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业机械化     
我校的主干专业之一农业机械化专业成立于1969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颇具实力的教学科研团队。该团队现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高级实验师3人,讲师4人,承担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研究生的教学、实验、实习工作和6项国家、省部课题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抗逆生理与分子遗传实验室主要开展作物抗逆(旱、涝、盐、碱、病害)生理生化与分子标记辅助遗传育种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省级21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奖项16项。系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现有研究员3人,副研2人,其中博士2名,硕士2名。李广敏教授任实验室主任。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抗逆生理与分子遗传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华中农业大学果树专业,是我国同类学科中历史最早,在国内外都有广大影响的学科点,是我国首批成立的果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为重点学科点,并设博士后交流站。 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1)果树的品种资源;(2)果树遗传育种及品种改良;(3)果树生物技术及遗传工程;(4)果树生理生态及抗性检测;(5)果品采后分级与加工;(6)果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学科点设有果树遗传育种研究室、生物技术研究室、生理生态研究室、栽培研究室、病毒防治研究室、果品采后生理贮藏研究室,进行果树学的教学、科研、推广工作。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14人,讲师11人,其中有8人获得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4.
乾县——是西北农业大学校外三结合基地县之一。在乾县以乾陵乡为重点(简称乾陵试区)开展的“渭北旱原农、林、牧、多种经营综合发展试验”研究,是陕西省科委下达的攻关课题,由西北农业大学和乾县人民政府联合承担研究任务。1981年冬开始筹备,1982年各项研究项目相继铺开,迄今已历时四年。参加该项课题研究工作的有西北农业大学农经、农学、植保、园艺、畜牧、水利六个系及基础课部的25名教师和研究生(其中教授、副教授6人,讲师、工程师14人,研究生2人,其他技术人员3人),以及乾县各有关局、站、乡的10多名技术人员。四年来,他们在乾陵试区共进行了“农业生  相似文献   

5.
《福建农业科技》2005,(4):F0002-F0002
成立于1986年,2005年4月划归农业经济与科技信息研究所。现有专职研究人员3名,其中研究员1名,副研究员(硕士)2名。先后承担国家、部、省农业经济发展研究等软科学课题90多项,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2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研究成果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吉林农业大学菌物研究所是在已故著名菌物学家、农业教育家周宗璜教授亲自创办的真菌研究室基础上于 1 997年成立的 ,是从事菌物科学的专门研究机构 ,下设菌物分子生物学研究室、菌物化学研究室、菌物生物学研究室、菌物栽培学研究室、菌物标本馆和食用菌基地。目前专兼职研究人员 8人 ,其中 ,教授 4人 ,硕士生导师 3人 ,博士生导师 1人 ,在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共 2 1人。国务院学科评定组成员、中国菌物学会副理事长、吉林农业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李玉教授兼任该所所长。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由早期的粘菌学研究发展到菌物系…  相似文献   

7.
《农村实用技术》2012,(11):65-65
云南省农科院园艺所成立于1978年,是云南省专门从事蔬菜、果树、食用菌、观赏植物等园艺作物资源、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研究机构。现有职工52人,科技人员35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研究人员25名。建所以来,已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40余项,出版专著5部,目前承担了10余项重点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8.
沈阳农业大学一级学科作物学包括“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作物遗传育种学”两个二级学科,于1998年经国家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单位。该博士点具有优良的科研条件和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实验室)和多个经农业部和辽宁省批准成立的实验室、研究所等机构。该学科在著名水稻专家杨守仁教授、著名玉米专家顾慰连教授、戴俊英教授等老一辈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现已形成了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和经过国内外深化造、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组砀学术队伍,梯队结构合理,实力雄厚。该学科现有教授1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22人,讲师1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0人,12人在国外留学1年以上。 该学科以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大豆、高粱、小麦)全面持续高产的理论和实践为研究重点,强调栽培与育种的结合,捉进了两个学科的发展和统一。该学科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生理生态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等研究方面,历史久远、基础坚实、领域开阔、成就卓著。尤其在水稻超高产育种和栽培的基础理论、作物抗逆生理与育种、作物高产优质我抗育种及生物技术等研究方面都有创新和突破,已进入了该学科的前沿领域。1992年以来,住房偿科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600余万元。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成果总数22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专著20余部。 该学科拥有实力雄厚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及先进完善的培养条件。自1981年获博士、硕士授予权以来,共招收41名博士生,其中已毕业19名,在读22名,培养博士后1名,硕士生200余名。由于注重对研究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所毕业的研究生水平较高,毕业后很快成为科研和教学工作中的骨干,有些已成长为本学科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 面向二十一世纪,该学科十分注重农业科学理论的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的建设,瞄准我国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将科研工作定位于国际前沿领域,加速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将加大力度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为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大白菜研究室,由6名专业科技人员和7名专职销售人员组成,主要从事大白菜育种新技术研究、新品种的选育及育成品种的开发推广。近几年大白菜研究室先后承担国家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973项目1项,国家财政部项目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天津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1项,天津市科技攻关项目5项,天津市自然基金项目1项以及院所级项目6项。  相似文献   

10.
《特产研究》2007,29(1):F0003-F0003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经济动物研究室成立于1957年。50年来。研究室围绕珍贵经济动物(茸鹿、毛皮兽、珍禽等)的品种资源、遗传育种、饲料营养、繁殖技术、生产管理、产品加工以及保护生物学领域.开展了经济动物产业发展中具有普遍性、方向性、关键性课题的研究。促进特种经济动物在家养、集约化的条件下健康生长和繁殖.并生产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产品。研究室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70余项.其中获奖30余项。研究室科研人员共出版专著7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  相似文献   

11.
沈阳农业大学一级学科作物学包括“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和“作物遗传育种学”两个二级学科,于1998年经国家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单位。该博士点具有优良的科研条件和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作物生理生态遗传育种实验室)和多个经农业税和辽宁省批准成立的实验室、研究所等机构。该不科在著名水稻韧家杨守仁教授、著名玉米专家顾慰连教授、戴俊英教授等老一辈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现已形成了一支由教授、副教授和经过国内外深造、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组成的学术队伍,梯队结构合理,实力雄厚。该学科现有教授16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2人,副教授22人,讲师1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0人,12人在国外留学1年以上。 该学科以主要农作物(水稻、玉米、大豆、高粱、小麦)全面持续高产的理论和实践为研究重点,强调栽培与育种的结合,促进了两个学科的发展和统一。该学科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生理生态学、作物遗传能种学等研究方面,历史久远、基础坚实、领域开阔、成就卓著。尤其在水稻超高产育种和栽培的基础理论、作物抗逆生理与育种、作物高产优质多抗育种及生物技术等研究方面都有创新和突破,已进入了该学科的前沿领域。1992年以来,该学科共完成各类科研项目7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600余万元。获省部级以上奖励成果总数22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专著20余部。 该学科拥有实力雄厚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及先进完善的培养条件。自1981年获博士、硕士授予权以来,共招收4名博士生,其中已毕业19名,在读22名,培养博士后1名,硕士生200余名。由于注重对研究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所毕业的研究生水平较高,毕业后很快成为科研和教学工作中的骨干,有些已成长为本学科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 面向二十一世纪,该学科十分注重农业科学理论的创新和农业技术创新建设,瞄准我国未来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将科研工作定位于国际前沿领域,加速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将加大力度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农业科技人才,为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广西农学报》2008,23(2):F0004-F0004
广西甘蔗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一个以新品种、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国内最大的省级甘蔗专业研究所。设有育种研究一室、二室、三室、生物技术研究室、农艺研究室、植保研究室、甘蔗良种繁殖中心、甘蔗试验场、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广西甘蔗品种改良分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等。现有研究员(教授)19人,副研究员20人,博士13人等。主要的研究方向有甘蔗常规育种、生物技术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创新、甘蔗高产高糖栽培新技术、甘蔗病虫综合防治、甘蔗生物固氮、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河北北方学院医学院法医学专业于2002年7月招收本科学生,为河北省首开专业。法医学专业课授课教师队伍包括教授/主任法医师8名、教授/副主任法医师8名、博士2名、硕士6名。承担河北省自然基金课题1项,省科技攻关课题3项,省博士基金课题1项,省教育厅和张家口市科技局课题共5项,  相似文献   

14.
《张家口农专学报》2008,(5):F0002-F0002
河北北方学院医学院法医学专业于2002年7月招收本科学生,为河北省首开专业。法医学专业课授课教师队伍包括教授/主任法医师8名、教授/副主任法医师8名、博士2名、硕士6名。承担河北省自然基金课题1项,省科技攻关课题3项,省博士基金课题1项,省教育厅和张家口市科技局课题共5项,  相似文献   

15.
蔬菜研究室     
西南农业大学蔬菜研究室是1985年由农业部批准正式成立的,第一任研究室主任由著名蔬菜学家、博士导师刘佩瑛教授担任至今,陈劲枫副教授和张兴国博士上先后任副主任。研究室共有专职研究人员4人,兼职研究人员4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2名,助理研究员2名,实验员1名。研究室在学术带头人刘佩瑛教授的领导下,主要研究方向是蔬菜生物学技术及魔芋基础理论和应用。刘教授从建国初期归国以来一直致力于蔬菜教学和科研工  相似文献   

16.
《江苏农业学报》2007,23(6):F0003-F0003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从1981年至今一直参加国家、省、市育种重大科技攻关,每年承担国家、省、市科研课题10余项。目前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江苏省高技术研究、江苏省农业三项工  相似文献   

17.
<正>养猪学科养猪学科现有科技人员14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5人,博士3人,硕士9人。主要开展猪育种与规模化安全养殖工程技术研究及科技服务。"十一五"以来,先后承担3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获奖成果9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授权国家专利5项;颁布实施国家标准1项;制定湖北省地方标准1项;出版编著2部;发表论文110余篇,其中SCI20篇。  相似文献   

18.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航天育种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广东省最早开展作(植)物航天育种研究的单位.2007年10月,中心被教育部批准为“植物航天育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下设水稻航天育种研究室、花卉航天育种研究室、蔬菜及经济作物航天育种研究室和航天诱变机理研究室。  相似文献   

19.
华南双季超级稻育种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保障21世纪的食物安全,我国于1996年启动了中国超级稻育种项目。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超级稻育种研究室承担了该项目的华南稻区早籼双季超级稻选育研究工作,经多年研究攻关,已先后育成胜泰1号、广超6号、桂农占、玉香油占等一系列达标的新品种。着重介绍了该研究室近年主攻的华南广适应型超级稻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并在该研究室超高产育种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华南稻区的稻作生态特点,阐述了华南双季超级稻育种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王伯伦(949-),男(汉族),辽宁省辽中县人,中共党员。1982年1月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1984年该校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9年2月~2000年2月去日本千叶大学进修及合作,获农学博士学位。1987年晋升为讲师,1990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晋升为教授,1997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作物栽培委员会委员及稻组副组长、辽宁省委省政府咨询决策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农学会理事、辽宁省作物分会理事并任副秘书长、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并任粮油组副组长。 王伯伦教授为农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作物栽培学、作物生理等课程;为研究生开设作物栽培专题讨论、作物生长计算机模拟等课程,为北方水稻技术高级干部培训班开设作物规范化栽培设计原理与应用、北方水稻高产理论与技术等课程。指导9名硕士研究生和2名博士研究生。 王伯伦教授主持完成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12项,参加4项,其中11项获奖。如:“辽河流域水稻高产高效益配套技术开发研究”1993年获辽宁省政府星火一等奖,主持完成的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科学基金项目“水稻高产栽培的数学模拟与系统控制”19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稻高产生理生态研究”99年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水稻高产高效益优化栽培模式推广”等5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稻高产的营养动力学研究”。选育出水稻高产优质新品种沈农8801、沈农8718。目前主持国家水稻原种沈阳农业大学扩繁基地工作。发表论文63篇,其中42篇为第一作者,出版“水稻优化栽培”等著作7部。 1991年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被沈阳市政府授予“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992年被农业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同年荣获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被沈阳市政府授予“优秀专家”,997年被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被辽宁省授予“一二三工程先进工作者”,被沈阳市政府授予“荣动模范”。 王庆祥(1956-),男(汉族),辽宁省昌图县人,中共党员。1979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并留校任教,1984年和1988年先后在沈阳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985年在复旦大学生物系进修1年,1990年曾赴日本出席亚洲农业教育讨论会,1995年作为公派访问学者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植物科学系进修1年,1988年晋升为讲师,1993年晋长江为副教授,同年被遴选为硕士生导师;1998年晋升为教授,1999年被遴选为博士生导师。1997年任农学院副院长,1998年7月受农业部委派参加为期三年的第二批援藏工作,现任西藏农牧学院农学系党总支副书记、副系主任。曾先后主讲过作物栽培学、作物高产理论与实践、生态经济学、土壤学与农作学、专业英语等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1993年“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培养实用型研究生”项目获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95年“应用作物生态学”教材获得沈阳农业大学优秀研究生教材奖。 王庆祥教授自毕业以来一直从事作物栽培及作物生理学研究,先后承担过农业部、省科委多项重点科研课题,获得过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教委留学归国人员科研基金的资助,并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特别是在玉米高产生理研究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在作物学报、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玉米科学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有影响的论文,出版过学术专著3部,1990年“玉米高产栽培生理及优化栽培研究”项目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主持农业部、西藏自治区科委“玉米新品种及自交系引进繁育”重点课题各1项,并主持农业部援藏项目“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