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一定浓度范围范围内,用2.5×10-5mol/L和5×10-5mol/L浓度的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甲酯喷雾处理挺立型野生稻植株(苗期),能有效地诱导其叶片内保护酶系活性的表达,2.5×10-5mol/L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甲酯对SOD总活性的影响幅度变化较大,水杨酸甲酯和2.5×10-5mol/L的茉莉酸甲酯处理可明显诱导挺立型普通野生稻叶片POD、CAT的表达,增加其保护酶系的活性,进而增强植株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前胡诱导水稻抗稻瘟病菌活性成分的提取与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前胡(Radix peucedani)诱导水稻抗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活性成分的活性,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对前胡的诱抗活性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分离了前胡浸提物中的有效成分,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前胡丙酮浸提物诱抗水稻抗稻瘟病菌的效果好于其他溶剂浸提物;将丙酮浸提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A4、A5、A6流分,其诱抗水稻抗稻瘟病菌的效果较强,3个流分不同质量浓度的诱抗效果达21.48%~59.54%,且在供试的3个质量浓度范围内,都随着流分质量浓度的降低,防效略有升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稻瘟病抗性基因Pi36的进化机理,以孟加拉国普通野生稻W39、马来西亚普通野生稻W40、印度野生稻L56为材料,对Pi36等位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测序结果与已知的Pi36和测序品种日本晴以及93-11的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编码区6个品种间的同源性为83%~99%,CC-NBS区域的同源性平均为91%;LRR区域为95%。并且还发现在野生稻W39和W40基因的第二个外显子区域有一个转座子插入。进化分析表明,6个品种从整体上分为3类,L56、日本晴和Pi36聚为一类,说明这3个品种的亲缘关系较近;W39和W40聚为另一类;93-11的基因聚为单独的一类,处于独立进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药前胡提取物对水稻幼苗抗稻瘟病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水稻幼苗,喷施诱抗剂后接种水稻稻瘟病菌的方法,测定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前胡提取物A,B,C对水稻抗稻瘟病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稻瘟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无抑制作用,但叶面喷施处理水稻幼苗可以提高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病性.在质量浓度为1~10mg/L时,随着质量浓度增高诱导效果增强,10mg/L时诱导防病效果达43%以上;在质量浓度10~100mg/L时,随着浓度增高诱导效果降低.3种提取物处理可使水稻叶片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裂解酶等防卫酶活性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光照和外源茉莉酸类物质对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防御蛋白的协同影响,借助自然光照和遮荫处理,模拟林地自然环境中不同郁闭度下的光照条件。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在落叶松盆栽苗上喷施茉莉酸(JA)和茉莉酸甲酯(Me JA),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测定落叶松针叶内防御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遮荫条件下,落叶松针叶内防御蛋白活性均显著高于自然光照下的(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胰蛋白酶抑制剂(TI)活性在光照强度为自然光照的25%时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胰凝乳蛋白酶抑制剂(CI)的活性均在50%光照强度下达到最大值。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喷施Me JA和JA后,SOD、PPO和PAL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POD与蛋白酶抑制剂CI和TI活性在相同光照条件下喷施诱导剂后,显著低于对照(p0.05)。总体来看,防御蛋白对Me JA的响应强于JA。喷施Me JA和JA后,SOD和PAL在25%自然光照下活性最大,PPO在50%自然光照下活性最大。表明不仅光照和Me JA、JA在单独存在时影响落叶松防御蛋白的活性,而且在光照与Me JA或JA同时存在时对落叶松防御蛋白还存在交互影响。在遮荫条件下喷施Me JA诱导效果优于JA。在生产中适当加大林分的郁闭度,适时喷施外源茉莉酸甲酯,能够提升兴安落叶松的化学防御能力,达到抵御害虫危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来源于广西普通野生稻的稻瘟病抗源RB221与部分已知抗病基因水稻品种抗谱的异同,其抗性基因的遗传模式及在染色体上所处的位点,确定其抗病基因是否为新的抗病基因。【方法】采用从广西不同稻作区收集的8个稻瘟病菌系对抗源RB221和11个已知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进行抗谱测定,并对RB221抗病基因进行等位性分析、经典遗传分析及分子标记定位。【结果】抗源RB221的抗谱与11个已知抗病基因的水稻品种有差异,其对8个菌系均表现出抗病反应,在所有参试品种中抗谱最广。等位性测定结果表明,抗源RB221所携抗病基因与已知抗病基因品种所携带的Pi-3、Pi-7(t)、Pi-ta、Pi-K、Pi-b是不等位。经典遗传分析结果显示,抗源RB221对03-35E菌系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SSR标记定位结果表明,RB221抗病基因定位于第2染色体的SSR标记RM240与RM1092之间,与RM240的遗传距离为1.3 cM,与RM1092的遗传距离为2.2 cM。【结论】抗源RB221的抗性基因Pi-gx(t)为新发现的抗病基因,位于第2染色体上,与第2染色体上已定位的抗性基因处于不同基因位点上。  相似文献   

7.
稻瘟菌培养液活性物质诱导水稻抗稻瘟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液体培养的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ZC13菌丝过滤后,经减压浓缩、乙醇沉淀、双蒸水悬浮、透析、离心,得到滤液活性物质(Cultural fluids filtrated substance,CFS).测定结果表明,CFS含糖量为41.88 mg/mL葡萄糖当量.CFS在体外对稻瘟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均无抑制作用,但处理水稻后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病性,在亲和性品系中,诱导抗病效果最高可达49.56%,且浓度与活性间存在正相关趋势,在非亲和品系中,CFS处理引起HR反应.CFS处理后,水稻POD和PAL活力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了铜(Cu)元素诱导感染PVY~N的烟株信号物质的积累及对系统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Cu元素能延迟烟株显症和叶脉出现褐色坏死时间,降低发病程度,病增殖受刨抑制,烟株体内的与抗性相关物质如脯氨酸及可溶性糖含量升高,电解质的外渗减少.此外,Cu元素处理能诱导信号物质水杨酸和乙烯的积累,水杨酸含量在接种后15d达到最大量3.93μg·g~(-1),为接种对照的1.3倍;而乙烯释放量在3~9d内均高于接种对照,在12d时乙烯释放量显著低于接种对照,分析认为前期Cu元素处理后诱导了乙烯释放的增强,进行抗性信号的传递,因此,喷施Cu元素后可以诱导烟草植株产生抗病性,增强烟草对PVY~N侵染的抵抗力,并且诱导了相关抗性信号的传递.  相似文献   

9.
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er)锈腐病是由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引起的根部病害之一,在我国东北人参产区造成严重的危害.将茉莉酸甲酯(MeJA)应用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相关研究已有很多.为了明确MeJA对人参锈腐病菌和病害严重度的影响,测定了0~800μg· mL-1不同浓度MeJA溶液对人参锈腐病菌菌丝生长量和菌落直径的影响,利用筛选的浓度(200μg· mL-1)处理2年生人参移栽苗,处理后2d接种人参锈腐病菌(1×106onidia· mL-1),测定参根内防御酶系活性,调查人参锈腐病的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结果表明:低浓度MeJA溶液(0~200Lg· mL-1)对人参锈腐病菌无直接毒害作用,但是高浓度MeJA溶液强烈抑制锈腐病菌的生长.当浓度为800μg· mL-1时,菌丝生长量和菌落直径都被完全抑制.经MeJA处理的人参植株锈腐病发病率和病害严重度显著降低,发病率较只接种锈腐菌的处理下降了31.8%.人参根系PAL、PPO和POD活性较对照均表现上升趋势.这说明低浓度MeJA对人参锈腐病菌无影响,但是可以提高人参根部防御酶系的活性,减轻人参锈腐病的发生.因此,MeJA处理提高人参植株的抗病性可能是通过激活人参的防御系统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前胡诱导水稻抗稻瘟病的活性及其有效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中药前胡诱导水稻抗稻瘟病的活性成分。方法以诱导水稻抗稻瘟病的活性为追踪目标,对前胡的丙酮提取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活性最强的部分,再用SephadexLH-20和液相制备色谱分离得到诱抗活性的主活性成分,采用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ESI-MS质谱和核磁共振(1HNMR和13CNMR)波谱法对其进行结构解析与鉴定。结果该植物的丙酮提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得到7个馏分,其中4、5、6三个馏分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强的诱导抗病性,质量浓度为50mg·L-1时,其诱抗效果分别为55.18%、59.54%、54.36%,经过SephadexLH-20和液相制备色谱分离得到3个主活性成分,质量浓度为10mg·L-1时,其诱抗效果分别为52.77%、60.76%、60.28%,波谱结构解析表明,三者分别为北美芹素、前胡香豆素Ⅱ、前胡香豆素Ⅲ,其中前胡香豆素Ⅲ为国内首次从前胡中分离得到。结论香豆素是前胡诱导水稻抗稻瘟病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