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些年来,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也发展很快,尤其是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面影响很大。本文讨论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建设应用中出现的相关问题,提出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建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作功  陈正星 《南方农机》2023,(21):97-100+145
【目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为探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SBM-GML模型对2011—2019年30个省份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而后计算了相应年份的城乡收入差距,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论证了城乡收入差距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1)在控制年份和省份固定效应并引入控制变量的过程中,核心解释变量Prop的系数符号分别在1%、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拟合优度从0.243提升到0.424。2)在验证区域异质性的过程中,加入控制变量前后的核心解释变量的系数符号始终在1%、5%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但对粮食主产地区的系数(2.667)要大于非粮食主产地区(2.355)。【结论】1)城乡收入差距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将抑制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2)无论对粮食主产地还是非粮食主产地而言,城乡收入差距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不变,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对粮食主产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3.
从200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结构和组成部分的贡献率出发,采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分类找出了近年来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主要决定因素:土地流转和农业技术进步;以及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结合当前国家在三农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改革重点,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有明显的提升,这些都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气象服务是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最近几年,政府已经将信息技术引入了气象服务中,气象服务的质量以及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文章深入剖析了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气象服务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瑶 《南方农机》2019,(12):75-75
我国农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水平较高,特别是农业气象的技术服务,不断提升了天气预报的准确度和实况监测能力,为生产人员提供了准确的气象信息,便于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及时做好准备,避免造成作物减产和经济损失。文章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气象服务的运用展开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民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但也必须看到,农业是弱质产业,生产周期长,经常受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制约农业发展.农业进入市场后,农村出现的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国家减少了对农业投入,很多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得不到引进运用,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科技人才缺乏,生产手段落后,专业人才分不下去,形成头重脚轻,优质产品不多,市场竞争能力差,供求矛盾突出,农民收入增幅下降等问题,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很不适应,我们必须正确分析形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唐超  陈明妤 《南方农机》2022,(20):32-37
宅基地确权为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提供了新契机,为了测度宅基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意愿的影响,课题组基于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运用Logit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宅基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意愿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并用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进行了内生性检验。结果显示:宅基地确权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宅基地流转在该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村庄非农经济发展水平在该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课题组依据这些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1)加快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步伐,推动相关配套政策出台,构建全国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和土地要素交易市场,为宅基地流转提供便利条件。2)加快发展村庄特色产业,以村庄产业发展带动闲置宅基地开发,促进乡村全面振兴。3)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下乡参与农村宅基地开发,拓展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渠道。  相似文献   

8.
朱利  张丹  陈湘灵 《南方农机》2021,(8):48-49,52
文章从代际流动和农民教育公平角度出发,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间获取的数据,运用中间变量法、分位数回归方法探究我国农村教育与代际收入流动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民代际收入流动的转移与父代收入的增加正向相关,教育对农民子代收入的影响作用超过了父代收入对其的影响.教育具有切断代际贫困传递、推...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踏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望成为纾解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新路径。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港澳台地区除外)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价格在农村人口老龄化正向影响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占比分别为38.2%、27.3%。据此,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展科技以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该转基因番木瓜是被我国第一个批准商业化生产的可以直接食用的转基因农作物,该文在对农户转基因木瓜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进行计量经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尽快完善转基因生物技术信息服务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地完善农机现代化制度的可持续性,对福建省10个县的水稻防治外包情况进行调查,并利用PROBIT模型分析植保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对防治外包服务的影响,结果表明:植保机械购置补贴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防治外包服务的采纳.近3年使用购机补贴的这类稻农其购买防治外包服务概率减少22.72%,而3年前使用购机补贴的对购买外包服务行...  相似文献   

12.
13.
丁璇 《南方农机》2022,(5):29-31
改革开放后,农业机械普及率逐渐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既有助于农民的增收,又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笔者以河南省为例,研究农业机械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通过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选取河南省2010年至2020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而农民收入的提高又极大地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畜牧机械生产企业按地区、省份的分布情况以及农民收入的情报发布进行了统计分析,旨在发现畜牧机械生产企业的分布规律厦其与当地农民收入的关系。华北、东北以厦西北等经济发达地区或欠发达地区,畜牧机械生产企业多数围绕于省会等中心城市而发展,说明中心城市对这一行业的主导作用;华东以及东南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较多的畜牧机械企业围绕中小城市分布,表明了当地经济发展与畜牧机械生产的紧密相关性。无论中心城市分布型或中小城市分布型,畜牧机械企业的存在对当地农民收入的影响呈现正相关关系。发展畜牧机械生产企业,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5.
发展乡镇农机化服务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各地农业管理部门正在不断探索优化农机化建设的有效策略.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明确乡镇农机化服务推广的重要意义,提出有效提升农机化服务水平的具体思路,从而提升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逐渐加快,经济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乡镇农机化服务的发展要求也渐渐被提高。提高乡镇农机化服务水平,扩大乡镇农机化普及率,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优化农业产品质量。文章在对乡镇农机化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乡镇农机化服务对农村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基础上,采用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农民人力资本的积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改善农村社区条件等政策措施来推动农村劳动力人口的迁移.  相似文献   

18.
发展乡镇农机化服务对于我国积极推广与发展农业机械化,巩固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发展乡镇农机化服务的方法,在这一基础上研究了发展乡镇农机化服务对农村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宗卿惠  孙丽  刘艺璇 《南方农机》2021,(5):76-77,93
本文利用湖南省2008-2017年经济社会指标,根据权重法和欧几里得距离法计算构建普惠金融指数,分析普惠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普惠金融的发展能够有效降低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基于我国1992—2016年的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分别探讨农业机械化与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业机械化与农民工资性收入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基于二者的VAR模型并不稳定;农业机械化与农民经营性收入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即农业机械化能够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但农民经营性收入并不能推动农业机械化。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农业机械化对农民经营性收入波动的贡献率达到74.75%,农业机械化对农民经营性收入有着较为强劲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