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紫花苜蓿适宜的干草调制方法,开展了不同刈割时期和调制方法对紫花苜蓿干草质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单从紫花苜蓿的营养品质考虑,最适宜的刈割时期是现蕾期,其次是始花期。由现蕾期至结荚期,紫花苜蓿的干草质量随着生育期延迟显著下降(P<0.05)。(2)烘干和机械压扁茎秆可显著缩短紫花苜蓿的干燥时间,提高紫花苜蓿的干草质量(P<0.05)。(3)灰色关联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紫花苜蓿的适宜刈割时期是现蕾期和始花期,适宜的干燥方法是烘干和机械压扁茎秆,另从资金投入和可操作性考虑,认为机械压扁茎秆资金投入少,操作简单易行,在生产中可优先选用。  相似文献   

2.
收获期和干燥方法对苜蓿干草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高彩霞  王培 《草地学报》1997,5(2):113-116
本试验研究不同收获期和不同干燥方法对第-茬苜蓿干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收获期的推迟,苜蓿干草的粗蛋白(CP)和胡萝卜素含量显著下降,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上升(P<0.01),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上述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在现蕾期刈割的干草营养成分最好,其次是初花期、盛花期和结荚期。②压扁处理能显著提高干草的CP、胡萝卜素含量,降低NDF、ADF含量。与日光处理和阴干处理相比,压扁处理明显地缩短了田间的干燥时间,从而减少叶片损失和牧草的呼吸作用,以及光化学作用和酶活动的损失,达到提高干草质量的目的。压扁处理明显优于日光曝晒和阴干这两种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刈割期和干燥方法对第一茬牧草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牧草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粗蛋白质(CP)和粗灰分(CA)的含量逐渐下降,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逐渐增加,而且豆科牧草在营养生长阶段CP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牧草,但它们下降的速度和NDF、ADF增加的速度也比较快;WSC的含量禾本科牧草在抽穗和开花期较高;牧草WSC与CP含量之间不存在相关.(2)牧草烘干样品中CP、WSC含量最高,而NDF和ADF含量最低,最佳的干燥方法是直接烘干,其次是晒后烘干、阴干,晒干最差.  相似文献   

4.
紫花苜蓿青贮过程中pH值和营养物质变化规律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紫花苜蓿青贮过程中理化性状和青贮料营养品质的变化规律.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温度为主区,不同青贮时间为副区.将萎蔫30 h,干物质含量为37%的紫花苜蓿快速切割、压紧,填装于1 000 mL的广口容量瓶,置于3个人工气候培养箱,温度分别设置为20,30和40℃.结果表明,pH值随着温度升高和青贮天数的延长,呈明显的下降趋势;40℃青贮能够较快地降低pH值,并达到最终较低的pH值;不同温度处理对紫花苜蓿青贮料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pH值降低,CP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而NDF含量则呈现下降的趋势,ADF含量随着pH值下降无明显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说明40℃较20和30℃更利于紫花苜蓿青贮.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地区不同垂穗披碱草居群营养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垂穗披碱草居群产量和营养品质状况,本研究分析评价了45个垂穗披碱草居群的产量性状和粗蛋白质(CP)、可溶性糖(WSC)、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4个品质性状。结果显示,居群间产量、CP、WSC、NDF和ADF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45个垂穗披碱草居群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近似正态分布,其变化范围为2 062.59~18 597.73 kg/hm2(鲜草产量),529.42~4 682.60 kg/hm2(干草产量),13.88%~23.92%(CP),1.59%~6.03% (WSC),57.34%~64.97%(NDF)和35.06%~47.23%(ADF)。各性状变异程度不同,产量性状变异均达62%以上,品质性状中WSC变异系数最大,达31.19%。相关分析表明,CP与NDF和ADF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ADF与NDF含量呈显著正相关,WSC含量与NDF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和ADF呈显著负相关。根据各性状的相关关系,筛选出5个CP和WSC含量高而NDF和ADF含量低的垂穗披碱草居群。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不同收获期(不同茬次、不同花期)苜蓿干草调制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和损失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迟,苜蓿鲜草的营养品质逐渐降低|天气晴朗的条件下,苜蓿干草叶片含量损失率为30.55% ~ 38.26%,粗蛋白质(CP)损失率为22.73% ~ 25.32%,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损失率为25.28% ~ 36.22%,相对饲喂价值(RFV)损失率为25.58% ~ 36.83%,调制的干草品质较好|苜蓿干燥期间遭遇雨淋,苜蓿干草叶片含量损失率为47.04% ~ 49.69%,CP损失率为55.66% ~ 63.89%,NDF、ADF损失率为50%左右,RFV的损失率为50%以上,调制的干草品质相对较差。通过对营养物质含量及损失情况综合分析,筛选出包头地区苜蓿的适宜收获时期分别为第一茬初花期、第二茬现蕾期、第三茬初花期。 [关键词] 紫花苜蓿|收获期|营养物质|损失率  相似文献   

7.
不同刈割期和干燥方法对牧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研究了不同刈割期和干燥方法对第一茬牧草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等营养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牧草随着生育期的推进粗蛋白质(CP)和粗灰分(CA)的含量逐渐下降,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含量逐渐增加,而且豆科牧草在营养生长阶段CP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牧草,但它们下降的速度和NDF、ADF增加的速度也比较快;WSC的含量禾本科牧草在抽穗和开花期较高;牧草WSC与CP含量之间不存在相关。(2)牧草烘干样品中CP、WSC含量最高,而NDF和ADF含量最低,最佳的干燥方法是直接烘干,其次是晒后烘干、阴干、晒干最差。  相似文献   

8.
乙酸钾对紫花苜蓿干燥速度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刈割后初花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分别喷洒不同质量分数乙酸钾(CK:0、C1:0.5%、C2:1%、C3:1.5%、C4:2%、C5:2.5%、C6:3%),测定其水分含量变化和干燥后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及能量(GE)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洒不同质量分数的乙酸钾可以提高紫花苜蓿的干燥速度,并改善其干草营养品质。除C6外,其余各处理组间紫花苜蓿的C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C2组CP含量最高(19.24%);C2组NDF含量(36.2%)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除C6外,其他各处理组的ADF含量显著的低于CK(P0.05);CK处理GE含量显著的低于其余各处理(P0.05),其中C2组GE含量最高(17 801.67 J/g)。综合考虑,7个处理组中以C2处理组的干燥效果最好,能有效地改善紫花苜蓿干草品质。  相似文献   

9.
含水量及贮藏时间对苜蓿青贮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在内蒙古自治区进行,第2茬苜蓿收获时容易遭受雨淋,无法调制干草,因此需寻求青贮方式调制和贮藏苜蓿。苜蓿有含糖量低和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属难于青贮的原料。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开展不同贮藏时间及含水量对苜蓿青贮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原料经干燥后,随着干物质(DM)含量的提高,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水溶性糖类(WSC)含量显著增加(P0.05)。苜蓿青贮最适含水量约为70.00%,苜蓿青贮贮藏300 d,其p H约为4.47,而CP、NDF和ADF含量分别为19.99%、40.95%和31.90%,青贮饲料质量较好,可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10.
昭苏马场燕麦草地适时刈割及青贮调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伊犁昭苏马场燕麦地分别于7月中旬和8月中旬刈割调制青干草,比较和分析不同刈割期对产草量及加工牧草品质的影响;并用7月份刈割燕麦草调制青贮,查明其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7月份刈割燕麦草地的鲜草产量显著高于8月份刈割,但不同刈割期干草产量无显著影响(P0.05)。8月份刈割草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粗蛋白(C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适时刈割的燕麦草青贮的乳酸含量达到3.19%,p H下降至3.85。青贮的CP含量与原料相比极显著增加(P0.01),而NDF和ADF含量与原料相比分别减少16.13%和12.46%。结果表明,昭苏马场种植燕麦并适时刈割可提高产草量和品质,刈割燕麦草的青贮调制能保持原料草有的营养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11.
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收获调制期间,极易遭遇雨淋,雨淋及干燥方式对紫花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较大。本研究以未雨淋和雨淋紫花苜蓿为对象,分别对其进行烘干、晒干和阴干处理,并分析紫花苜蓿干草的营养品质。结果表明:雨淋后紫花苜蓿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升高,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降低,相对饲用价值降低;雨淋对紫花苜蓿干草粗蛋白、木质素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经烘干和晒干处理的紫花苜蓿干草粗蛋白、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显著高于阴干处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则是烘干和晒干处理显著低于阴干处理;干燥方式对紫花苜蓿干草中性洗涤纤维和木质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雨淋和干燥方式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紫花苜蓿干草的营养成分和相对饲用价值,未雨淋×烘干处理下的粗蛋白、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最高,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及木质素含量最低。总之,未雨淋紫花苜蓿的品质和相对饲用价值高于雨淋后的紫花苜蓿。干燥方式以烘干最能保存紫花苜蓿的品质,其次是晒干,效果最差的干燥方式为阴干。遭受雨淋后,采用烘干和晒干的方式能较好的保存紫花苜蓿干草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2.
为深入解析影响优质苜蓿干草生产的关键环境因子,为我国北方地区生产优质苜蓿干草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测定紫花苜蓿不同收获期(不同茬次、不同花期)的干燥速率、叶绿素含量、主要营养成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相对饲用价值,RFV)等指标筛选苜蓿自然干燥的最佳环境条件,并通过各项指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明确影响苜蓿自然晾晒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苜蓿自然晾晒中,影响苜蓿干燥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气温、空气湿度和风速;影响苜蓿叶绿素含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太阳辐射强度、气温和风速;影响苜蓿CP、NDF、ADF及RFV等营养指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气温、空气湿度和风速,其中温度、风速对CP的影响极显著,空气湿度对NDF、ADF及RFV的影响极显著。综合衡量,影响苜蓿干燥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气温、空气湿度、太阳辐射强度以及风速。2)通过对各收获期苜蓿干燥速率、叶绿素含量及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综合分析,在与试验地气候条件相似地区,苜蓿自然干燥的最佳环境条件是:温度日均值26.29~27.95℃,空气湿度日均值34.74%~36.71%,太阳辐射强度日均值268.36~422.33 W·m^(-2),风速日均值1.59~1.82 km·h^(-1)。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对6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粗蛋白、粗脂肪、钙、磷、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其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个苜蓿(品)种中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龙牧806(M.sativa cv.Longmu 806),最低的是龙牧801(M.sativa cv.Longmu 801);粗脂肪含量最高的是龙牧801,最低的是龙牧806;钙含量最高的是龙牧806,最低的是龙牧801;磷含量最高的是龙牧803(M.sativa cv.Longmu 803)和黄花苜蓿(M.falcata),最低的是杂花苜蓿(M.varia);粗灰分含量最高的是龙牧801,最低的是肇东苜蓿(M.sativa cv.Zhaodong);产量最高的是龙牧801,最低的是龙牧806。相关分析表明,不同苜蓿(品)种同一指标间差异不显著。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主要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表明,6个苜蓿(品)种营养价值从高到低依次为肇东苜蓿、杂花苜蓿、龙牧803、龙牧801、龙牧806和黄花苜蓿。本研究结果可对今后苜蓿的引种与选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个不同来源的苜蓿样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近红外光谱法和常规化学分析法检测苜蓿样品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验证近红外光谱分析法与常规化学分析法检测的符合程度。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化学分析法比较,苜蓿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更适用于苜蓿样品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检测,但并不适用于苜蓿水分含量的检测,因此,需要对已有的近红外预测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5.
选用3个品种(肇东、龙牧801和龙牧803)、3个不同生育期(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的紫花苜蓿,研究不同生育期与品种对苜蓿营养价值及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蛋白质(CP)含量、粗灰分(CA)含量、CP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瘤胃有效降解率及快速降解组分(a组分)含量均随生育期的延长而降低;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CP的慢速降解组分(b组分)含量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升高;肇东和龙牧803的CP含量、NDF有效降解率极显著高于龙牧801(P<0.01);ADF含量、CP有效降解率按肇东、龙牧801、龙牧803顺序显著降低(P<0.05);生育期与品种对CP含量、CA含量及CP、NDF有效降解率均有明显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苜草净(咪唑乙烟酸5%)施用时期对雨养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山东省半岛地区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4个苜草净施用时期对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以及多种营养价值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苜草净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紫花苜蓿株高的降低,但在出苗期和幼苗期其抑制作用较弱;在出苗期施用苜草净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生物量(P<0.05);苜草净对紫花苜蓿的叶茎比没有显著影响;紫花苜蓿的粗蛋白含量与施用苜草净时期的时间顺序呈负相关的趋势,而出苗期施用苜草净的紫花苜蓿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播前施用苜草净的紫花苜蓿粗蛋白产量(P<0.05);施用苜草净的紫花苜蓿NDF和ADF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P<0.05),营养价值指数均高于对照处理(P<0.05)。在雨养苜蓿区,出苗期施用苜草净有利于紫花苜蓿生物量、粗蛋白产量以及饲用价值的稳定和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添加柠檬酸对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防霉效果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用量,本试验以翻晒过后的苜蓿干草为材料,添加不同量的柠檬酸(0%,1%,2%与3%),晾晒至20%含水量后打捆贮藏,于贮藏0,20,30,40,50与60 d取样测定其营养品质与霉菌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粗蛋白质(Crude protein, CP)、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 WSC)、粗脂肪(Ether extract, EE)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Relative feeding value, RFV)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与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 ADF)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霉菌数量呈抛物线升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与3%柠檬酸,贮藏60 d的CP含量和RFV值显著增加(P<0.05),不同贮藏时期的霉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发现,贮藏期为60 d时,3%柠檬酸处理的综合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8.
选用4只装有瘤胃瘘管的成年阿勒泰绵羊,每日正常饲喂配合日粮和玉米秸秆粗饲料,自由饮水。研究不同干燥方法对各生育期新疆小芦苇的干物质、粗蛋白质及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在绵羊瘤胃内的动态降解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干燥速度快,原料的营养成分保存较好,其降解率也较高,晒干的普遍要比阴干的高(P<0.05);②生育期越早,原料的营养价值也较高,尤其是粗蛋白质等容易吸收的营养物质降解率高,NDF和ADF的降解率在开花期和结实期里比较高(P>0.05);③干物质的降解率以12 h为转折点,粗蛋白质则是在4 h达到90%左右的降解率,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平均降解率上升趋势比较平缓(P>0.05),相互间差异不显著(抽穗期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