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 在高山地区用夏播收获的马铃薯(当地称洋芋)做种能显著地提高产量。1988年全县9处对比试验和18处大田验收结果,用夏播马铃薯做种,平均亩产1597.5公斤,用一般马铃薯做种,平均亩产1168公斤,每亩增产429.5公斤,为36.77%。迅速推广马铃薯夏播留种技术是发展高山马铃薯生产的重要措施。为了探索夏播的高产技术,1988年夏播生产过程中,我们选择一批农户,建立了田  相似文献   

2.
<正> 多效唑(MET),又名 PP_(333),属三唑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延缓剂和广谱性杀菌剂。1991年我们在团堡区金龟乡四方洞村一组、团堡镇晒田村六组共4个农户的6.44亩马铃薯田上,在花蕾期,于5月9日喷施150ppm 多效唑,平均亩产1348.7公斤(原粮),对照2.7亩未喷亩产9313.9公斤,喷多效唑比未喷亩增马铃薯417.8公斤,增产44.9%,增产显著。按均  相似文献   

3.
<正> 辽宁省昌图县大洼乡退休教师刘治山栽培马铃薯十几年,年年高产,最高亩产为4043公斤。被人们称为栽培马铃薯的“土专家”、“昌北土豆王”。丰县、铁岭等地的农民从刘治山处调种栽培后,亩产在2500~3000公斤,最高亩产为4000公斤。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刘治山积累了一套成功的经验,特别是在防退化和自留种方面值得借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1987年,怀化市盈口区农技站在盈口乡新家庄村试种薯—稻—薯复种制1.3亩,获得亩产春马铃薯2115.8公斤、中稻647.9公斤、秋马铃薯1489公斤,按薯粮5:1折算,三熟共亩产原粮368.5公斤。其栽培技术如下: 春马铃薯品种怀薯6号,1月23日播种,按2m宽幅分厢条播,行株距40×25cm,每亩施猪牛栏粪1500公斤、尿素和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5.
<正> 1 前言马铃薯实生薯在大面积生产上的应用,已在我县取得了明显效益。1974年开始利用实生薯时,全县马铃薯薯块亩产442.5公斤,总产931.95万公斤;1979年普及实生薯(混用)后,亩产720公斤,总产2498.85万公斤;随着混选、单选混用、单选的应用,产量再度提高,1988年亩产1080公斤,总产3693.70万公斤,较1974年亩产增长1.44倍,总产增长2.96倍。为了进一步提高实生薯的应用水平,我们在引进新种进行筛选的同时,对苗床生产实生块茎做了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 品种来源湖北省宜昌地区兴山县农业科学研究所用“北斗星”作母本和“康革1号”作父本,1975年杂交育成。原代号:7621—12。1985~1987年参加由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王持的湖北省马铃薯新品种区试,表现增产、抗病、适应性强,综合性状好。1986年省区试亩产1965.90公斤,较对照品种米拉增产17.69%;1987年亩产1524.85公斤,较对照增产12.89%,在两年21点次试验中均达到极显标准。1987年在湖北省兴山县榛子乡生产示范40亩,平均亩产2256.5  相似文献   

7.
我市1985年用汕优64作晚稻示范种植500亩,平均亩产518公斤,比威优64亩产高24公斤,比晚粳鄂宜105亩产高108公斤;1986年扩大到3.8万亩,平均亩产509公斤,1987年发展到11万亩,平均亩产511公斤;1988年17万亩,平均亩产502公斤;1989年在种子紧缺下,种植了12万亩,平均亩产514公斤。五年共种43.85万亩,平均亩产508公斤,比同期鄂宜105亩产高97公斤,共增稻谷4253万公斤。该组合作晚稻种植与威优64比有四个明显优点:一是秧龄弹性稍好;二是对白叶枯病抗性较强;三是米质较优;四是产量潜力较大。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1.合理配茬,适时播插。汕优64在我地作晚…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茎尖脱毒种薯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引言马铃薯是我省太行、吕梁东西两山和塞外高寒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历年种植严重危害。据我所60年代和近期的调查鉴面积达400万亩左右。据统计,雁北主产区13县1971、1979年的平均亩产仅495.5公斤。造成低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马铃薯病毒病的定,我省马铃薯病毒病的类型主要有  相似文献   

9.
“601”用78130为母本与CQ064杂交,于1987年育成的迟熟早籼新品种。 1988年早季本所示范3.85亩,平均亩产417公斤。1989年早季本所示范6.0亩,平均一亩产442.9公斤,在沙县、明溪、尤溪示范种植约200亩,在明溪县梓口坊重病连片种植100亩,平均亩产485公斤,在尤溪县合溪乡种植30亩,平均亩产520.5公斤,其中15亩,亩产545公斤。1990年早季参加三明市联合区试10个试点平均亩产449.32公斤,比对照种79106增产4.89%,居迟熟组首位。1989年在漳平县种植5 14亩,平均亩产473.7公斤。该品种株高88.5厘米,株叶态好,抽穗  相似文献   

10.
1986年,我们在洞庭湖区的沅江、益阳两县和益阳市、金盆农场、北洲子农场等吨粮田试验示范基点上,种植杂交早稻威优49共158.596亩,普遍反映适应性较好,产量高,平均亩产达到527.72公斤。据地区农科所测定,糙米率为80.8%,精米率71.6%整精米率44.2%。 一、产量表现 沅江县在5个示范基点上种植60.287亩,平均亩产541.85公斤。其中南大乡南大河村种植21.167亩,平均亩产580.9公斤,最高0.47亩,亩产达到674.6公斤,最低丘1.49亩,一亩产也有522.9公斤。益阳市迎丰桥乡黄家 村种值15.4亩,平均亩产474公斤。国营金盆农场种植51亩,亩产543.5公斤。北洲子农…  相似文献   

11.
1989年雨水地区农科所与庆元县农牧特产局、松源镇农技站联合在庆元县松源镇大畈墙、南门墙建立千亩双杂高产栽培示范片,该片实际面积964亩,全年平均亩产943.0公斤,320亩全年平均亩产超吨粮,其中52亩中心方经实打验收,早杂平均亩产588.3公斤,晚杂平均亩产579.6公斤,全年平均亩产达1167.9公斤,增产极为显著。现将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不同产量水平的穗粒结构 根据测产、考种及产量调查:早杂威优35亩产从450公斤提高到500公斤,主要靠增穗增产,从500公斤提高到550公斤,则穗、粒都有相应的增加,而亩产550公斤以上的更高产,则主要靠增粒增…  相似文献   

12.
杂交早稻“威优35”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周坤炉用成优20不育系与26窄早恢复系配制而成。我县桥墩、灵溪区1984年从福鼎县引进少量种子试种,面积约30亩,其中沪山乡百丈村3.3亩,平均亩产为542公斤,农户金钦标种植1.179亩,平均亩产达577.3公斤,比当地常规品种亩增164公斤,增产40.2%;1985年全县威优35试种面积为1010亩,据25.37亩调查,平均亩产491公斤,比竹菲10号、竹科2号、矮青3号等其他中迟熟品种平均亩产408.5公斤,亩增82.5公斤,增产20.2%;仓桥乡农科员吴传坤种植1.3亩,平均亩产达564公斤,比当地同熟品种增产约3成;1986年全县种植面积扩大…  相似文献   

13.
汕优秀2号     
汕优秀2号(原名汕优华2号),是江西省宜春地区农科所于1980年用珍汕97不育系与秀恢2号(华矮17/IR24)测交选育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 一、产量表现 1984和1985年参加省级杂交早稻联合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11.455公斤和462.98公斤,比广陆矮4号增产13.76%和9.96%。1985和1986年参加全国南方杂交早、中稻区试,14个点,平均亩产分别为464.52公斤和493.8公斤,比威代35减产6.72%和3.16%。 1985年大田示范12.79亩,平均亩产488.065公斤,其中4.73亩,亩产546.15公斤。1986年大田示范35.22亩,平均亩产461.85公斤,其中5.2亩亩产523.5公斤。同年推广3500亩…  相似文献   

14.
饶鸣钿 《中国稻米》1994,1(2):18-19
1993年福建省沙县高砂乡柳源村612亩汕优63中稻再生稻高产示范片,经测产验收中稻平均亩产625.2公斤,再生稻平均亩产389.1公斤,两季亩产1014.3公斤,其中184亩再生稻平均亩产472.9公斤,首次实现我县中稻一再生稻大面积亩产超吨粮的再生稻连片百亩以上亩产超《纲要》的高产水平。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县苎麻生产发展迅速,1984年亩产和总产均达历史最高水平,万亩新老麻园平均亩产84.5公斤。其中范镇乡4个高产村1169.77亩麻园,平均亩产达159.3公斤;有一百余户平均亩产200公斤左右,并出现了亩产250公斤的亩产地块。1985年全县发展到30827亩,在三麻严重受旱的情况下,原有万亩老麻园平均亩产仍  相似文献   

16.
宁乡县1983年冬开始推广大麦、双季(双杂)稻这一耕作制度,经过连续三年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983—1985年度,沙坪乡黄合村123.86亩大麦,两年平均亩产208.5公斤,双季稻(部份早、晚杂交)平均亩产869.4公斤,三熟两年平均亩产1077.9公斤;1985—1986年度沙坪村示范基点50.24亩大麦,平均亩产251.8公斤,早晚稻全部采用杂交稻,早稻亩产542公斤,晚稻亩产538.5公斤,三季全年亩产1332.3  相似文献   

17.
汕优玉83     
汕优玉83是广西玉林地区农科所1985年用珍汕97A作母本,与从IR36变异株中选出的恢复系玉83配组而成的早籼早熟组合。1989年10月经广西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一、试验试种情况 1987~1988年参加玉林地区杂交早稻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397.9公斤和389.1公斤。1989年在桂中稻区复试,6个试点平均亩产478.4公斤,比对照广二矮104亩产455.4公斤,增产5.05%。1987年晚造,北流县六麻乡试种12540亩,用勾割法验收,最高亩产548.25公斤,最低亩产415.2公斤。博白县那林镇试种1200亩,勾割验收54.2亩,平均亩产405.6公斤,最高亩产562.5公斤。 由于汕优玉83…  相似文献   

18.
优647是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主持选配的中熟杂交稻新组合。1990年我县在熟坪乡大龙溪村参与中迟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亩产515公斤,比对照汕优64增产13.81%,居中熟组第一位,日产量3.9公斤。1991年,作一季中稻试种24亩,作双晚试种110.5亩,据田间考查验收,其中龙田乡龙田村六组作双季晚稻栽培15亩,平均亩产626.5公斤,农户贺承杰种植0.85亩,平均亩产672.9公斤。太平乡溶溪村作中稻栽培9.5亩,平均亩产534公斤,在松板、太平等村作晚稻栽培55亩,平均亩产525公斤,经验收太平村周玉兰种植的0.8亩,折合亩产稻谷625公斤。均比对照威优64增产。 威优647作晚…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我县苎麻生产发展迅速,1984年亩产和总产均达历史最高水平,万亩新老麻园平均亩产84.5公斤.其中范镇乡4个高产村1169.77亩麻园,平均亩产达159.3公斤,有一百余户平均亩产200公斤左右,并出现了亩产250公斤的亩产地块。1985年全县发展到30827亩,在三麻严重受旱的情况下,原有万亩老麻园平均亩产仍达123公斤。  相似文献   

20.
泉麦900于1979年用25万伦琴60Cor辐射依尼亚66/晋麦33//3晋麦2148///5晋麦2148F_0代种子选育而成的。一、产量:86~87年参加华南三省(区)区试,泉州市农科所点,平均亩产223.5公斤,比对照种晋麦2148亩产199.0公斤增产12.3%;莆田市农科所点,平均亩产231.6公斤,比对照种晋麦2148亩产218.5公斤增产6%。同年南安县用七个品种设三个点,进行品比试验,平均亩产236.8公斤,比对照种晋麦2148亩产204.2公斤增产16.0%;并于南安县的丰洲、洪濑、官桥等乡镇示范近300亩,平均亩产226。O公斤,高达291.0公斤,比晋麦2148及福凡16分别增产18.4%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