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RAPD标记鉴定豌豆栽培品种(P.sativum)和野生种(P.fulvum)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随机扩增多聚链DNA(RAPD)是基于聚合酶反应链(PCR)的扩增反应。笔者应用RAPD技术区别P.sativum和P.ful-vum12个品(种)系,并估测这些品(种)系之间的遗传多样性,用12个10-mer核苷酸引物扩增出168条染色带。估测遗传类型中遗传相似性是基于扩增产品中成对方法比较,遗传树的构建是利用无重量成组方法的平均数(UPMGA)进行的。7个P.sativum栽培品种和5个P.fulvum材料群集为截然不同的两大组。RAPD的应用将为育种提供豌豆种间遗传关系资料。RAPD-PCR鉴定出的物种特殊的强染色体带可以发展为稳定的物种特殊标记用于基因渗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草鱼和鲤RAPD引物筛选及鱼种特异性分子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草鱼和鲤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制备RAPD-PCR模板,对3个随机引物盒共60个10-mer引物进行了PCR扩增,共筛选出7个较理想的可用于鱼种内或鱼种间群体遗传分析的随机引物.用这7个引物所获得的草鱼和鲤的RAPD指纹图谱平均带纹总数分别为4.28±1.89和6.71±4.19,多态性带纹总数分别为1.71±1.60和5.14±4.74.RAPD指纹图谱特征反映出草鱼比鲤具有更高的遗传纯度.7个引物共扩增出草鱼特异性带纹18条,鲤特异性带纹32条.大量特异性带纹的检出表明,两个鱼种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同时也为鱼种间基因转移(特别是全基因组DNA导入)提供了分子检测的候选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3.
丹顶鹤,灰鹤RAPD图谱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筛选的10个随机引物,利用RAPD技术,对丹顶鹤及灰鹤的池DNA进行了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10个引物共产生条134个,扩增产物共段长度一般为310bp ̄2.1kb;利用的引物不同,鹤种间的特异性条带也不同,从而可以分析鹤种间的遗传差异,根据池DNA多态性分析,两鹤种间的相似性指数为0.223。说明RAPD技术可作为鹤类遗传结构分析的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4.
选用81种随机引物,利用RAPD技术对13种栽培大豆品种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的随机引物均得到了良好的PCR扩增结果,显示出不同的栽培大豆品种之间基因组DNA既有高度的同源性,又具有良好的多态性.通过Nei氏遗传共享度分析,使用UPGMA(theunweightedpairgroupmethodforarithmeticaverages)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了UPG-MA系统树和实验材料之间的遗传关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鹅5个品种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用40个10-寡核苷酸随机引物对中国鹅的5个品种-狮头鹅,皖西白鹅,太湖鹅,浙东白鹅和四川白鹅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用筛选出的14个引物共扩增出174个DNA片段,其中的48个(占28.2%)在5个品种间表现为多态性。根据扩增DNA片段的异同,计算了各品种和个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和遗传距离指数。同时,用分子进化遗传分析软件(MEGA)以UPGMA法和NJ法对遗传距离指  相似文献   

6.
利用在美国Utah州美国黑水貂DNA中产生可重复多态性的6个随机引物,对加拿大NovaScotia省同品种水貂进行了随机引物PCR扩增,结果是这6个引物不能在后者产生多态性或产生带型完全不同的随机多态性.由此在分子水平上证明,同一品种不同地方群体动物的遗传基础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可以在随机引物PCR带型上得以表现.引物OPL-10可作为对水貂群体进行进一步有关遗传多态性研究的随机引物.  相似文献   

7.
芥菜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是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利用RAPD标记对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a)16个变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从60个10bp随机引5物中筛选出27个有效的,这27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336条DNA带,其中275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数的81.85%,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的DNA带数为12.44,不同引物扩增出各自不同的DNA指纹图谱,大部分图谱均有特征或特  相似文献   

8.
栽培大豆品种间遗传关系的RAPD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81种随机引物,利用RAPD技术对13种栽培大豆品种的基因组DNA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的随机引物均得到了良好的PCR扩增结果,显示出不同的栽培大豆品种之间基因组DNA既有高度的同源性,又具有良好的多态性。通过Nei氏遗传共享度分析,使用UPGMA(the unweighted pair group method forarithmetic averages)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了UP  相似文献   

9.
以野生和池塘养殖的64个鲮(Cirrhinamonlitorella)10个麦鲮(C.mrigola)和10个野棱(Labeorohita)样本为材料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遗传分析,通过26个10bp随机引物扩增鲮,麦鲮和野鲮样品分别得到107,73,87个DNA片断,其多态性百分率分别为35.5%,39.7%,37.9%,鲮与野棱,麦鲮与野鲮及鲮与麦鲮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22,0  相似文献   

10.
苦竹类植物RAPD分析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苦竹类植物中产于日本的大明竹Pleioblastus gramineus(Bean)Nakai、、长苦竹Pl.simonii(Carr.)Nakai,中国产的苦竹Pl.amaru(Keng)Kengf.、宜兴苦竹Pl.yixingenis Chu &Chao、斑苦竹Pl.maculatu(McCl.)Chu&Chao。采用20个引物(10bp)进行扩增出的DNA片段,用于种间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1)苦竹与宜兴苦竹关系密切;(2)大明竹与其它4种关系较远;(3)形态为分上将中、日产苦竹分成两类没有得到RAPD分析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鲮,麦鲮和野鲮之RAPD的遗传标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野生和池塘养殖的64个鲮(Cirrhinamonlitorella)10个麦鲮(C.mrigola)和10个野棱(Labeorohita)样本为材料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遗传分析,通过26个10bp随机引物扩增鲮,麦鲮和野鲮样品分别得到107,73,87个DNA片断,其多态性百分率分别为35.5%,39.7%,37.9%,鲮与野棱,麦鲮与野鲮及鲮与麦鲮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22,0  相似文献   

12.
四川主栽小麦品种RAPD标记遗传差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标记,对四川近50 年来年推广面积6-67 万hm2(100万亩)以上的40 个小麦主栽品种遗传差异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55 个随机引物中,有32个引物( 占58-2% ) 扩增产物具有多态性。32 个引物共扩增出185 条带,其中93 条带( 占50% )具有多态性,每个引物可扩增出1 ~11 条多态性带,平均2-9 条。40 个品种RAPD 标记遗传距离(GD) 变异为0-019 ~0-475 ,平均GD 值为0-221。聚类分析表明,在GD 值0-23 水平上,40 个品种可聚为5 类。一些随机引物对有些品种能进行特异性扩增。引物OPN14 对小麦1BS 扩增能产生特异性DNA 片段,能完全鉴定出40 个供试品种中的9 个1BL/1RS小麦- 黑麦易位系品种。据此认为,RAPD标记可以作为小麦品种鉴定的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13.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PAD)技术分析了肉鸡群个体间RAPD指纹的变异程度。10个随机引物在36只公鸡中共扩增出83个片段,其中有67个是多态性片断,多态率为80.72%,11个随机引物在36只母鸡中共扩增了99个片段,其中有86个是多态性片段,多态率为86.87%,公、母鸡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7858、0.7328。结果表明:RAPD标记的多态性明显,作为一种DNA标记,它可以  相似文献   

14.
利用RAPD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培江  才宏伟 《安徽农业科学》1999,27(5):421-424,428
以17个杂交水稻亲本、3个新株型株系和24个光壳稻、爪哇稻品种为DNA样品来源,通过随机引物PCR扩增基因组DNA的多态性,探索RAPD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在杂交稻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22个12碱基随机引物共扩增产物98个,其中17个引物可产生多态性产物,所扩增产物的47.9% 至少在两个基因型间存在差异。每个PCR扩增产物分别以1和0记录存在与否。由RAPD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创建聚类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籼稻和粳稻容易被分开,普通粳稻又容易与光壳稻、爪哇稻分开,但光壳稻和爪哇稻混合聚在一起。根据聚类图发现普通粳稻亚群内杂种优势较弱,亚群间即生态群间的杂种优势较强,群间即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更强。利用光壳稻、爪哇稻选育不同生态群方向的恢复系和不育系,已配组育成超强优势的杂交稻组合。  相似文献   

15.
运用致病力和DNA多态性检测中国东北地区的35个大豆灰斑病菌分离物的遗传变异,根据菌株在9个品种(系)上的致病力反应可将其分为7个组,利用13个随机引物扩增供试菌株共计产生105个RAPD标记,其中78.1%具有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计算了各菌株间的遗传距离并产生树状图,发现同一地区内及不同地区间的病菌表现遗传变异,致病性和DNA多态性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甘薯体细胞胚胎发生遗传变异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红5”等6个甘薯品种为材料,通过离体培养诱导体细胞胚胎发生与植株再生。利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在DNA水平上分析甘薯品种间遗传差异以及体细胞胚胎无性系的遗传变异。筛选了45个随机引物,其中7个引物PCR扩增后在品种间和体细胞胚胎无性系中表现RAPD多态性,并在相应胚性愈伤组织中检测到少数RAPD变异位点。证明利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鉴定甘薯体细胞胚胎发生遗传变异的可行性,以及为通过离体培养  相似文献   

17.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DNA多态性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60个随机引物对来自我国不同稻区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其中20个引物均出现清晰和重复性的DNA扩增片段,扩增片段大小在0.5kb至3.5kb;应用Statistics软件UPGMA程序进行树状聚类分析,聚类结果表明,我国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具有明显的遗传分化,在遗传距离为0.30时,供试菌株可划分为7个遗传相似组(谱系)。其中第1、第2和第5组为优势组群,分别由7、8、6个菌株组成。根据菌株在12个已知基因品种上的抗感反应,将供试菌株分为13个致病型,在遗传距离为0.50水平上聚类归属于6个簇。菌株的致病类群与其DNA的遗传变异具有弱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桃花种质亲缘演化关系的研究——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6个10碱基随机引物首次对7个桃花(Prunus persica)近缘种和30个品种进行RAPD反应。对选出10个引物扩增出的具有多态性、可重复的、清晰的56条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UPGAM聚类结果表明:毛桃(Prunus persica)和新疆桃(P.ferganensis)之间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并与桃花品种间亲缘关系最近;寿星桃、垂枝在品种在聚类图上分别较早地聚合在一起,表明其类内具有  相似文献   

19.
以基因外重复的回文因子(repetitiveextragenicpalindromic,REP)和肠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nterobacterialrepetitiveintergenicconsensus,ERIC)的碱基顺序设计出的引物为引物,用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技术分别扩增了8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Sinorhizobium)的DNA,得出了具有菌株特  相似文献   

20.
松材线虫和拟松线虫种间及种下群体的RAPD指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RAPD技术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lphilus)和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的分离物基因组DNA进行了DNA片段的随机扩增,以确定种间及种内群体的亲缘关系和筛选具有种鉴定特征的分子标记。通过对40个10聚体随机引物的筛选,应用8个引物对两种线虫种间种内分离物扩增片段的遗传分析显示:两种间群体RAPD扩增片段的共享度为40% ̄56%,百在松材线虫的不同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