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南山地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直径结构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建闽南山地马尾松人工林2块样地资料为依据,应用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β分布,Γ分布拟合闽南马尾松人工林直径分布的规律,并对适用性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适合于拟合及预测该林分直径结构的分布模型,并用卡方统计量对5种分布进行检验,结果表明:β分布描述闽南马尾松人工林的直径分布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 Pinus massoniana 是粤北主要造林树种之一,研究以韶关地区 20 a 生马尾松人工林为 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坡向对其人工林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行的调整经营措施。结果表明,南坡马尾 松的胸径和树高均显著高于北坡,坡顶胸径与北坡近似,树高大于北坡,且径高比最高;北坡的冠幅、 冠长和冠体积均高于南坡和坡顶,反映马尾松喜光特性。南坡单株材积高于北坡和坡顶,坡顶中小径级 个体 (DBH 10~25 cm) 比例高于南坡和北坡,但大径级个体 (DBH 25~30 cm) 比例明显下降,大径级个体 单株材积和比例对林分蓄积影响最大,蓄积以南坡最高,其次为北坡,坡顶最低。根据不同径级单株材 积和蓄积的坡向间差异及形成原因分析,探讨了不同坡向马尾松间伐强度、改造树种选择和培育模式, 对于促进马尾松人工纯林的林分改造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人工混交林直径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5种概率分布律对马尾松人工混交林的直径分布规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混交林的胸径分布基本上符合威布尔分布、正态分布和β分布。C、偏度、峭度等特征值符合人工林生长特点。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江安县毛竹人工林的典型样地调查,利用Weibull分布函数对其年龄、胸径和枝下高的密度分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毛竹人工林株数分布较均匀,且结构较合理,1度竹达598株·hm-2,占林地总株数的16.5%;(2)毛竹人工林分的年龄分布符合三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其所有样地拟合的可决系数R2达0.99812,各年龄组误差均在3%以内;(3)毛竹人工林分胸径和枝下高分布符合二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其全部样地拟合的可决系数R2分别为0.99951和0.99819;由于人工干扰的原因,其胸径分布的前4个径阶组和枝下高分布的前3个高阶组的拟合误差较大,最大值分别为31.69%和-30.02%,而其余各组的拟合误差则多在3%以下;(4)毛竹人工林的胸径-年龄和枝下高-年龄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即,成熟龄组的胸径分布呈正态分布,对应的竹高分布则呈现左截尾的非完整的正态分布,而其余龄组则无明显分布特征,这与人为经营活动及其水平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5.
以苏南丘陵地区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树干解析及各测树因子(即胸径、树高和材积)的生长模型拟合,并依据该区域森林资源历史调查数据中的森林起源信息对马尾松天然林与人工林生长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人工林的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0年左右,平均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5年左右;马尾松天然林的胸径和树高连年生长量最大值出现在18年左右,平均生长量的最大值同样出现在15年左右;马尾人工林数量成熟龄为47年,天然林数量成熟龄为50年;选用Richards生长模型对区域内马尾松各测树因子进行拟合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以海南南渡江流域木麻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木麻黄人工林林分结构的特点及规律。运用Weibull分布函数和正态分布函数进行直径、树高拟合,并结合χ2检验方法对拟合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木麻黄人工林中、小径阶的林木数量居多,林分平均胸径为11.6cm,在3.421.3cm变动,林分平均树高为13.6m,在5.221.3cm变动,林分平均树高为13.6m,在5.223.5m变动;2种分布函数对木麻黄人工林的拟合效果均可,且Weibull分布函数的拟合精度略优于正态分布;木麻黄人工林林下植被组成简单,多样性较低,且草本层生长较灌木层茂盛。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62块典型样地进行调查,采用相对直径株数累积百分数、正态分布函数、Weibull分布函数、Logistic生长函数等对不同密度和不同年龄的秃杉人工林分进行了直径结构分析和函数拟合,并进行了统计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随林分密度减小,直径株数累积百分数曲线规律性右移;在任意的相同株数累积百分数所对应的不同密度的直径,密度越大,直径越小;Logistic生长函数对于腾冲秃杉人工林直径分布的拟合效果优于Weibull分布函数和正态分布函数,可用于该研究区秃杉人工林林分直径分布及生长量预测。  相似文献   

8.
北京西山油松人工林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西山试验林场近自然经营试点区建立的11块中龄油松人工林样地为依据,对油松林分的结构特点、表达模型和树种多样性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林分平均密度为1069株/hm^2,平均胸径为13.7cm,平均高为8.6m,蓄积量为86.36m3/hm^2。应用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Gamma分布和Beta分布拟合直径和树高结构,发现正态分布拟合直径分布和树高分布效果最好,也符合人工林的林分结构规律;油松人工林层次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较低,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355、0.726、0.160和0.372、0.651、0.266;幼苗更新各高度级均以构树和栾树为主,他们分别占总体更新树种的72.2%和10.2%。  相似文献   

9.
Weibull分布在马尾松人工林中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马尾松人工林间伐试验样地资料对Weibull分布的拟合、预测适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eibull分布对中、弱间伐强度的马尾松人工林直径分布拟合效果较好,但采用以林分平均直径预测值推算Weibull分布参数的林分直径分布预测法对平均直径的预测精度要求很高,就所用资料而言,要求最低预测精度95% ̄99%,而且间伐强度越大要求越高。中、强间伐强度的林要求98%以上,精度不够的林分直径预测分布对材  相似文献   

10.
1、2代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生长特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配对样地法,以不同栽植代数(1、2代)、不同发育阶段(8、15、18、20 a)的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对1、2代马尾松人工林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及蓄积量生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连栽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等指标总体表现为2代好于1代,2代较1代总体分别上升0.61%、3.17%、3.85%和23.82%,但差异均不显著。马尾松连栽并未导致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单株材积及蓄积量生长出现下降趋势,林分生产力水平不但没下降,反而还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利用形高表测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分蓄积量,以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326块样地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与形高值的关系,分别拟合得到一元形高模型[FH=■]和二元形高模型(FH=■)。结果表明,在不同产区及不同胸径、树高分段五折交叉检验中,一元、二元形高模型检验结果均理想;其中,一元形高模型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系统误差均在±3%范围内,平均百分标准误差均小于4%,预估精度达98%以上;二元形高模型总相对误差和平均系统误差均在±1%范围内,平均百分标准误差均小于2%,预估精度达99%以上。以一元形高模型和二元形高模型为基础,分别编制马尾松人工林林分一元形高表和二元形高表,可为准确计算广西马尾松人工林蓄积量和评价人工林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火炬松人工林直径分布收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搜集福建省火炬松人工林各30株林分平均木和优势木的树干解析数据,运用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B分布、Γ分布函数来拟合福建省火炬松人工林的直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Weibull分布的拟合效果好,标准地接受率为80%,用参数回收技术建立火炬松人工林直径分布收获模型,经检验,每公顷材积平均相对误差8.37%,每公顷胸高断面积平均相对误差6.72%。因此该模型可以用来估测福建省火炬松人工林的林分结构和产量。  相似文献   

13.
青石冈林场木荷直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青石冈林场木荷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木荷直径结构规律。运用威布尔分布(Weibull)、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伽马(Gamma)分布进行直径拟合,并结合X2对拟合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木荷林分平均胸径为10.4cm,在5.1~37.1cm之间变动,全距32.0cm,径阶分布范围不大;小径阶的林木数量居多(6~12cm),累计百分比已达到83.7%;4种分布函数中,威布尔分布拟合效果最好,其次是对数正态分布,但两者的差异不大,均可用于预测木荷林直径结构。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部颁马尾松二元材积表用于人工林时,存在较大误差。本文采用275株马尾松人工林解析木资料,初步拟合了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二元材积表。经精度检验,拟合效果优于原部颁马尾松二元材积表。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境、造林模式闽楠人工林生长及林分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福建省三明市和建瓯市不同生境、造林模式闽楠人工林的24块代表性样地材料,对其生长及林分分化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45龄闽楠人工纯林北坡、东坡林分树高均值明显高于西坡、南坡,而南坡、东坡林分平均胸径显著较北坡、西坡大,中坡、下坡生长明显优于上坡;45龄不同混交类型闽楠人工林中,与杉木混交效果较好,显著优于分别与福建柏、毛竹、木荷混交的林分;8 10龄弱光环境下闽楠林分在马尾松冠下和杉萌套种模式时生长较好,其树高、胸径显著大于杉木冠下闽楠林分;相同坡向、坡位、混交林及马尾松冠下闽楠人工林树高、胸径变异较小,而冠幅变异较大。不同微环境和造林模式的闽楠人工林径阶分布采用Weibull分布函数拟合,效果较好,各坡向、坡位闽楠人工纯林、与毛竹混交的林分及弱光条件下闽楠幼林均为倒"J"型分布,即其林分结构相对稳定、竞争较合理,而分别与杉木、福建柏和木荷混交的林分径阶呈单峰左偏山状分布,表明其处于竞争的自然稀疏后期;不同生境、造林模式闽楠林分林木分级显示,除杉萌套种和杉木冠下林分各级林木所占比例相对分散外,其他调查林分Ⅱ级木、Ⅲ级木占主导地位。因此,营建闽楠人工林应依据不同培育目标进行立地、混交模式及微环境选择,其人工林分宜选偏阳、半阳坡、中下坡,造林时尽可能选庇荫微环境,至中龄期可逐步移除冠层树种;杉木为其较理想伴生树种,与杉木混交林分的生长后期或杉萌套种闽楠林分郁闭期,建议间伐伴生树种;而弱光微环境应首选立地较好的马尾松冠下。  相似文献   

16.
以福寿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对数正态分布、Gamma分布4种分布函数分别对3个林龄9块样地的直径分布进行了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偏度系数均为正值,直径分布偏向中小径阶,6年生杉木偏度最大,13年生偏度最小。峰度系数6年生杉木均为正值,直径分布较集中,13年生、20年生杉木大都为负值,直径分布较离散。6年生杉木用对数正态分布和Gamma分布拟合效果好,13年生杉木用Weibull分布拟合效果好,20年生杉木拟合效果均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福建林业科技》2015,(3):107-109
以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低山石质山区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结构规律进行研究,并应用概率分布函数对林分胸径、树高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正态分布、Weibull分布、β分布对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林分胸径分布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其拟合效果较好,能通过卡方检验;对林分树高与胸径曲线拟合方程进行优化,最佳回归模型为y=1.141x0.842(R2=0.979),拟合效果较好,树高与胸径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混交模式下马尾松及格木生长量差异,探讨马尾松与格木混交的适宜模式,为马尾松格木混交林的营建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广西凭祥5年生马尾松和格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混交模式及混交比例马尾松和格木的胸径、树高、冠幅及材积的差异,探寻马尾松格木混交合理的混交模式和混交比例。【结果】1)不同混交模式马尾松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差异显著。处理a和CK3林分平均胸径最大,均为5.9 cm,CK3林分平均树高、上下冠幅和左右冠幅最大,分别为4.9、2.4和2.7 m。CK3的单株材积最大为0.0082 m3,处理c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均最小,分别为5.0 cm、4.1 m和0.0051 m3,同时上下冠幅和左右冠幅最小,分别为2.0 m和2.1 m。2)不同混交模式格木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差异显著。CK2林分平均胸径最大为5.1 cm,最小为处理c的4.1 cm。处理a和CK1林分平均树高最高,均为4.8 m,处理c树高最低为4.0 m。处理a、处理b和CK2上下冠幅最大,均为2.4 m,处理c上下冠幅最小为2.0 m,CK1左右冠幅最大为2.8 m,处理c左右冠幅最小为2.1 m。CK2格木单株材积最大为0.0058 m3,处理c单株材积最小为0.0035 m3。3)不同的混交模式和混交比例不影响径级数量的分布规律,各处理及对照中马尾松和格木的径级均呈正态分布。【结论】马尾松与格木幼林4种混交模式在胸径、树高、冠幅和材积均存在显著差异,马尾松与格木(75丛·hm^-2)各项生长指标相对较优,其次为马尾松+格木(4:1)行状混交,生长表现最差为马尾松+格木(210丛·hm^-2)。综合考虑,以培育马尾松大径材为经营目标,早期应选择马尾松与格木(75丛·hm^-2)模式进行混交。  相似文献   

19.
柳州市马尾松地径一元材积表的编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二类调查的固定样地调查,收集了柳州市683株马尾松的胸径、地径成对值,拟合地径——胸径回归方程。利用一元立木材积表导算出柳州市马尾松人工林地径一元立木材积表,适用性检验结果,其精度达94.9%.  相似文献   

20.
小陇山油松天然林结构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固定样地每木定位调查数据和相关分析统计软件,对小陇山林区油松天然林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油松天然林树种组成丰富,群落中共出现18个树种,油松占绝对优势,但样地树种隔离程度较低,属于弱度混交。油松天然林的直径分布为多峰山状曲线,油松种群的直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可用3参数Weibull分布拟合;树高随胸径的增大而增加,胸径与树高的关系可运用幂函数进行拟合。林分中油松个体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的大小分化差异明显,整体上表现为中庸状态;油松天然林林木分布格局为随机分布,油松种群分布格局也为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