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目前,我国北方自然分布的野生大花杓兰种群濒临灭绝,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文章简要介绍了大花杓兰的形态学特征、分布环境,在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分布区域等。针对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花杓兰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设置电子围栏、视频监控、加强科普宣传等保护措施,为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大花杓兰及其他地区国家濒危物种的保护、维持,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完整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四川黄龙杓兰属植物资源及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桂灵  李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468-5469
黄龙寺自然保护区位于横断山区,调查发现保护区内共有杓兰属植物10种,其中无苞杓兰、西藏杓兰、黄花杓兰和离萼杓兰的数量均大于1000株,但其他6种杓兰数量很少。因此,应根据不同杓兰属植物的现状制订不同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措施。繁育系统试验表明,所有杓兰都是自交亲和物种,但在自然条件下必须依赖昆虫传粉才能成功结实。这就启示在对杓兰本身进行保护的同时,也要对其传粉系统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3.
朴仁哲  王艳丽  赵洪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428-18429,18445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野生大花杓兰种子人工大量繁殖的培养条件。[方法]以大花杓兰半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在无菌条件下的萌发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0.5%的NaClO预处理种子160 min,pH 5.8及添加0.5 mg/L 6-BA和马铃薯浸提物的Harvais培养基是大花杓兰种子无菌萌发的最佳培养条件。[结论]该研究为大花杓兰种子的组培繁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分布于长白山区的杓兰属(Cypripedium Linn.)植物,包括3个种8个不同类型的种子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8种杓兰属植物在种子形状、颜色、大小、千粒质量和表面纹饰等方面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的种子为长卵形,东北杓兰(Cypripedium ventricosumSw.)、杓兰(Cypripedium calceolus L.)的种子为狭长纺锤形,它们的种皮表面均为网状纹饰。不同种及类型间也存在种子的微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5.
对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内生真菌类群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大花杓兰植株中分离到内生真菌59株,利用ITS-r DNA序列分子鉴定法将大花杓兰内生真菌鉴定为18个分类单元,分布在7纲9目11科16属。北京大花杓兰内生真菌包括12个属,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1.39、D=0.96,优势菌群为毛壳菌属(Chaetomium)和茎点霉属(Phoma)真菌,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5.25%和8.47%;吉林大花杓兰样品内生真菌归于9个属,内生真菌的多样性指数H=1.31、D=0.93,以毛壳菌属(Chaetomium)为优势菌群,占总菌株数的23.73%。由此可见,北京大花杓兰中内生真菌多样性高于吉林大花杓兰。  相似文献   

6.
<正>大花杓兰(Cypripedium macranthum Sw)是吉林省敦化地区兰科杓兰属4个种类中观赏价值最高的品种,是吉林省少有的兰科绿化观赏植物。大花杓兰可全草入药,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抗寒性强,花期在6~7月;花形奇特,花色多样、艳丽。由于大花杓兰对自然生长环境要求较严格,分布范围小,数量少,一直未得到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了东北杓兰的种类,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保护、开发利用东北杓兰的意义,论述了应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内外杓兰属(Cypripedium Linn.)植物的资源分布、生物学特性、栽培繁殖及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概况,提出了简要的保育策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大花杓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的高通量测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大花杓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花杓兰根际土壤获得63 780条Clean tags,非根际土壤获得48 094条Clean tags。基于≥97%的相似度水平,通过聚类共获得1 223个OTUs,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真菌OTUs数量分别为1 004和945,二者共有726个OTUs。Chao1和Shannon指数揭示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在丰富度和多样性上均高于其非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相比,在门、纲、目、科和属分类水平上丰度显著增加的根际土壤真菌类群分别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和鸡油菌目(Cantharellales)、小菇科(Mycen-aceae)和角担菌科(Ceratobasidiaceae)、小菇属(Mycena)和角担菌属(Ceratobasidium)。首次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大花杓兰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对大花杓兰的保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了北京地区植物区系新记录物种8种,分别为束伞亚菊、鼬瓣花、羽叶长柄山蚂蝗、铁木、白萼委陵菜、林生茜草、林繁缕和兴安繁缕。铁木材质优良,种群数量少,建议提升保护等级。同时对刚刚在北京地区发现的兰科新种北京无喙兰形态特征给予中文描述,提高公众对该濒危物种的认识。本文还对《北京植物志》记载的杓兰和狗枣猕猴桃进行文献、标本考证与野外调查,确认其分别为山西杓兰和葛枣猕猴桃。本研究为北京市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和保护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