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花早衰与科学施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棉花早衰与科学施肥张文凯,胡春华安徽蒙城县土肥站233529彭大文安徽蒙城县许疃镇233529棉花早衰与土壤肥力、有机肥和氮肥用量,以及土壤有效钾含量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棉花早衰的实质是营养问题,亦即科学施肥问题。1有机质含量和有机肥用量与棉花早衰土化...  相似文献   

2.
新疆棉花早衰原因分析及防治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郁红霞 《中国棉花》2007,34(6):41-42
棉花是新疆兵团的支柱产业,棉花生产集约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可观。但随着棉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连作年限的延长,造成土壤肥力下降,病虫害加重,早衰棉田大量发生,已成为制约棉花综合经济效益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分析棉花早衰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建议,对垦区的棉花生产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1棉花早衰的发生特点棉花早衰即“未老先衰”是棉花生产长期存在的问题,近两年有不断加重的趋势,特别是地膜棉田问题尤为突出。根据本区近几年技术调查统计,一般正常年份,早衰棉田占20%左右。受灾年份,如:2003年北疆棉蚜大发生,造成北疆片区40%棉田早衰,200…  相似文献   

3.
棉花早衰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十分不利,常造成降质减产,轻度早衰棉田常减产10%左右,重度早衰棉田则可减产20%-50%,而且纤维品质指标也相应降低。鲁西地区一方面是在转Bt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和普及过程中,因棉田肥水运筹不合理、品种和栽培技术不配套等原因,棉花早衰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棉花优质高产的重要障碍;另一方面是棉花种植管理复杂,在棉花生产中出现了劳动力严重短缺的问题。针对抗虫棉生产中出现的这两个制约棉花生产的问题,开展抗虫棉防早衰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棉花单产和纤维品质,稳定棉花面积,促进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n’。  相似文献   

4.
江汉平原杂交棉早衰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抗虫棉特别是杂交抗虫棉的选育和引进,使江汉平原棉花生产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但易早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直接影响着棉花品质和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如何预防早衰已成为广大农技工作者和棉农迫切需要解决的爿题。  相似文献   

5.
山西晋南抗虫棉早衰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山西省晋南棉花田间生长状况及管理水平进行了多年多点定点调查后发现,当地棉花普遍存在耕作措施不合理、有机肥缺乏、地力与棉田群体搭配失调、水肥调控不当等问题,从而人为导致棉花早衰.总结出抗虫棉早衰的根本原因,提出了防止抗虫棉早衰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浅谈棉花早衰与钾素营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早衰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在干旱的1982年,黑山棉早衰格外严重。发生的时间早,面积大,使全社棉花  相似文献   

7.
浅谈棉花早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棉花早衰从外部表现可将其分为,早发型、猝死型、多铃型、病变型。导致棉花早衰的原因主要有,种植品种本身的内部生理生化因素,关键时期土壤水分含量过多或不足,土壤缺钾,营养成分不协调、花铃期肥力不足和土壤中病菌菌核的大量累积;因此应针对棉花早衰的原因采用相应的措施予以防治。  相似文献   

8.
为分析棉花早衰的原因及表现、总结棉花高产栽培经验,对2014年河北威县3块早衰棉田的土壤养分状况、棉花生长情况和产量进行调查分析。分析表明:棉田起土、复耕棉田由于起土或持续失耕造成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降低导致棉花早衰;前茬为苜蓿的棉田由于苜蓿的固氮作用,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增加,能够减缓棉花早衰的发生。棉花早衰在冠层上表现为株高降低、棉株变细、叶绿素含量降低、果节数减少和最长果枝长度减小等方面,根系上表现为主根长和最长侧根长度变短、侧根数目变少,与相应对照棉田相比,本调查早衰棉田棉花主根长度和最长侧根长度分别降低9.7%和31%,一级侧根数减少36.4%。早衰棉花产量明显降低,主要原因是早衰棉花单株成铃数和铃重降低,起土棉田、复耕棉田和前茬棉花棉田棉花理论产量与相应对照棉田相比分别低29.3%,13.2%和4.3%。本调查说明土壤养分状况变差是造成棉花早衰的主要原因,棉田持续耕作可能造成棉花早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棉花早衰早死现象非常严重,而棉花的早衰早死是导致棉花产量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新疆阿克苏地区的生态条件和地膜棉花的生育特点,导致棉花早衰有几类原因,只有根据早衰原因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使棉花青枝绿叶吐白絮,从而提高棉花品质,以致增产增收。1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钾肥对棉花早熟品种引入南疆的前期发育快、后期易早衰问题,以中长绒棉品种新陆早3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基施钾肥量对棉花延缓早衰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硫酸钾270kg/hm2比基施90kg/hm2(对照)可促进棉花生长,降低红叶枯病发病率6.4个百分点,籽棉增产5.8%。  相似文献   

11.
棉花早衰在本地系指未开絮之前棉叶就干枯脱落的现象。朝阳属北方特早熟棉区,近几年棉花早衰日益严重,已威胁到棉花产量。1996年发病面积占1/3,1997年发病面积占1/2。1998年由于雨水充足,发病明显减少,但仍有1/10面积。如何治理早衰,已成为亟...  相似文献   

12.
浅析棉花早衰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析棉花早衰与土壤养分含量的关系张世贵,刘冬青,曲道明山东棉花研究心250100棉花早衰是指在棉花生长后期,虽然光、温、水等自然条件仍较适宜,而棉叶的光合作用,根系吸收合成等生理功能急剧衰退的现象。表现为叶缘卷曲。叶面皱缩并着有病斑,叶片颜色由绿变为...  相似文献   

13.
抗虫棉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使棉花产量、植棉效益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广大棉农对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的特性还不是十分了解,大多仍然采用传统的栽培技术,生产上常造成棉花后期早衰、减产。因此了解抗虫棉早衰的表现和导致抗虫棉早衰的原因及控制措施,以充分发挥抗虫棉的优良种性,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棉花地膜覆盖通过我县1982、1983年两年的大面积示范都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一般比露地棉增产35%左右。但是,部分棉田易早衰是限制地膜棉花产量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地膜覆盖棉花的早衰原因,提出正确的防衰措施是我县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新技术急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我县1983年地膜覆盖棉花早衰原因及防止途径做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王树林 《中国棉花》2006,33(3):22-23
近年来,棉花早衰已经成为影响棉花产量的一个主要障碍因素,特别是2004年全国性的棉花早衰严重地降低了棉花的产量,2005年邯郸成安、邢台威县的局部地区出现了早衰现象,形成了“有桃没有产量”的尴尬局面。由于引起棉花早衰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有品种因素、黄萎病诱发、营养失调等,因此在防治棉花早衰的技术措施中不能单从某一个方面入手,必须采取综合的技术措施,才能取得成效。下面就冀中南地区棉花早衰的情况,提出综合防治的几项具体技术措施。1轮作倒茬引起棉花早衰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黄萎病诱发,特别是在棉花连作地区,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黄…  相似文献   

16.
地膜覆盖棉花早发,产量增加,但是容易早衰,秸杆覆盖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但是棉花迟发,产量降低;膜,草二元覆盖能够促进早发,防止早衰,增加土壤养分积累,生产潜力看好。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渭南市部分棉花由于连作种植、栽培措施与棉花品种特性、耕作制度不配套等原因,出现吐絮期叶子发黄、蕾铃提前脱落、铃小等早衰现象,甚至发生严重的红叶茎枯病,极大地影响了棉花产量和品质。通过调查找出了导致早衰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预防早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兴化市棉花大面积早衰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兴化市植棉历史悠久 ,植棉水平较高 ,近年来全市棉花单产水平一直稳定在每公顷 1 2 0 0 kg以上。但是由于棉花早衰发生面积及程度呈逐年上升趋势 ,已成为棉花产量、品质和综合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的障碍因子。防止棉花早衰已是本市棉花栽培及棉田管理的重点研究内容。1棉花早衰的特点2 0 0 2年棉花早衰发生面积占棉田面积近30 %。一般在 9月中旬即开始表现 ,部分田块甚至在 8月下旬到 9月上旬就表现早衰症状 ,9月中旬叶片大量脱落 ,全棉田棉株只剩光秆和棉铃。棉花早衰有黄化型、红叶型和青枯型等三种类型 ,其中黄化型占早衰面积的 2 3.5 % ,…  相似文献   

19.
赵德荣 《中国棉花》2006,33(8):31-32
近几年,全国棉花早衰面积越来越大,对产量和品质的损害也越来越大,减产幅度轻的2~3成,严重的田块50%以上。棉花早衰的原因十分复杂,由于棉花生长中后期,根系和叶片功能活力下降,如遇不良环境条件,或前期已经受到伤害,或施肥不当、病虫为害等都会出现早衰。根据笔者的经验和调查,现将长江流域棉花早衰类型归纳如下:1棉花早衰类型1.1早发型早衰。一般早发棉花,现蕾开花早,前期座桃多,桃肥施得早,若施肥量偏少,补肥又跟不上去,其养分根本满足不了棉株生长的需求,各器官功能自然衰退,导致盛花结铃期营养供应不上而发生早衰。1.2缺氮型早衰。由于…  相似文献   

20.
棉花早衰指棉花提前衰亡或北方棉区棉花不能充分利用生产季节、光热资源过早死亡的现象。山东省是我国的传统棉花产区,近年来由于地力下降等原因棉花早衰现象日趋严重。据调查和田间观察,目前鲁西北植棉区一熟棉田早衰面积占当地棉田面积的70%,鲁北盐碱地和鲁西南两熟棉田也有20%左右出现早衰,全省发生早衰的棉田占棉田总面积的3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