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生育后期根外喷肥增产效果显著,与大豆吸肥特点及土壤供肥规律有关。大豆根系吸肥随植株生长发育向土壤深层推移,即大豆生育前期主要吸收土壤上层的养分,生育后期主要吸收耕层以下土壤中的养分。据测试,大豆根系对10厘米深养分吸收占总量的百分率为: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北地区优质大豆的土壤和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东北地区的大豆以种植面积大、产量高、质量好著称,这与该地区环境条件有关。土壤腐殖质层厚,有机质含量在40g/kg以上,养分丰富,中性至酸性反映,壤质土,土壤紧实度适中,容重1.1-1.4g/cm^3,5-9月降水在500-600mm左右,5-9月特别是8月气温偏低,在19-20℃。上述条件基本可以满足大豆高产优质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是否会影响土壤养分的垂直分布,以次生林地为对照,研究了西南喀斯特山区玉米—大豆轮作地、甘蔗地、桑园和牧草地等不同农田利用模式下0~50 cm土层中土壤SOC、N、P、MBC、MBN及其化学计量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壤SOC、N和P含量的表层积聚程度显著低于土壤MBC和MBN,森林土壤养分表层积聚效果优于农田土壤;土壤SOC含量是影响土壤养分表层积聚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4.
玉米、大豆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玉米间作大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玉米喇叭口期和大豆分枝期,玉米、大豆间作的玉米地上生物学产量高于单作玉米38.73%,大豆地上生物学产量较单作大豆降低了8.12%,差异不显著。与单作相比,间作体系中的玉米、大豆根际土壤养分有效性、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根际土壤酶活性均显著高于相应单作根际土壤。间作体系中玉米取得间作优势,养分利用率提高主要是根际土壤养分有效性的提高,而根际土壤养分有效性高受根际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红壤旱地水分周年季节性变化和湘南气候的影响及施用等量肥料水平,采用小麦-玉米-小麦-大豆红薯两种间套种植制度进行定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小麦-玉米间套种植制度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小麦-大豆红薯的间套种植制度。  相似文献   

6.
一、种肥的施用技术种肥是在大豆播种时施用的肥料。大豆生育初期,对养分吸收范围小,种肥可供给大豆幼苗生长期间所需要的养分。在北方大豆产区,春季土壤温度低,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弱,土壤中速效养分释放少,施用种肥对保证大豆苗期营养,促进壮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设计方法,研究了雁青秋大豆主要栽培因子与大豆产量的关系,建立了雁青秋大豆在三明土壤中等肥力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通过PC-1501计算机对模型的解析,得出各因子对产量效应的主次关系,两因子搭配的产量效应。通过频数分析,得出指定产量水平下的最佳综合农艺措施组合方案,为雁青秋大豆大面积规范化栽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豆生育后期的养分由根系从耕层以下土壤中吸收,而耕层以下土壤中养分转化释放能力远低于耕层,这就导致大豆需肥高峰期对养分的需求与土壤供肥能力之间存在不协调性。针对以上问题在大豆初花期采用全方位二次追肥技术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生育后期根外施肥增产效果明显,这可能与大豆吸肥特性及土壤供肥规律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大豆生长中后期,根系吸肥随着植株生长发育向土壤深层推移,即大豆生育前期主要吸收土壤上层的养分,生育后期主要吸收耕层以下的养分,而耕层以下土壤中养分转化释放能力远低于耕层以上,从而导致大豆在生育中后期的需肥高峰期与土壤供肥能力之间存在不协调性,并且大豆根系尤其侧根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中,到生育中后期易出现营养不足而早衰,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0.
在大豆生长中后期,根系吸肥随着植株生长发育向土壤深层推移,即大豆生育前期主要吸收土壤上层的养分,生育后期主要吸收耕层以下的养分,而耕层以下土壤中养分转化释放能力远低于耕层以上,从而导致大豆在生育中后期的需肥高峰期与土壤供肥能力之间存在不协调性,并且大豆根系尤其侧根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中,到生育中后期易出现营养不足而早衰,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智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706-9707
[目的]研究玉米(Zea maysL.)/大豆(Glycine max)间作对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3个处理(大豆单作、玉米单作、大豆/玉米间作),完全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处理3次重复。于大豆、玉米收获后,采用5点取样法取样。5种土壤酶活力的测定均参照关松荫的方法,土壤养分测定采用《土壤农化分析手册》的方法。[结果]与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相比,玉米/大豆间作显著提高了土壤反硝化酶活性和土壤速效钾含量,而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各耕作模式下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分析表明:反硝化酶活性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反硝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而其他4种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均未呈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该研究可为玉米/大豆间作这种复合模式的发展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重迎茬对大豆产生的障碍.对不同连作年限大豆根际土壤的养分状况进行了测定.明确了连作对大豆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为通过营养补充手段改善重迎茬危害提供了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连作处理根际土壤pH随连作年限增长呈下降趋势,各连作大豆根际土壤中氮、磷、钾、镁、锌、硼、钼、有机质等养分含量均低于正茬,不同连作年限对大豆根际土壤中铁、钙、锰含量的影响未表现出线形规律.  相似文献   

13.
土壤供硫与不同硫肥对夏大豆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土壤养分状史系列研究法对试验土壤进行了养分析,吸附试验以及盆栽试验。结果表明N,P,K,S和Zn元素已成为高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在各种元素平衡施用的基础上,不同硫肥均有增产效果,对大豆有促进其根瘤形成,植物生长发育和改善其结实性状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对大豆行间覆膜增产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行间覆膜能显著提高地温,增加土壤的水分含量,特别是在土壤水分不足时更加显著:使土壤养分矿化加快,土壤速效养分增加。  相似文献   

15.
大豆所需养分综合管理技术是以大豆高产栽培的生长发育规律、养分需求规律和土壤养分供应规律为基础,结合高产栽培技术,对不同营养元素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低丘红壤茶园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及平衡施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采用土壤养分限制因子系统研究法,通过实验室分析,吸附试验,温室盆栽和平衡施肥,对低丘红壤茶园土壤养分障碍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法能较好地评价土壤养分状况,提供的信息对于茶园平衡施肥和高产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大豆籽粒贮藏蛋白11S/7S比值与生态因子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1~2002年在河南省夏大豆主产区的5个试点,以豫豆25号为材料分13期播种,将109个大豆样本的11S/7S比值与气象、土壤养分和海拔、纬度等29个生态因子进行了逐步回归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个生态因子与大豆11S/7S比值密切相关。并明确了在夏大豆鼓粒成熟期较低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11S/7S比值,鼓粒成熟期日照时数与11S/7S比值呈二次曲线关系,当日照时数在110.8 h时,11S/7S比值最小,当日照时数在459.2h时,11S/7S比值最大;在幼苗期较高的均温和较小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11S/7S比值;分枝期较大的昼夜温差利于提高11S/7S比值;土壤中钾含量与11S/7S比值呈二次曲线关系,较低的土壤钾含量有利于11S/7S比值的提高,当土壤钾含量在1.32%时,11S/7S比值最小, 当土壤钾含量在0.83%时,11S/7S比值最大。在本试验研究范围内,其它生态因子对大豆11S/7S比值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有机肥在改善大豆农艺性状、提高产量和品质、改善大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养分、增加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大豆生产中合理、高效施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以达到既能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又能培肥土壤的效果,实现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1.合理轮作 黄淮地区80%以上大豆种植沿袭小麦一大豆一年两熟的种植制度。尽管不重茬,但大豆连年迎茬,致使大豆根际固氮能力减弱,土壤养分失调,病虫害加重。实行合理的麦、豆、棉、菜等轮作制度,特别是大蒜茬,更能促进大豆生长,大豆肥茬养地作用更易发挥,不但养分互补,病虫害减轻,而且根际分泌物毒素易被分解,是大豆高油、高产、稳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浅析种植大豆对培肥地力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栽种大豆的土壤养分进行定点监测化验,土壤中全氮、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钾、有机质等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培肥效果显著,提出了今后大力发展大豆生产,培肥地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