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在高尔基省的畜牧场中,牛的布氏桿菌病是牛型布氏桿菌所致的。在个别的场子中,牲畜的感染率达到了总头数的60—70%。凡是和患布氏捍菌病的牛接触过的羊与猪都没有感染布氏桿菌病。而由地中海热布氏桿菌(Brucella melitensis)所致的羊布氏桿菌病却具有传染性。牛接触过病羊以后可以感染布氏桿菌病,但  相似文献   

2.
为了控制与消灭布氏菌病,保障人畜健康,我县从1980—1990年,连续十年坚持检疫、淘杀病羊的方针,净化羊群布氏菌病,效果显著。阳性羊检出率由1980年的7.64%下降到1990年的0.019%,羔  相似文献   

3.
山羊和绵羊口服猪布氏菌二号菌苗都可以产生免疫,其效力与注射免疫大致相等。在多次试验中,在非免疫羊全部感染情况下,服菌苗羊一般有70~80%获得保护,在布氏菌病羊群中进行大群饮服也有效,可制止布氏菌病的流行。猪二号苗给怀孕羊口服不会引起流产,在怀孕羊群中作口服接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国内曾应用牛型布氏19号菌苗预防牛和绵羊布氏菌病,得到较好的效果,但对山羊的免疫效果不够理想。据流行病学调查,羊尤其山羊和奶羊是我省流行布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为解决山西500万只山羊的布病免疫问题,我们选用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培育的布氏羊型5号弱毒菌苗(简称  相似文献   

5.
布氏菌病是一种以动物为传染源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已知除牛、羊、猪、鹿、犬等家养动物对布氏菌易感外,还有许多种野生动物也可感染布氏菌。在我国,早有从鹿、犬、马、驼、黄鼠等动物体内分离到布氏菌  相似文献   

6.
1956年春根据我省农业发展綱要中的要在5年內控制与消灭羊布氏桿菌病的要求,省畜牧兽医处,兽医診断室組成工作組,到我省西部疫区龙江县与县畜牧兽医站共同去該县羊布氏桿菌病比較严重的七棵树农业生产合作社,开辟了一个以試驗检疫及隔离飼养为主要內容的試驗工作点。从中寻求控制与消灭羊布氏桿菌病的根本办法。采取的步驟是对全社所有羊只进行連續检血,对检出之病羊进行隔离飼养和分羣放牧。并进一步观察隔离出的病羊的变化情况。經过半年多的时間,初步的摸取一些經驗,但因当年雨水頻繁,造成羊舍倒塌,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对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羊布氏杆菌病流行情况进行血清学调查,为该病的防控和净化提供参考。在2016年3月—2018年12月对肃州区不同地区羊场采集羊血清样品共3203份,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对血清样品进行布氏杆菌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3203份血清样品中,7份检测为布氏杆菌病阳性,阳性率0.22%,其中2016—2018年羊布氏杆菌病阳性率分别为0.48%、0.29%和0.0%;不同季节的检出率差异不明显,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羊布氏杆菌病检出率分别为0.32%、0.19%、0.10%和0.35%,提示布氏杆菌病在肃州区羊群存在流行情况,应该加强对该病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場自1953年以来采用凝集反应試驗(試管法)作为防制羊布氏桿菌病的定期检疫的主要方法,对历年检出的凝集反应阳性羊,除已进行扑杀处理者外,尚有部分病羊自1955年起先后隔离于隔离区单独进行飼养;并結合兽医卫生綜合性措施进行反复的、不定期的凝集反应检查,以观察其凝集反应的消长情况,并借使之逐步恢复健康,以达到培育健康羊羔的目的。茲对該隔离羊羣107例历年来(1955年10月—1958年5月)反复进行布氏桿菌病凝集反应試驗的检驗記录作了系統的分析,分析結果,认为在我場防治羊布氏桿菌病的工作中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現发表于此,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羊布氏杆菌病在全球范围内都会发生,属于人畜共患病。在我国,这种病多发于西部、西北部等以牧业为主的一些地区,羊、牛一旦患病,早期不仅非常容易出现流产或死胎,还会传染到人。有研究显示,在五年间治疗的3000只羊布氏杆菌病仅仅占到发病总数的五分之一。本文就对羊布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谈谈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正布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近年来该病频繁发生,并有上升的趋势。在布氏杆菌属中,羊型菌致病力最强,最易感染人类。因此,羊布病被认定为一种强制性免疫病种。我们要控制本病的发生,先要了解它的特点、症状、诊断和防控该病的综合措施。1病原特点对布氏杆菌易感的动物范围很广,最常见的是羊、牛、猪。布氏杆菌属有6个种、20个血清型,其中以羊布氏杆菌属毒力最强,其次是牛和猪型布氏杆菌。本病在物理、化学、  相似文献   

11.
应用血清学学和病原学诊断方法,对久治县的畜间布病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牛、羊血清学的阳性率与1990年考核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病原学方面分离出2株布氏菌,经鉴定为牛种布氏菌,其中1株是从羊流产病料中分离出的,确定为牛种布氏菌第3生物型,从而证实我省畜间布病存在储存宿主转移现象。  相似文献   

12.
2010~2013年吉林部分地区羊布氏杆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2010~2013年吉林省西部地区羊布氏杆菌病流行状况,本实验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方法对吉林省三个羊主要养殖区域(包括白城,双辽和长岭),两个主要养殖群体,绵羊及山羊进行了布氏杆菌抗体监测。结果显示2010~2013年期间吉林省羊布氏杆菌血清阳性率从10%以上降低至5%左右,以白城,双辽为代表的西部草原地区感染率高于中部农牧区,但差异并不显著。不同品种间感染率比较发现绵羊感染率显著高于山羊。尽管本检测结果提示吉林主要养殖地区布氏杆菌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血清阳性率仍远高于国家控制区标准范围,提示吉林省部分地区羊布氏杆菌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条件下罹患布氏桿菌病的动物有:牛、綿羊、山羊、猪、馬和駱駝。在一定条件下狗、猫和家禽也能发病。此外,几乎所有的野生动物、嚙齿动物及禽类对于实驗性感染都是有敏感性的。一般說来布氏桿菌在生物学特性上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与活动性,在毒力方面也同样有这种的变动性。看来在布氏桿菌病的疫源地內除了弱毒品系以外,也永远能够存在有人和动物的强毒品系,在猪型布氏桿菌的例子中,可以很好的看出这一点。我們已经指出过,在美国猪型布氏桿菌常常是人爆发布氏桿菌病的原因,但是在其他国家中(例如丹麦)虽然猪的布氏桿菌病散播也很广泛,却沒有发現到人感染猪型的布氏  相似文献   

14.
在对农场接种布氏菌苗抗体消长规律监测试验中,我们主要地监测了奶牛、绵羊首免和复种布氏菌羊型五号苗(M_5苗)及首免布氏菌猪型二号苗(S_2苗)后的补体结合反应(CFT)阳性持续期,为防制畜间布氏菌病免疫接种后开展检疫提供依据,现将监测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国营镇南种羊场于1959年暴发布氏菌病,各品种羊均遭不同程度的感染,特别是1954年从国外引进的高加索品种羊,1960年在镇南种羊场存栏1540只,感染上布氏菌病1025只。我们采用检疫、隔离、培育健康羔羊群的办法,成功地培育出了没有布氏菌病的羊群。一、流行情况我场1959年至1962年四个品种羊(高加索、斯大夫、阿斯卡尼亚、  相似文献   

16.
酒泉地区是我国布氏菌病流行最早的疫区之一,该病50年代呈散发形式,60年代暴发流行,我区从70年代开始普查普防,推广布氏菌羊型5号菌苗防治。1980年和1984年经对全区24个乡64个村进行考核验收,抽检羊31931只,检出率为0.3%;抽检牛2903头,检出率为4.8%。用血清学检验抽检羔羊6217只,犊牛839头,检出率分别为0.2和1.6%。已达布病疫区控制区标准。1981年以来,我区采取血检、菌检与免疫相结合的方法,加强布氏菌病疫情监测。坚持有计划免疫,采取免—停—免,间隔2—3年的间隙免疫,至1988年全区共  相似文献   

17.
羊布氏杆菌病的病死率极高,本文针对羊布氏杆菌并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探究,以帮助更好的防治羊布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18.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可以感染牛、羊、猪等动物,羊布氏杆菌病对养羊业危害较大,不仅造成母羊流产、生产性能下降,还会对动物源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加强羊布氏杆菌病的检疫和防疫工作刻不容缓,本文主要综述羊布氏杆菌病的检疫及防疫方法,逐步淘汰和净化感染羊,保障养羊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等,病菌为革兰阴性短小杆菌,按生化和血清学反应分为马尔他布鲁菌(羊型)、流产布鲁菌(牛型),猪布鲁菌(猪型),另外还有森林鼠型、绵羊附睾型和犬型,感染人者主要为羊、牛和猪型。其致病力以羊型最强,次为猪型,牛型最弱。传染源是患病的羊、牛、猪,病  相似文献   

20.
西藏布氏杆菌病的流行及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布氏杆菌病流行曾一度猖獗。多种动物及人均感染过此病。三地一市15县抽检的牛羊的105875头(只)的阳性13.19%。127头流产羊牛血检阳性率为29.92%。人群血检阳性率为23.76-38.76%。从746只流产的牛羊胎儿里分离出107株布氏杆菌,分菌率15.9%。于不同地区不同宿主先后分离鉴定出117株布氏杆菌。有牛,羊,猪三个种共8个生物型。各地以羊种菌流行为主。连续3,4年用最佳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