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磁处理对粘土矿物比表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研究了几种粘土矿物经磁处理后,比表面值的变化以及覆胡敏酸胶膜、覆无定形氧化铁胶膜及覆无定形氧化铝胶膜等对粘土矿物比表面的磁致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磁处理可显著降低粘土矿物的比表面。不同粘土矿物质的比表面磁降效应以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同一粘土矿物覆不同腹膜后,比表面磁降效应不一,一般以来覆膜>覆胡敏酸膜>覆氧化铁膜;而覆氧化铝腹膜的粘土矿物,在磁处理后其比表面呈增加趋势。此外,试验结果还表明,磁致比表面降低效应,可在粘土矿物上至少保持90d。  相似文献   

2.
磁场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研究了磁场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磁场作用下,土壤胶体ξ电位降低,电荷密度有所提高,土壤持水力,膨胀量下降;土壤微团聚化作用增强,<0.01毫米粒径的微团聚体数量减少,0.01-0.05毫米粒径的微团聚体数量增加;土壤比表面减少,土壤粘结力降低,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磁处理对〈2μm土壤胶体比表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研究了棕壤和黑土〈2μm土壤胶体经磁处理后,比表面值的变化以及腐殖质、游离氧化铁、磁场强度及胶体水分子持量等对比表面值磁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磁处理(0.1 ̄0.5T)可明显降低土壤胶体比表面值。不同胶体的比表面值磁降低效应以去腐殖质胶体〉原胶体〉去游离氧化铁胶体为序。不同磁场强度和不同胶体水分子持量分别以0.5T的磁场和最大吸湿状态下,磁处理后比表面值降低最多。此磁效应可至少保持3个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查明不同磷素含量对土壤胶体中电荷的数量及种类的影响,尤其是磷素进入土壤一定时间后经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后的磷的不同存在形式对土壤电荷的影响及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关系,以不同施磷处理后所形成的不同磷素含量的系列土壤样品为试材,测试土样中永久电荷及可变电荷的数量及组成后,采用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土壤中各种形态无机磷素含量与土壤电荷种类和电荷数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各种形态无机磷含量,除对土壤中永久负电荷数量没有影响外,对土壤中最大负电荷、可变负电荷、甚至正电荷数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就土壤中存在的磷素形态而言,除Ca10-P外,其他几种形态无机磷含量均与土壤中的最大负电荷和可变负电荷数量之间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就各种形态磷素对可变负电荷的贡献率而言,土壤有效磷的贡献率最高,达到了0.35,Fe-P的贡献率其次,可以达0.29,再其次为Ca2-P,贡献率为0.15,AL-P的贡献率最小,只有0.11。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西南红、黄壤矿物组成及电荷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红、黄壤是以可变电荷为主的土壤,黄壤的点电荷、永久电荷、可变负电荷都高于红壤,其差异性达极显著,可变电荷零点红壤高于黄壤。游离Fe2O3是产生正电荷的物质基础,结果表明红壤高于黄壤,其差异性也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用Mechlich法研究沿淮地区几种类型土壤的电荷数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电荷数量、电荷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供试土壤负电荷量大于土壤正电荷量,土壤永久负电荷量大于可变负电荷量。在沿淮几种土壤中,黄棕壤、黄褐土CECv/CEC8.2≥0.4,为可变电荷土壤,潮土和砂姜黑土为恒电荷土壤。土壤性质是土壤表面电荷的主要影响因素,CECv和CEC8.2主要受土壤pH和粘粒含量的影响,AEC主要受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两种可变电荷土壤和两种恒电荷土壤在不同铜离子浓度条件下,pH 对铝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加入铜离子浓度的增加,离子交换作用而引起的可溶性铝也随之增加,相同pH 条件下,可溶性铝的解吸量依次为砖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恒电荷土壤中铜离子浓度变化对铝释放的影响较可变电荷土壤更大,当pH大于3.6(恒电荷土壤)或pH 大于4.0(可变电荷土壤)时,溶液中可溶性铝的含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所研究的铜离子浓度范围内,引起可溶性铝离子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应该是体系pH 值的变化而非铜离子的吸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两种可变电荷土壤和两种恒电荷土壤在不同铜离子浓度条件下,pH对铝释放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加入铜离子浓度的增加,由铜离子交换作用而引起的可溶性铝也随之增加,相同pH条件下,可溶性铝的解吸量依次为砖红壤>红壤>黄棕壤>棕壤,恒电荷土壤中铜离子浓度变化对铝释放的影响较可变电荷土壤更大,当pH大于3.6(恒电荷土壤)或pH大于4.0(可变电荷土壤)时,溶液中可溶性铝的含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所研究的铜离子浓度范围内,引起可溶性铝离子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应该是体系pH值的变化而非铜离子的吸附.  相似文献   

9.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第四纪沉积物发育土壤的电荷特性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①土壤有效阳离子交换量(ECEC)值,粘盘壤>粘盘黄棕壤>棕红壤>红壤;阴离子交换量AEC,可变电荷量CECv/CEC_3.2,电荷零点pH_0,粘盘壤>粘盘黄棕壤>棕红壤>红壤。②土壤的电荷特性与土壤的粘粒矿物组成和氧化物数量有关,它可以很好地显示土壤的发育程度,③土壤的电荷特性可用于土壤分类,作者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指标值。  相似文献   

10.
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第四纪积物发育土壤的电荷特性作了实步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有效阳离子效换量(ECEC)值,粘盘壤>粘盘黄棕壤>棕红壤>红壤;阴离子交换量AEC,可变电荷量CECV/CEC8,2,电荷零点PH0,粘盘壤<粘盘黄棕壤<棕红壤<红壤。(2)土壤的电荷特性与土壤的粘粒矿物组成和氧化物数量有关,它可以很好地显示土壤的发育程序。(3)土壤的电荷特性可用于土壤分类,作者对此提出了相应的指标值  相似文献   

11.
鄂东南红壤水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鄂东南地区5种母质发育的红壤水分特性。结果表明,红壤的持水性以四纪红色粘土,泥质页岩和砂质页岩发育的红壤持水性较强,石英砂岩,花岗岩发育的红壤持水性较弱。土壤水分的有效性以表土层的土壤水效性较高,土壤的导水性和土壤的爱气孔隙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土壤电磁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3.
对几种典型土壤中粘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的初步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分散法提取了江西红壤、黑龙江黑土和北京潮土等3种典型土壤的粘粒级有机-矿质复合体,分别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SEM-EDS)以及固态核磁共振(NMR)等方法对提取的有机-矿质复合体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黑土复合体具有最高的有机质含量和最大的阳离子交换容量。3种复合体的主要矿物成分均为石英,但红壤复合体还含有云母与闪石等成分,而黑土和潮土复合体主要还包括长石和方解石成分。对NMR不同化学位移域的谱峰积分得到3种粘粒级复合体有机碳的组成比例,红壤复合体中脂类C的含量最高,黑土复合体中烷氧基C的含量最高,而潮土中烷氧基C、脂类C以及芳香族C的含量相差不多。  相似文献   

14.
田间条件下32P在淹水水稻土中的垂直运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田间条件下 ,采用同位素 ( 3 2 P)标记的方法在太湖地区土壤较具代表性的宜兴和常熟两地研究了可溶性磷进入水田后的垂直运移情况。结果表明 :可溶性磷施入水田后 ,较非淹水环境更易于向下迁移 ,其迁移距离明显增加。在 0~ 30cm的土层中均有3 2 P的痕迹 ,但大部分磷仍集中滞留于表层土壤 ,0~ 5cm土层中的3 2 P占总量的近 5 0 %。不同的水稻土中磷的垂直迁移情况略有差异 ,可能是由于不同的土壤中3 2 P的回收率略有不同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5.
土壤环境中粘粒的分散-凝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一般无机离子,重金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化合物对土壤粘粒分散凝聚行为的影响,以期为土壤环境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i:)一般无机离子可通过对粘粒表面扩散双电层的压缩作用导致粘粒凝聚,且离子价数越高压缩作用越强i;i)重金属离子在粘粒上的专性吸附,导致其对扩散双电层的压缩作用更强i;i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较低浓度时可形成粒间疏水性表面胶束使粘粒凝聚,而在较高浓度时可形成粒内亲水性表面胶束使粘粒分散i;v)阳离子型高分子化合物在较低浓度时对粘粒的架桥作用可使粘粒凝聚,而在较高浓度时的静电斥力可使粘粒分散;v)随着pH的升高,粘粒由于表面负电荷的增加而趋于分散。以上说明:双电层的压缩、专性吸附、粒间疏水性表面胶束和架桥作用等均可使土壤粘粒凝聚,降低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有机络合物对土壤磷素和金属离子活性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综述了有机络合物对土壤磷活化影响的研究状况及其对土壤金属离子活性影响的研究状况。并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和重点。有机络合物有促进土壤磷活化,减少磷固定和提高磷利用率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其能竞争和减少土壤磷的吸附位点,起酸溶解作用。改变胶体电荷,形成磷-金属-有机酸三元复合体等,而有机络合物对金属离子则表现为双重作用,即它们可能降低土壤金属离子的有效性或毒性,也可能增加其有效性,毒性或没有明显影响。这种复杂作用与有机络合物本身的分子量和种类,作物种类,土壤性质等有极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现代黄河三角洲近50%的土地为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土。在土壤盐渍化过程中,地貌因素至观重要。地形的高低起伏,影响地面、地下径流的运动,土壤中的水分和盐分也就随之重新分配和积累。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不同尺度下地貌单元之间土壤盐渍化特征差异及原因。为此,利用2002年5月23日到29日对近、现代黄河三角洲野外考察、GPS定点和土壤采样分析所得数据,对6个表征土壤盐渍化特征的参数(土壤的全盐量、pH值、有机质、Cl-/SO42-、HCO3-/(Cl- SO42-)、(K Na )/(Ca2 Mg2 ))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Test和MedianTest),检验6个参数在同一尺度不同地貌单元之间是否有明显的差异,结果表明:(1)近、现代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程度严重,整体属于滨海氯化物型盐渍土类型,有机质相对缺乏,土壤偏碱性。随土层深度增加(0cm ̄10cm、10cm ̄30cm、30cm ̄60cm),盐渍化程度逐渐减轻;(2)同一尺度下不同地貌单元之间土壤盐渍化特征存在差异。一般地,随尺度变小(从一级到四级地貌单元),土壤盐渍化特征差异越来越明显,存在差异的参数也逐渐增加。一级地貌单元只有pH值明显不同,从二级地貌单元到四级地貌单元,3个土层土壤的全盐量随不同的地貌单元而有明显的差别,且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HCO3-/(Cl- SO42-)和(K Na )/(Ca2 Mg2 )也变得明显不同。这也说明不同地貌单元下盐分组成及离子比例、积盐、脱盐过程存在差异,且随土层深度增加差异越大。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优势小麦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大面积调查的基础上,通过现场取样、实验室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对河北省13县(市)18.2万hm2优势小麦产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优势小麦生产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均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二级标准,适合发展优势小麦生产,但根据河北省土壤重金属本底值和国家一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所监测的8种重金属在河北省优势小麦产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累积现象,全省污染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11.9%,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不同、不同县域污染程度不同。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所监测的13个县(市)均存在污染等级处于警戒限和轻污染水平的土壤,全省达到警戒限水平的土地占到了总面积的41.0%,达到轻污染水平的土壤面积占到了总面积的4.3%,中度污染的土壤面积占总面积的0.07%。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盐源烟区土壤主要养分含量状况及植烟土壤适宜性。盐源新烟区取土壤样品30个,测定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对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和肥力适宜性进行直接评价。盐源烟区植烟土壤大部分酸碱度在5.2 - 7.9,烤烟能够种植; 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较丰富; 碱解氮分布不均,变异较大,但多数区域能够满足烤烟生长需求;46.67 % 的土壤速效磷较缺乏,需要注意增施加磷肥;有50%的区域处于缺钾,平均含量为155.87 mg /kg,勉强处于中等水平,需要注意增施钾肥; 仅有13.34%的土壤钙含量处于丰富及以上水平,大部分区域均缺乏钙元素,需注意钙元素的补充。所有采样区域都处于缺镁状态,需要增加对镁元素的调控。56.67%的区域的锌水平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需注意补充土壤锌元素。所有样品中的有效硼的含量均处于中等及以下,土壤大面积缺硼。但有66.67%的土壤硼元素处于丰富及以上水平。有86.66%的区域,氯离子含量处于缺乏及以下状态,注意补充氯元素。盐源新烟区大部分植烟土壤养分适宜适宜种烟,但需要因地制宜地补充缺乏的元素,注意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