21.3 cm,衣分率38.9%,纤维长度33.3 mm,断裂比强度30.9 N/tex,纺纱均匀指数179,皮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机采棉推广应用的必然性与栽培和布局,机采棉农艺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9.
施氮量对南疆机采棉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施氮量对南疆机采棉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南疆机采棉栽培技术提供科学理论依据。在南疆自然生态条件下,以‘新陆中54号’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4个施氮(纯N)水平,分别为0(N0)、150(N1)、300(N2)和450kg/hm~2(N3)。结果表明,N2、N3处理较N1、N0处理花铃期延长4~8d,N2处理有效增加真叶数、茎粗、倒四叶宽和有效果枝数,果枝始节高度合理(平均25.15cm),符合机采要求;至盛花期,棉花的叶面积指数(LAI)及净光合速率(Pn)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81和36.32μmol/(m~2·s);N2处理干物质积累量大,且向生殖器官转运率最高,为61.02%,增产效果最显著,为36.30%。在南疆机采棉种植模式下,施氮量为300kg/hm~2时,棉花生长优,单株结铃数多,单铃质量大,籽棉产量最高,为5 781.7kg/hm~2,且投入产出比最小,为0.72。  相似文献   

20.
新疆南疆机采棉品种株型结构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陆地棉品种的株型结构及产量性状,研究高产优质机采棉品种的株型结构与产量结构的特点,为棉花结构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测试不同机采棉品种的株型结构性状及产量结构相关指标,利用差异显著性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几种机采棉品种的株型性状、产量结构性状及其相关性特点。【结果】籽棉产量与株高、主茎节间长、果枝数、果节数存在正相关但不显著,与果枝始节高度呈负相关;株高与果枝始节高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主茎节间长度呈极显著相关; 17N11株型为塔型结构,其底部主茎叶片保留完整、籽棉产量、株高最高,而17N13主茎叶片数最多,17N5则具有最小的叶片脱落率;在棉花株型结构的共性方面,棉花果枝角度具有由上至下呈增大趋势,而变异能力则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上部>中部>下部)。棉花主茎叶大小具有由上部至下部减小的趋势,变异能力亦呈现与之相反的趋势(下部>中部>上部)。【结论】株型结构具备中、上部果枝夹角较小(上部<32.0°,中部<50.0°),主茎叶总面积高于320 cm2,下部主茎叶片脱落率低于20%的机采棉品种产量优势显著,中上部果枝夹角、主茎叶总面积、下部主茎叶片脱落率可作为株型育种后代材料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