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无论是公鸡还是母鸡,每年都要更换一次羽毛。自然换羽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而且自然换羽的鸡群,因为换羽有先有后,恢复产蛋也有快有慢,整个鸡群难于出现产蛋高峰,这对进行集约化的饲养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缩短母鸡的换羽时间,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常采用强制换羽技术。所谓的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造成强刺激,引起鸡体的器官和系统发生特有的形态和机能的变化,表现为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和更换新羽,从而达到在短期内使鸡群停产、换羽,然后恢复产…  相似文献   

2.
<正>换羽是鸡的一种生理现象,产蛋母鸡经一个产蛋期周转后,因体质衰弱,其产蛋力显著下降,若让其自然换羽需4个月,不但停产时间长,浪费饲料多,而且在换羽过程中鸡群产蛋不整齐,在第2个产蛋期的产蛋高峰来得晚,高峰也比较低。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的区别在于促进整个产蛋鸡群同时换羽,有利于鸡群更好的休息和同时进入下一个产蛋周期。 一、试验材料 1.试验鸡:宁夏中宁县种鸡场饲养的1180只京白父母代蛋鸡,经挑选、淘汰了病弱、瘦小的鸡和一小部分低产鸡,选留了950只母鸡。另挑选了95只公鸡  相似文献   

3.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无论是公鸡还是母鸡,每年都更换一次羽毛。自然换羽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而且自然换羽的鸡群,因换羽有先有后,恢复产蛋也有快有慢,整个鸡群难于出现产蛋高峰,这对集约化的饲养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缩短母鸡的换羽时间,提高鸡群  相似文献   

4.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换羽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很多,但经实践证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地利用高产鸡的第二个产蛋周期,降低产蛋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有些养殖户掌握不了其技术要点,造成鸡只的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条件下 ,蛋鸡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后便开始换羽。自然换羽要 3~4月 ,鸡群换羽不整齐 ,会严重影响产蛋量。采用人工强制换羽仅需 1个月左右蛋鸡又恢复产蛋量 ,周期短 ,换羽后产蛋较整齐 ,蛋大质优 ,破蛋率降低 ,延长蛋鸡的生产利用年限 ,显著提高饲养蛋鸡的经济效益。一、鸡群的选择 实行强制换羽应是第一年产蛋的鸡群。要求蛋鸡健康无病 ,病弱鸡在断水断料期间会很快死亡 ,应及早淘汰。二、换羽方法1 药物法。在饲料中添加氧化锌或硫酸锌 ,用量为饲料的 2 %~ 2 5 %。连续供鸡自由采食 7天 ,第 8天开始喂正常产蛋鸡饲料 ,第 1 0天…  相似文献   

6.
鸡的强制换羽技术,是以利用禽类自然换羽后重新进入产蛋周期的特点为原理,通过人工模拟控制环境,打破鸡体自然生命节律,达到群体在短期内完成鸡体自然换羽过程,步入鸡群二次产蛋周期的技术措施。在种鸡和商品蛋鸡的生产中,实施强制换羽,对提高鸡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7.
进入秋季,随着气温降低,日照减少,鸡要进行自然换羽,时间约需6个月。为了避免休产换羽期的效益损失,养鸡户都是在产蛋一个周期结束后将产蛋鸡全部淘汰,继而再购进雏鸡进行第二周期的蛋鸡饲养。这不是最经济实用的办法,最好的办法是育雏一次利用两个产蛋周期,这样可降低饲养成本,增加养鸡经济效益。产蛋鸡全饥饿强制换羽方法,就是在一个产蛋周期结束后,用全饥饿的方法使鸡强制换羽,3周后即可进行第二个产蛋周期。1全饥饿强制换羽方法1.1整顿鸡群强制换羽开始前,病、弱、残鸡注射疫苗,并选择一定数量的鸡只作称重记载(一般一群鸡约称重50只),…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取449日龄的京红1号蛋鸡13 876只进行饥饿法强制换羽试验,测定强制换羽期间试验鸡的产蛋数、死淘数和蛋品质及停料期间试验鸡体重下降情况,分析强制换羽对产蛋率、减重率、死淘率及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停料第12天时鸡群停止产蛋,恢复喂料后第4天鸡群开始见蛋,第25天产蛋率达50.00%以上,第6周产蛋率达85.00%以上;饥饿第15天时减重率达30.09%,达到恢复喂料的标准要求,初始体重较低的鸡减重率高于初始体重较高的鸡(P0.05);停料期间鸡群总死淘率为0.66%,停料9~15天鸡群的日均死淘率显著高于第1~4天(P0.05),恢复喂料19 d内鸡群总死淘率为0.85%,恢复喂料第1~4天的日均死淘率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换羽后蛋重、蛋壳强度、蛋白高度、哈氏单位等均有升高趋势。说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改善产蛋后期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延长蛋鸡的产蛋年限。  相似文献   

9.
一调整鸡群关。将低产鸡、停产鸡、弱鸡、僵鸡、软脚鸡、有严重恶癖的鸡、产蛋期短的鸡、体重过大过肥或过小过瘦的鸡、无治疗价值的病鸡及时予以淘汰。留下生产性能好,体质健壮、产蛋正常的蛋鸡,以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二人工强制换羽关。秋季成年蛋鸡停产换羽,在自然条件下,蛋鸡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左右,鸡在换羽期间产蛋量大大减少,且因个体换羽时间有早有迟,换羽后开产也有先有后,产蛋的高峰来得晚,给饲养管理带来不便,所以必须人工强制换羽,促使蛋鸡同步换羽,同时开产。实行强制换羽前1-2周,对鸡舍要彻底清扫,…  相似文献   

10.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换羽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蛋鸡第二产蛋年的产蛋率和产蛋数量均较第一产蛋年低,但可节省购买雏鸡、育雏、育成的费用,而且第二产蛋年产蛋时蛋鸡抗病力较强,死亡率较低,喂养时料蛋比相差不大,综合来说,经济效益还是较可观的。现将蛋鸡第二产蛋年的利用技术介绍如下。1.强制换羽早产蛋强制换羽比自然换羽提前3~4周产蛋。方法有两种:一是饥饿法:鸡的产蛋率下降到30%左右时,停止人工补充光照,停料7天左右,不停水;以后9~10天内每只鸡每天给料30~40克;然后自由采食蛋鸡饲料。此法换羽掌握鸡体失重20%~30%为宜。二是化学法:鸡群中有…  相似文献   

12.
强制换羽的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换羽是鸡的自然生理现象,不论公鸡和母鸡,每年都要更换一次羽毛。鸡的自然换羽时间长,约需 3~ 4个月,换羽期间往往停止产蛋或产蛋量下降。一般来说,高产鸡换羽迟,羽毛脱落和新生羽生长的速度快,低产鸡则相反。若一个鸡群换羽速度不等将使整体生产水平降低。   强制换羽的目的就是使鸡群在短时间内集中换羽,停产,休息。然后再恢复生产机能,提高产蛋量,提高蛋的质量,延长鸡的经济利用期。 1强制换羽方法   有各种方法可诱导鸡终止产蛋,如激素法、高锌日粮法、低钙日粮法及饥饿法等,其中以饥饿法较为常用。本法易于操作,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蛋鸡限饲法重复人工诱导换羽技术的可行性,试验选取60 000只292日龄海兰褐蛋鸡采用限饲法人工诱导换羽技术进行重复换羽。通过测定2次换羽期间鸡群的产蛋率、死淘率以及蛋品质,分析重复换羽产生的经济效益。首次换羽在换羽第43天产蛋率达85%以上,产蛋高峰维持210 d。541日龄时该鸡群进行第2次换羽,换羽第40天后产蛋率达85%以上,产蛋高峰维持了94 d。该鸡群760日龄被淘汰(淘汰前产蛋率均在70%以上),均产蛋数为520枚,鸡只292日龄时均产蛋数为140枚,通过重复换羽每只鸡均产蛋数增加380枚。鸡群首次换羽前的死淘率极显著高于换羽后,第2次换羽前的死淘率显著高于换羽后。换羽后蛋品质显著升高。相比直接淘汰鸡群,通过重复换羽可以增收约4 581 000元。综上,重复换羽可显著降低鸡群死淘率,延长蛋鸡的产蛋年限、增加蛋鸡利用率,提高规模化养殖效益,缓解国家种禽资源受限问题。  相似文献   

14.
母鸡在一个产蛋年以后通常就要换羽,其时产蛋率显著下降。过去人们采取的对应措施主要有两种:一是在后备鸡源充足的条件下,及时淘汰老鸡,换上新鸡,以阶梯式变动鸡群来维持生产的正常进行。二是在后备鸡源不充足或资金困难的情况下,采取强制换羽获得第二次产蛋高峰。上述两种方法各  相似文献   

15.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开放式鸡舍饲养的集约化鸡群由于受季节气候、光照、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内分泌失调,出现非自然生理性的换羽现象乃至停产。而人工强制换羽正是利用这一特性,人为地采取强制方法,给鸡群以突然的应激,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促使鸡群迅速换羽后恢复产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鸡的强制换羽作为一种实用技术 ,已得到广泛重视和较多应用。对多批次商品蛋鸡和种鸡实施强制换羽 ,效果良好 ,介绍如下供参考。1 强制换羽方法选用已产蛋 9~ 1 2个月的不同批次的笼养商品蛋鸡和种鸡 ,第 1个产蛋周期产蛋高峰为≥90 %。断料开始日期按 0日计 (下同 ) ,断料后自重新喂料到 5 0日 ,供给鸡群低钙产蛋鸡料 (含钙2 0 % ) ,从 5 0日开始到产蛋高峰后供给高峰期蛋鸡料 (含钙 3 5 %~ 3 7% )。笼养预备换羽鸡群 2~ 3d内产下的蛋暂留笼架而不检蛋 ,然后挑选蛋量较多的 (一般笼内鸡多健康无病 )体型大小基本一致的无异常鸡 ,参照…  相似文献   

17.
蛋鸡第二产蛋年的产蛋率和产蛋数量均较第一产蛋年低,但可节省购买雏鸡、育雏、育成的费用,而且第二产蛋年产蛋时蛋鸡抗病力较强,死亡率较低,喂养时料蛋比相差不大,经济效益较可观。现将蛋鸡第二产蛋年的利用技术介绍如下。1强制换羽早产蛋强制换羽比自然换羽提前3~4周产蛋。方法有两种:1.1饥饿法鸡的产蛋率下降到30%左右时,停止人工补充光照,停料7d左右,不停水;以后9~10d内每只鸡每1d给料30~40g;然后自由采食蛋鸡饲料。此法换羽掌握鸡体失重20%~30%为宜。1.2化学法鸡群中有2%~3%的鸡脱毛时,在鸡饮料内加入2%~3%的氧化锌(每只鸡3~4.5…  相似文献   

18.
<正>强制换羽的主要目的是延长鸡的经济寿命,充分发挥鸡的遗传潜力。自然条件下,产蛋鸡需经过1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过程一般需经4个月左右时间,休产期需投入大量的成本,加之后期产蛋率低下,大大降低了养鸡的经济效益。在规模化养鸡生产实践中,采用饥饿、加锌、加碘、低钙、无盐、药物和激素等方法对鸡群实行强制换羽,以终止产蛋周期和缩短换羽时间,达到鸡群均匀换羽、产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强制换羽前的准备工作1.种鸡强制换羽在产蛋10个月后进行最为适宜;2.鸡舍应打扫干净并进行薰蒸消毒;3.组建健康鸡群,淘汰病、弱、残鸡,已换羽的鸡可单独饲养;4.防疫接种:在换羽前一周对组建的鸡群进行鸡新城疫监测,当抗体效价低时,应对鸡群进行新城疫免疫接种;5.称重:在强制换羽的前1天,要随机称50~100只鸡的体重(或鸡群数的1%),其平均体重作为开始体重,被称的鸡应打上标记,在换羽期应按时称这些鸡的体重,以掌握失重率。6.准备饲料:强制换羽前要准备钙(骨粉或贝壳粉)和恢复期所需的饲料和维生素等。  相似文献   

20.
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在应激因素作用下,使其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从而更换新羽。强制换羽的目的,是使整个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恢复体质,然后恢复产蛋,提高蛋的质量,达到延长蛋鸡的利用时间。采用饥饿法对鸡只进行强制换羽。1强制换羽技术1.1换羽前的准备工作首先对拟换羽的产蛋鸡进行筛选,把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