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尼龙育苗移栽棉种植面积扩大,棉花生育提早,早桃增加,到8月中下旬便进入吐絮期。此时,正是我县秋雨连绵的连阴雨阶段。据1959~1984年26年的气象资料,8月中旬到9月下旬的51天中,平均雨日为23天,占45.1%。雨日雨量多,田间湿度大,加上棉花株高叶茂,下部郁闭严重,有利铃病滋生,导致烂铃。一般年景单株烂铃两个左右,多的超过3个,部分棉田烂铃三分之一。为了减少损失,在1980年前,我们提出采烂铃的措施,要求发现烂铃及时采摘,结果“采了烂的,烂了好的”,收效甚微。1981年我们在直塘乡青秧村改采烂铃为采黄铃,当年初见成效。到1983年,全村推开,效益显著,现已被广大棉农视为增产增值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棉花烂铃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烂铃成为棉花生产上一大障碍,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引起棉花铃期烂铃原因有病害因素、虫害因素、气候因素、栽培因素,介绍了防治棉花烂铃的措施,以期为棉花烂铃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棉花是安阳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由于受气象因素的影响,棉花烂铃发生严重,直接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制约了植棉效益的提高,据测定,和健铃比较,烂铃铃重减轻40.2%,皮棉减少52.7%,衣分降低22.1%,绒长缩短40.2%,强度降低48.9%。如何防治棉花烂铃,成为植棉效益再提高的主要问题。一、棉花烂铃形成的原因棉花烂铃每年都有发生,但烂铃率差异较大,除品种、密度、播期因素外,主要是由于气象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因为棉花烂铃是由铃疫病菌侵染引起的。此病菌在温度24~27℃、相对湿度85%以上条件下蔓延发生为害最重。因此,在棉花结铃盛期,降雨量大小,连阴雨日的多少,是决定烂铃多少的主要因素。连阴天多,降雨量大,光照少,棉田湿度大,有利于病菌侵染为害,造成烂铃发生。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对气象条件与棉花烂铃关系的不断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棉花烂铃的规律:即高产棉田重于低产田,棉株下部多于上部,涝年烂铃重于旱年,早播棉田重于晚播棉田,密度大田间荫蔽  相似文献   

4.
<正>烂铃是棉花结铃期到吐絮阶段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主要棉区常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烂铃率10%~20%,阴雨连绵的年份烂铃率30%以上,甚至更高。如2003年,棉花烂铃病大暴发,有些地区发病株率达到100%,烂铃率50%以上,而且出现了少见的顶部3个果枝棉铃被侵染的现象。棉花烂铃主要由棉铃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红腐病、红粉病和黑果病等10多种病原菌引起。棉铃疫病是河北省棉花烂铃最主要的病原,发  相似文献   

5.
<正> 棉花中后期的烂铃,是影响棉花高产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巧用药剂预防棉花烂铃是提高棉花产量与品质的重要措施。 (一)看铃龄,确定施药时间。据田间观察,棉蕾成铃后,铃龄较短或铃龄较长的棉花烂铃并不多,40天左右的棉铃烂铃最多。一般10~15  相似文献   

6.
<正>棉花花铃期正处在7~8月份的高温多雨季节,棉株高大,枝叶繁茂,田间小气候正适合各种病虫的发生危害,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现重点介绍棉花烂铃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确保棉花高产、高效、棉农增收。棉花烂铃是在适宜条件下由多种病原菌综合侵染造成的。烂铃是棉花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一般年份烂铃在10%左右,严重时高达30%~50%以上。烂铃对棉花产量和品质以及棉籽发育有严重影响,所以防治烂铃是实现棉花增产、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正>棉花花铃期正处在7~8月份的高温多雨季节,棉株高大,枝叶繁茂,田间小气候正适合各种病虫的发生危害,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现重点介绍棉花烂铃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确保棉花高产、高效、棉农增收。棉花烂铃是在适宜条件下由多种病原菌综合侵染造成的。烂铃是棉花生长后期的主要病害,一般年份烂铃在10%左右,严重时高达30%~50%以上。烂铃对棉花产量和品质以及棉籽发育有严重影响,所以防治烂铃是实现棉花增产、丰收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北疆棉花烂铃病在多雨季节容易发生,造成棉花品质降低,棉花产量下降10%~30%左右。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烂铃病,是提高棉花品质,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一、烂铃病发生特点1.疫病。是我国棉铃病中危害最重的病害,约占棉铃病害所致烂铃总数的60%以上。2.棉株下部1~3果枝成铃烂铃最多。  相似文献   

9.
<正>棉花烂铃是影响棉花产量,制约棉花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不仅导致棉花减产,还影响棉花的品质。一般田块烂铃率达10%~15%,多雨年份严重地块达30%以上。因此,弄清棉花烂铃原因,对症采取预防措施,是提高棉花产量、改善棉花品质、增加植棉效益的关键。1发生原因棉花烂铃主要发生在接近成熟期的棉铃。  相似文献   

10.
棉花进入结铃期,常发生烂铃现象,严重的田块烂铃10%~30%,造成棉花品质降低、产量下降。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烂铃,是提高棉花品质,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辽宁棉花烂铃病发病的关键因子及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1983-1985年、1992-1994年先后共6年时间的研究,明确了辽宁棉区烂铃病的主要种类是棉花铃疫病。烂铃病发病的关键因子是降雨量和铃期,当田间棉花开花后的一个月左右,遇连续降雨或日降雨量超过10mm时,烂铃病严重发生,出现明显烂铃高峰。通过烂铃剧增期3天前的连续5天累积降雨与烂铃增长率回归分析,得出烂铃病剧增期前3天的短期预报模型y=ax^b=0.00603x^1.218,结合当日调查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棉花烂铃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苏农业科学》1995,(4):32-33
江苏省棉花烂铃综合防治研究进展江苏省棉花烂铃防治技术研究协作组棉花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灾害性病害”之一.国内外均未见有系统性协作攻关研究。在江苏省科委农村科技处的组织和领导下,我省于1991年组建了G91002-06课题协作组,历时三年多艰苦“攻关”...  相似文献   

13.
烂铃、烂桃是棉花的多发性常见病害。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人们习惯上把这两种病称之为“双烂病”。  相似文献   

14.
一、棉花烂铃的原因 棉花烂铃是由烂铃病菌侵害引起的腐烂现象。烂铃病菌主要有铃疫病菌、红腐病菌、红粉病菌和炭疽病菌等。发生烂铃的外界原因主要是高温多雨,钻蛀性害虫造成伤口,田间管理不当,植株密度过大或后期旺长,以及果枝节位低、结铃过早等。  相似文献   

15.
<正>一、棉花烂铃的主要原因棉花花铃期阴雨天气较多,雨量大,排水不畅,田间湿度大、垄内高温高湿,就会造成病菌的滋生和繁殖,而加重棉花烂铃;氮肥施用过量,导致棉株生长过旺,郁闭严重,抗病力下降造成烂铃;棉花铃病、棉铃虫、玉米螟等病虫害严重发生,引起烂铃。近几年,随着抗虫棉品种的普及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6.
烂铃危害已成为影响湖北棉花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作者通过对湖北棉区棉花烂铃的发生条件和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从品种选育、药剂研发、栽培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防治棉花烂铃的对策,并提出了加大对烂铃成因和预防措施的再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烂铃是棉花生产上的一大病害,我国主要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烂铃不但造成棉花减产,而且使纤维品质降低,严重影响植棉效益。一般年份,烂铃率为10%-20%;大发生年份,烂铃率可高达30%~40%。棉花烂铃多发生在8月中旬~9月底,一般由下而上、由内向外发展,绝大多数发生在下部1~3个果枝上的内围铃,上部铃和外围铃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8.
烂铃、烂桃是棉花的常见多发性病害,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人们通常把这两种病称之为“双烂病”,  相似文献   

19.
棉花烂铃是我国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障碍,它能造成棉花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棉花烂铃多发生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此期问如遇阴雨多湿、棉田郁蔽、通风透光差,多种病菌会迅速滋生繁殖.常见的棉花烂铃病主要有炭疽病、黑果病、疫病、红腐病、红粉病、软腐病等.轻者不能正常吐絮,品质下降,重者棉铃不能开裂,壳僵絮烂无收获,严重影响棉花的优质高产.一般年份棉花烂铃率在10%左右,严重年份达20鬈以上.控制棉花烂铃,是保证棉花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棉花进入结铃期,常发生烂铃现象,严重的田块烂铃10%~30%,造成棉花品质降低和产量下降.因此,综合防治棉花烂铃,是提高棉花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