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80%乙醇提取宣木瓜中的抑菌成分,并通过正交试验对乙醇提取法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优选,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分析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宣木瓜抑菌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0.5 h,提取温度90℃,料液比1∶25;体外抑菌试验分析表明,提取液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有明显的抑菌...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开发用于防治番茄枯萎病的植物源杀菌剂,本试验以传统中草药黄柏为原料,筛选最佳提取方法,以抑菌圈直径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黄柏抑菌物质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对其抑菌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辅助醇提取法制备的提取物对番茄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最强,抑菌率高达80.19%;优化超声波辅助醇提取法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70%、液固比6:1、提取时间30 min、提取温度45℃,在此条件下黄柏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强,经验证抑菌圈直径平均值为61.38mm;黄柏提取物对高温、过酸过碱环境、长时间紫外线照射均具有一定的耐受性,经121℃高温处理、或当环境pH5或pH11时、或经紫外线照射45 min后,抑菌率维持在70%以上。黄柏提取物对番茄土传病害具有高效、稳定的抑菌效果,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用常温水提、煎煮水提和醇提法分别对蒲公英抑菌成分进行提取,并对提取物进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绿脓杆菌的抑菌试验,同时采用正交试验对3种方法的各影响因素进行优选,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蒲公英提取产物对3种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沙门氏菌抑制效果较好,对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抑制效果基本相同。蒲公英提取物对3种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大肠杆菌0.125 g/ml,沙门氏菌为0.031 25 g/ml,绿脓杆菌为0.125 g/ml。最佳提取条件是室温下先把蒲公英浸泡1 h,然后煎煮2次,分别加20倍和15倍的水,提取时间分别是50和40 min。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防腐剂的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化学防腐剂的致癌性和致畸性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开发高效、安全、稳定的天然食品防腐剂迫在眉睫。以黑曲霉、桔青霉、黑根霉、米曲霉、绿色木霉、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炎沙门氏菌为供试菌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滤纸片扩散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干燥方法和提取剂对泡桐花抑菌活性成分提取的影响,确定了泡桐花抑菌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阴干的泡桐花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采用超声辅助提取。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鬼针草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条件并研究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抑菌活性成分提取的最佳条件:95%乙醇在70℃下提取1次(2 h).鬼针草醇提物抑菌谱较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水稻纹枯和荔枝疫霉的抑制效果较好,对大肠杆菌、稻瘟菌无抑制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分别为12.5、6.25 mg·m L-1,对水稻纹枯、荔枝疫霉的抑菌率为60.4%、31.6%.鬼针草醇提物的抑菌活性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对紫外光照射稳定,p H 4-8时抑菌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天然抑菌剂,对野生酸浆抑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别对酸浆根茎叶和宿萼两种不同提取物进行提取工艺优化。结果表明,酸浆根茎叶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0h、料液比1∶30;酸浆宿萼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9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30;在最优条件下,活性物质的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7.
分别采用超声提取法和超声联用酶解提取法提取茉莉叶中的总黄酮,利用正交实验优化的3种方法的提取工艺条件:超声提取法,料液比1∶45,乙醇体积分数为85%,提取时间4.5h;超声联合酶解法,酶解pH为6,料液比为1∶50,乙醇体积分数75%,超声时间1.5h;基于超声提取法最优工艺联合酶解法,酶用量为5%,酶解时间为90min,酶解温度为65℃。采用纸片扩散法测试茉莉叶总黄酮抑菌活性,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茉莉叶总黄酮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超声联合酶解法与超声提取法提取率相差不大,但超声联合酶解法提取率所用的提取时间相对更短,可节约成本。基于超声提取法最优工艺联合酶解法可使提取率从1.80%提升至3.63%。茉莉叶总黄酮质量浓度为36.85mg·mL-1的抑菌圈直径为16.6±0.50m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IC值为2.30mg·mL-1。  相似文献   

8.
采用醇提法探索花生壳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花生壳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溶液浓度8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0 h、料液比1 g∶20 m L,各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温度、乙醇溶液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验证试验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下花生壳总黄酮得率为0.618%;抑菌试验表明,花生壳总黄酮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抑菌作用,且其抑菌效果远优于山梨酸钾。  相似文献   

9.
香蕉皮单宁的提取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香蕉皮中单宁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不同成熟度香蕉皮中单宁含量进行了比较,同时对香蕉皮中单宁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宁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 g:14 ml、提取温度60 ℃、提取时间10 h.香蕉皮中单宁的含量并不高,不同成熟度香蕉皮中单宁平均含量在0.588%左右,青香蕉皮中的单宁含量最高,黑香蕉皮最少.抑菌试验结果表明,香蕉皮单宁提取物对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而对霉菌抑制作用不明显,对酵母菌几乎无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均为0.1%,对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0.2%,对黑曲霉、黄曲霉的MIC为1.0%,对啤酒酵母的MIC超过了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柞树叶中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柞树叶总黄酮提取物对几种常见食源性细菌的抑菌作用。[方法]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来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浸提时间和乙醇浓度对柞树叶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抑菌圈法对痢疾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道沙门氏菌4种常见食源性细菌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定。[结果]柞树叶中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0(g∶mL),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60℃,提取剂为50%的乙醇溶液,在该条件下,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达5.06%。提取物在体外对4种食源性细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抑菌活性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大而增加。对4种供试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痢疾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肠道沙门氏菌。[结论]柞树叶总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简单、可行,其提取物可用于天然食品防腐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藜麦种子总黄酮的提取及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96孔板微量法和牛津杯法研究藜麦种子总黄酮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藜麦种子总黄酮对供试菌株的抑制效果由大到小顺序为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基本没有抑菌作用。最低抑菌浓度值分别为:大肠杆菌32 mg/m L、枯草芽孢杆菌64 mg/m L、白色念珠菌128 mg/m L、铜绿假单胞菌256 mg/m L、金黄色葡萄球菌512 mg/m L。说明藜麦种子总黄酮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白色念珠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敏感。  相似文献   

12.
张峰  李艳明  原玲芳  赖鹏翔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097-13098
[目的]为苦楝植物的药用开发提供技术指导。[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对苦楝叶挥发油进行提取,应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对挥发油的成分进行初步分析。[结果]经GC-Ms分析鉴定,共检测出68个峰,鉴定出39种物质,主要有烷烃(3.75%)、酸类(45.28%)、酯类(3.06%)、醇类(30.25%)、酮类(5.42%)等化舍物。用其挥发油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25、50、75、103mg/ml苦椽挥发油处理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黑曲霉,均有较强的抑制效果,与对照组差别明显。苦楝挥发油对上述3种茵的抑制强弱顺序为:黑曲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苦楝叶挥发油的成分很复杂但含量高的成分不多,它们是挥发油抑菌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苦楝挥发油对受菌茵体尤其是真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藜中的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共检测出125个峰,经与质谱标准图谱比较,鉴定了其中13种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的为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六氢化法呢基丙酮和β-紫罗兰酮,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56.77%、9.51%、4.21%。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广玉兰花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乙醇回流提取法对广玉兰花中总黄酮进行提取,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自由基(·OH)的清除试验,对广玉兰花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并与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进行比较。[结果]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40(g/ml),提取时间90min,提取温度70℃;在该提取条件下,总黄酮平均含量为4.896%,总黄酮平均纯度为32.925%。广玉兰花总黄酮对自由基的清除率随总黄酮浓度的增大而上升,总黄酮清除O2-·及·OH的肥。值分别为0.3810和0.6406mg/ml。广玉兰花总黄酮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高于Vc,低于抗氧化剂TBHQ;但当总黄酮浓度达到0.7092mg/ml时,其抗氧化效果接近于TBHQ。[结论]广玉兰花总黄酮具有明显体外抗氧化作用,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天然抗氧化物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红落藜为试验材料,进行茎段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75%酒精5s+0.1%升汞8min既可进行彻底消毒,又保证具有较高的成活率;通过初代培养筛选出NAA为最适的生长激素,最适培养基为MS + 6-BA 1.5 mg?L-1 + NAA 0.2mg?L-1+琼脂0.8%+蔗糖2%+活性炭0.2%;通过继代培养筛选出最适培养基为MS + 6-BA 2.0 mg?L-1 + NAA 0.2mg?L-1+琼脂0.8%+蔗糖2%+活性炭0.2%;最适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 + IBA1.0 mg?L-1 + NAA 0.1mg?L-1+琼脂0.8% + 蔗糖2% + 活性炭0.2%,生根率为80%。当试管苗叶片数3~5片,苗高2cm~3cm,生根数3~4条时,移栽至蛭石和腐殖土(1∶2)混合的基质中,保湿遮阴,成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盐(NaCl和KCl)胁迫对藜(Chenopodium album)的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探讨异型种子后代植株之间对盐胁迫生理响应机制的可能差异.[方法]以藜异型性种子后代植物为材料,测量藜黑色及褐色种子在不同浓度(0、50、300 mmol/L) NaCl或KCl短时间胁迫下相关生理指标(氧自由基、MDA;SOD、CAT、POX).[结果]在不同浓度(0、50、300 mmol/L) NaCl或KCl短时间胁迫下,藜黑色及褐色种子后代植株活性氧水平随时间有升高但不显著,异型性种子后代植株之间无显著差异;MDA随盐胁迫时间增加,呈显著上升趋势,NaCl胁迫上升更明显.短时间盐胁迫下,两种种子后代中抗氧化酶活性(SOD、CAT、POX)均呈上升趋势,CAT和POX增加更显著;NaCl比KCl胁迫,低浓度比高浓度盐,对氧化酶活性的促进更明显.以上参数在异型性种子后代植株间未显示显著差异.[结论]抗氧化酶在藜耐受短期高盐(NaCl或KCl)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藜异型性种子后代植株在短期盐胁迫下表现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17.
马尾藻多酚的提取·分离提纯及抗菌活性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马尾藻中褐藻多酚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试验的方法,对广西北海涠洲岛马尾藻中多酚的提取、分离提纯、定性、定量分析以及抗菌的活性检验进行研究,考察不同的乙醇浓度、体积数及提取时间对褐藻多酚提取量的影响。[结果]40ml 65%乙醇提取2h对褐藻多酚的提取有显著影响,测得马尾藻中褐藻多酚的含量为7.777mg/g;当纸片法的褐藻多酚浓度为140.055μg/张时,对沙门氏杆菌抑菌效果明显,大肠杆菌次之,但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效果不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敏感。[结论]乙醇的浓度、体积数和提取时间都会影响马尾藻多酚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菊叶香藜精油的最佳提取方式,初步研究精油对昆虫的活力抑制.[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对不同形式、不同部位及不同条件下菊叶香藜的精油进行提取,并用提取的精油设计不同的精油剂量梯度进行玉米象的活力抑制试验.[结果]不同形式、不同部位及不同条件下菊叶香藜的精油提取量均有较明显的差异.微波处理10 min、料液比1∶15时,回流4h,菊叶香藜的精油量达最大值;菊叶香藜的花部位的精油含量最大,在4h的回流时间下可以获得8.4 md/kg的精油量;菊叶香藜精油对玉米象活力有一定抑制作用,且随精油浓度增加抑制程度增加.[结论]该研究为菊叶香藜精油向杀虫剂方面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Chenopodium album L. (bathu) leaves and roots were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ir antifungal potential against the Ascochyta rabiei responsible for chickpea blight that causes destructive yield losses. Methanolic extract of C. album leaves and roots was prepared and their various applied concentrations, viz., 1%, 2%, 3%, 4% and 5% were tested against A. rabiei. Leaf extracts were found more effective and showed significant antifungal activity over the root extracts. C. album leaf was found effective in screening bioassays, so this was subjected for fractional guided bioassays. Different various organic fractions of leaf extract were isolated, viz., n-hexane, chloroform, ethyl acetate and n-butanol. These isolated fractions were serially diluted to check their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along with a synthetic fungicide (72% WP, Puslan). The MIC of various concentrations from 500 mg/mL to 1.95 mg/mL was recorded after 24 h and 48 h intervals. Ethyl acetate and synthetic fungicides were found most effectual in retarding conidial germination with MIC of 1.95 mg/mL after 48 h incubation periods. Chloroform fraction also inhibited the fungal growth whereas n-hexane and n-butanol fraction were found to be ineff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